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2课时+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2课时+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06-03 22:28:15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练习
姓名 学号
一、我学会了
植物的茎按形态可分为 、 、 和 茎;按组成可分为 和
茎。
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 ;(①髓;②树皮;③形成层;
④韧皮部;⑤木质部。);导管在 ,其细胞是 细胞,细胞之间横壁 ;
其主要功能是输送 和 ;筛管在 ,其细胞是 细胞,细胞之间
有横壁,且其上有 ;其要功能是输送 ;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有 ,
它能不断地进得细胞 ,使茎变粗。在茎的中心是 ,具有贮藏 的
功能。水稻、小麦、等植物不能变粗的原因是其结构中没有 。
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进行运输的,其运输方向是 。叶制造的
有机物通过韧皮部筛管进行运输的,其运输方向是 。割裂橡胶树的树皮,能
得到胶乳,主要是局部割断了植物的 部位。
二、我理解了
4、茎的主要功能是---------------------------------------------------------------------------------( )
A.支持和吸收氧气 B.输导和支持作用 C.防倒伏和制造淀粉
D.光合作用和输导作用
5、风雨中,大树有时会被连根拔起,而树干却不易折断,这是因为树干------------( )
A.木质部发达 B.韧皮部发达 C.髓部发达 D.A和B
园林工人们在新建的体育运动中心的广场上移栽了许多绿化树,并给有些较大的绿化
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
树茎(树干)的------------------------------------------------------------------------------------( )
A.树皮 B.韧皮部 C.木质部 D.形成层
有人把人行道上的树木用铁丝扎上晾衣,结果导致树木死亡,其原因是--------( )
A. 树木因缺氧而死 B. 树木不能输送水和无机盐
C. 树木输送有机物的功能被破坏 D. 树木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8、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 )
A. 在导管和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
B. 在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
C. 在导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D. 在导管和筛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位于中国某市城区古运河畔的三棵古槐,因年代久远而主干大都中空。为保护这一
“活宝贝”,特聘专家进行抢救性保护。古槐主干中空部分缺失的主要是茎的-( )
A. 部分木质部  B. 部分韧皮部 C. 部分形成层  D. 部分导管和筛管
小明参加了假期夏令营,学会了如何利用植物年轮辨认方向的野外生存能力,下列
有关年轮的知识,错误的是----------------------------------------------------------------( )
A. 根据树木年轮的数目,可以推知它的年龄B. 树木的年轮能告诉我们当地的气候条件
C. 从植物的年轮我们可以辨别南北方向 D. 植物年轮是由植物的韧皮部形成的
11、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十几小时后,植物的茎变红的部位是 。
(2)纵切枝条,观察发现红色越往上越浅,是因为 。
A.上面的水太多了,把红色冲淡了
B.水分是从下往上运输的,越往上就越浅
C.上面的红色随水分蒸腾了 D.这是枝条自身的特点,不是水分引起的
(3)如果想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将木条放在黑暗环境中 B.将木条放在阳光下照射,加快植物叶片的蒸腾
C.让红墨水的浓度稍大一些 D.将木条放在通风的环境中
12、将一枝带叶的杨树枝条,插入红墨水中,置于阳光下照射。请回答问题:
(1)过一段时间后,在枝条基部上方横切,横切面变成了 色,纵切枝条,用放大镜观察
切面,变红色的部位位于茎的 (填“中央”或“周围”),属于植物茎的 。
(2)若在离基部较远的部位切开枝条,则可发现与基部相比,茎内红色部位颜色较
(填“深”或“浅”)。
(3)在这个实验中,红墨水起到的作用是 。
(4)选择的材料是带叶的枝条,并放在阳光下照射,其目的是 。
(5)该实验证明了茎的 功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在茎的 。
如图所示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
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
其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 。
(2)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蔫,
这是因为 是通过茎里的 向上运输的。
(3)枝条上的1~4四处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部位是哪里?为什么?

