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学习目标 1.了解沃克环流的概念。2.理解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发生时对全球气候造成的影响,理解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原因。3.理解拉尼娜现象及其发生时对全球气候造成的影响,理解拉尼娜现象发生的原因。
一、沃克环流
1.定义:通过海—气的热量交换,在赤道附近太平洋上空,形成接近东西向的①____________。
2.形成:信风驱使赤道暖流自东向西流,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岸表层海水温度较②____,西岸海区表层形成深厚的③________。在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上空,形成热力环流。
3.意义: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是判断④____________和⑤________现象发生的重要依据。
二、厄尔尼诺现象
1.定义:有些年份,赤道附近⑥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海面温度异常⑦______的现象。
2.影响:(1)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东西部海面的温度差异⑧______,相应的沃克环流⑨______。
(2)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沃克环流中的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沉气流⑩______或消失,甚至出现 ______气流,气候由原来的 __________变为多雨,引发 ______灾害。
(3)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部,沃克环流中的上升气流 _____或 ___,气候由 _____变为 ____________,引发 ____灾。
(4)导致全球 ____________异常,并对全球广大范围内的气候产生很大影响。
3.原因: ____________减弱可能是主要原因。
三、拉尼娜现象
1.定义:是指赤道附近__________海面温度异常______的现象。
2.影响:(1)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沃克环流______。
(2)引起气候异常和______灾害。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
图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影响 洋流 温暖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动;赤道逆流减弱 当太平洋东部的秘鲁寒流过于强盛时,冷水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扩散到更远;赤道逆流增强
沃克环流 减弱或消失 增强
东南信风 弱 强
太平洋水温 太平洋西岸降低,东岸增高 太平洋西岸增高,东岸降低
天气、气候 西岸的澳大利亚以及印度、非洲等地出现严重旱灾,东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海面气压偏高,云量减少;在赤道西太平洋海域,海面气压偏低,对流活动加强,云量增多,降水偏多
生物 太平洋东岸海区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鸟类死亡 -
关联性 拉尼娜现象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典例 读图,甲图为“正常年份南太平洋部分海区水温分布图”,乙图为“‘厄尔尼诺’现象年的南太平洋部分海区水温分布图”,分析后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据图说明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部海域降水多还是少。降水________,海面水温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据图说明正常年份,南美西部海域的洋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因及类型:类型是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厄尔尼诺”年中,秘 ( http: / / www.21cnjy.com )鲁西岸受________(洋流)的影响,海洋表层水温________,可能盛行________气流,出现________等异常天气。
(4)中国在“厄尔尼诺”年,一般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干旱,________下游一带多雨;________常出现低温冻害,________减产;南方梅雨期入梅偏迟或________;在“厄尔尼诺”的下一年,________一带多雨,________下游则干旱。
答案 (1)较多 较高 盛行上升气流
(2)上升补偿流 近海岸海水被吹离海岸向西运动,深层较冷海水上涌补充形成补偿流
(3)赤道逆流 升高 上升 多降水
(4)河套 淮河 东北地区 粮食 空梅 河套 淮河
变式练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气候异常与拉尼娜无关
B.厄尔尼诺现象使秘鲁渔业遭受严重损害
C.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导致秘鲁发生旱灾,印尼、澳大利亚发生水灾
D.2000年春季我国北方连续多次受沙尘天气的影响,根据科学家研究,与拉尼娜现象有密切联系
