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1.1区域及其类型(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1.1区域及其类型(共4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03 20:0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区域及其类型
一、区域的特征
区域是地球表面一定的空间范围。
地理学中的区域还是一种空间思维,通过区域认知,人们实现对地球表面复杂多样性的认识、理解,并找出规律。
①区域整体性:
指区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的一个整体,所占据的空间就是该区域的范围。
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区域人文地理要素包括居民生产生活、制度组织、意识形态、文化等。
如:我国三大自然区中,青藏高寒区各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具有高寒特征的整体自然环境。
一、区域的特征
②区域差异性:
指区域之间的差异,每一个区域都有自身的特性,它既来自区域内各要素,也来自区域整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区域之间的差异是绝对的,而区域之间的共性则是相对的。
如: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在气候、植被土壤、水文、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间差异明显。
一、区域的特征
三大自然区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400mm等降水量线
3000米
等高线
说出划分的依据
青藏高寒区 西北干旱区 东部季风区
海拔较低,大部分海拔在1000米以下,东部大部分在500米以下。
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主要是山脉和盆地。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部分地区终年积雪。
说一说我国三个自然大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总体比较:
地形
气候
植被土壤
河流水文
人类活动
青藏高寒区 西北干旱区 东部季风区
空气稀薄、气温低,太阳辐射强,风力大,水汽少。
气候干燥, 降水量在100~400毫米,气温日较、年较差大。
季风气候显著。降水集中在5~9月,降水量大于400毫米。
说一说我国三个自然大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总体比较:
地形
气候
植被土壤
河流水文
人类活动
青藏高寒区 西北干旱区 东部季风区
荒漠、草原、高山草甸、灌木丛,森林少,动植物稀少,土壤贫瘠。
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可溶性盐分含量高,生物种类少。
森林为主,过渡为草原,人工树种、品种较多,土壤在森林作用下淋溶作用较强。
课堂探究P.2
说一说我国三个自然大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总体比较:
地形
气候
植被土壤
河流水文
人类活动
青藏高寒区 西北干旱区 东部季风区
内流河为主。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内流河为主。河流少,流量小,冬季易断流。
外流河为主。河流多,流量大,流程长。
说一说我国三个自然大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总体比较:
地形
气候
植被土壤
河流水文
人类活动
青藏高寒区 西北干旱区 东部季风区
影响微弱,原始状态保存完整。低温、空气稀薄、地形崎岖、土层粗瘠、风大、水少对人类限制大。
人类影响小,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因素:
有水——绿洲;
无水——荒漠;
利用不合理——荒漠化。
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天然植被已不复存在。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
说一说我国三个自然大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总体比较:
地形
气候
植被土壤
河流水文
人类活动
探究:完成表格——我国三个自然大区的差异
Explore: complete the form -- the difference of three natural regions in China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形 主要分布平原、丘陵,海拔较低,大部分在1000米以下,其中东部大部分在500米以下 主要分布山地和盆地,海拔较高 高原为主,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部分地区终年积雪
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降水量大于400毫米,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降水量在100~400毫米,气温日、年较差大 高原山地气候,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低,冻土广布,太阳辐射强,风力大,降水少
水文 外流河为主,河流众多,流量大,流程较长 内流河为主,河流稀少,含沙量较大,流量小,冬季易断流 内流河为主,众多大江大河发源地
植被土壤 森林为主,人工树种、品种较多,土壤在森林作用下淋溶作用强 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可溶性盐分含量高,生物种类少 植被以荒漠、草原、高山草甸、灌丛林为主,森林少,动植物稀少;土壤贫瘠
人类活动 人类影响广泛而深刻,天然植被少,是我国主要农耕区 人类影响较小,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利用不合理——荒漠化发展 影响微弱,原始状态保持完整
探究:完成表格——我国三个自然大区的差异
Explore: complete the form -- the difference of three natural regions in China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水文 外流河为主,河流众多,流量大,流程较长 内流河为主,河流稀少,含沙量较大,流量小,冬季易断流 内流河为主,众多大江大河发源地
植被土壤 森林为主,人工树种、品种较多,土壤在森林作用下淋溶作用强 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可溶性盐分含量高,生物种类少 植被以荒漠、草原、高山草甸、灌丛林为主,森林少,动植物稀少;土壤贫瘠
人类活动 人类影响广泛而深刻,天然植被少,是我国主要农耕区 人类影响较小,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利用不合理——荒漠化发展 影响微弱,原始状态保持完整
东部季风区
水旱灾害频繁
流水地貌为主
喀斯特地貌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结合图册P.134-137)
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大风频繁,蒸发旺盛
多高原、山地和盆地,
多风蚀、风积地貌
土壤贫瘠
盐碱化严重
青藏高寒区
冻土广布,
土壤发育程度差
自然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草甸和灌丛
河谷地带地势较低,热量条件较好(主要)
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耕地集中
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大尺度比较)
青藏高原的农业区分布在何处?原因?
