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4章 免疫调节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共6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4章 免疫调节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共6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05 15:5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8张PPT)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
课标内容 (1)阐明疫苗发挥作用的原理。(2)说出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认同器官捐献。
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
相应的抗体
特定传染病
免疫反应
免疫预防
1.概念
医学上把用正常的器官置换____________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叫作器官移植。
丧失功能
2.面临问题
(1)免疫排斥
(2)供体器官短缺:是世界各国在器官移植方面 普遍存在的问题。
细胞表面
HLA
自身
HLA不同
供者
受者
一致或相近
一半
免疫抑制剂
3.免疫诊断与免疫治疗
(1)免疫诊断:由于抗原和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免疫学技术和制剂在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_______________和肿瘤标志物等。
(2)免疫治疗
检测病原体
(1)注射某种疫苗后,体内可能有记忆T细胞的产生。( )
(2)注射过流感疫苗后,就不会再患感冒。( )
提示: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因此注射过流感疫苗后,也可能会再患感冒。
(3)只能用灭活的病原体才可制成疫苗。( )
提示:也可用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疫苗。
(4)疫苗必须包含完整的病原体。( )
提示:疫苗不必包含完整的病原体。

×
×
×
(5)人类中不存在HLA完全相同的两个个体。( )
提示:同卵双胞胎个体上的HLA完全相同。
(6)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常用免疫增强剂。( )
提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常用免疫抑制剂。
(7)异体移植的器官难以成活,主要是由于体液免疫的结果。( )
提示:异体移植的器官难以成活,主要是由于细胞免疫的结果。
×
×
×
1.某同学在流感开始大规模流行前接种了流感疫苗,可是没过一两个月,她患流感了;而她听说接种过一次麻疹疫苗,终生就不会得麻疹了。
(1)为什么注射的流感疫苗没有起到预防作用呢?
提示:流感病毒的种类有很多,一种流感疫苗只能预防部分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另外,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因此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才能获得有效保护。
(2)接种麻疹疫苗后,人体为何对麻疹病毒具有终生免疫能力?
提示:接种麻疹疫苗后,体内经过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其中记忆细胞对该病毒具有终生记忆能力。
(3)九价宫颈癌(HPV)疫苗可预防HPV引起的宫颈癌,中国内地首针预防宫颈癌的九价HPV疫苗于2018年5月30日在海南博鳌超级医院接种,该疫苗将分三次接种,该疫苗分三次接种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该疫苗分三次接种的目的是让机体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4)为什么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才起作用?
提示:疫苗作为抗原进入人体后,要经过处理、传递、识别以及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后,才能产生抗体,因此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人体才具有免疫力。
2.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口服糖丸可以预防该病。糖丸其实是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力减弱后,做成的疫苗,即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1)从免疫学的角度看,糖丸中的减毒活病毒相当于______。
(2)糖丸要用冷开水溶解后送服,切忌用热开水溶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原
高温会杀死减毒后的病毒
(3)预防脊髓灰质炎还有一种疫苗是将脊髓灰质炎病毒杀死后制成的,称为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该疫苗通过肌肉注射进行预防接种。_________(填“减毒活”或“灭活”)疫苗接种后对人体的作用更接近自然感染过程;要产生相同的免疫效果,在接种剂量上______(填“减毒活”或“灭活”)疫苗要加大。
(4)接种疫苗属于____________(填“免疫预防”或“免疫治疗”),接种抗体属于____________(填“免疫预防”或“免疫治疗”)。
减毒活
灭活
免疫预防
免疫治疗
1.目前主要应用的三种类型的疫苗
(1)减毒活疫苗
接种后能感染人体而使人产生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效果。如“糖丸”就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口服后可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2)灭活的死疫苗
这类疫苗中的病原体已被杀死,安全性很好,但产生的免疫效果不如减毒活疫苗,常需要多次强化免疫,如狂犬病疫苗、流感疫苗。
(3)新型疫苗
