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跟踪】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三单元知识点大通关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考点跟踪】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三单元知识点大通关 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1 14:4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三峡
三峡:巫峡、瞿塘峡、西陵峡的总称。
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作品《水经注》。
*理解性默写:
写山连绵的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正面写山高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侧面写山高的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写夏水迅猛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侧面写夏水迅疾的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景中,以俯视的角度写景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春冬之景中,以仰视的角度写景的句子: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一字一景:清荣峻茂
*字词释义:
阙:同“缺”,空隙、缺口 曦月:日月
襄:冲上、漫上 溯:逆流而上
奔 :文中指飞奔的马 湍:急流
绝巘:极高的山峰 荣:茂盛
良:甚,很 肃:肃杀、凄寒
属:连接 引:延长
属引:接连不断 响:回声
短文二篇
*古代文体:书、说、记、铭、序、表
*唐宋八大家:
唐(韩愈、柳宗元)宋(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答谢中书书》
四时:四季 歇:消散
颓:坠落 与:文中有“欣赏”的意思
静态角度写景的句子: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动态角度写景的句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记承天寺夜游》
念:考虑,想到 相与:共同,一起 中庭:院子里
盖: 大概是 但:只是 耳:语气词,罢了
描写月光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表达作者复杂微妙的情感的句子: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与朱元思书
骈文:严格讲究对仗,声律和藻饰。
*字词释义:
从:跟、随 轩:高 邈:远 激:冲击、撞击
戾:至、到达 经纶:筹划、治理 柯:树木的枝干
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叫 反:同“返”,返回
*活用字词:
形容词用作动词:风烟俱净 (消散、散净) 互相轩邈(争着向高处远处伸展)
名词用作动词:任意东西(向东或向西)
动词用作名词: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理解性默写:
统领全篇: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正面写水清: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侧面写水清: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水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以声衬静)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作者所感,高洁志趣)
唐诗五首
律诗:一般为8句,两句为一联,一二三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王维:字摩诘,诗人,画家,山水田园派诗人,与孟浩然并称为“王孟”,有“诗佛”之称。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有“诗魔”、“诗王”之称。
重点诗句: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远景,静景,寓情于景)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近景,动景)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用典)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登黄鹤楼所见之景)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设问,由景生情)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比喻,对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塞奇异风光)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运用“燕然勒功”的典故)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化静为动,移动视角写景)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比喻,愉悦心情)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拟人,含蓄表达了思乡之情)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仰视)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俯视)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直抒胸臆)
课外古诗四首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寄托女子思念)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以乐景写哀情)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比喻,表达作者老当益壮的意志)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设问,以松柏为喻,表达坚贞品格)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百姓流离失所)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
作者:埃德加·斯诺,美国记者,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作品介绍:《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纪实作品,记录了1936年6月至10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情况,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
作品价值:
①向世界客观报道了中国共产党方方面面的真实情况
②展示了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
③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中国共产党的谣言。
关于长征
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实行战略性大转移
时间:1934.10——1936.10(两年)
路线:江西瑞金——甘肃会宁(两万五千里)
困难:
军事上,国民党反动派围追堵截;
生活上,异常艰苦,没有粮食吃;
环境上,过高耸入云、终年积雪、空气稀薄的大雪山和一望无际的草地、沼泽。
重大事件:遵义会议、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
意义:
①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
②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③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
主要人物梳理:
毛泽东:博览群书,精力过人,富有反抗性
谈及已死的同志和饥荒死人事件时,他眼睛湿润;对世界政治局势惊人地熟悉,提出的世界政局时事问题连斯诺都无法回答。
作者评论:农民出生的知识分子,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有相当深邃感情的人。
周恩来:平易近人,温文尔雅,善于计划
第一次见面用英语跟斯诺打招呼;为斯诺规划采访行程;揽着“红小鬼”的胳膊在乡间散步。
作者评论:纯粹的知识分子,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贺龙:威望高,口才好,英勇善战,有杰出的军事才能,急躁而又谦虚。
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一个苏区;把地方哥老会全部成员收编进红军;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听取意见。
作者评论:行军神出鬼没;仇视有钱人。
彭德怀:率直爽朗,精力旺盛,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爱惜部下,善于作战,发展了游击战。
奋起反抗欺负他的地主孩子、老师;将祖母的鸦片烟踢掉;青年时带领农民攻打囤粮的大地主;从事谍报工作被抓时不屈服,坚决不招供;长征中经常步行,把马让给其他同志;将国民党的悬赏通缉传单收集起来印刷红军宣传品;善于总结战术经验,巧妙运用游击战取得胜利;尊重“红小鬼”,将棉衣披在小号手身上。
作者评论:严肃的司令员。
朱德:沉默谦虚,爱惜部下,喜欢运动和读书,说话朴实。甘愿丢弃个人财富和地位的共产党人。
出生在佃农家庭;定出读书计划;主动戒除鸦片烟瘾;坚持寻找并加入共产党;在柏林参加共产党,为声援“五卅运动”被捕;作战中形成自己带兵的特殊战术; 经历过敌人五次围剿;与战士讲话脱下帽子。
作者评论:创建了中国革命化军队在游击战中不可轻侮的战斗力。
徐海东:烟酒不沾,四肢灵活,肌肉发达。浑身受过伤。出生在世代做窑工的家庭。
作者评论:共产党领袖中阶级意识最强的一个人。
邓发:浓发,中等身材,看上去力气不大,出生于工人阶级家庭
作者评论:动作敏捷,有一种黑豹的优美风度
红小鬼:红军小战士的爱称。都出身中国穷苦的农民家庭,大都11岁参加红军。在部队中担任通讯员、勤务员、号手、侦查员、无线电报员等职务。
作者评论:是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