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标内容 (1)说明内环境的构成及理化性质。
(2)阐明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3)运用图示和模型等方法阐释内环境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知识点1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的组成
2.内环境
(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2)组成:(补充下图内环境的主要组成)
①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②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组织间隙液。它主要是由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而形成,大部分物质能够被重新吸收回血浆。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③淋巴液存在于淋巴管中,它是由一部分组织液经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毛细淋巴管而形成的。淋巴液中有大量的淋巴细胞等,对于这些细胞来说,淋巴液就是它们直接生活的环境。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的内在联系
知识点2 细胞外液的成分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的主要成分
(2)组织液和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与血浆的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3)细胞外液是一种类似于海水的盐溶液,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内环境的作用
(1)消化道内的液体属于内环境。(×)
提示:消化道内的液体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
(2)内环境为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提示: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3)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CO2、血红蛋白、尿素等。(×)
提示:血红蛋白为红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4)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
提示: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5)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发生在内环境中。(×)
提示: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6)人体内红细胞和肝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浆和组织液。(√)
(7)剧烈运动会导致血浆中的pH明显下降。(×)
提示:人体具有pH稳定机制,所以剧烈运动不会导致血浆中的pH明显下降。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情境探疑】
下图是人体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思考讨论:
(1)请将图中结构或者物质名称补充完整。
(2)结合图示,尝试用概念图的形式归纳概括体液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3)结合图示,分析体内不同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
体内细胞 直接生活的内环境
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 血浆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和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液和组织液
淋巴细胞 淋巴液或血浆
绝大多数组织细胞 组织液
(4)组织细胞产生的废物和CO2先后经过组织液和血浆,最终被排出体外;人体吸入的O2由血液到组织细胞先后经过血浆和组织液,最终进入组织细胞;就此判定CO2和O2在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中的浓度由高到低分别是怎样的?
提示:O2浓度: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CO2浓度: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5)如果图中组织细胞是小肠上皮细胞,饭后半小时测定a、b处葡萄糖、氧气的含量,两处有什么不同?
提示:如果是小肠上皮细胞,则饭后半小时由于消化吸收和细胞呼吸,a处的葡萄糖含量低于b处,氧气含量高于b处。
(1)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尿道等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外界环境,故其中的液体如消化液、泪液、尿液、唾液不属于细胞外液。
(2)内环境是针对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或原生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典例应用】
例1 下图为人体肝脏局部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细胞,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体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③是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②③④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人体的内环境
C.③可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①
D.a生活的内环境为①③,c生活的内环境为③④
答案 B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③是组织液,是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A正确;内环境主要由④血浆、③组织液和①淋巴液组成,②是细胞内液,B错误;③组织液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①淋巴液,C正确;a为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为①淋巴液和③组织液,c为毛细血管壁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为③组织液和④血浆,D正确。
例2 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一段时间后水疱可自行消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水疱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水疱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
C.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
答案 A
解析 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水疱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A错误。
“水疱”和“血疱”的成分相同吗?
答案 二者的成分不同。水疱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血疱的主要成分除组织液外,还含有血细胞等。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及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情境探疑】
判断下列物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________;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氧气 ②氨基酸 ③呼吸酶 ④血红蛋白 ⑤Ca2+载体 ⑥激素 ⑦CO2
⑧尿液 ⑨尿素 ⑩纤维素 麦芽糖
提示:①②⑥⑦⑨ ③④⑤⑧⑩
2.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其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分析其原因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将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水分从渗透压________的一侧转移到____________的一侧可导致组织液总量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
提示:降低 低 高 增加
(2)为什么静脉注射时要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
提示: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与血浆的渗透压相同,是血浆的等渗溶液,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
(3)某同学剧烈运动后,机体会产生大量乳酸,此时其血浆pH是否会明显降低?原因是什么?
提示:不会。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可维持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
1.比较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的异同
2.内环境中“存在”与“不存在”的物质
3.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及因素
(1)原因:渗透压的失衡(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或血浆渗透压下降)是组织水肿的根本原因。
(2)因素
【典例应用】
例3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 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呼吸酶和氨基酸 ⑤进入胃中的牛奶 ⑥口服多酶片 ⑦肌肉注射的青霉素 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②③⑦ B.①②③⑦
C.①②③⑦⑧ D.①②③⑥⑦⑧
答案 A
解析 血液不属于人体内环境,血液中的血浆属于人体内环境,①不符合题意;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都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②符合题意;葡萄糖、CO2和胰岛素都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③符合题意;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④不符合题意;进入胃中的牛奶位于消化道内,消化道与外界直接相通,消化道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⑤不符合题意;口服的多酶片位于消化道内,消化道与外界直接相通,消化道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⑥不符合题意;肌肉注射的青霉素直接进入组织液,组织液是内环境的组成部分,⑦符合题意;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发生在输卵管,输卵管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⑧不符合题意。
例4 (多选)下列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细胞外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B.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Na+和Cl-的浓度决定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小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答案 ABC
解析 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基本相等,D错误。
1.细胞外液渗透压只与Na+和Cl-的浓度有关吗?