小宇为探究茎的输导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两个带有几片叶的桑树枝条甲和乙,将
甲剥掉树皮,乙不作任何处理,分别把下端插入盛有稀释红墨水的锥形瓶中,放到温暖
的阳光下,当看到叶脉有点发红时,他将枝条进行横切和纵切,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分别
观察,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2)枝条带有叶片的作用是 。
(3)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被染红的部位是 。
(4)用显微镜观察,看到被染红的结构是 。
(5)甲枝条和乙枝条的实验现象 。
(6)通过实验发现,无论是枝条的横切面还是枝条的纵切面都是只有 被染成红色,
在茎和木质部中,只有 是上下相通的:这个实验说明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
通过 运输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3张PPT)
第二课时 茎的功能
一、茎的形态
地上茎形态:
直立茎
匍匐茎
攀援茎
缠绕茎
二、茎的类型
草质茎、
木质茎
区别在于木质部发达程度不同
三、茎的结构
双子叶植物的木质茎
树皮
木质部
形成层:
髓:
贮藏营养物质。
外侧:
韧皮部
内侧:
外树皮
保护作用
筛管:
韧皮纤维:
输导有机物
支持作用
细胞能分裂增生,使茎加粗。
导管:
木纤维:
输导水无机盐
有很强的支持作用
观察木质茎的结构
【实验目标】
1. 观察植物茎的基本结构。
2.认识木质茎的结构是如何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实验器材】
三年木质茎(木槿或椴树等)的永久切片、
显微镜等。
1.按显微镜操作要求,安放显微镜,并对好光。
【实验步骤】
2. 将三年生木质茎永久切片置于低倍镜下观察,
自外向里可以看到:
①表皮:细胞排列 ____,细胞间隙比较 ___,
起 ______ 作用。
紧密

保护
② 韧皮部:在茎的横切面上呈 ____ 状排列,
其中含有韧皮纤维和输导有机物的筛管。

③ 形成层:只有 ____ 层细胞组成,呈 ___状
排列,细胞 ____,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
向外形成_____部,向内形成_____部。
2~3

扁平
④ 木质部:位于茎的 _____ , 其中较大型的
细胞是_____,具有输导水分的功能,较小
的细胞是木纤维。三个年轮也清晰地看到。
中央
导管
韧皮
木质
⑤很多情况下,还可以在茎的最中央看到 ___ ,
它们的细胞壁比较 ___ ,常有贮藏营养物质
的功能。


【实验讨论】
1.木质部和韧皮部主要是由哪些细胞组成?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木质茎能加粗生长的原因是什么?
木质部主要是由导管和木纤维组成,韧皮部主要是由筛管和韧皮纤维组成。
导管输送水分无机盐,筛管主要输导有机物
加粗生长是因为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有形成层
显微镜下木质茎的永久切片
比较导管与筛管的结构特点:
存在部位 细胞特点 功 能
导 管
筛 管
木质部
死细胞、细胞
之间横壁消失
输导水
和无机盐
韧皮部
活细胞、细胞之间有横壁,且其上有筛孔
输导有机物
四、茎的功能
1. 支持作用:
茎可支持庞大的树冠,并将叶举向空中,使叶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能支持花朵果实;
2. 输导作用:
茎是植物体物质输导的主要通道。能将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物体各部位;也能使叶制造的有机物输送到植物体各部位。
4. 也有繁殖作用:
一些植物可利用茎进行营繁殖,如果树嫁接,枝条扦插等。
5. 许多幼茎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3. 贮藏作用:
如甘蔗,蒿苣贮存大量养分,马铃薯、莲藕等变态茎贮藏可供食用的养分;
(一)、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茎是如何将它们输送到植物的其他部位去的呢?
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
【提出问题】
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部位是什么?
【建立假设】
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
的导管进行的。
假设1:
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韧皮部
的筛管进行的。
假设3: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___
____进行的。
实验材料和器具:
新鲜带叶的木本植物枝条若干,烧杯(或矿泉水瓶),红墨水、清水、刀片、放大镜等。
【实验步骤】
(1) 取粗细大小相似、叶片数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
枝条3根,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
斜面,再分别按表4-6中的3种处理方法处理。
中心的髓

为什么要把枝条削成平整的斜面?
假设2:
(2)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分别插入 3瓶盛有等量稀释
红墨水的烧杯中(如图 4-33,B 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
的木质部部分浸入液体中),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
地方。10~3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的中
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记录现象。
为什么要放在阳光下照射?
是为叶的蒸腾作用创造条件,蒸腾作用产生“蒸腾拉力”,以便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实验分析讨论】
(1)若A、B 组枝条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均被染色,而C
组树皮未被染色,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若将A 组枝条进行纵切,发现纵切面上越靠近枝
条的顶端,染色变得越来越浅。这是什么原因造
成的呢?
(3)若不是采用上述的切剥法处理枝条,而是采用石
蜡密封切面法处理枝条,应如何处理各组的枝条?
预期实验结果又将如何?
说明水分和无机盐主要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的。且水分和无机盐可由木质部横向运输到韧皮部。
说明水分和无机盐是自下而上运输的。
用石蜡分别密封木质部(相当于C组)和树皮韧皮部(相当于B组),预期结果也相似。
【实验结果】
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
(记录被染色的部位)
A.带叶枝条(不做处理)
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
C.除去木质部和髓的带叶枝条,
只留下树皮
表4-6 记录表
木质部染红,越上越浅
木质部染红,越上越浅
没有染红的部位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结果,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进行的
茎对
根部导管
水分和无机盐
茎中导管
根尖吸收
叶脉导管
实验证明,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
叶花果实
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按以上输送路线返回转送到茎、根等器官呢?
在一株盆栽木本植物上选取一个枝条,用解剖刀在枝条中部剥除约 1 厘米宽的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如图4-34所示。用刀轻刮木质部表面,然后用少许凡士林涂抹环剥部位。每隔一周观察并记录环剥部位的变化。
【活动结果】
经过一两个月后,切口上方的树皮将膨大而
形成枝瘤。
(二)、有机物的运输
活动表明,有机物是通过树皮自上而下运输的。
你能解释树上瘤状物的形成了吗?
剥去一圈树皮以后,由于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
运输的通道被切断了,有机物就积存在伤口的上方,伤口上方部位的细胞分裂和生长都加快,树皮就膨大起来,于是形成了瘤状物。
树皮里只有韧皮部的筛管是上下相通的。
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向下运输的。
割裂橡胶树的树皮, 就会有大量的胶乳出来,这是为什么?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橡胶胶乳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是在筛管中运输的。切割橡胶树皮采集胶乳,实际上是切割了筛管,让胶乳有机物通过筛管的断口流出。
1.水分和无机盐由木质部的导管由下而上运输。
2.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韧皮部筛管自上而下运输。
3.探究水、无机盐、有机物运输的实验方法。
4.比较导管与筛管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的不同。
本节课知识点
1.导管位于茎的_______之中,具有输导____
和_______的功能。筛管位于茎的________
之中,具有输导________的功能。
有机物
木质部

