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课件(共6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课件(共6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3 21:3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8张PPT)
一位昆虫界的荷马(古希腊诗人)
一位昆虫界的维吉尔(古罗马诗人)
一位挚爱昆虫,观察细致的科学家
一位极尽写实,笔调浪漫的文学家
法布尔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文学家
传世杰作《昆虫记》
“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Jean-Henri Casimir Fabre
1823-1915
Souvenirs Entomologiques
The Records About Insects
法布尔
他生于法国一个 家中
从小热爱 、植物
兜里常装满了蜗牛、蘑菇
师范学校毕业后立志做一个 的人
坚持自学,取得自然科学 学位
52岁,带领家人迁往乡间小镇整理20余年资料
56岁,写成 第一卷
57岁,用积蓄购得一处 的老旧民宅,
取名“荒石园”
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
尖镐平铲刨刨挖挖,建成一座百虫乐园
质疑,同行的打击
他依然保持独立的观察和思考
昆虫, 生命,赞美自然
年复一年,严寒酷暑,从未停止
一卷又一卷的 问世
86岁, 卷“昆虫的史诗”圆满完成
创造昆虫界百年奇迹
贫穷农民
昆虫
为虫子写历史
博士
《昆虫记》
“荒石园”主人
社会的
探究
敬重
《昆虫记》

荒岛上
《昆虫记》
《昆虫世界》
《昆虫物语》
《昆虫学札记》
《昆虫的故事》
《昆虫记》先后被译成50多种文字,仅中文译本就达到831种、涉及出版社237家。有全译版,编译版,改编版,改写版,编写版,编著版,编绘版……成为版本最多的一本书。
《昆虫记》传入中国,始于20世纪20年代,首倡者是鲁迅(周树人)和周作人两兄弟。 1923年周作人将其译为《昆虫记》,此译法一直沿用至今。
王光版
花城出版社
国内唯一十卷本全译本
果麦版
陈筱卿版
法文直译选译本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序号 章节(译名) 序号 章节(译名) 序号 章节(译名) 序号 章节(译名)
1 圣甲虫 1 荒石园 1 土蜂 1 伯罗奔尼撒虫
2 大笼子 2 毛刺砂泥蜂 2 进食的技巧 2 伯罗奔尼撒虫的食物
3 捕食吉丁的节腹泥蜂 3 一种未知的官能灰毛虫 3 金匠花金龟幼虫 3 本能的变异
4 栎棘节腹泥蜂 4 本能的理论 4 土蜂的问题 4 燕子与麻雀
5 高明的杀手 5 黑胡蜂 5 寄生虫 5 本能及识辨力
6 黄翅飞蝗泥蜂 6 蜾蠃 6 寄生理论 6 节约体力
7 匕首三击 7 对石蜂的新实验 7 石蜂的苦难 7 切叶蜂
8 幼虫和蛹 8 我的猫的趣事 8 卵蜂虻 8 黄斑蜂
9 高超的理论 9 红蚂蚁 9 褶翅小蜂 9 采树脂的虫类
10 朗格多克飞蝗泥蜂 10 本能的心理学片段 10 另一种钻探者 10 采树脂的虫类
11 本能的技能 11 黑腹狼蛛 11 幼虫的二态现象 11 吃蜜蜂的泥蜂
12 本能的无知 12 蛛蜂 12 步甲蜂 12 泥蜂的技巧
13 登上万杜山 13 树莓桩中的居民 13 三种芜菁 13 土蜂的技巧
14 迁徙者 14 西塔利芫菁 14 变换食谱 14 黑红蛛蜂
15 砂泥蜂 15 西塔利芫菁的初态幼虫 15 给进化论戳一针 15 异议及回答
16 泥蜂 16 短翅芫菁的初态幼虫 16 配额根据性别 16 蜂毒
17 捕捉双翅目昆虫 17 多次变态 17 壁蜂 17 天牛
18 寄生虫与茧.- 18 性别分布 18 树蜂问题