答案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细胞外液中的尿素或K+、Ca2+等也与渗透压有关。
2.细胞外液中溶质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为什么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答案 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虽然蛋白质含量最高,但蛋白质分子质量较Na+和Cl-大得多,数目远小于Na+和Cl-。
例5 癌症晚期的病人往往会出现全身浮肿现象,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机体摄入水量过多
B.代谢缓慢而导致营养过剩
C.血浆中蛋白质减少,渗透压降低,由血浆渗入组织液中的水增加
D.组织液中的水大量渗入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膨胀
答案 C
解析 癌症晚期的病人癌细胞增殖速度较快,机体的蛋白质等有机物被大量消耗,此时血浆中蛋白质减少,渗透压降低,由血浆渗入组织液中的水增加,使组织液增多;另一方面,血浆吸水能力下降,组织液中的水不能及时重新渗入血浆,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三、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情境探疑】
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体内各个系统的参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器官或系统。
提示: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泌尿系统,d.皮肤,e.循环系统。
(2)据图描述组织细胞有氧呼吸需要的葡萄糖和O2,是如何从外界环境进入组织细胞的?
提示:葡萄糖经消化系统吸收,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运输,再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O2经呼吸系统吸入,然后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运输,再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
(3)据图描述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和CO2是怎样排出体外的?
提示:组织细胞经代谢产生的CO2和尿素首先进入组织液,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然后CO2再经呼吸系统排出体外;尿素经泌尿系统和皮肤等排出体外。
【典例应用】
例6 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
(1)图中虚线框内的成分总称为________,其中A代表________,B代表________,C代表________。
(2)填写图中的D、E系统的名称:D________,E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________系统、________系统。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等,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__________系统、__________系统。
(5)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内环境 血浆 组织液 淋巴液 (2)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3)消化 循环 (4)循环 泌尿 (5)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中的
解析 (1)高等动物体内的血浆(A)、组织液(B)和淋巴液(C)等共同构成了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渗透,另外,组织液还可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淋巴液经左右锁骨下静脉可汇入血浆。(2)D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应为消化系统;E排出尿素、尿酸等代谢废物,应为泌尿系统。(3)(4)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其中Na+、Cl-、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物质需经过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进入内环境,而体内细胞产生的尿素等代谢废物需经过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排出体外。(5)CO2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
思维导图 晨读必背
1.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组织液、淋巴液、血浆成分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3.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其中含有的HCO、H2CO3等物质有关。 5.人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6.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
随堂检测
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的细胞都生活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是细胞内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内液
C.组织液是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
D.人体代谢过程中的生化反应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答案 C
解析 内环境的概念是对多细胞动物而言的,单细胞动物和植物没有内环境,A错误;细胞内液是细胞内的液体,内环境是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B错误;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都浸浴在组织液中,组织液是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正确;人体代谢过程中的生化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D错误。
2.(多选)如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
B.就所含成分及各成分的含量而言,乙与淋巴液的相似程度比甲更高
C.与甲相比,乙和淋巴液的蛋白质含量较多
D.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直接经过细胞膜进入乙
答案 BD
解析 分析图示信息可知,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是血浆中的物质,A错误;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相比而言,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成分及各成分的含量非常相近,B正确、C错误;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经过细胞膜先进入组织液,再经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甲(血浆),D正确。
3.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及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的是( )
①水、无机盐、血浆蛋白 ②血红蛋白、O2、胃蛋白酶 ③葡萄糖、CO2、胰岛素 ④激素、呼吸酶、氨基酸 ⑤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成为麦芽糖 ⑥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CO2和[H]
A.①③ B.③④⑥
C.①②⑤ D.②④⑥
答案 A
解析 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胃蛋白酶存在于消化道中,呼吸酶存在于组织细胞内,三者均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成为麦芽糖在消化道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CO2和[H]发生在细胞内,这两个过程均不会发生在内环境中。
4.某人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
B.毛细血管破裂,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重新渗入血管中
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减少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增多
答案 A
解析 正常情况下,除血细胞和大部分血浆蛋白外,血浆中的其他物质均可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间隙,形成组织液。但当受到创伤后,毛细血管破裂,原本应留在血管中的蛋白质等物质也能进入组织细胞间隙,从而使组织液浓度增大,渗透压升高,组织液的吸水能力增强,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5. (多选)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和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大于组织液或淋巴液的胶体渗透压