无机盐
韧皮部
2.导管与筛管都是属于_____的组织。区别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输导
是死细胞还是活细胞,细胞之间横壁是否消失。
3.茎的主要功能是---------------------------------( )
A.支持和吸收氧气 B.输导和支持作用
C.防倒伏和制造淀粉 D.光合作用和输导作用
B
5.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 渗出白
色汁液,这汁液是从哪里来的?
叶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输送的。
4.有一棵古樟树,它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
了一棵“空心树”。可是,这棵古樟树在大家
的保护下还是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由此推断,
朽烂掉的“树心”是这棵树的--------------( )
A. 全部韧皮部 B. 部分韧皮部
C. 全部木质部 D. 部分木质部
D(共24张PPT)
第一课时 茎的形态结构
1、植物的根有 、 、 三类。
根系有 、 之分
主根
侧根
不定根
直根系
须根系
2、植物根的功能主要有 、___
。 根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根尖根据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不同,
可分为 、 、 、 四
个部分。
固定植物体
吸收
根尖
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根毛区
水分无机盐
3、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__下把____
和__合成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同时放出
__的过程。其实质是__有机物,__能量。
光合作用的场所________。
阳光
二氧化碳

氧气
合成
储存
叶片中的叶绿体
植物根吸收的水分如何运输到叶片中用于光合作用?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如何运输到根中用于根的呼吸作用?
依靠植物茎的输导作用
一、茎的形态
你是否观察过植物的茎,它们的形态一样吗?
(实物展示不同的茎)
(一)、地上茎
1、直立茎
特点:
茎较坚硬,能直立
举例:
竹、松树、水杉等
2、匍匐茎
特点:
平卧于地,四周蔓延,长不定根
举例:
草莓、番薯(地瓜)、狗牙根
3、攀援茎
特点:
用卷须等攀援他物上升
举例:
爬山虎、葡萄、黄瓜
4、缠绕茎
特点:
借茎本身缠绕他物上升
举例:
牵牛花、常春藤、菜豆
你能区别地上的四种形态的茎了吗?
茎形态 形态特点 举 例
直立茎
匍匐茎
攀援茎
缠绕茎
茎较坚硬,能直立
平卧于地,长不定根
用卷须等攀援他物上升
借茎本身缠绕他物上升
竹、松树、水杉
草莓、番薯
爬山虎、葡萄
牵牛花、菜豆
你能用自己形象的语言描述四种形态的茎吗?
直立茎能自己“站立”,匍匐茎只能“卧倒”,攀援茎和缠绕茎能借助他物“上升”,攀援茎有“手脚”帮助,而缠绕茎是靠“身体”缠绕上去的。
(二)、地下茎
藕的根状茎
马铃薯的块茎
属于变态茎
洋葱的鳞茎
荸荠的球茎
二、茎的类型
1、草质茎
2、木质茎
木质部不发达,支持力弱的茎。
木质部发达,支持力强的茎。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茎
大多数单子叶植物茎
三、茎的结构
(一)、双子叶植物的木质茎
1. 选取一根三年生的椴树(或木槿)枝条(3 ~ 5
厘米长),用刀片或解剖刀横切木槿枝条。
2.用放大镜观察,其横切面可明显分为三层。它们分别是树皮、木质部和髓。
3.用解剖针轻轻扎一下树皮、木质部和髓部。你觉得质地较硬的是 ______,质地较软的是___ 。
4. 试一试能否用手把树皮剥下来?
树皮