19 回窝 19 卵的性别母亲控制
20 石蜂 20 产卵的调换顺序
21 实验
22 换窝
23 附录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序号 章节(译名) 序号 章节(译名) 序号 章节(译名) 序号 章节(译名)
0 前言 1 西绪福斯虫与父性本能 1 大头黑步甲 1 金匠花金龟
1 圣甲虫的粪球 2 月光蜣螂 2 装死 2 豌豆象产卵
2 圣甲虫的小梨 3 论祖传 3 催眠与自杀 3 豌豆象幼虫
3 圣甲虫的造型术 4 我的学校 4 老象虫 4 花生豆象
4 圣甲虫的幼虫 5 潘帕斯草原食粪虫 5 色斑菊花象 5 椿象
5 圣甲虫蛹及成虫离窝 6 昆虫的着色 6 熊背菊花象 6 花脸猎蝽
6 阔颈金龟及裸胸金龟 7 葬尸虫埋肉 7 植物性本能 7 食客隧蜂
7 西班牙蜣螂及其产卵 8 葬尸虫及经验问题 8 象态象 8 看门人隧蜂
8 西班牙蜣螂及母虫习俗 9 白面螽斯的习俗 9 坚果象 9 单性生殖的隧蜂
9 食尸虫 10 白面螽斯产卵和卵的孵化 10 杨树象 10 笃耨香树蚜虫
10 埋粪虫与环境卫生 11 白面螽斯的发声器 11 葡萄象 11 笃耨香树蚜虫迁移
11 埋粪虫做窝 12 绿螽斯 12 其他卷叶虫类 12 笃耨香树蚜虫的交配及虫卵
12 埋粪虫的幼虫 13 蟋蟀的地洞和卵 13 黑刺李树象 13 以蚜虫为食的虫类
13 蝉和蚂蚁的寓言 14 蟋蟀的鸣响与交配 14 叶甲虫 14 绿蝇
14 蝉出地洞 15 蝗虫的角色和蝗虫的发声器 15 叶甲虫(续篇) 15 麻蝇
15 蝉虫变形 16 蝗虫产卵 16 白沫叶蝉 16 腐阎虫及皮蠹
16 蝉的鸣响 17 蝗虫的最后一次脱皮 17 锯角叶甲 17 珠皮金龟
17 母蝉产卵和蝉卵的孵化 18 松毛虫产卵及卵的孵化 18 锯角叶甲的卵 18 昆虫的几何学
18 螳螂猎食 19 松毛虫的巢室与社会 19 池塘 19 胡蜂
19 螳螂恋爱 20 结串而行的松毛虫 20 石蛾 20 胡蜂(续篇)
20 螳螂造巢 21 松毛虫的气象学 21 普赛克蛾产卵 21 蜂蚜蝇
21 螳螂卵的孵化 22 松毛虫蛾 22 普赛克蛾的外套 22 受惊的圆网蛛
22 椎头螳螂 23 松毛虫引起的刺痒 23 大孔雀蛾 23 纳尔包讷狼蛛
24 野草莓树上的肉虫 24 条斑小费蚊
25 一种昆虫病毒 25 嗅觉问题
卷九 卷十 序号 章节(译名) 序号 章节(译名) 1 纳尔包讷狼蛛的地洞 1 大力神埋粪虫的地洞 2 纳尔包讷狼蛛的家庭 2 大力神埋粪虫的第一个观察器 3 纳尔包讷狼蛛的攀缘本能 3 大力神埋粪虫的第二个观察器 4 幼蛛群出巢 4 大力神埋粪虫的道德 5 蜘蛛与螃蟹 5 球象 6 圆网蛛织网 6 木蠹蛾 7 圆网蛛,我的邻居 7 牛蜣螂的隔室 8 圆网蛛的黏性陷阱 8 牛蜣螂的幼虫和蛹 9 圆网蛛的电报线 9 松树鳃角金龟 10 圆网蛛的蛛网几何学 10 沼泽地鸢尾象 11 圆网蛛交尾与猎食 11 素食昆虫 12 圆网蛛的个人财产 12 小矮子昆虫 13 数学忆事:牛顿二项式 13 说反常 14 数学忆事:我的小桌 14 金步甲的食性 15 蜘蛛迷失方向 15 金步甲的婚俗 16 兜圈的蜘蛛 16 肉蓝蝇产卵 17 朗格多克蝎的栖驻地 17 肉蓝蝇蛆 18 朗格多克蝎的食性 18 以蛆为食的寄生虫 19 朗格多克蝎的蝎毒 19 童年忆事 20 朗格多克蝎幼虫的免疫力 20 昆虫与蘑菇 21 朗格多克蝎婚恋序幕 21 值得记住的一课 22 朗格多克蝎的交配 22 工业化学 23 朗格多克蝎的家庭 补遗: 24 蜡衣虫 1 萤火虫
25 圣栎胭脂虫 2 菜青虫
昆虫
卷一
圣甲虫
节腹泥蜂
黄翅飞蝗泥蜂
石蜂
卷二
荒石园
毛刺砂泥蜂
西芫菁
蜾蠃
红蚂蚁
黑腹狼蛛
蛛蜂
黑胡蜂
卷三
土蜂
花金龟
寄生虫
石蜂
卵蜂虻
壁蜂
卷四
树蜂
黑蛛蜂
燕子和麻雀
切叶蜂
黄斑蜂
采脂蜂
大头泥蜂
土蜂
蛛蜂
天牛
长腹蜂
圣甲虫
金龟
西班牙粪蜣螂
嗡蜣螂和缨蜣螂
粪金龟

螳螂
卷五
昆虫
卷六
赛西蜣螂
食粪虫