新型疫苗包括DNA疫苗和RNA疫苗。
①DNA疫苗
DNA疫苗是指将编码某种蛋白质抗原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如质粒)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产生的抗原(外源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
②RNA疫苗
RNA疫苗的机理是将编码抗原决定簇的mRNA通过一定的设计和修饰,导入细胞,以细胞为“工厂”,生产相应的蛋白质,进而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2.有关疫苗的几个常考点
(1)疫苗保留了病原体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起抗原作用,进入体内主要是诱导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的产生。抗体存留时间短,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发挥免疫作用,记忆细胞存留时间长,保留了对相应抗原的长期免疫能力。
(2)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疫苗作为抗原起作用的是大分子物质。
(3)疫苗不是只能注射。接种疫苗最常见的方式有两种:注射(如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等)和口服(如脊髓灰质炎疫苗)。
例1 利用预防接种来预防疾病的原理是(  )
A.预防接种能消灭体内的细菌
B.预防接种能提高人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
C.预防接种能加速机体代谢,增强抗病能力
D.预防接种能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
D
解析 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相当于抗原,接种到健康人的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获得免疫力,当再次接触这种病原体时,会发生二次免疫反应,从而迅速消灭病原体而不会发病。综上所述,D正确。
例2 我国陈薇团队研发的以腺病毒为载体的重组新冠疫苗临床测试成功,单针接种该疫苗即可起到保护作用。下表为现阶段全球接种的主要新冠疫苗及其有效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疫苗类型 疫苗有效成分
腺病毒重组新冠疫苗 整合抗原基因的活体腺病毒
RNA新冠疫苗 指导合成抗原的mRNA
灭活新冠疫苗 抗原
抗新冠病毒血清 抗体
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 抗体
A.接种RNA新冠疫苗后,由mRNA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B.灭活的新冠疫苗多次注射可提高抗体浓度,以提高保护效力
C.腺病毒重组新冠疫苗单针注射即可,原因是腺病毒进入人体后可增殖
D.与血清相比,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更强、浓度更高、治疗效果更好
答案 A
解析 接种RNA新冠疫苗后,细胞可以直接以mRNA为模板翻译出蛋白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A错误;灭活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较弱,需多次注射以引起机体发生足够强度的免疫反应,产生大量的抗体,以提高保护效力,B正确;腺病毒重组新冠疫苗单针注射即可,因为腺病毒进入人体后可增殖,C正确;与血清相比,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更强、浓度更高、治疗效果更好,D正确。
D
例3 (2022·湖南长沙调研)目前很多国家都在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积极研发疫苗,有减毒疫苗、蛋白疫苗、mRNA疫苗等。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迅速分裂、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B.当病毒进入人体后,记忆B细胞快速合成并分泌大量抗体,与病毒结合
C.二次免疫时抗体的量更多,免疫效果更强,说明抗体是一种高能化合物
D.mRNA疫苗能在人体细胞内合成引起新冠肺炎的病毒所特有的抗原
解析 B细胞接受抗原和细胞因子的双重刺激后,可分裂、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A错误;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B错误;二次免疫时抗体的量更多,免疫效果更强,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抗体不是高能化合物,C错误;mRNA疫苗能在人体细胞内合成引起新冠肺炎的病毒所特有的抗原,进而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反应,D正确。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Ⅰ 自1954年肾移植在美国波士顿获得成功以来,人类已能移植除了人脑外几乎所有的重要组织和器官。
材料Ⅱ 器官移植在当今的疾病治疗中普遍被应用,但在全世界的临床医学上普遍存在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等问题。
(1)器官移植时,移入的器官相当于______,引发机体发生____________(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
(2)器官移植时,机体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原
细胞免疫
供体与受体的HLA不同
(3)为了提高异体器官移植的成活率,器官接受者要经常服用一些药物,如:类固醇、环孢霉素A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主要是使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受阻,从而使免疫系统暂时处于无应答(或无反应等)状态。
(4)为解决器官短缺问题,科学家利用自身的干细胞培养出所需的
组织、器官,然后进行器官移植,这样做有什么优点呢?
