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绍兴市建功中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综合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学年绍兴市建功中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综合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06-06 21:5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空气与生命》综合测试
班级 姓名 学号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40分)
“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做法是( )
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B、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
C、大力发展风能,减少火力发电 D、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者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出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枯枝和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下列有关盛放某些气体的集气瓶,其摆放情况正确的是( )
B. C. D.
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解释的是( )
a克水受热形成a克水蒸气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质量比铁大
10g食盐溶于70g水得到80g食盐水
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
在舌尖上的中国我们看到在我国北方的菜农会把菜藏在地窖中,许多菜农从五六米深的菜窑中取出贮藏很久的菜之前,往往需要先通风一段时间后,再慢慢放入燃烧的蜡烛,假若蜡烛熄灭,则继续通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放入姜后姜窖内的温度比不放姜时低
B.姜农若贸然进入窖内,可能会窒息昏迷甚至死亡
C.放入姜一段时间后氧气不足,能减少姜有机物质的消耗
D.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由于姜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下图能表示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
B、
C、 D、
据说化学家已经创造出了对二氧化碳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粉状物质——干水,它每个颗粒中含水95%,外层是Si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B、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C、干水和干冰都是氧化物 D、干水中的水分子和普通的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如图为素菜大棚内一天24小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一天当中,有机物累积最多的时间是( )
A.0点 B.6点 C.12点 D.18点
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如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点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曲线围成的部分代表有机物的积累量
C.叶面积指数大约为5时,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
D.叶面积指数超过7时,农作物将减产
下图为初中科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Ⅰ可作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B.装置Ⅱ制取气体时,可用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
C.能否选用装置Ⅲ或Ⅳ来收集气体,只需要考虑气体的密度
D.装置V可以用于收集H2、O2、CO2等气体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则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3:16
C.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实验室制取氨气( NH3)是利用氢氧化钙粉末和氯化铵固体加热制取的,已知氨气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择的装置是( )
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⑤
14、隆冬时节,瓜农为提高黄瓜产量,在大棚内放置了三个煤球炉。甲的做法是在天气晴朗的白天,三个煤球炉同时烧着,晚上烧两个;而乙的做法是在天气晴朗的白天烧两个,晚上烧三个.你认为这两个人的做法及理由合理的是(  )
A.乙,因为晚上烧三个能提高大棚的温度,有利于黄瓜的光合作用
B.乙,因为白天烧两个能提高大棚的温度,有利于黄瓜的呼吸作用
C.甲,因为白天煤球炉能释放二氧化碳和提高大棚温度,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D.甲,因为晚上煤球炉能释放二氧化碳和提高大棚温度,有利于植物的呼吸作用
下列选项不能证明植物也要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
A.比较观察暖水瓶中萌发的种子比煮熟的种子温度要高
B.观察萌发的种子瓶中是否放出能让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观察萌发的种子瓶中是否能让快要熄灭的木条复燃
D.观察萌发的种子瓶中是否能让燃烧的蜡烛熄灭
如右图,某同学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对此,你认为下列做法或者想法不可取的是( )
A.查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B.实验中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将瓶内的氧气全部消耗尽
C.实验中可能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不足
D.将红磷改成木炭后重新实验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以下步骤:①连接好装置;②向试管中小心放入几块石灰石;③像试管中小心注入适量稀盐酸;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产生的气体;⑥用燃烧的木条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③②④⑤⑥ D.③①②④⑤⑥
冰箱制冷剂氟氯甲烷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并进行下列反应:Cl+O3→ClO+O2,ClO+O→Cl+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氟氯甲烷是总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后将O3转变成O2
C.Cl原子是总反应的催化剂
D.Cl原子反复起分解O3的作用
下图中的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与另外三支熄灭原因不同的那支是( )
A. B. C. D.
比较、推理是科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简单题。
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如下:①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在放电条件下,N2跟O2能直接化合生成无色NO气体;③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常温下与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④二氧化氮有毒、易溶于水,能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⑤生成的硝酸岁雨水淋洒在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相作用,形成可溶性硝酸盐。试着填写下列空白:
氮气的物理性质是 ;
实验室制取NO气体宜用 法收集;
写出NO2跟水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如图,左图是人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的示意图,右图是平静呼吸时胸廊变化示意图。在图1的d点处,此时肺内气压比外界大气压 (选填“高”、“低”或“相等”).当胸廓变化处于图2的B状态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反映于左图中的哪一段 (用下图中的字母表示).