负葬甲
白额螽斯
绿色蝈蝈
蟋蟀
蝗虫
松毛虫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大头黑步甲
装死
老象虫
欧洲栎象
榛子象
青杨绿卷象
葡萄树象
叶甲
水塘
石蛾
大孔雀蛾
小阔纹蛾
花金龟
麻蝇
豌豆象
菜豆象
真椿
隧蜂
绿蝇
胡蜂
彩带圆网蜂
纳博讷狼蛛
蜘蛛
圆网蛛
克罗多蛛
蜡衣虫
朗格多克蝎
金布甲
球象
公牛嗡蜣螂
蒂菲粪金龟
附录一 萤火虫
附录二 菜青虫
人民教育出版社
目录
第一部分:昆虫的习性
荒石园/201
昆虫的装死/702
蝉和蚂蚁的寓言/513
蝉出地洞/514
螳螂捕食/518
灰蝗虫/617
绿蝈蝈/612
大孔雀蝶/723
小阔条纹蝶/724
象态橡栗象/708
豌豆象/802
菜豆象/804
金步甲的婚俗/1015
松树鳃角金龟/1009
意大利蟋蟀 /614
田野地头的蟋蟀 /615
第二部分:昆虫的生活
萤火虫 /补遗
圣甲虫/101
圣甲虫的梨形粪球/501
圣甲虫的造型术/503
西班牙蜣螂/507
米诺多蒂菲/1001
南美潘帕斯草原的食粪虫 /605
粪金龟和公共卫生/510
隧蜂/807
隧蜂门卫/808
老象虫/704
朗格多克蝎的家庭/923
朗格多克蝎/917
资料链接 /
阅读札记/
注:数字为全译本中的卷章出处
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
你们把昆虫变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
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
你们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而我却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现;
你们探究死亡,而我却探究生命。
一 荒石园(原著第二卷)
学习任务
一 认识一些昆虫
二 了解艺术特色
三 领会作品主题
一 认识一些昆虫
认识一些昆虫
大头黑布甲(第二章)
光滑黑布甲(第二章)
烟黑吉丁(第二章)
蝉(第三、四章)
螳螂(第五章)
灰蝗虫(第六章)
绿蝈蝈(第六章)
大孔雀蝶(第八章)
小阔条纹蝶(第九章)
象态橡栗象(第十章)
豌豆象(第十一章)
菜豆象(第十二章)
金步甲(第十三章)
松树鳃角金龟(第十四章)
蟋蟀(第十五、十六章)
萤火虫(第十七章)
圣甲虫(第十八、十九、二十章)
西班牙蜣螂(第二十一章)
米诺多蒂菲(第二十二章)
潘帕斯草原的食粪虫(第二十三章)
粪金龟(第二十四章)
隧蜂(第二十五、二十六章)
老象虫(第二十七章)
朗格多克蝎(第二十八、二十九章)
二 装死(原著第七卷)
烟黑吉丁
大头黑布甲
光滑黑布甲
用手折腾它,它立刻装死
远远地离开它,它仍持续装死
将苍蝇和天牛引到它身上时,它不再装死
敲击桌子产生颤动或将它放在强光下,它便奔逃而去。
三 蚂蚁和蝉(原著第五卷)
寓言:蝉因一年四季钟情于唱歌而不顾未来,当寒风四起,严冬来临时,它便跑到邻居蚂蚁那儿乞讨粮食,蚂蚁回答:“你夏日里欢唱,那冬天你就跳舞吧。”。
观察:蝉用细嘴钻透汁液饱满的树皮;许多昆虫发现了这口井小心翼翼上来抢食,最大胆的是蚂蚁,它们侵略蝉辛苦挖出的井,蝉只好弃井而去;蝉在生命耗尽后被蚂蚁扯碎并肢解,被它们搬运到的食物堆中去。
蚂蚁形象 蝉形象
寓言故事 勤劳吝啬 游手好闲
实验观察 厚颜无耻的剥削者 分享甘露的能工巧匠
结论 事实彻底地把寓言中的角色形象给调换过来了 仔细观察,用实践检验真理,才能掌握真实有趣的自然知识
四 蝉出地洞(原著第五卷)
地洞特点:洞口是圆的,蝉会在地下待4年,然后钻出洞穴完成蜕变;是幼虫的隐蔽所、等候室、气象观测站。
出壳蜕变:幼虫出洞后,寻找如枝杈类的空中支点并牢牢抓住,约半小时从壳中蜕变出来。双翼湿润、沉重、透明,身体浅绿,胸部褐色,它沐浴在阳光下约两个半小时,用来改变体色,强壮身体。
五 螳螂(原著第五卷)
外形