提示:自身的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因为它们的HLA是相同的。
(5)在器官移植中,可通过哪些途径减轻或避免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
提示:利用自身干细胞构建的器官进行移植;利用配型成功的异体器官进行移植;异体器官移植后服用免疫抑制剂。
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的区别
通过免疫预防,人们能预防多种传染病,但是不能预防所有的传染病。因为接种一种疫苗一般只能预防一种传染病,而且有些传染病的病原体还可能发生变异,如流感病毒。
C
例4 “血清疗法”可用于一些病毒性传染病的临床救治。该疗法主要是利用康复期患者捐献的血液,经严格的血液生物安全性检测分离后,将血浆输入重症患者体内。“血清疗法”的免疫学原理是利用康复期患者血浆中的(  )
A.抗原,可以刺激重症患者产生较多的抗体
B.抗体,可以刺激重症患者产生淋巴细胞
C.特异性抗体,帮助重症患者对抗病毒
D.细胞因子,刺激重症患者产生较多的抗体
解析 将康复者的血浆输入重症患者体内,用于治疗病毒性传染病,利用的是康复者血浆中含有的特异性抗体,帮助重症患者对抗病毒。
B
例5 下列有关器官移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供者与受者HLA差异程度是器官移植成败的关键
B.亲兄妹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几乎不存在差异
C.异体器官移植进入人体,可能作为抗原引发强烈的排斥反应
D.利用免疫抑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问题
解析 供者与受者HLA差异程度是器官移植成败的关键,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时,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A正确;在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存在基因重组,由不同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基因存在差异,故亲兄妹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其组织相容性抗原仍然存在差异,B错误;不同个体的细胞表面会有不一样的蛋白质,异体器官移植进入人体,其细胞表面特有的物质可能作为抗原引发强烈的排斥反应,C正确;异体器官移植由于免疫排斥而成活率较低,发生的免疫反应主要是细胞免疫,某些免疫抑制剂可使T细胞的增殖受阻,从而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D正确。
BC
例6 (多选)利用免疫学原理既可以预防疾病,也可以治疗疾病。右图是某人获得抗病毒抗体的两种途径及抗体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途径①注射的是病毒疫苗,途径②注射的是抗病毒
抗体
B.在人体患病的情况下,途径①常用于免疫治疗,途径②常用于免疫预防
C.途径①曲线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抗病毒抗体与病毒结合形成沉淀
D.途径②曲线在0~7天逐渐上升的原因是病毒增多
解析 途径①注射的是抗病毒抗体,途径②注射的是病毒疫苗,A错误;在人体患病的情况下,途径①常用于免疫治疗;途径②常用于免疫预防,B正确;途径①曲线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抗病毒抗体与病毒结合形成沉淀,C正确;途径②曲线在0~7天逐渐上升的原因可能是分泌相应抗体的浆细胞增多,D错误。
人用狂犬病疫苗注意事项中特别强调“抗狂犬病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本疫苗绝不能使用同一支注射器,也绝不能在同一部位注射”。为什么特别提示这一条?
答案 抗狂犬病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属于抗体,人用狂犬病疫苗是灭活的病原体,属于抗原,如果二者使用同一支注射器或在同一部位注射,可能直接引起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从而让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都失去效果。
思维导图 晨读必背
1.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2.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3.研究表明,只要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1.有关新冠病毒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减毒或灭活的新冠病毒制作疫苗
B.接种疫苗机体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反应
C.浆细胞能够识别疫苗并产生抗体
D.病毒变异可能会影响疫苗的预防效果
C
解析 减毒或灭活的新冠病毒含有相应的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制作疫苗,A正确;疫苗作为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一定的免疫反应,B正确;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疫苗),C错误;病毒变异后,会改变其抗原特性,影响疫苗的预防效果,D正确。
2.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多见,按计划免疫接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儿童接种卡介苗后,机体会产生抗体、记忆细胞等
B.结核杆菌是在宿主细胞内利用自己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C.内环境中的结核杆菌可与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D.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再次接触结核杆菌时,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并产生大量抗体
D
解析 儿童接种卡介苗后,机体会发生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等,A正确;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自身具有核糖体,因此在宿主细胞内利用自己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正确;结核杆菌属于抗原,可与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C正确;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再次接触结核杆菌时,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D错误。
3.(多选)人被疯狗咬伤或感染乙肝病毒后,首先要进行抗体治疗,然后再接种疫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治疗是通过抗体刺激B细胞或T细胞发生免疫反应