木质部
木质部

树皮剥下后,观察木质部外面、树皮内面的结构。
树皮

木质部
1、树皮的结构功能
形成层
树皮自外向里依次是残留的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皮层、韧皮部。
韧皮部
木栓层
韧皮部
筛管:
韧皮纤维:
输导
有机物
支持作用
韧皮纤维机械组织韧性强,
不易折断。
树皮有哪些作用?“树怕剥皮”,为了保护树,必需保护树皮。请说出其中的道理?
树皮对植物具有保护作用。
韧皮部位于树皮靠近木质部的部位,输导有机物的筛管位于韧皮部中。
没有了树皮,就没有了韧皮部,也没有了输导有机物的筛管。有机物就不能输送,从而导致树木死亡。所以树依靠树皮而生存。
双子叶植物的木质茎为什么能逐年增粗?
木质茎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有形成层。
2、形成层的结构功能
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
位置:
组成:
形成层的细胞只有2 ~ 3层,它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
功能:
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不断加粗。
你现在知道果树嫁接时为什么两木(接穗、砧木)的形成层一定要对齐的道理了吗?
(手剥开树皮的地方)
3、木质部的结构功能
木质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木材,木质部由 和 组成。
导管
木纤维
坚硬,具有支撑作用。
4、髓的结构功能
木质部
髓位于茎的中央,其细胞体积较大,具有储藏营养的作用。

导管输导水分无机盐。
有人用细铁丝缠紧相邻的两棵小树晒衣服,
这样做会对植物生长造成伤害吗?为什么?
铁丝缠紧小树,会对植物生长造成伤害。日子久了铁丝就会嵌入树皮,从而影响韧皮部中筛管对有机物的运输。如果筛管被全部切断,根就得不到营养而死亡。
木制家具和课桌椅等的材料主要利用茎的哪一部分结构?
制家具和课桌椅,主要是利用茎的木质部。
5、木质茎中年轮的形成
植物生长一年一般形成一个年轮。当气温、水分等环境条件比较好的时候,植物生长比较快,形成的年轮较疏松,颜色较浅(如春材)。反之,年轮较密,颜色较深(如秋材)。
木质茎的加粗生长活动与季节性的气候变化有关,尤其是温带地区生长的木本植物。
在气温、降水、光照等外界气候因素呈现的周期性变化影响下,导致在木质茎的横切面上会呈现出年轮现象。
从木质茎的年轮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1.根据年轮数可推断出树的
生长年龄。
2.科学家根据年轮的宽度变
化等信息推断在植物生长
不同时期的气候状况等。
水稻、小麦、毛竹等植物的茎为什么不能加粗生长,你知道吗?
水稻、小麦、毛竹等植物经历初期生长后,因为没有形成层,它们的茎就不能加粗生长。
3.根据年轮纹路疏密判断方向。
(二)、单子叶植物的草质茎
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木质部:
韧皮部:
导管
筛管
构成维管束,分
散在薄壁细胞中
茎中一般没有

茎长成后一般
加粗。
形成层结构
不会
一、茎的形态
地上茎形态:
直立茎
匍匐茎
攀援茎
缠绕茎
二、茎的类型
草质茎、
木质茎
区别在于木质部发达程度不同
三、茎的结构
双子叶植物的木质茎
树皮
木质部
形成层:
髓:
贮藏营养物质。
外侧:
韧皮部
内侧:
外树皮
保护作用
筛管:
韧皮纤维:
输导有机物
支持作用
细胞能分裂增生,使茎加粗。
导管:
木纤维:
输导水无机盐
有很强的支持作用
2.在茎中,细胞具有不断分裂能力的部分是( )
A. 木质部 B. 形成层 C. 韧皮部 D. 树皮
B
1.茎中起保护作用的是-----------------------( )
A. 木质部 B. 形成层 C. 髓 D. 树皮
D
3.茎的各种形态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主要表
现在这些茎都可以-----------------------------( )
A从环境中获得有机物
B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其生长所需的阳光
C更好的进行呼吸作用
D更好的缠绕他物向上生长
B
4.杜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树皮可入药,但剥树
皮时不能切口太深,否则会影响树的生长,其
原因是与树茎部哪个结构被破坏有关----( )
A木质部 B韧皮部 C外树皮 D形成层
5.小明参加了假期夏令营,学会了如何利用植物
年轮辨认方向的野外生存能力,下列有关年轮
的知识,错误的是----------------------------( )
A 根据树木年轮的数目,可以推知它的年龄
B 树木的年轮能告诉我们当地的气候条件
C 从植物的年轮可让我们知道南北方向的差异
D 植物年轮是由植物的韧皮部形成的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