体形矫健,体色淡绿,有着宽阔薄透的绿翼。
小嘴尖尖,脖颈柔软,大腿前半段内侧有两行齿刺;小腿齿刺比数量更多更密集,杀伤力十足。
习性
捕食时,摆出姿势,紧盯对手,恫吓猎物;进攻俘虏颈部,啃咬颈部,俘虏无力挣扎;捕捉活的猎物,能与个头比自己大得多的灰蝗虫战斗直到吃掉对方。建造朝阳的巢穴;巢穴可以抵抗恶劣天气。
繁衍
雌螳螂会在交配后将雄螳螂当作猎物,将卵囊产在向阳地,孵化后的幼虫大部分都成了蚂蚁、寄生蜂等动物的美餐,小部分存活繁衍。
六 灰蝗虫(原著第六卷)
外形
幼虫呈嫩绿色,也有青绿色、淡黄色;前胸呈流线型,有圆齿,;后腿粗壮有力,有红色纹路,小腿上有双面锯齿。
蜕皮
①让旧外套裂开。裂缝沿着前胸的流线体张开,下到翅膀的连接处。②从外套中出来。背部从裂口中拱出,接着是头、触须、前腿、关节部位、鞘翅和翅膀、后腿和小腿,蜕下的衣服无一丝褶皱和裂缝。③展开翅膀。在无色和嫩绿间变换,到第二天颜色定型。翅膀从“大麻籽儿”变成了漂亮的大帆,显示出自然界的强大、聪慧和完美。
七 绿蝈蝈(原著第六卷)
外形
浑身淡绿,体侧有两条淡白色的饰带,体形优美,身轻体健,一对罗纱大翅膀。
习性
①有极强的下颚和利爪,能捕食蝉,喜吃昆虫,喜欢肉食和很甜的水果;
②存在同类相残的现象;
③白天睡觉,夜晚活跃。
八 大孔雀蝶(原著第七卷)
外形
它是欧洲最大的蝴蝶,穿着栗色天鹅绒外衣,系着白色皮毛领带。翅膀上满是灰白相间的斑点,一条淡白色之字形线条穿过其间,线条周边呈烟灰白,翅膀中央有一-个圆形斑点,宛如一只黑色的大眼睛,瞳仁中闪烁着黑色、白色、粟色、鸡冠花红色等呈彩虹状的变幻莫测的色彩。
实验一
法布尔将一只雌性大孔雀蝶用网罩了起来,晚上有近40只的大孔雀蝶飞入他的住宅。这些蝴蝶为求爱而来。
[思考一]发情期的大孔雀蝶夜间朝圣时依靠什么样的信息器官呢?
实验一
剪去触角:先后捉到并剪去8只和24只大孔雀蝶的触角,其中8只中飞走6只,回来1只;24只中飞走16只,1只也没有回来。
拔掉胸毛:捉到14只蝴蝶,拔掉少许胸毛,放飞它们,只回来了2只。
结论
大孔雀蝶在囚禁一夜后显现出体力不支的现象。推测:雄蝶为了结婚,能够飞过长距离、穿过黑暗和障碍寻觅意中人,如果不能遂愿,便会被欲望耗费得筋疲力尽。
实验二
[思考二]大孔雀蝶是如何获知实验室里的情况而纷纷前来的呢?
实验二
光线、声音和气味是三个信息因子。法布尔排除前两个,从“气味”入手。
他在房间里撒上樟脑,结果雄蝶仍能准确地飞向钟形罩。
结论
气味的散发并没有对它们造成影响。
实验三
封闭条件:①严密封闭的盒子,没有雄蝶出现。②不密封的盒子里,把它藏起来,雄蝶蜂拥而来。
灯光影响:灯的亮光会将蝴蝶从它们的目标引开,使它们忘掉对爱情的陶醉。
体验看法
作者以偶然捕捉到雌蝶,雄蝶翩然而至的事提出疑问并为此展开了4年多的研究实验,刨除了种种因素,但最终也没能得出答案。这期间有失有得,但他从未间断或放弃实验,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探究真相。
九 小阔条纹蝶(原著第七卷)
外形
别名橡树蛾。
雄蝶的外衣是一件棕红色修士长袍,又称“布带小修士”;
雌蝶是米黄色,翅膀上横着像眼珠似的小白点。
实验
将其放入密封或不密封的盒子,或将其放在气味熏染的环境中,得到了和大孔雀蝶相同的实验结果。
后经偶然的实验发现,雌蝶停留过一段时间的任何东西容易浸润其身上的散发物,这些东西也和雌蝶一样成为具有同样功效的吸引力的中心,吸引雄蝶到来。
启发
法布尔得到小阔条纹蝶的茧,破茧后的蝴蝶却被螳螂吃掉。他用了3年时间寻找并最终成功得到,执着热爱昆虫。启示:失败不可避免的,只有坚持努力,才能创造“偶然性”。不能放弃梦想,要抓住每一次机遇。
十 象态橡栗象(原著第七卷)
细心挑剔 乐于付出
①逐个检查橡栗是否被占据;
②在橡栗上钻长洞,探测里面是否有合适的食物供孩子食用;
③用嘴将钻孔的坑道剪碎使其内壁变软,适应孩子娇嫩的颚;
④最后用内喙huì——将卵送到坑底。
烟斗形的长嘴,细如马鬃,棕红色,几乎笔直。大颚是两个钻石尖,构成钻头尖端的高强度齿甲。
十一 豌豆象(原著第八卷)
产卵