B.灭活的病毒不具有致病性,但可以作为抗原刺激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反应
C.第二次注射疫苗时,浆细胞都来自记忆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D.若某人体内含有抗新冠病毒的抗体,则检测病毒核酸不一定呈阳性
BD
解析 抗体治疗是利用抗体杀灭抗原,而不是通过抗体刺激B细胞或T细胞发生免疫反应,A错误;灭活的病毒失去致病性,但可以作为抗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反应,B正确;第二次免疫过程中,浆细胞来自记忆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错误;若某人感染过新冠病毒但已痊愈,则此人体内可能仍有抗体但检测不到病毒的核酸,D正确。
4.下列关于器官移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胸腺肽能诱导造血干细胞生成具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器官移植病人不适合使用胸腺肽
B.手术后患者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C.免疫抑制剂如类固醇、环孢霉素A的使用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反而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D.免疫抑制剂主要作用于B细胞
D
解析 胸腺肽能诱导造血干细胞生成具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增强人体免疫力,因此器官移植病人不适合使用胸腺肽,A正确;器官移植最大的问题是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因此器官移植病人手术后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B正确;免疫抑制剂如类固醇、环孢霉素A的使用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减弱特异性免疫的功能,反而容易患感染性疾病,C正确;免疫抑制剂主要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功能,D错误。
5.2021年5月,世卫组织将最早在印度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命名为“德尔塔”。相较于其他变体,德尔塔变体不仅能提高与肺部细胞膜上的ACE2受体的亲和力,还能提高其逃逸免疫系统的能力。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德尔塔变体通过理化方法灭活后可制成安全可靠的疫苗
B.德尔塔变体在人体内环境中大量增殖,并破坏肺部细胞引起患者呼吸困难
C.德尔塔变体的核酸彻底水解,可得到6种产物
D.德尔塔变体感染的体细胞被免疫系统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B
解析 通过理化方法灭活的病毒可制成安全可靠的疫苗,A正确;病毒只能在活细胞中繁殖,不能在人体内环境中大量增殖,B错误;德尔塔变体是RNA病毒,其核酸(RNA)彻底水解,可得到磷酸、核糖和A、U、G、C四种碱基,共6种产物,C正确;德尔塔变体感染的体细胞被免疫系统清除,属于细胞凋亡,D正确。
知识点1 疫苗
1.给人体注射疫苗可以预防疾病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疫苗可直接杀死病原体
B.疫苗促使人体产生毒素,杀死病原体
C.疫苗促使人体产生与病原体对应的记忆细胞
D.疫苗可固定病原体,有利于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C
解析 疫苗通常为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产生针对抗原的记忆细胞并长期存在。
2.下列有关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后,不会受到各种冠状病毒的感染
B.灭活的新冠疫苗相当于抗原,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C.新冠疫苗的发明和使用,有望终止新冠感染这种传染病
D.与注射康复者血清相比,接种疫苗可获得更持久的免疫力
A
解析 人类通过注射疫苗获得的免疫能力具有特异性,因此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后,仍可能受到其他冠状病毒的感染,A错误;灭活的新冠疫苗相当于抗原,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B正确;新冠疫苗的发明和使用,可阻止新冠病毒的传播,有望终止新冠感染这种传染病,C正确;与注射康复者血清(血清中含有抗体)相比,接种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获得更持久的免疫力,D正确。
3.(多选)接种到小鼠体内的肿瘤基因疫苗,既能在小鼠细胞内表达肿瘤相关抗原(TAA),又能刺激小鼠产生TAA抗体和消灭肿瘤细胞的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肿瘤基因疫苗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相关恶性肿瘤
B.肿瘤基因疫苗能刺激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C.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是通过裂解肿瘤细胞完成的
D.小鼠体内的B细胞、T细胞、浆细胞和CTL均能识别TAA
ABC
解析 接种到小鼠体内的肿瘤基因疫苗,既能在小鼠体内表达出肿瘤相关抗原(TAA),又能诱发小鼠产生相应的抗体及消灭肿瘤细胞的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因此能用于预防和治疗相关恶性肿瘤,A正确;TAA抗体及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分别是在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产生的,B正确;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作用是通过促进肿瘤细胞裂解完成的,C正确;小鼠体内的免疫细胞中,浆细胞是B细胞或记忆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增殖、分化形成的,只能合成并分泌抗体,不能识别抗原,D错误。
4.我国在研制新冠疫苗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已成功研制出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灭活疫苗和mRNA疫苗等多种类型的新冠疫苗,并且免费给国民预防接种。下列有关新冠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疫苗研制成功的基本要求是能使其蛋白质保持抗原性
B.间隔接种两剂新冠疫苗的目的是强化免疫,增加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数量
