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巧虎是家长和小朋友都喜欢的育儿材料。图中巧虎和小花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拜年时会说:祝您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你知道健康的含义是什么?
身体好的人一定是健康吗?你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第1节 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均处于良好状态。请你阅读了解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分别有哪些标准?生理健康的标准:是由身体的功能决定,即人体各器官组织结构完整,发育正常,功能良好,没有疾病或身体不处于虚弱状态。1)、生物遗传因素;2)、生活方式因素;
3)、环境因素; 4)、保健设施因素。讨论:
哪些因素会使人不健康?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空气污染、化学药品中毒、遗传、受伤和发育不良,吸烟、酗酒、吸毒、压力过大等等。 心理健康的标准:
身体、智力、情绪调和;适应环境,能在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能很好地处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社会关系:
⑴与家庭和亲属的关系;
⑵工作、学习中与同事、同学的关系;
⑶亲密的朋友和熟人的关系;
⑷社团活动,如参加俱乐部、协会等组织;
⑸参加其他社会活动。 社会适应健康是指你能与他人和谐相处。老C常常心情郁闷小A经常生病小B害怕和人相处生理不健康心理不健康社会关系不健康议一议:你觉得自己健康吗? 全世界公认的关于健康的13个标志:
生气勃勃,富有进取心;
性格开朗,充满活力;
正常身高与体重;
保持正常的体温、脉搏和呼吸(体温37℃;脉搏72次/min;呼吸婴儿45次/min, 6岁25次/min ,15~25岁18次/min,年龄稍大会增加);
食欲旺盛;
明亮的眼睛和粉红的眼膜;
不易得病,对流行病有足够的耐受力;
正常的大小便;
淡红色舌头,无厚的舌苔;
健康的牙龈和口腔黏膜;
光滑的皮肤柔韧而富有弹性,肤色健康;
光滑带光泽的头发;
指甲坚固而带微红色。相互依赖、
相互促进、
密不可分说一说展示你昨天的家庭小制作,你觉得健康的三个要素之间有什么关系?请举例说明思考与讨论:以“篮球比赛”为例,说说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的具体体现。1、你是否每天进食早餐、中餐和晚餐?
2、每天你是否吃了蔬菜、水果、谷类等多种事物?
3、你是否参加体育锻炼活动?
4、你每天是否有8小时的睡眠?
5、你是否不吸烟、不酗酒?
6、你是否能正确面对和处理压抑的状态?
7、你的大部分时间是否快乐?
8、你遇到问题时,是否有朋友和家人可以求助?思考下列问题: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对照人体健康的标准,一个人能做到的项目越多,说明人越健康。 有同学可能会说:我从不吃早餐,也不怎么运动,但我也不生病,这是为什么呢?亚健康所谓亚健康是指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连续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从亚健康状态既可以向好的方向转化恢复到健康状态,也可以向坏的方向转化而进一步发展为各种疾病。
“亚健康”状态是身体发出的一个信号,提醒你该注意健康了。比如说,张某,你说有病他又没什么大问题,你说没问题他又无精打采做人都没味道。甚至时常听到一些人叹气:“哎呀!我全身没劲,我要死了。” 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食欲不振、易患感冒、心烦、出汗、体温异常、甲像异常、面色灰滞等。
为什么现代社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造成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心理失衡,二是营养不全,
三是噪音郁闭,四是空气污染,
五是逆时而作,六是练体无章,
七是乱用药品,八是内劳外伤。 怎样提高你的健康水平,并使它连续区域内健康状态良好的一端? 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可以很多,来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并使它靠近健康状态良好的一端!健康公式: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认为:
健康 = 情绪稳定 + 运动适量+ 饮食合理+ 科学的休息
健康= 15%遗传因素 + 10%社会因素+ 8%医疗条件+ 7%气候条件+60%自我保健
疾病 = 懒惰 + 嗜烟 + 嗜酒提出问题:朋友让我抽烟,该怎么办?列举危害:会损伤呼吸系统,可能会引起肺癌等疾病,会上瘾,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列举好处:没有好处作出决定:告诉朋友,我不抽烟评价:这是个好决定,因为抽烟危害健康当你的朋友请你抽烟时,你该如何决定?分享这节课我的收获…………谈谈健康包括了哪些因素?如何提高健康水平? 做一个健康的人,必须具备的条件:
1、健康的生活方式
2、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3、保持心理健康
4、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自我检验1、保持愉快的心情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当生活中出现某些烦恼问题时,你认为下列哪种方法不利于调节自己的情绪( )
A.去打球、下棋,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B.将烦恼向好朋友说说
C.找一个适当的理由自我安慰
D.自我封闭,不与他人交流DB2、下列不属于健康生活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
A.健康的生活方式 B.富裕的物质条件
C.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D.保持心理健康
3、同学都认为李刚是个真正健康的人,因为
他:A.情绪保持稳定; B.和任何人都相处得很
好;C.身体的器官和系统能行使有效的功能;
D.能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很好地适应生活
环境;E.有抵抗传染病的能力;F.能长期维持班
上的整洁,争取班级的荣誉。在这些表现中,
属于生理健康的是 ;属于心
理健康的是 ;属于社会适应健康
的是 。
C EA DB F作业1、向你的家人说明健康的要素,然后与它们一起制订提高家庭成员健康水平的计划。
2、完成作业本。