五月,将卵产在露天里,任太阳暴晒,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产在同一豆荚上的虫卵总是远多于豆粒量。
忍让精神
当同一颗豌豆粒中心位置有了幼虫,由于食物匮乏,其他的幼虫便会主动停止进食,选择死亡。仅存的主人便发育得又快又好。
技艺
幼虫用颌在豌豆中钻出一个活门,即豆粒表皮半透明的薄膜,既能够抵御入侵者,又能使其在成虫时轻易通过。
小头,大嘴,身着缀有褐色斑点的灰衣裳,长有扁平鞘翅,尾根有两个大黑痣,身材矮粗。
形象特点
①甘愿牺牲的淳朴的忍让精神,被作者喜爱。
②赞美幼虫在豌豆中开凿活门的构思巧妙无比。
体验看法
对于功利主义者来说,一小把没被豌豆象糟蹋的豌豆胜过一大堆没有直接利益的观察报告。作者认为了解昆虫的习性,才能够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粮食财富。
十二 菜豆象(原著第八卷)
习性
喜欢熟透了的、硬邦邦的、经太阳长时间照射而晒干了的豆荚,定居在谷堆上又暗又静的环境中;它们不像豌豆象一样只吃豆粒的一部分,豆子仍可发芽,而是将豆子吃得干干净净;它们对各种豆子都很适应,十分贪吃。
产卵
它们产卵无序,对地点不做选择,卵白呈小圆柱形,5天便能孵化,5个星期便能长成成虫。
它毫不犹豫地去吃干豌豆、蚕豆、山黧豆、野豌豆、鹰嘴豆,它总是津津有味地从这一种吃到那一种。
体验看法
菜豆象繁殖能力很强,且危害性较大,是农民的敌人,更是储粮商可怕的敌人。可以喷洒农药,将它们除尽。这展现了缜密细致的实验过程和准确的结果能够帮助农民有效地保护农作物。
十三 金步甲的婚俗(原著第十卷)
婚俗
玻璃屋中放了25只金步甲用于实验观察,发现雌性金步甲会把雄性开膛破肚吃掉,雄性金步甲精力充沛却并不反抗自卫,只是挣扎以求摆脱。
这类相爱后又同类相食的昆虫还有螳螂、朗格多克蝎。
金步甲是毛虫的天敌,是菜园和花坛的警惕的田野卫士。它也会被同类或其他许多昆虫吃掉。
十四 松树鳃角金龟(原著第十卷)
生活习性
鳃角金龟在夏至将近时准时出现在松树上,雄性用头上的大叶片寻偶。
它们会在腹部尖端发出声音,如橡皮在玻璃上的摩擦声。
仪表堂堂,外衣是在黑色或栗色的底色上散布着一层厚厚的散花白绒点,朴素大方。雄性短须尖上有7片重叠的大叶片,呈扇形开合,雌性有6片。
十五 意大利蟋蟀(原著第六卷)
外形
体形细长瘦弱,几乎全白。
习性
呆在各种灌木和草丛中,很少在地上生活。从七月到十月,常在日落时分开始歌唱,一直唱到大半夜。
十六 田野地头的蟋蟀(原著第六卷)
产卵
将输卵管垂直地插入土层中,一次产卵约有五六百个,数量虽多,但小灰壁虎和蚂蚁会对其展开杀戮。
破壳
小蟋蟀浑身发灰,24小时后变成乌黑,奔跑十分敏捷。
筑巢
十月末蟋蟀选在场所卫生、方向朝阳的地方挖土筑巢,它会根据天气变冷和自己身体随时将洞穴加大加深;总是不停歇地做着洞穴的维护和改善工作,直到死去。
发声
四月后,蟋蟀开始歌唱,它的乐器是带齿条的琴弓和振动膜,弓上150个三棱柱齿与左鞘翅的梯级互相啮合,使4个振动器同时震动,声音雄浑有力。
体验看法
①蟋蟀生下的子女会遭到蚂蚁等昆虫的大屠杀。法布尔称呼蚂蚁为“可恶的强徒”,但人们对它赞不绝口,蚂蚁声誉日隆,法布尔发出了“好人无人知晓,恶人声名远扬”的感慨。启示我们要学会全面观察人和事,要能透过表象看到本质。
②法布尔由景及情,通过描写蟋蟀演奏小夜曲的场景,让我们知道每个生命都有令人陶醉的地方;他对生命无尽的兴趣和赞美,也抒发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情。正如他所说:“生命是我们这片土地上的灵魂。”
十七 萤火虫(原著补遗)
捕食
食肉动物,猎物通常是蜗牛,啃食猎物前先给它注射一针麻醉药,在猎物昏死后吮吸它,将其化为汁液吸入肚中。
发光器
尾部的灯是它名扬四海的真正原因。发光器受到呼吸气管的支配,发光是氧化所导致的;在腹部的最后3节,包括呈宽带状的前两节和最后一节的2个斑点。雌萤成虫两部分都有,幼虫和雄性成虫只有尾部的发光小点。无论雌雄长幼,尾部都能发光是萤火虫家族的特点。萤火虫的卵,甚至还在雌萤火虫的肚子里时就是发光的。