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否比吸入的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该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小明想进一步了解人体呼出和吸入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原因,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这是由于在人体内的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了 交换。
下图是某学校师生对MnO2催化H2O2分解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
①将一支球形干燥管水平放置,用滴管吸取3mL(密度为1g/mL)质量分数为5%的H2O2加入干燥管的球泡内,再用药匙取0.2gMnO2粉末,加在干燥管的进气管的管壁上.
②点燃橡胶塞上棒香后,塞紧干燥管并将其竖立,观察现象
可观察到火星的棒香立即
写出上述实验中的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假定上述实验中的H2O2完全反应,可产生的氧气的质量为 g
对该创新实验的评价,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A.实验中所用的仪器、材料及药品均易得到
B.实验使用的药品用量太大
C.反应速度太慢,耽误时间
D.实验现象明显,整个装置好似点燃的灯塔,趣味性强.
实验探究(没空1分,共18分)
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四种气体中,
占空气体积分数最大的是(填化学式,以下相同) ;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 ;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 ;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下图所示的实验,可以用来证明植物的呼吸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气体。其中A装置中的NaOH溶液能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请回答下列问题.
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C处用不透光的玻璃罩罩住植物的目的是
D处石灰水的作用是
若B处石灰水不变浑浊,此现象说明
若B处石灰水不变浑浊,而D处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目的:
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仪器认识: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 ;② .
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1),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一 一 —d(填接口的字母).
问题分析:
实验过程中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 ;
用收集到的氧气做铁丝试验,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
同学们在实际操作中测得氧气少于理论值。从理论上推测:你认为小于理论量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计算题(28题4分,29题8分,第30题6分)
28、16g硫在给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如下实验数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给定氧气的质量 15g 16g 20g
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 30g 32g 32g
回答问题:
(1)以上数据说明,在三次实验中第 次恰好完全反应.
(2)第 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 g.
(3)第 次实验中硫有剩余.(S:32 O:16)
29、氮氧化物(如NO2、NO等)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因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理。
(1)用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O2+NO+2NaOH═2NaNO2+H2O,产物NaNO2的名称为 。其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2)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经过排气管中的催化转化器转化为对大气无污染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氨气(NH3)也可用来处理氮氧化物.例如,氨气与二氧化氮反应:8NH3+6NO2═7N2+12H2O.若某工厂排出废气中NO2含量为276kg,则处理这种废气,需要多少千克氨气?(N:14 O:16 H:1)
科学兴趣小组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该小组取用4g样品,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用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40g分四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固体的质量.(假设过滤、干燥等操作过程,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受损耗;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实验结果见下表:
稀盐酸的用量 第一次加入10g 第二次加入10g 第三次加入10g 第四次加入10g
剩余固体的质量 3.0g 2.0g 1.0g 0.4g
请计算:(Ca-40 C-12 O-16 H-1 Cl-35.5)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g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
所用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1-5 DCABB 6-10 AAADD 11-15 DBACC 16-20 DBABD
(1)①;(2)排水;(3)3NO2+H2O=2HNO3+NO
低;bc
(1)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2)Ca(OH)2+ CO2=CaCO3 ↓+H2O (3)气体
(1)复燃;(2)2H2O2=2H2O+O2↑ ;(3)0.032;(4)BC
N2;O2;CO2;CO2
(1)氧气+有机物→二氧化碳+水+能量;(2)使植物缺少光照,无法进行光合作用;(3)检验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4)空气中的CO2已经全部被NaOH溶液吸收;(5)植物呼吸过程产生CO2
2KMnO4=K2MnO4+MnO2+O2↑
3Fe+2O2=Fe3O4
①试管;②量筒;c-b
加热高锰酸钾粉末进入集气瓶;(2)导致受热不均;(3)高锰酸钾不足量;高锰酸钾不完全分解;漏气;高锰酸钾不纯等等
(1)二;(2)三、4g;(3)一
(1)亚硝酸钠、+3;(2)2NO+2CO=N2+2CO2 (3)136kg
(1)90%;(2)1.6g;(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