3 、了解国际上有关健康的节日。1.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2.国际睡眠日: 3月21日3.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3月24日4.世界卫生日: 4月7日5.世界哮喘日: 5月7日6.世界红十字日: 5月8日7.世界牛奶日: 5月16日8.世界无烟日: 5月31日9.世界禁毒日: 6月26日10.世界人口日: 7月11日与人类健康有关的节日 11.世界母乳喂养周:8月第一个星期12.世界心脏日: 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13.世界聋人日: 9月28日14.国际老人节: 10月1日15.世界人居日: 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16.世界精神卫生日:10月10日17.世界盲人节: 10月16日18.世界传统医药日:10月22日19.世界防治糖尿病日:11月14日20.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11月20日21.世界艾滋病宣传日: 12月1日22.世界残疾人日: 12月5日23.世界强化免疫日: 12月5日24.全国爱耳日: 3月3日25.全国爱国卫生月: 4月26.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4月15日至4月21日27.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5月5日28.中国学生营养日: 5月20日29.全国母乳喂养日: 5月20日30.全国助残日: 5月第三个星期日31.全国爱眼日: 6月6日32.全国爱牙日: 9月20日33.全国防治高血压日: 10月8日34.全国男性健康日: 10月28日35.全国食品卫生宣传周:11月第一周30选6,看你是亚健康吗?
我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口数的15%,即这些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很好。”与此同时,有15%的人处在疾病状态中。剩下的70%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虽然目前对亚健康状态的确认尚未达成共识,但在排除疾病之后,在以下30个项目中,有6项者即可初步认定处于亚健康状态。
1、精神紧张,焦虑不安( ) 2、孤独自卑,忧郁苦闷( )
3、注意力分散,思考肤浅( ) 4、容易激动,无事自烦( )
5、记忆减退,熟人忘名( ) 6、兴趣变淡,欲望骤减( )
7、懒于交往,情绪低落( ) 8、易感乏力,眼易疲倦( )
9、精力下降,动作迟缓( ) 10、头昏脑涨,不易复原( )
11、久站头昏眼花目眩( ) 12、肢体酥软,力不从心( )
13、体重减轻,体虚力弱( ) 14、不易入眠,多梦易醒( )
15、晨不愿起,昼常打盹( ) 16、局部麻木,手脚易冷( )
17、掌腋多汗,舌燥口干( ) 18、自感低烧,夜有盗汗( )
19、腰酸背痛,此起彼伏( ) 20、舌生白苔,口臭自生( )
21、口舌溃疡,反复发生( ) 22、味觉不灵,食欲不振( )
23、发酸嗳气,消化不良( ) 24、便稀便秘,腹部饱胀( )
25、易患感冒,唇起疱疹( ) 26、鼻塞流涕,咽喉疼痛( )
27、憋气气急,呼吸紧迫( ) 28、胸痛胸闷,心区压感( )
29、心悸心慌,心律不整( ) 30、耳鸣耳背,易晕车船( )
第一节 健康
【教材分析】
《健康》一课位于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章。本章知识呈现了新课程标准中生命科学领域内“主题5 人、健康与环境”下的“人体保健”、“健康与环境”中的基本内容。本节知识涉及这两个主题的具体内容有:了解健康的概念;知道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健康的保障;了解一些生活卫生保健的知识和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列举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环境因素,提出若干提高健康水平的措施,使自己处于或尽量靠近健康状态良好的位置。根据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健康的含义-→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提高健康水平”为线索,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本节内容的主要特点是:一、知识点简单,话题多,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充分发动每个学生的参与,二、情境丰富,通过小制作、读图、思考与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本节内容与老教材相比改动不多,主要是把“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三者处于最佳状态”改成“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均处于良好状态”。这样的演变,使健康的含义更加具有时代性,更加符合科学性。
【学情分析】
“健康”是个积极的概念,这个话题虽然没有在以往的科学的教科书中出现,但是面对的毕竟是一群即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学校的知识讲座,都能零星的了解一些健康的知识。可能知识不够系统化,但是对于健康的话题都会有话要说。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不但能了解与“人的健康”有关的一些科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教案设计】
【课题】 第一节 健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健康的概念;认识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简单例子的分析,得出健康的含义;再结合图示分析和小制作活动的辩论,加深理解健康三要素的关系;最后根据话题情境“决定是否抽烟的过程”讨论,建立健康新概念和形成健康水平是可以变化的,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既可以提高健康水平,又可以降低健康水平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健康的心含义,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学会交友,了解提高自己健康水平的方式和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健康的含义以及提高健康水平的措施。
【课前准备】布置制作“健康金字塔”的活动,多媒体课件。
【课堂教学过程】
【设疑激死,导入课题】
展示巧虎向爷爷拜年的图片:祝爷爷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请你说说什么是健康?身体好的人一定是健康吗?你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创设情境,展开新课】 第一节 健康
展示: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均处于良好状态。
[阅读]P75 了解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分别有哪些标准?