身体呈棕色,胸部呈粉红色,环形服饰的边缘点缀着两个红红的小斑点。
十八 圣甲虫
(原著第五卷)
短壮体型,乌黑油亮,头部边缘是个宽大扁平的帽子,上有6个细尖齿,排成半圆,这是它的挖掘和切割工具。
圣甲虫
制作粪球
它选择粪堆,用前腿将其归拢在肚腹下的四条腿中间,后腿用力,测量球面并将食物挤压成粪球雏形,再将其拍实。
运送食物
运送途中,各种陡坡斜坡使道路十分艰难,需要顽强的意志和缜密的思考才行。还会遭遇其它圣甲虫抢劫:假装帮助它滚动粪球,趁其不备,将粪球偷偷运走。
进食排泄
若能完整运回家后,它便不停进食,边吃边排泄,直至吃完。作者认为它具有高效清除垃圾的作用。
十九 圣甲虫的梨形粪球(原著第五卷)
用食物做成的,呈紫褐色,表面规则匀称,外部有一层风干的硬皮作保护层,避免内部食物过快地干燥。
梨颈是孵化室,这里壁薄,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并吸热,是非常精巧的设计。
二十 圣甲虫的造型术(原著第五卷)
处理粪料
①在粪堆里就地揉成小球滚回家;
②在粪堆附近适合的地方,将粪块搬到地洞里。
③观察到梨形粪球不是旋转制作,也不是在地上滚动制作而成的。
两种制作
①将粪球打碎敲破,将球里裹进的小昆虫清理出去,再重新聚拢做成球状,然后将其拖入地下,加工成梨形粪球。
②将粪球原样埋入地下,并不全面加工改造,只简单的按压,拉出梨颈。
圣甲虫
特点
刻苦和忍耐(做粪球);有些狡猾(蒙骗抢走同伴的粪球);百折不挠(重新制作)。
启示
①克服陡坡等困难搬运粪球——在困难面前不能退缩,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战胜困难的决心。
②法布尔通过观察研究,发现了“抢劫”是圣甲虫的普遍属性,而并非书上说的“同心协力”;同时,他勇于承认错误,因为他没有经过实验就接受了传统的浑圆的粪球的说法,结果是错误的——勤思考、敢质疑、勇认错的追求真理。
二十一 西班牙蜣螂(原著第五卷)
习性
喜静不喜动,在粪堆下挖洞,直到吃完头顶的食物,才又开始寻觅、收获、挖洞另建居所。
产卵前,先将无数散碎食物搬运到洞里揉成一整块,接着耐心细致地将食物搅拌混合、压实成为一块颗粒均匀的“大面包”,然后将它制作成浑圆的球形,并抹光、完善它。
忍受饥饿:不让子女缺吃少喝;守护在孩子身边。
身子矮胖,又圆又厚,行动迟缓,爪子极短,行动笨拙。
体验看法
蜣螂妈妈在日常生活中根本不懂粪球制作工艺,但产卵时刻到来时,它又会一反常态,收集材料制作成粪球,以供子女成长;在筑完窝产完卵后,忍受饥饿陪伴在孩子身边,表现出母爱的无私奉献。
二十二 米诺多蒂菲(原著第十卷)
喜好露天沙土地,羊粪蛋或兔子粪便。
三月份的头几天,米诺多蒂菲夫妇便齐心协力,修窝筑巢,开始了长期共同生活。法布尔对此进行了实验。
体形较大,黑色,雄性胸前有3根一束的平行前伸的锋利长矛。
实验

夫妻双方能够在那么多同类中认出对方来吗
8次实验。他在两对夫妻身上做了记号,然后把它们抓出来让其重新组建家庭,结果它们都能认出对方。法布尔推测它们依靠气味来辨认对方。

夫妻在家中是怎么分工的呢
米诺多蒂菲妈妈住在洞穴下层,精通垂直挖掘的技术,且会制作加工食物;米诺多蒂菲爸爸负责清理浮土,并从外面运来食物原料,将粪球运回后,塞利用胸前的长矛固定,并用前臂将其切成小块。米诺多蒂菲妈妈便将这些小块揉制加工成圆柱形,将卵产在里面。
米诺多蒂菲夫妻对彼此忠贞不渝,爸爸始终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而妈妈对孩子倾注了心血,始终守护着孩子们。
二十三 南美潘帕斯草原的食粪虫(原著第六卷)
擅长制作葫芦型粪球
①浅咖啡色
②分内核和外壳,内核由腐尸上的骨头、肉皮等组成,外壳由浸透腐尸肉汁的黏土制成。
③颈部建成孵化室;沿着轴线打通了一套细细的通道解决内部的卵的呼吸问题。
黑中透蓝,身体粗壮短小,呈四角形;头部有双头尖,是挖掘和切割工具。
聪慧严谨
法那斯米隆
二十四 粪金龟和公共卫生(原著第五卷)
