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相见欢》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相见欢》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1 21:52:5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相见欢》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词人,诵读并背诵全词,理解词的意思。
2.结合写作背景,品味语言,感受词的意境。
3.体会作者的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
〖学习重点〗
1.结合写作背景,品味语言,感受词的意境。
2.体会作者的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
〖学习难点〗
结合写作背景,品味语言,感受词的意境。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进程〗
一、导入新课
回望风雨飘摇的南宋,总有那么多心忧天下的仁人志士,他们的爱国精神依然在历史的深处熠熠生辉。说到宋代爱国词人,我们就不得不见一见“洛中八俊”之一的朱敦儒,那就预祝大家这节课能和朱敦儒老先生相见欢吧。
二、有关资料
1.作者简介: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是南渡时期重要的爱国词人。有词三卷,名《樵歌》。词风豪放旷达,语言清畅,多写隐逸生活。南渡后,间有感喟国事之作。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2.背景资料
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儒仓猝南逃金陵。南渡初期曾在朝廷做官。他忧虑国家前途,怀念中原故土。这首《相见欢》就是他南渡后登金陵城西门楼远眺时抒发爱国情怀的词作。相见欢,词牌名。
三、预习设计
㈠请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一诗补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㈡按课文原文填空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__________________。
2.一怒而诸侯惧,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
4.____________________,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㈢按课文理解填空
1.晏殊《浣溪沙》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采桑子》中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㈣文学常识填空
1.《浣溪沙)》的作者是_____时期著名的_____派词人______,字______。这首词选自《______》。“浣溪沙”是______。《浣溪沙》是一首______。
2.《采桑子》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号_____,晚号“ __________”。谥号_____,世称欧阳文忠公。_____(朝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_____________”。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3.《相见欢》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____代爱国词人。有词三卷,名《_______》。词风__________,语言清畅,多写隐逸生活。朱敦儒获得“_______”之名,与“诗俊”________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㈤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敦( )促 倚( )清秋 簪( )缨散 倩( )悲风 wēi yí( )( ) lián yī( )( )
四、朗读诗歌
朗读诗歌,注意读音、节奏、语速及语调。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五、疏通诗意
1.解释下列词语
⑴金陵( )城上西楼,倚清秋( )。
⑵万里夕阳( )垂地大江流。
⑶中原乱( ),簪缨( )散,几时收( )?
⑷试倩( )悲风吹泪过扬州( )
2.把全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六、赏析诗歌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请概括这首词的上片、下片所写的内容。
2.用自己的话描述“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画面,并说说其作用。
3.“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词中哪个字最能传达情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请从词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七、课堂总结
1.诗歌主旨
2.写作特色
八、拓展延伸
试比较下面两首词在风格上的差异。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高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春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九、课堂检测
1.理解性默写:
⑴朱敦儒的《相见欢》中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夕阳流水,营造出清冷萧条的意境,抒发了因山河残破而悲凉抑郁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朱敦儒的《相见欢》中直抒胸臆,表达亡国之痛、收复中原的心志以及对朝廷的愤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⑶朱敦儒的《相见欢》中用拟人的方法,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⑴请简要赏析“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中的“乱”和“散”。
⑵词的下片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十、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课外阅读组诗《樵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相见欢》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词人,诵读并背诵全词,理解词的意思。
2.结合写作背景,品味语言,感受词的意境。
3.体会作者的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
〖学习重点〗
1.结合写作背景,品味语言,感受词的意境。
2.体会作者的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
〖学习难点〗
结合写作背景,品味语言,感受词的意境。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进程〗
一、导入新课
回望风雨飘摇的南宋,总有那么多心忧天下的仁人志士,他们的爱国精神依然在历史的深处熠熠生辉。说到宋代爱国词人,我们就不得不见一见“洛中八俊”之一的朱敦儒,那就预祝大家这节课能和朱敦儒老先生相见欢吧。
二、有关资料
1.作者简介: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是南渡时期重要的爱国词人。有词三卷,名《樵歌》。词风豪放旷达,语言清畅,多写隐逸生活。南渡后,间有感喟国事之作。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2.背景资料
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儒仓猝南逃金陵。南渡初期曾在朝廷做官。他忧虑国家前途,怀念中原故土。这首《相见欢》就是他南渡后登金陵城西门楼远眺时抒发爱国情怀的词作。相见欢,词牌名。
三、预习设计
㈠请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一诗补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㈡按课文原文填空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__________________。
2.一怒而诸侯惧,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
4.____________________,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㈢按课文理解填空
1.晏殊《浣溪沙》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采桑子》中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㈣文学常识填空
1.《浣溪沙)》的作者是_____时期著名的_____派词人______,字______。这首词选自《______》。“浣溪沙”是______。《浣溪沙》是一首______。
2.《采桑子》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号_____,晚号“ __________”。谥号_____,世称欧阳文忠公。_____(朝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_____________”。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3.《相见欢》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____代爱国词人。有词三卷,名《_______》。词风__________,语言清畅,多写隐逸生活。朱敦儒获得“_______”之名,与“诗俊”________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㈤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敦( )促 倚( )清秋 簪( )缨散 倩( )悲风 wēi yí( )( ) lián yī( )( )
四、朗读诗歌
朗读诗歌,注意读音、节奏、语速及语调。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五、疏通诗意
1.解释下列词语
⑴金陵( )城上西楼,倚清秋( )。
⑵万里夕阳( )垂地大江流。
⑶中原乱( ),簪缨( )散,几时收( )?
