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一节
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新课导入
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惜水生动物,在长江里生存繁衍了两千多万年,然而,近几十年来,它们的数量迅速减少,2006年,科学家沿着长江专门调查白鳍豚的数量,结果连一头都没有发现。
一个经受了漫长岁月考验的动物,为什么会在最近这短短几十年中走向灭绝呢?
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出人类对资源的利用
2.能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新知学习
人类对资源的利用
1. 完全砍伐和选择性砍伐各有哪些利弊?
2.哪种砍伐方式会在不减少未来供应的前提下,使人们能定期获取一定数量的木材?
分析讨论
完全砍伐优点:
便于工人砍伐,节约成本,工作效率高。
完全砍伐缺点:
会对森林形成永久性的破坏;破坏环境,使林中动物失去家园;使土壤裸露,土质变差等。
选择性砍伐优点:
可使木材得到可持续利用,又能保护森林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持水土。
选择性砍伐缺点:
倒下树木会压坏其他树木;给砍伐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成本会增高,效率低。
有人说:“保护生物圈中的各种资源,就要完全禁止对其开发和利用。”也有人说:“我们必须利用生物圈中的资源,但是要边利用,边保护。”对于这两种观点,你怎么理解?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性资源和非再生性资源。非再生性资源如石油、煤炭等在使用后不能再生,这些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可再生性资源在受到严重破坏后,也不能再生。所以要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保护的目的也是为了合理利用。
三北防护林
都江堰
水库
梯田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
风力发电
太阳能供热
水力发电
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
相关链接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分析讨论
阅读资料一:思考人们过度放牧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
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场逐年沙化,草原地力下降,生长的草逐年减少,环境日益恶化,最终导致沙尘暴的发生。
阅读资料二:思考我国为什么做出了退耕还林还牧的决定?谈谈你的看法?
对“北大荒”的长期开垦,破坏了某些地方的湿地资源,土地沙化、盐碱化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资源减少。
阅读资料三: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休渔政策?过度捕捞对渔业资源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⑴我国实行休渔政策目的是要保护产卵期间的亲鱼和育肥期间的幼鱼;
⑵休渔期间的捕捞一方面导致幼鱼尚未长大即被捕捞上来,影响渔业的产量;
⑶将产卵期间的亲鱼捕捞上来,又会导致鱼的繁殖率下降,鱼的数量减少,最终造成海洋资源枯竭。
水土流失
过度开垦土地
过度放牧、植被破坏
现实
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重叠发生,形成所谓的“复合效应”,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人类活动既有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
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要科学合理、权衡利弊,既要考虑短期效益,更要考虑长远影响。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成为新一代的“绿色使者”,从小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意识,为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畅所欲言
谈一谈,日常生活中你能为环保做些什么事?
随堂巩固
判断题
1.毁林毁草开荒和陡坡种粮是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和沙尘暴的重要原因。____
2.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都是有害的。_____
3.我们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包装袋和含磷洗衣粉,不利于保护环境。_____
4.环境污染只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不影响人类自身的健康。_____
√
×
√
×
课堂总结
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人类对资源的利用
合理开发和利用,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事例比比皆是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复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