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1细胞生活的环境(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1细胞生活的环境(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03 12:2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细胞生活的环境
目标引领
1.说明内环境的构成及理化性质。
2.阐明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3.运用图示和模型等方法阐释内环境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学习目标
水环境
营养物质、养料、代谢废物
适宜的温度
草履虫的生活环境?
细胞结构决定了单细胞生物主要生活在水环境中。
其他生物细胞的生活环境?
人类的血细胞与单细胞生物的细胞结构是否相同
基本相同
血细胞也适于在水环境(血液)中生活
一、体内的液体环境
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体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组织液
血浆
淋巴液等
血液
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1.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淋巴液是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的关系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请依据下图绘制出能反映三者联系的模式图(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区别?
毛细血管壁
淋巴液
组织液
血浆
毛细淋巴管壁
淋巴循环
动脉端
静脉端(大部分)
(少部分)
来源--组织液,去向--血浆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的关系
人们把这个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internalenvironment)。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细胞外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细胞外液
人体环境的“内”与“外”:
人体角度看:
人体的外环境—人体所生活的外部环境;
人体的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细胞外液;
细胞
内环境
细胞外液
外界环境
细胞外液=内环境
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细胞外液(外:指细胞外。内:指机体内)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血浆为例
蛋白质
无机盐
营养物质
代谢废物
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比较:
血浆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而组织液和淋巴中________很少。
蛋白质
蛋白质
阅读课本P4 思考●讨论,将血浆中的成分进行归类并填写下列图片
“三类”非内环境物质
知识延伸
“三类”非内环境成份
存在于
细胞内及细胞膜上的物质
存在于
与外界相通管(腔)
中的物质
不能
被人体吸收的物质
如:血红蛋白、膜载体蛋白、受体蛋白、核酸、细胞呼吸酶等
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中的物质等
如:纤维素、麦芽糖等
2、下列物质:①氧气 ②氨基酸 ③呼吸酶 ④血红蛋白 ⑤Ca2+载体 ⑥激素 ⑦CO2 ⑧尿液 ⑨尿素 ⑩纤维素  麦芽糖
(1)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2)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①②⑥⑦⑨
③④⑤⑧⑩
1、下列液体属于体液的一组是
①胆汁 ②胰液 ③血浆 ④淋巴液 ⑤原尿 ⑥胃液 ⑦组织液 
⑧核液 ⑨细胞内液
A.③④⑦⑧⑨ B.③④⑤⑦⑨
C.②③④⑤⑦⑨ D.①②③④⑤⑦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溶质的吸水力)
②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由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①渗透压与溶液浓度成正相关。
2.酸碱度
( 7.35-7.45 )
血浆PH的稳定与HCO3- 、 H2CO3等物质有关
3.温度:
( 37 ℃左右 )
③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复习回顾
1、体液的组成
2、内环境的组成及转化关系(画出图)
3、内环境的成分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溶质的吸水力)
②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由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①渗透压与溶液浓度成正相关。
2.酸碱度
( 7.35-7.45 )
血浆PH的稳定与HCO3- 、 H2CO3等物质有关
3.温度:
( 37 ℃左右 )
③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营养不良
肾小球肾炎
肝脏炎症
过敏反应
淋巴回流受阻
血浆蛋白减少
组织蛋白增多
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
机械损伤:血浆中的蛋白质到组织液中,引起组织水肿
组织水肿:
血浆渗透压下降
组织水肿
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血浆渗透压降低或者组织渗透压升高引起的组织液增多。
1、下列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①毛细血管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③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
④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血浆
H2CO3 /
NaHCO3
乳酸
乳酸钠
H2CO3
CO2 + H2O
肾脏排出体外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由肾脏排出
呼吸
NaH2PO4 / Na 2 HPO 4
外环境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Na+、葡萄糖、氨基酸和O2等分别通过什么途径进入内环境?
食物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空气
呼吸系统
内环境
血浆
组织细胞
组织液
淋巴液
2、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和二氧化碳),是通过哪些器官排到体外的?
外环境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内环境
血浆
组织细胞
组织液
泌尿系统
皮肤
外界环境
体外
体外
细胞
体外
体外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皮 肤
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
代谢废物
O2
CO2
代谢废物
代谢废物
O2
CO2
重吸收
循环系统
血浆
淋巴液
组织液
1、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2、参与物质交换的器官:
肺、小肠、肾、皮肤
外界环境
细胞
内环境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营养物质代谢废物
各个系统
营养物质
代谢废物
细胞和内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它让每一个细胞共享,又靠所有细胞共建。
知识构建
巧用单、双向箭头判断内环境中物质交换示意图
核心归纳
(1)分析
单方向(箭头)
双方向(双箭头)
(2)结论: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丁是淋巴液。
1.消化道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小肠黏膜上皮细胞(2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4层)+进组织细胞(1层)=7层。
2.外界空气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经
1、解题小方法:物质进出内环境的“穿膜”层数
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肺泡壁细胞(2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4层)+进、出红细胞(2层)+进组织细胞(1层)+进线粒体(2层)=11层。
 1、人体内,外界空气中的O2,通过肺部气体交换进入血液中,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至少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A.3层 B.4层
C.5层 D.6层

 2、蛋白质的消化产物被人体所吸收,再通过循环系统进入组织细胞并转化为组织蛋白的过程中,至少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A.13 B.8 C.7 D.14

解析 蛋白质的消化产物为氨基酸。小肠绒毛上皮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氨基酸穿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2层膜;毛细血管壁也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是2层膜;再穿过毛细血管壁出血浆是2层膜;再进入组织细胞是1层膜,至少为7层生物膜。每层生物膜由2层磷脂分子组成,共14层磷脂分子,故选D。
 3、(2020·安徽蚌埠期中)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①含有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等物质
B.①、②、④在成分及含量上不完全相同
C.若③中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剧烈变化
D.①、②、④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A.细胞外液、内环境 B.血浆、细胞内液
C.血浆、内环境 D.内环境、血浆
4、下面概念图中的a、b分别表示

5、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内物质的总称为_______,其中A代表_____,B代表______,
C代表_______。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_________;E__________。
内环境
血浆
组织液
淋巴液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