⑷试倩( )悲风吹泪过扬州( )
2.把全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六、赏析诗歌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请概括这首词的上片、下片所写的内容。
2.用自己的话描述“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画面,并说说其作用。
3.“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词中哪个字最能传达情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请从词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七、课堂总结
1.诗歌主旨
2.写作特色
八、拓展延伸
试比较下面两首词在风格上的差异。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高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春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九、课堂检测
1.理解性默写:
⑴朱敦儒的《相见欢》中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夕阳流水,营造出清冷萧条的意境,抒发了因山河残破而悲凉抑郁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朱敦儒的《相见欢》中直抒胸臆,表达亡国之痛、收复中原的心志以及对朝廷的愤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⑶朱敦儒的《相见欢》中用拟人的方法,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⑴请简要赏析“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中的“乱”和“散”。
⑵词的下片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十、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课外阅读组诗《樵歌》。
参考答案
三、㈠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㈡1.米粟非不多也2.安居而天下熄3.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㈢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轻舟短棹西湖好
㈣1.北宋 婉约 晏殊 同叔 珠玉词 词牌名 小令2.欧阳修 永叔 醉翁 六一居士 文忠 北宋 唐宋八大家3.朱敦儒 希真 宋 樵歌 豪放旷达 词俊 陈与义
㈤dūn yǐ zān qìng 逶迤 涟漪
四、略
五、1.⑴古城名,即今江苏南京 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⑵指黄昏时分⑶指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代指达官显贵。簪和缨都是古代贵族的帽饰。缨,帽带。 收复国土⑷请人代自己做 今属江苏
2.在金陵城里独自登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看着万里的大江在夕阳下流去。
中原大乱,达官贵族们纷纷逃散,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请悲伤的风把我的泪吹到扬州吧。
六、1.上片:写金陵登临之所见,借景抒情,抒发了词人国破家亡的悲凉抑郁之情。
下片:直抒胸臆,表达了亡国之痛和渴望收复中原的心志。
2.画面:日薄西山,余晖黯淡,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滚滚长江水向东逝去,一派衰败的景象。
作用:一是词人用象征手法表明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二是奠定了全词苍凉感伤的感情基调。
3.借代。代指达官显贵。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沉痛之情;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
4.悲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七、1.这首词写词人登上金陵城西楼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之情,对收复河山的渴望与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的愤懑和斥责。
2.⑴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上片写景。词人登上高楼,眼前展现的是无边秋色,万里夕阳,滚滚长江,视野宽广,气魄宏大。但这些景物又带有很浓厚的主观色彩,残阳仿佛在抗议,长江好像在诉说,大地似乎在哭泣,词人的心情是沉重的。
⑵运用多种手法:象征、借代、拟人。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用象征手法表明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簪”和“缨”都是古代贵族的帽饰,“簪缨”在这里代指达官显贵,“簪缨散”揭露出统治阶级无心抗敌的心理;结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词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这表现了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含蓄深沉地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八、虽然两首词的词牌都是“相见欢”,格律一样,但各自所表现的感情却完全不一样,风格也有很大差异。“离愁”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抽象的感情,李后主却把它写得很形象,写出其滋味,写出了一种非常深切的人生感受。“无言”又加上“独上”,仿佛使人看到一个“斯人独憔悴”的孤独身影。西楼见月,夜已深沉,孤影徘徊,不能入寐,其人浓重的愁绪跃然纸上。全词表现得哀婉动人。朱词则通过“夕阳”“大江”“悲风”等意象,寄托了词人的国破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感情激越,语尽而情意悠悠不尽,有豪放之风。(能回答“婉约”“豪放”可给2分,能运用词中句子分析。)
九、1.⑴金陵城上西楼 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⑵中原乱 簪缨散 几时收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2.⑴一个“乱”字,概括了中原沦丧的现实;一个“散”字,揭露出统治阶级无心抗敌的心理。⑵直抒胸臆与间接抒情相结合,表达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