B.葡萄糖、胰岛素、抗体和Na+等都参与了血浆渗透压的形成
C.正常机体内血浆渗透压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D.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血浆晶体渗透压会上升
答案 ABC
解析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于淋巴液或组织液,所以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大于组织液或淋巴液的胶体渗透压,A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故葡萄糖、胰岛素、抗体和Na+等都参与了血浆渗透压的形成,B正确;正常机体内血浆渗透压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这样才能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C正确;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多,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D错误。
(时间:30分钟)
【基础对点】
知识点1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下列关于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液
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液
C.口腔上皮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唾液和组织液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消化液
答案 B
解析 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淋巴细胞也可随之进入血浆,故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血浆,A错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液,B正确;唾液、消化液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口腔上皮细胞和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均是组织液,C、D错误。
2.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答案 D
解析 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属于无氧呼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而不发生在组织液中,D错误。
3.如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分别为组织液和血浆
B.甲渗入乙的量和乙渗入甲的量相等
C.乙渗入甲的量与渗入淋巴液的量相等
D.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水疱,几天后水疱消失,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渗入甲和淋巴液
答案 D
解析 由图示信息可知,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A错误;组织液中的各种物质大部分渗回血浆,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所以血浆(甲)渗入组织液(乙)的量和组织液(乙)渗回血浆(甲)的量不相等,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远大于渗入淋巴液的量,B、C错误;脚掌磨出的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水疱消失的过程中,其中的液体主要渗入血浆和淋巴液,D正确。
知识点2 细胞外液的成分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4.一般情况下,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糖被、有氧呼吸的酶、CO2
B.过氧化氢酶、受体、血红蛋白、H2O
C.蛋白质纤维、Ca2+、载体、抗体
D.Na+、葡萄糖、氨基酸
答案 D
解析 糖被位于细胞膜上,有氧呼吸的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过氧化氢酶和血红蛋白位于细胞内,受体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载体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Na+、葡萄糖、氨基酸均位于细胞外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
5.机体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下列反应发生于内环境的是( )
A.吞噬细胞在组织间隙中吞噬细菌
B.病毒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
C.肠道中的蛋白质被胰蛋白酶降解
D.泪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的细胞壁
答案 A
解析 病毒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中发生的过程,B不符合题意;肠道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故肠道中的蛋白质被胰蛋白酶降解不发生在内环境中,C不符合题意;泪液存在于与外界环境相通的地方,不属于内环境,故泪液中的溶菌酶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不发生在内环境中,D不符合题意。
6.(多选)组织水肿是人体内组织液增多所导致的。下列关于组织水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血浆蛋白含量增加,可能引起组织水肿
B.组织水肿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有关
C.血浆中无机盐离子浓度的变化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可能引起组织水肿
答案 BCD
解析 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进而引起组织水肿,A错误;组织水肿与血浆渗透压降低或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有关,B正确;血浆中无机盐离子浓度降低,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C正确;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血浆中的部分蛋白质等可能会渗出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蛋白质等的浓度会增加,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进而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
7.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常用到生理盐水,但是过多注射生理盐水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理盐水是血浆的等渗溶液,二者成分差别不大
B.生理盐水的pH与血浆的相差不大,过量补充不会影响血浆pH的稳定
C.过量补充生理盐水时,血浆中的其他成分的浓度会发生改变
D.注射生理盐水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发生改变
答案 C
解析 生理盐水虽然是血浆的等渗溶液,但是二者的成分差别较大,A错误;生理盐水的成分与血浆的成分不完全相同,过量补充生理盐水会影响血浆pH的稳定,B错误;生理盐水是NaCl溶液,过量补充生理盐水时,血浆中的其他成分的浓度会发生改变,如血浆蛋白的浓度会降低,C正确;生理盐水是血浆的等渗溶液,适量注射生理盐水不会引起血浆渗透压改变,D错误。
知识点3 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8.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人体体液的各种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人体内甲、乙、丙、丁中CO2含量最多的是乙,O2浓度最高的是丙
B.营养不良时,甲的含量会增多,乙的含量会减少
C.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为甲和乙
D.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经细胞膜进入甲
答案 C
解析 一般情况下,人体内甲、乙、丙、丁中CO2含量最多的是丙(细胞内液),O2浓度最高的是甲(血浆),A错误;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乙(组织液)的含量会增多,甲(血浆)的含量会减少,B错误;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为甲(血浆)和乙(组织液),C正确;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经细胞膜进入乙(组织液),D错误。
9.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可引起肺微血管通透性增大,使肺泡腔渗出富含蛋白质的液体,进而导致肺水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情况下肺泡腔内的气体不属于内环境
B.肺微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C.肺水肿患者可使用降低血浆渗透压的药物缓解症状
D.在肺微血管内外液体中的蛋白质种类和含量有差别
答案 C
解析 肺水肿患者血浆蛋白渗出,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因而不能使用降低血浆渗透压的药物缓解症状,C错误;在肺微血管内的液体为血浆,血管外液体为组织液,血浆和组织液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正确。
