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和同为一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6-04 09:51:22

文档简介

《和同为一家》教学设计
课题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解读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历史学习,已经对掌握历史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方法。通过课前查找资料,已对本课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史实有一定的了解,为本课的学习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但对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设计问题时注意层层推进。
学生对唐初周边少数民族的地名、人名、族名包括读音比较陌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材分析
内容标准
了解“天可汗”的含义;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理解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天可汗”的含义,了解唐太宗受少数民族拥戴的有关史实。
了解和掌握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历史史实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
阅读“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了解唐代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通过阅读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理解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逐渐形成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使学生认识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教学资源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2.历史课件
3.多媒体教室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唐朝与突厥、吐蕃这两个少数民族交好的史实。
2引导学生体会民族交往对少数民族和汉族发展的促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友好互助是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主流,战争的存在只为促进和平的存在,培养辩证地看问题的思维。
方法解读
教学方法
图片展示、活动设计、问题探究、启发引导、分组合作、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
有关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的动画课件。
2.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画像图,会盟碑图。
3.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歌曲导入
投影展示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合影图片,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学生欣赏歌曲,体会浓烈的爱国情怀。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了解学习目标
板块一 追根溯源篇
板块二 密切交往篇
板块三 拓展提升篇
板块四 展望未来篇
提出问题:本节课掌握哪些知识点。
展示秦朝、西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展示唐朝时期的主要几个少数民族及民族名称的读音。
过渡:唐朝是如何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的?
一、“天可汗”
展示唐太宗图像
提出问题:
唐太宗对待少数民族的态度?
体现了唐朝的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被尊称为什么?
过渡:唐太宗妥善处理了与西北各部落少数民族的关系,那么他又是如何处理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的呢?引出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内容。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展示图片:
松赞干布
吐蕃
提出问题:
1.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2.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主要事迹有哪些?
过渡:松赞干布如何向唐朝求婚?如何迎娶公主的?
展示图片,教师讲解:
《步辇图》
文成公主入藏路线图
拉萨 大昭寺
引出:
文成公主入藏后给吐蕃带去了什么?
引出:
想一想: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教师点出:促进了……
奠定了……
找一找:
文成公主入藏之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友好交往?
展示图片:唐蕃会盟碑
引出:
唐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
(展示表格)
知识小结:图表
回顾与总结:
依据本课所学知识,回顾历史上民族交往的史实,你能总结出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形式有哪些吗?
结语:唐朝民族关系和谐,民族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发展。
选择题
非选择题
找一找:
前面学过的《第4课》中,在唐朝的“衣食住行时尚”一目中能反映出“和同为一家”史实的有哪些?
思考与探讨:
为什么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能够取得这样大的发展呢?
(提示:可以从政治上、经济上和唐朝的民族政策上分析)
教师展示:
民族政策
民族现状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学生回顾上册课本所学知识,讨论与回答。
学生正确识读少数民族名称
学生阅读第一目“天可汗”内容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与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书写:吐蕃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学生阅读“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部分内容。
然后小组内思考、讨论、归纳
学生欣赏图片,提取有用历史知识
学生依照课本知识归纳回答
学生讨论、归纳
学生浏览课本知识,讨论、归纳
学生了解表格知识点,知道少数民族的演变史
学生浏览、总结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小组内讨论、归纳、总结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归纳、总结
学生分组讨论,分组回答。
学生齐读所归纳的知识点
学生感受当今祖国开明的民族政策,提升民族自豪感。
教师寄语
总结提升
《爱我中华》歌词展示
结语
学生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提升

板书设计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天可汗”:唐太宗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教学效果预测
本课能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结合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和生活常识创设教学情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活动,如,看一看、找一找、想一想、回顾与总结、思考与探讨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计科学合理、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感悟、讨论、交流、辩论中深化自己的思想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唐初周边少数民族的地名、人名、族名包括读音比较陌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