实验观察发现
①12只粪金龟一晚上能埋一篮子粪,工作量极大;
②它们随处建造粮仓,热爱积攒粮食,掩埋本能远大于食欲;
③为土壤净化、公共卫生做出了巨大贡献。
最英勇的卫士
消灭垃圾污物
九十月份,它们开始建造住宅,挖掘一个防严寒的坑洞竟可达1米深;但它们为子孙建造的地洞较简陋,只有3分米左右。
二十五 隧蜂(原著第八卷)
习性
四月挖土筑巢,五月采蜜。
天敌
①小飞蝇打劫食物。隧蜂毫不在意,展现出愚蠢的宽厚。②小飞蝇还将卵产在隧蜂家中,其幼虫会抢食隧蜂幼虫的粮食,使隧蜂幼虫食不果腹而死。③在成蛹期,隧蜂将储藏室用泥盖封住保护幼虫,但此前,小飞蝇的幼虫吃光隧蜂幼虫的食物逃走了。
生育
七月二次生育,小飞蝇只生育一次,隧蜂的二胎幼虫得以顺利成长,生态平衡得以保持。
体形纤细,身材、体色多种多样,有一道腹环,腹环上光滑明亮的细沟,处于防卫状态时,细沟滑动。这条滑动槽沟是隧蜂家族的族徽。
隧蜂:性情温厚,勤劳能干。
小飞蝇:卑鄙狡诈,小心谨慎。
二十六 隧蜂门卫(原著第八卷)
习性
①一年繁殖两代,春天出生是雌蜂,夏季出生有雌有雄,且雌雄数量几乎相等。
②初春隧蜂单独挖好住所,夏季住所成了全家人的共同财产。③雌蜂们勤劳能干,和平共处,进出洞口相互礼让,秩序良好。
担任门卫
住宅门口有一位年长的隧蜂负责看守房门,它将蚂蚁、切叶蜂等昆虫拒之门外。清晨时它便在岗位上,午后的大热天也不午睡,到了夜幕降临或更晚些,仍忠于职守。
五月对外来的飞蝇强盗视若无睹,七月则提防着危险设立守卫。深重苦难没有改变平和的性格,且和七月份突然警觉也似乎毫不相干。作者认为这只是一种本能。
二十七 老象虫(原著第七卷)
长着坚硬的凸状鞘翅
脑袋上有又厚又短的吻管,别处有很粗的圆形吻管或切成四棱面的吻管,极其纤细;
脑袋异常狭小,鼻子底部有一个膨胀的球,那是它的神经工具。
原始昆虫形态,繁衍至今,特征未变。
二十八 朗格多克蝎的家庭
(原著第九卷)
繁育
①卵孵化得很快,母蝎刚一产卵,小宝宝便破卵而出了。蝎妈妈倍加小心地撕破卵的薄膜并吞下。
②小蝎通体雪白,它们爬上蝎妈妈的背脊,并在其背上一动不动待上一个星期,完成“弃皮”。弃皮后体积增大,肚腹和尾巴染上金黄,钳子呈半透明的琥珀色。
③蝎宝宝们会在妈妈身上待上半个月,不进食,但体积却增大了。蝎妈妈吃食时也不会分享给它们。
朗格多克蝎的家庭
特点
朗格多克蝎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它帮孩子撕破卵的薄膜;一心抚养孩子,不出门;驮着孩子半个多月。对孩子的冷酷:进食时,不会给孩子留下一点食物;只顾自己吃,幼蝎切勿闯入,否则会被误食。
拓展
狼蛛妈妈也对子女们关爱有加,悉心照料,它常驮着小宝宝们长达六七个月,小宝宝们不吃不喝,却活力十足。
启示
巴斯德的启迪:①思绪需保持独立见解;②坚持不懈地和研究对象亲密接触。“尽信书不如无书”
结果:发现朗格多克蝎在七月份已经开始繁育了,如果他坚信言论而没有亲自观察,就会浪费一年的时间。
巴斯德(1822-1895),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狂犬病预防接种法及巴氏消毒法的发明者。
二十九 朗格多克蝎(原著第九卷)
婚配
雄蝎个头较小,色泽苍白;雌蝎肚子较大,颜色发暗。
交尾后,雌蝎会将雄蝎吃掉。
身长可达八九厘米,色泽呈干麦秸的金黄色。
肚腹由五节酒桶状的棱柱体相连,第六节是制作并存储毒汁的小葫芦,毒性极强。
蝎钳是战斗武器,又是获取信息的器官。
补充
松毛虫
白面孔螽斯
舍腰蜂
圆网蛛
红蚂蚁
被管虫
1 松毛虫
(原著第六卷)
习性
也叫作“列队虫”,总是一只跟着一只,排着队出去。
能预测气候。背上有八条裂缝,可以自由开闭,取一些空气作为样品,放到里面检验。
松毛虫所吃的松叶通常只有三种,不愿尝一下其它的常绿树的叶子。
产卵
白里略透一点红,上面叠着一层层鳞片,保护着筒里的卵,没有一滴露水能透过去,是松毛虫妈妈用自己的毛一点一点地铺上去的。松蛾的卵在九月里孵化。
背上面长了六个红色的小圆斑,小圆斑周围环绕着红色和绯红色的刚毛。红斑的中间又分布着金色的小斑。而身体两边和腹部的毛都是白色的。
