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第2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参考教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第2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参考教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06-04 09:58:17

文档简介

第二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及特点。
(2)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及特点
【课前准备】有关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课件,以及一些两栖动物的课件。
【教学方法与指导】
学生根据课件上的图片,说出青蛙鸣叫的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义,卵上面和下面的颜色有什么不同,小蝌蚪为什么找不到自己的妈妈。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形态、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师针对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述。这样有利于掌握学情,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定向示标 出示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及特点。(重点)(2)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生积极思考,举手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明确目标,对本节内容的概况有了基本了解,有利于进行自主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目标学生知道了要学的内容和要求,更容易切入知识的,节省时间,效率高。
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一)认真观察下面的三幅图,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合课本P57同时思考下列问题:1蛙在什么时候鸣叫?是不是所有的青蛙都鸣叫?鸣叫的意义是什么? 2为什么蛙卵上面颜色深一些?时间为5分钟。 学生根据自学指导的内容进行认真自学,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归纳出青蛙的生殖特点。青蛙的生殖特点:体外受精、雌雄异体、有性生殖、卵生 根据图片学生更直观地掌握青蛙的生殖特点。加深印象,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自学指导(二)观察图形,结合课本P58——59,分析讨论青蛙的发育过程。 学生自学,通过图片,明确了小蝌蚪为什么总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找不到自己的妈妈。蝌蚪在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发生了很大变化。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是变态发育过程。 形象的图片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
归纳总结达标检测 幻灯片放映,根据图片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丰年与蛙声的关系。。2归纳出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征 1、青蛙益虫,它的食物主要是农业害虫,蛙多了害虫少。水稻不受害虫的危害,因而产量提高,什么了保护青蛙的重要性。2、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征: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搜集信息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师归纳总结本节主要知识点,布置巩固内容。 学生背、记知识要点,同位间进行互查。 及时的巩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加深印象。
雄蛙在水边高声鸣叫,是为了_____。雄蛙和雌蛙抱对,雌蛙将卵排到水中,雄蛙也将精子排到水中,卵和精子在水中结合成_____,完成受精作用。蛙的受精卵在_____中发育成蛙,该过程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发育。(c)用_____呼吸,(h)用_____呼吸。(h)的食物主要是农业害虫,因此我们应该_____。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保护好它们的_____。青蛙和大鲵的生殖和发育有共同的特征_____。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的原因_____。 要求学生认真独立完成检测题。 通过检测教师很容易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发现问题,了解详情。
【板书设计】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生殖: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有性生殖、卵生
发育: 变态发育
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课后反思】
两栖动物是一类特殊的动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其个体发育过程和脊椎动物演变过程来了解,包含两个含义:一是从脊椎动物的演变历史来看,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它既保留了水栖动物的特征又具有陆栖动物的特点。二是从两栖动物的个体发育来看,它们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强调,让学生对两栖动物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第二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能力目标: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以及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
2.难点:
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教学策略】
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本节以蛙为例,着重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来反映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从宋朝诗人赵师秀的诗“黄梅时节家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导入课题,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咏诗时的心情,分析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 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同时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
可以通过图片、标本或录像片来展示蛙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在学生观看录像片的过程中,应使学生明确以下问题:
1.从提高体外受精率,适于蛙个体发育的角度,来认识蛙生殖和发育的环境特点,蛙的繁殖行为──如鸣叫、雌雄蛙抱对对种群繁衍的意义。
2.通过观察,能够描述蛙卵受精的方式和环境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件,蝌蚪与幼蛙在形态结构上的特点,分析蝌蚪的形态结构特点对适合于水中生活的意义,从而理解蛙的生殖发育为什么离不开水 为什么两栖动物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3.从两栖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和脊椎动物演变过程,来正确理解两栖动物的概念。
有关两栖动物的生殖与环境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系,可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或调查活动等来获得结论。也可以让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如蛙种群数量的变化,以及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从而使学生培养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青蛙发育的过程录像片或标本,其他两栖动物的图片或录像带。
课后实践与调查:任选其中一个。
1.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2.收集资料,分析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3.观察青蛙从卵到成蛙的发育过程。
参考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说活动 解析
引入:“黄梅时节家家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青草池塘处处蛙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分析。
1、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水中受精,水中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为变态发育。
卵→蝌蚪→青蛙
蝌蚪:像一条小鱼,用鳃呼吸。
青蛙: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巩固训练:列表比较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2、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资料分析:分析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影响。环境影响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两栖动物可能是由鱼类进化来的。
布置课外实践与调查:
1、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2、收集资料,进行分析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3、观察青蛙从卵到成蛙的发育过程。 激情、质疑、激发兴趣。
讨论与交流。带着问题阅读P57内容。观察4.2-15,4.2-16蛙的生殖和发育。观看媒体播放:青蛙生殖发育的过程。思考、讨论、交流。讨论与交流。思考与交流:什么是两栖动物?观察思考P58。并思考、讨论、交流。任选其中一个问题,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咏诗时的心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 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评价与点拨。引导学生阅读、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青蛙生殖发育过程的特点。问题:1、青蛙都能鸣叫吗?2、雌雄蛙的抱对对生殖有什么意义?3、青蛙的受精发育过程在什么环境中进行?4、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习性上有没有差异?
评价、释疑、小结、拓展。
评价、小结。
质疑:青蛙、扬子鳄、龟都是两栖动物吗?
点拨指导,得出结论 简要介绍、拓展。引导阅读,指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质疑: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有关吗? 评价、释疑、小结。拓展 提供一定的资料,进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