课件27张PPT。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辛亥革命和
中华民国成立 三次历史巨变 三位伟人 三个理论成果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第1课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时代的呼唤——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二.时代的内涵——三民主义的内容三.时代的丰碑——三民主义的作用四.时代的遗憾——三民主义的局限五.时代的发展——新三民主义甲午海战的失败一.时代的呼唤——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图片反映了当时中国面临什么样的社会状况?列强对华侵略不断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根据图片,你对清政府有什么看法?清政府丧权辱国、腐败无能一.时代的呼唤——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反帝反封的革命运动不断高涨一.时代的呼唤——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1905年11月,在日本东京创办的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一.时代的呼唤——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2)清政府腐败无能,阶级矛盾尖锐(3)反帝反封的革命运动不断高涨(1)列强侵略不断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时代的呼唤——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4)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孙中山题著《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二.时代的内涵——三民主义的内容暴力推翻清王朝,实现民族独立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核定地价,国民共享独立民主富强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民权主义
(政治革命)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二.时代的内涵——三民主义的内容材料一 民族主义在一般人心目中,一旦靼虏驱除, 中华恢复,则其它一切枝节问题似乎均可迎刃而解……所以武昌城内一声炮响,举国风从。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材料二 “民众所接受者,仅三民主义中之狭义民族主义耳。正惟“排满”二字之口号,极简明切要,易于普遍全国,而弱点亦在于此。”
——同盟会会员,国民党元老胡汉民1、材料一中的“鞑虏”指什么?2、民族主义的进步性体现在哪里?
满清政府反映了人们争取民族独立的愿望和要求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弱点”?没有明确反帝 材料三 “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现在的恶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尽,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1、你如何理解恶劣政治的根本?君主专制政体2、民权主义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民权主义为什么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
建立政权的问题。
材料四 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两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是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益。 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孙中山
思考:“平均地权” =“平分土地”?农民的要求是否得到了满足?民生主义的局限性是什么?局限性: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不是
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二.时代的内涵——三民主义的内容前提核心发展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1、反映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的要求
2、反映了中国人民独立、富强的愿望
3、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
4、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旗帜性质:作用:四.时代的遗憾——三民主义的局限
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1、局限性:2、三民主义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结果如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等相继失败。(1)提出背景A.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
B.孙中山思想的转变
C.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2) 提出: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广州)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的比较明确反帝普遍平等民权关注农工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1)提出背景(2) 提出:(3)作用: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 为什么新三民主义能够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问题探究: 主要是因为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是基本一致的。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新三民主义反帝
反封建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余年,其目的在求中国自由平等。
——《孙中山遗嘱》继承遗志发扬时代新风抚今追昔,我们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令他忧虑重重的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令他念兹在兹的中国人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他魂牵梦萦的中国现代化的理想正在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 ……
胡锦涛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应用提升1:
(2008年广东历史)《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像(见右图)
的主要目的是( )
A.提倡民主自由
B.宣传排满革命
C.倡导个人崇拜
D.反对帝国主义B中国民族开国之始祖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其中“民族主义”的含义是
A.推翻腐朽的清政府
B.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推翻封建帝制
A应用提升2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应用提升3C民权主义之所以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是因为
A.它把斗争矛头直指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B.它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
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C.它提出了资本主义土地纲领
D.它主张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应用提升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