2 白面孔螽斯
(原著第六卷)
身体呈灰色,大颚强健有力,面孔宽阔,呈象牙色。有着细如丝,长过其自身的触角。
习性
螽斯善于咬,喜欢吃蝗虫和蚂蚱等任何新鲜的肉食,食量很大。
螽斯比我们的弦乐器商更大胆,把琴弓与扬琴结合在一起,歌手的鸣叫只是抒发自己生活的欢趣而已。
螽斯的卵像植物种子一样埋在土里,通常会产六十枚卵,大部分都是紫灰色的。
3 舍腰蜂(原著第四卷)
习性
春季繁殖,雄性和雌性会共同筑巢,将卵产在巢中。每个巢中通常可以孵化出几十只舍腰蜂。
在群体生活中,展现出高度的社会行为:明确的群体结构,分工合作,共同维护巢穴;能通过特定的动作和信息素进行交流,以传递食物来源、警告危险等信息。
腹部位于身体的后半部分,使得腰部显得特别细长,行时能够更加灵活地转弯和悬停。
4 圆网蛛(原著第九卷)
习性
天才建筑师,结网时每根蜘蛛丝都维持一定距离,就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准确。
圆网蛛以粘在蜘蛛网上的蛾、苍蝇、蝴蝶、蚱蜢和金龟子等为食;用口腔里的消化液将食物溶解成肉汁后再吸食。
肚子上面是三色的条纹,是黄色、银色和黑色。
(与萤火虫相似)
5 红蚂蚁(原著第二卷)
习性
没有具备像其他膜翅目昆虫那种方向感,能够准确找到方向是它们能够将所有自己经过的地方记住。虽然只是非常短的两三步的距离,如果它们从没有到过这儿,依然会迷路。
寻找食物、不会干活,为了生存下去,它们会抢走黑蚂蚁的幼虫,让黑蚂蚁饲养自己。
怕寒且繁殖力强,多栖息于厨房、卫生间地板的瓷砖缝隙内,适应环境的能力确实令人惊叹
红蚂蚁全身通红,嘴巴像钳子一样。
6 被管虫(原著第七卷)
外形
一类毛虫利用吐出的丝和细树枝碎树叶混在一起作成了一个纺锤形囊的外衣。
习性
外衣像是用了“隐身术”,既保暖又安全。一出生就忙着找材料做衣服,连吃的都不管,直到它把加紧做完的“衣服”穿在身上后,才去找食物,这件衣服将伴随它的一生。
母被管虫在产卵后会弃自己的衣服以保幼子安然生活,即使死了还要拿身体当屏障保护幼子。
二 了解艺术特色
艺术特点
行文活泼、语言诙谐
以人性观照虫性,
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
科学与文学融合
田野实验的方法研究活生生的昆虫,用散文的形式生动地描写出来。
运用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以及富有诗意的语言。
拟人手法昆虫具有了与人类相似的独特灵性,又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科学与文学
如果为法布尔颁发诺贝尔奖,你认为应该颁发“文学奖”还是“生物学奖”?请结合下面这段文字说说理由。
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地方时,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么有力的“掌”重重地打击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法布尔《昆虫记》)
文学奖,作者除了介绍自然科学知识以外,通过生动的描写以及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昆虫的生活与人类社会巧妙地联系起来,语言朴实清新、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诗意。
生物学奖,严谨而细致地观察得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将昆虫的生活习性科普给读者,是优秀的科普作品。
三 领会作品主题
作品主题
法布尔在《昆虫记》中,用散文的笔调,生动有趣地介绍了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