C.接种新冠疫苗后机体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头昏头痛、低烧等症状
D.健康人在接种两剂疫苗产生抗体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不可能患病
D
解析 新冠疫苗作为抗原,研制成功的基本要求是使其蛋白质保持抗原性,能使人体产生中和病毒的抗体和记忆细胞,A正确;间隔接种两剂新冠疫苗的目的是强化免疫,增加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数量,提高免疫力,当人体接触真正的病毒后,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抗体,进而达到抵抗病毒的目的,B正确;因个人体质不同,接种新冠疫苗后机体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头昏头痛、低烧等症状,这些都是接种后的正常反应,C正确;健康人在接种两剂疫苗产生抗体后,由于病毒的变异性强,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也可能患病,D错误。
知识点2 器官移植
5.据《自然》杂志刊登的文章称,肺具有造血功能。这给血液病患者和需要接受肺移植的患者带来了希望。从免疫的角度来看,移植的肺属于(  )
A.病原体 B.抗原 C.抗体 D.免疫器官
B
解析 移植到人体内的器官属于外来物,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成活。从免疫的角度来看,移植的肺属于抗原。
6.角膜移植是最成功的器官移植,因角膜本身不含血管,处于“免疫赦免”地位,使角膜移植的成功率高于其他同种异体器官移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被移植角膜与受体之间不存在免疫反应
B.眼球血液中含有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C.用药物抑制B细胞增殖可获得“免疫赦免”
D.“免疫赦免”说明人体免疫防御功能存在缺陷
B
解析 被移植的角膜属于外来的“异物”,与受体之间存在免疫反应,A错误;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浆和淋巴结中,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分布在内环境中,因此眼球血液中含有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B正确;用药物抑制B细胞和T细胞的增殖可获得“免疫赦免”,C错误;“免疫赦免”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能说明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存在缺陷,D错误。
7.器官移植后,供体器官诱导机体产生的特定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供体细胞,引起免疫排斥反应。研究发现,大鼠肝移植后腹腔细菌感染会减轻免疫排斥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受体动物而言,外来器官相当于抗原,会激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
B.细菌感染可能会降低大鼠的免疫功能,使其更容易接受外来器官
C.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反应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功能
D.注射免疫抑制剂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能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C
解析 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反应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C错误。
8.下列不属于免疫学原理应用的是(  )
①流感疫苗的研制与接种 ②用人工标记的抗体检测HIV ③降低肾脏、骨髓移植过程中的排斥反应 ④器官移植前需要先进行配型 ⑤注射青霉素前进行皮试 ⑥使用先锋霉素(1种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
A.⑥ B.⑤ C.② D.①③④
A
解析 流感疫苗的研制与接种属于免疫学应用中的免疫预防;用人工标记的抗体检测HIV属于免疫学应用中的免疫诊断;降低肾脏、骨髓移植过程中的排斥反应属于免疫学器官移植方面的应用;器官移植前需要先进行配型属于免疫学器官移植方面的应用;注射青霉素前进行皮试是为了检测是否会发生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学方面的应用;使用先锋霉素(1种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是利用抗生素杀死病原体,不属于免疫学方面的应用。
9.(多选)人体在接种疫苗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肌肉注射的新冠疫苗,主要在组织液中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B.新冠疫苗进入机体后,迅速刺激记忆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消灭抗原
C.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与侵入细胞内的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性
D.新冠感染康复者的血清可用于新冠感染患者的治疗
ABC
解析 肌肉注射的新冠疫苗从组织液运输到血浆中,然后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A错误;新冠疫苗进入机体后,刺激B细胞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B错误;抗体不能进入细胞与病毒相结合,对于侵入细胞内的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后将抗原释放出来,C错误;新冠感染康复者的血清中含有大量的抗体,可以用于新冠感染患者的治疗,D正确。
10.(多选)免疫治疗是应用免疫制剂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使机体对疾病产生恰当的免疫应答,从而防治疾病的方法。注射疫苗、抗体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免疫增强剂可以控制机体的免疫状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使机体产生对相应疾病的抵抗能力
B.利用免疫增强剂可增强体液免疫对癌变细胞的清除
C.免疫抑制剂能使T细胞增殖受阻,有利于器官移植
D.吞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后可以呈递抗原信息给其他淋巴细胞
ACD
解析 接种疫苗能够使机体产生抵抗某种疾病的抗体,使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对相应疾病的抵抗能力,A正确;利用免疫增强剂可增强细胞免疫对癌变细胞的清除,B错误;免疫抑制剂能使T细胞增殖受阻,从而使细胞免疫减弱,有利于器官移植,C正确;吞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后可以呈递抗原信息给T细胞或B细胞等其他淋巴细胞,D正确。
