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件(共18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件(共18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14 16:0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2节
人教版 选修1
1.能举例说明反射的概念与反射弧的组成
2.比较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异同
3.能举例说明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与意义
···
问题探讨
如果你的手指被植株上尖锐的刺扎了一下,你迅速把手缩了回来,然后感觉到了疼痛,紧接着你意识到手被扎了。
讨论:
1.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分别涉及了神经系统哪些结构?
2.你是先缩手,还是先感觉到疼痛呢?这有什么适应意义呢?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与反射弧
含羞草受到刺激后叶子合拢
草履虫受到刺激后发生的反应
这些属于反射吗?
讨论:
(1)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2)缩手反射与膝跳反射的反射弧都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1.思考 讨论:反射弧的基本结构
(1)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2)缩手反射与膝跳反射的反射弧都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1.思考 讨论:反射弧的基本结构
不能。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传入神经元与传出神经元。
大多数情况下还需要中间神经元的参与。
都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与效应器组成的。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组成: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效应器
反射的发生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弧的任何一个部位受到破坏,反射都不能发生。
反射的过程
传导兴奋
产生兴奋
神经中枢:
分析综合信息
作出应答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神经中枢
效应器
刺激
产生反应
在反射活动中,感受器受到一定刺激后,产生兴奋。
兴奋:指动物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①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的前提条件,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②反射活动的进行除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外,还需要有适宜的刺激
(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调节)
反射发生的条件
若感受器、传入神经或者神经中枢被破坏,则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若前三者正常,而传出神经或者效应器被破坏,则只有感觉无效应。
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 )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C.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C
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狗吃食物分泌唾液,非条件反射。
食物:非条件刺激
只给铃声不喂食,狗不分泌唾液。
铃声:无关刺激
先给铃声立即给狗喂食,铃声食物 同时出现,重复若干次
只给铃声,狗分泌唾液。铃声是
食物(非条件刺激)的信号。
铃声: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建立。
条件反射必须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
应不断用非条件刺激强化才能稳定,否则将不断减弱甚至消退。
条件反射必须有大脑皮层参与。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形成
刺激
数量
神经中枢
意义
举例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比较
生来就有
后天学习训练获得
大脑皮层以下中枢
大脑皮层
几乎无限
动物生存必不可少
大大提高人和动物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缩手反射、眨眼反射
望梅止渴、谈虎色变
非条件刺激(直接刺激)
条件刺激(信号刺激)
有限
条件反射的消退
①概念: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以至最终完全不出现,这就是条件反射的消退。
②分析: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神经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
③结果: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在个体的生活中,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则几乎是无限的。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机体不能只依靠食到嘴边才产生进食动作,更不能只在身体遭受伤害时才启动防御反应。
条件反射的意义
① 条件反射扩展了机体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范围,使机体能够识别刺激物的性质,预先作出不同的反应。
②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知识点睛
(1)非条件反射是机体先天固有的反射,这些反射的通路生来就有,反射弧固定。条件反射是机体后天获得的,它是在个体的生活过程中,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它们的反射通路不是固定的,因此具有更大的易变性和适应性。
(2)条件反射一定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3)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如果多次只给条件刺激而不用非条件刺激加以强化,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反应强度将逐浙减弱,最后将完全不出现。一般是条件反射愈巩固,消退速度就愈慢;条件反射愈不巩固,就愈容易消退。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结构基础:反射弧
类型
大致过程
反射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基本结构
相关概念
产生反应
兴奋
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产生反应
作出反应
产生
外界刺激
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