青藏高寒区
③区域开放性:
指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发生的各种联系。
现代社会,区域的开放性不断提高,与外界的交流联系日益广泛。
如:西北干旱区可通过冬季风、沙尘暴等方式影响东部季风区,与东部季风区产生联系;不同国家之间各种贸易往来也是开放性的体现。
一、区域的特征
④区域动态性:
指区域的类型和范围是可以变动的。
随着人们认知的提升与发展的需要,区域种类日益丰富,区域的范围和边界亦可随之发生变化。
如: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我国属于热带的范围是在不断变化的。
一、区域的特征
二、区域的类型
单一指标:热量区(积温);干湿区(降水量与蒸发量关系)
综合指标:东亚文化区、中东与北非文化区、欧美文化区(语言、宗教)
自然要素:中国三大自然区(地形和气候)
人文要素: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划分区域的目的
人们划分区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对区域开发利用。
▋一、根据区域类型划分
区域类型 概念 划分 举例
均质区 是指那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按某一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的相似性划分出自然区域或人文区域。 均质自然区:地形区,干湿区,温度带;
均质人文区:方言区、农业区,人口密度区等。
功能区 是指那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功能区是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 城市经济区
▋一、根据区域类型划分
(一)自然区域
北美洲气候区
中国三大自然区(依据:地形和气候)
概念:是指一定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一)自然区域
综合自然区(自然大区、自然地区、自然区)
部门自然地理分区(如地貌区、气候区、水文区等)
中国东部季风区
黄土高原区
1.说出漠河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
漠河位于大兴安岭地区,以山地地形为主;
纬度高,气温低,冬季寒冷干燥且漫长,暖季短促较凉爽;
降水较少且集中于7月;
秋季多早霜和冻害发生(气象灾害);
森林和动物资源丰富;土壤以棕壤为主;
盛产黄金、煤炭等矿产资源;
自然景观独特秀美,俄罗斯风格建筑特色显著,旅游资源丰富。
2.漠河发展旅游业充分利用了漠河哪些自然地理条件?举例说明。
漠河当地利用其独特地理条件,设立了“中国最北一家”“神州北极”等景点;还可利用其气候资源,在冬季发展冰雪旅游项目,在夏季发展避暑旅游项目;利用独具俄罗斯风格的建筑,发展异域风情旅游项目等。
深圳经济特区
概念:指国家为了进行行政分级管理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
▋(二)行政区域
中国行政区划
我国基本行政区划主要是三级制,即省、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国家还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设立特别行政区。
(二)行政区域
通州区
(二)行政区域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实际上,我国在省级行政区与县级行政区之间还设有地级行政区。
上 海
在地图上找出若羌县的位置,说出其所属地级行政区名称。
答案:新疆巴州。
结合若羌县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其人口密度小的原因。
答案:若羌县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河流稀少,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较为落后,环境人口容量小,人口稀少。
2(2)我国1988年设立海南省;1997年设立重庆直辖市;2012年撤销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设立地级三沙市。想一想,这几次行政区调整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课堂活动P.8
设立海南省: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
设立重庆直辖市:西部大开发战略、三峡库区移民等方面进行的调整。
设立地级三沙市:开发南海资源、管理南海事务、维护领海 主权等方面进行的调整。
(三)经济区域
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单元。
划分依据
自然地理条件
经济社会状况
劳动地域分工
专门化与综合
发展水平
工业区、农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
经济区域的特征
经济区域
核心
基础
主导
脉络
中心城市
农业
工业
交通运输
特征
具有紧密的内部联系,并在宏观格局中担负着某些专门职能。
工业区
Industrial area
交通枢纽
Transportation hub
农业区
Agricultural region
经济区域既有综合区域,也有部门经济区。
综合区域简称经济区,是为国民经济整体服务的;部门经济区以国民经济某一部门为对象,如工业区、农业区、交通枢纽等。
活动: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背景,国家设立了关中——天水经济区。该经济区以西安——咸阳为中心,以宝鸡为副中心,以天水、渭南、铜川、杨陵、陇南等为次核心,依托陇海铁路、乌(鲁木齐)徐(州)高速铁路和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公路,构建西北地区城市和产业集聚带。该经济区战略区位重要,科教实力雄厚,产业基础扎实,文化积淀深厚,规划作为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优先发展高科技、先进制造、旅游、物流、金融、文化等产业。
图1—8 关中—天水经济区位置与范围
1.设立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答案:面积广阔,资源丰富;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的政策支持;铁路公路形成网络,交通条件优越;西安、咸阳、宝鸡、天水等城市等级高,科教实力雄厚,工业基础好,文化底蕴浓厚。
设立关中—天水经济区,对促进西部大开发有哪些重要意义?
答案:有利于带动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吸引更多人才落户,加速该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将如何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你的建议。
答案: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将获得政策、资金、人才、技术、对外交流等方面的机遇。
(四)文化区域
定义:文化区域是指文化事物、文化现象、文化体系所覆盖或呈现的区域。
特点:①由具有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人群所创造
②在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具有独特功能。
③主要文化现象如语言、文字等,具有相对的一致性。
历史文化保护区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是华人在其他国家的城市聚居的地区。唐人街的形成,是因为华人移居海外,成为当地的少数族群,面对新环境需要同舟共济,便群居在一个地带,故此多数唐人街是华侨历史的一种见证。
唐人街
Chinatown
加拿大法裔文化区
活动:
1.文化区的概念是从地区的文化差异而来的,同一个文化区具有在文化上均一的共性。一般来讲,每一文化区的文化特征以文化源地或文化区中心最为明显,向四周过渡带逐渐减弱,边缘地带各种文化现象相互混杂、重叠,缺乏明确的界限。因此,文化区的分界线就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不同学者常划出不同的世界文化区。
图1-11是对世界文化区的一种划分方法。据此,完成相关任务。
课堂活动P.11
文化区:从地区的文化差异而来的,同一个文化区具有在文化上均一的共性。一般来讲,每一文化区的文化特征以文化源地或文化区中心最为明显,向四周过渡带逐渐减弱,边缘地带各种文化现象相互混杂、重叠,缺乏明确的界限。因此,文化区的分界线就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不同学者常常划分出不同的世界文化区。
1(1)试从居住形式、语言、文化景观等方面,说出某一文化区的基本文化特征。
东亚文化区的基本要素为汉字、中国式律令制度与农工技艺、中国化佛教。东亚文化区的思想基础和核心是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