【综合提升】
10. (多选)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它们参与构成人体内环境
B.细胞外液的总量比细胞内液多
C.③和细胞内液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
D.当人体内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处渗透压下降,③处的渗透压也会下降
答案 AD
解析 细胞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2/3,细胞外液约占人体体液的1/3,B错误;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C错误;当人体内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浆中较多的水进入组织液,因此③组织液的渗透压也会下降,D正确。
11.(多选)如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动脉中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③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①③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C.若②为肌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
D.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③④
答案 ABD
解析 ①是淋巴液,②是组织细胞,③是组织液,④是血浆,⑤是细胞内液。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③(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①(淋巴液),淋巴液中的蛋白质通过淋巴循环回流进入④(血浆),B错误;若②为肌细胞,肌细胞需进行有氧呼吸,则a处氧气浓度高于b处,C正确;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③(组织液)和④(血浆),D错误。
12.下表是各种液体的pH比较表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液体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尿液 胃液
pH 7.35~7.45 6.00~7.40 4.50~8.00 0.80
A.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尿液、胃液等共同构成体液
B.血浆的pH接近中性,为7.35~7.45
C.细胞内液的pH变化范围大于细胞外液
D.肾脏可以通过排出酸性尿或碱性尿调节内环境的pH
答案 A
解析 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尿液和胃液都属于体外环境,不属于体液,A错误;血浆的pH为7.35~7.45,接近中性,B正确;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细胞内液的pH变化范围大于细胞外液,C正确;肾脏可以通过排出酸性尿或碱性尿调节内环境的pH,D正确。
13.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及含量(单位:mmol/L)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③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④为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
B.②为组织液,③为血浆,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③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 B
解析 细胞内K+浓度相对较高,而Na+浓度相对较低,且蛋白质含量最高,所以④为细胞内液,A正确;细胞外Na+浓度相对较高,而K+浓度相对较低,故①为细胞外液,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故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时,血浆渗透压会下降,组织液的量就会增多,B错误;肝细胞中CO2的产生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其扩散到③组织液中需经过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外膜和细胞膜,共3层膜,即6层磷脂分子层,C正确;细胞内液与组织液成分的差异主要是由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引起的,D正确。
14.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构成内环境,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③与②相比,成分中明显少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________(填序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填序号)。
(3)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O2为例,O2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O2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阶段。
(4)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与A端液体相比较,B端明显减少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明显增加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等。
(5)上图中,CO2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填名称),③与②进行物质交换需经过的结构是____________。人的手掌磨起的“水疱”中的淡黄色液体主要是____________。
答案 (1)②③④ ②③ 温度 酸碱度 渗透压 蛋白质 (2)⑤→②→③→① ②与③、①与③ ③④ (3)自由扩散 三 (4)氧气、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尿素 (5)组织细胞 毛细血管壁 组织液
解析 (1)分析题图可知,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淋巴液,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内侧为血浆,外侧为组织液,故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温度、酸碱度、渗透压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血浆和组织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液中含有较少的蛋白质。
(2)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⑤红细胞→②血浆→③组织液→①组织细胞。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②血浆与③组织液、①组织细胞与③组织液之间。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③组织液和④淋巴液。
(3)氧气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4)由图可知,血液流动的方向是A→B,因此与A端相比,B端液体中氧气、营养物质等减少,而二氧化碳、尿素等代谢废物增多。
15.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A、B、C表示三种液体,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A、B、C三者共同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
(2)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先后经过________、________系统。
(3)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由于病理因素引起A增多,其结果是会引起________;请举出由于病理因素引起A增多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
(4)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中________(填“A”“B”或“C”)内存在着________物质。
答案 (1)内环境 (2)消化系统 循环 (3)组织水肿 长期营养不良 毛细淋巴管阻塞(两空顺序可颠倒,答案合理即可) (4)B 缓冲
解析 (1)A组织液、B血浆、C淋巴液三者共同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或者细胞外液。(2)Na+、Cl-、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绝大部分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血浆,再通过循环系统进入人体内环境,因此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先后经过消化系统与循环系统。(3)由于病理因素引起A组织液增多,其结果是会引起组织水肿。长期营养不良、毛细淋巴管阻塞、肾小球肾炎,均会造成组织液增多,即组织水肿。(4)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pH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中的B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