(学生自主学习两分钟,小结汇报)
生理健康标准:身体状态良好,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正常,没有疾病和躯体残缺。
思考与讨论:哪些因素会使人不健康?
汇报: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空气污染、化学药品中毒、遗传、受伤和发育不良,吸烟、酗酒、吸毒、压力过大等等。
1)、生物遗传因素;2)、生活方式因素;
3)、环境因素; 4)、保健设施因素。
心理健康标准: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事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社会适应健康标准:对周围环境、社会生活各方面都能很好地适应,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能和社会环境的要求保持一致,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各种变化。
展示:三幅图画,说一说小A、小B和老C健康吗?
(学生发表意见)
追议:你觉得自己健康吗?(可能学生羞于表达自己,也可以同桌互议)
展示:全世界公认的关于健康的13个标志:
生气勃勃,富有进取心;
性格开朗,充满活力;
正常身高与体重;
保持正常的体温、脉搏和呼吸(体温37℃;脉搏72次/min;呼吸婴儿45次/min, 6岁25次/min ,15~25岁18次/min,年龄稍大会增加);
食欲旺盛;
明亮的眼睛和粉红的眼膜;
不易得病,对流行病有足够的耐受力;
正常的大小便;
淡红色舌头,无厚的舌苔;
健康的牙龈和口腔黏膜;
光滑的皮肤柔韧而富有弹性,肤色健康;
光滑带光泽的头发;
指甲坚固而带微红色。[
(学生惊讶,发出感慨:那还有健康之人吗?)适当点评,引导学生走出误区。
分一分:这13个标准分别属于健康的哪个因素?
请你展示出昨天的家庭小制作,说说你建立的“健康金字塔”是如何表示健康三要素的关系的。(学生的排列可能粘成金字塔形,也可能排成品字形,各有各的理,也发现谁都说服不了谁)。
评语:根据刚才同学们的精彩讲解论证,可见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三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
思考与讨论:以“篮球比赛”为例,说说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的具体体现。
过渡:你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健康吗?
[活动]回答课本P77中的8个问题,对自身的健康水平加以评估。(肯定的回答越多,说明你的生活方式就越健康)
1、你是否每天进食早餐、中餐和晚餐?
2、每天你是否吃了蔬菜、水果、谷类等多种事物?
3、你是否参加体育锻炼活动?
4、你每天是否有8小时的睡眠?
5、你是否不吸烟、不酗酒?
6、你是否能正确面对和处理压抑的状态?
7、你的大部分时间是否快乐?
8、你遇到问题时,是否有朋友和家人可以求助?
追问:有同学可能会说:我从不吃早餐,也不怎么运动,但我也不生病,这是为什么呢?
了解:亚健康
[思考与讨论]1、为什么现代社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2、怎样提高你的健康水平,并使它连续区域内健康状态良好的一端?
健康公式: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认为:
健康 = 情绪稳定 + 运动适量+ 饮食合理+ 科学的休息
健康= 15%遗传因素 + 10%社会因素+ 8%医疗条件+ 7%气候条件+60%自我保健
疾病 = 懒惰 + 嗜烟 + 嗜酒
[活动]模拟课本P78图3-4《决定是否抽烟的过程》,体会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如何作出明智的决定以保持健康。
【课堂小结,知识拓展】综上所述,健康包括了哪些因素?如何提高健康水平?
【联系实际,丰富知识】
保持愉快的心情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当生活中出现某些烦恼问题时,你认为下列哪种方法不利于调节自己的情绪( )
A.去打球、下棋,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B.将烦恼向好朋友说说
C.找一个适当的理由自我安慰 D.自我封闭,不与他人交流
下列不属于健康生活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
A.健康的生活方式 B.富裕的物质条件
C.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D.保持心理健康
同学都认为李刚是个真正健康的人,因为他:A.情绪保持稳定; B.和任何人都相处得很好;C.身体的器官和系统能行使有效的功能; D.能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很好地适应生活环境;E.有抵抗传染病的能力;F.能长期维持班上的整洁,争取班级的荣誉。在这些表现中,属于生理健康的是 ;属于心理健康的是 ;属于社会适应健康的是 。
【作业布置,知识延伸 】
1、向你的家人说明健康的要素,然后与它们一起制订提高家庭成员健康水平的计划。
2、完成作业本。
3 、了解国际上有关健康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