11.目前研制的新冠疫苗有多种,其中mRNA疫苗备受关注。研究发现,纳米脂质颗粒(LNP)能使mRNA疫苗在体内以非侵入性的方式进行靶向递送。mRNA疫苗通过胞外递送到胞内后可能面临着内体逃逸和胞内免疫两个难点,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A.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以寄生方式在活细胞中生活
B.mRNA疫苗以胞吞的方式进入靶细胞,形成内体小泡,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C.内体小泡逃逸才可能翻译出抗原蛋白,抗原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激活宿主的免疫应答,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
D.若内体小泡内的mRNA未实现逃逸,则会被TLR3和TLR7/8识别,使该mRNA降解
解析 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以寄生方式在活细胞中生活,A正确;据题图可知,mRNA疫苗以胞吞的方式进入靶细胞,形成内体小泡,这一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B错误;mRNA需要从内体小泡逃逸才可能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翻译出抗原蛋白,抗原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激活宿主的免疫应答,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C正确;若内体小泡内的mRNA未实现逃逸,则会被TLR3和TLR7/8识别,使该外来mRNA降解,D正确。
12.将某小鼠的皮肤移植给多只同种小鼠后,将受皮鼠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环孢霉素A,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并每天统计植皮的存活率,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B
A.受皮鼠与供皮鼠的细胞表面抗原不完全相同
B.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强度大于乙组小鼠
C.环孢霉素A可能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从而减弱免疫应答
D.使用环孢霉素A有可能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率
解析 外源供皮在受皮鼠上的存活率最终降为零,说明发生了免疫排斥反应,受皮鼠与供皮鼠的细胞表面抗原不完全相同,A正确;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反应出现的时间比乙组小鼠的晚,外源供皮存活的时间长,说明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强度小于乙组小鼠,B错误;甲组小鼠植皮的存活时间比乙组小鼠长,说明环孢霉素A能够减弱免疫排斥反应,其原因可能是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从而减弱免疫应答,C正确;由C项解析可知,使用环孢霉素A有可能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D正确。
13.下图是新冠病毒引发机体免疫反应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大多数被细胞Ⅰ吞噬,该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同时,细胞Ⅰ把病毒特有的抗原暴露出来,传递给______________,使该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________,进而促进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Ⅲ直接与被病毒入侵的靶细胞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________。
非特异性
辅助性T细胞
细胞因子
细胞凋亡
(2)在新冠病毒的多种检测方法中利用的都是核酸或蛋白质,用蛋白质进行检测的试剂盒利用的免疫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免疫预防,一般要进行预防接种。疫苗在免疫学上被称为________,注射的目的是使人体内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接种新冠疫苗后仍然可能会患新冠感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抗原
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
新冠病毒发生了变异
(4)下图中曲线a、b表示甲、乙两人第一次分别注射某病原体的抗体血清、疫苗后血液中的抗体含量。
①当一个人被狗咬伤,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___________(填“注射抗原”或“注射抗体”)进行免疫比较好。
注射抗体
②请在图中分别画出第二次甲、乙两人均注射等量的该病原体疫苗后血液中相应抗体含量变化曲线(曲线形状参照曲线a、b)。
答案 
解析 (1)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大多数被吞噬细胞吞噬,该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根据题图可知,抗原呈递细胞把病毒特有的抗原暴露出来,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Th细胞),辅助性T细胞增殖、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进而促进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细胞Ⅲ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2)在新冠病毒的多种检测方法中利用的都是核酸或蛋白质,这是因为它们在结构上都具有物种的特异性,用蛋白质进行检测的试剂盒能精确诊断的免疫学原理是抗原和抗体可以特异性结合。(3)疫苗在免疫学上被称为抗原,注射的目的是激发人体的特异性免疫,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新冠病毒是RNA病毒,易发生变异,因此接种新冠疫苗后仍然可能会患新冠感染。
(4)①当一个人被狗咬伤,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应注射抗体,快速杀死病毒。②分析题图可知,第一次注射时,甲注射的是抗体血清,体内未产生记忆细胞;乙注射的是疫苗即抗原,体内产生了记忆细胞。第二次注射时,甲为初次免疫,产生抗体数量较少;乙为二次免疫,迅速产生大量抗体,第二次甲、乙两人均注射等量的该病原体疫苗后血液中该抗体含量变化曲线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