下图表示某海域水温与正常年份相比较的状况。读图回答1~4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关于图示海域水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水温可知该海域位于高纬度地区
B.该海域水温比正常年份水温偏高
C.南极臭氧空洞在扩大,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
D.全球平均气温升高
2.该海域水温分布状况( )
A.是大气逆辐射增强造成的
B.导致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
C.导致该海域热量收支失衡
D.可扰乱全球水热输送和交换
3.受图示海域水温影响( )
A.马来群岛出现持续多雨天气
B.智利北部出现台风活动
C.美国西南部降水增多
D.秘鲁渔场产量大幅增长
4.图中甲处海域水温( )
A.低于-2℃ B.高于-2℃
C.比多年平均值低2℃以上 D.无法判断
5.读图,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图中M处为“5℃”,对其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M处海面水温为5℃
B.M处海面水温比同纬度地区高5℃
C.M处海面水温比海底高5℃
D.M处海面比常年平均水温偏高5℃
(2)与厄尔尼诺相反的现象称为________现象。
(3)下图中,表示厄尔尼诺现象的海水运动图是________图。厄尔尼诺对南美西岸降水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沃克环流在大西洋也有存在 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相应的沃克环流就会增强
③拉尼娜现象发生后,相应的沃克环流就会增强 ④拉尼娜造成的自然灾害损失往往要高于厄尔尼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读下图,回答2~5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2.从沃克环流的形成看,B海域( )
①赤道暖流堆积,形成深厚的暖水层 ②信风驱使表层海水向西流动,冷海水上涌
③上空大气膨胀上升 ④上空大气收缩下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能释放大量潜热、给沿岸地区带来丰沛降水的箭头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该热力环流变弱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
A.大洋东岸气候更加干旱 B.秘鲁寒流势力增强
C.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D.印度尼西亚多雨
5.不能实现海洋与大气之间能量交换的箭头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据图填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变化情况,完成厄尔尼诺成因及其对秘鲁沿海地区影响的说明。
1月份,图示低压中心气压值变大,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压中心气压值变小→东南信风风力变弱→秘鲁寒流势力变弱,赤道逆流变________→秘鲁近海海域出现向南流动的________(冷暖性质)洋流,即厄尔尼诺→秘鲁沿海地区可能出现________等自然灾害。
(2)正常年份,A地降水丰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厄尔尼诺年时,A地沿岸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久旱无雨,粮食减产,并因干旱而引发森林火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基础梳理
热力环流 ②低 ③暖水层 ④厄尔尼诺 ⑤拉尼娜 ⑥太平洋中东部 ⑦升高
⑧减小 ⑨减弱 ⑩减弱 上升 干燥少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 洪涝 减弱 消失 湿润多雨 干燥少雨 旱 大气环流 东南信风 中东太平洋 降低 增强 水旱
变式练习
B [1998年我国长江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域发生特大洪水,成因之一是受拉尼娜影响;而2000年春季我国北方连续多次受沙尘天气的影响,与拉尼娜现象无密切联系,受其他方面作用。厄尔尼诺现象使秘鲁渔业遭受严重损害,且使印尼、澳大利亚发生旱灾。]
自主练习
1.B [从图示可知此海域位于低纬度,海域水温比正常年份偏高。]
2.D [该海域水温异常偏高,会扰乱全球水热输送和交换。]
3.C [受此地水温比正常年份偏高的影响,马来群岛出现长时间干旱;智利和秘鲁则出现洪灾;由于水温升高,秘鲁渔场的渔业产量会下降。]
4.C
5.(1)D (2)拉尼娜
(3)甲 降水增多,甚至发生洪涝灾害
解析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冷海水上涌现象消失,赤道逆流增强,温暖的海水被送到东太平洋,水温比常年偏高。拉尼娜现象是反厄尔尼诺现象,东南信风比常年偏强,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偏低,云量减少,海平面气压比常年偏高;在西太平洋海域,海水温度比常年偏高,对流活动加强,降水偏多。
课时作业
1.C [大西洋和太平洋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存在沃克环流,其方向相同;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赤道附近的东西部海面的温度差缩小,相应的沃克环流就会减弱;相反,当拉尼娜现象发生后,相应的沃克环流就会增强。]
2.D [B处于大西洋东岸,受东南信风的离岸作用,表层海水减少,深层冷海水上泛补偿,水温低导致低空气温低,上空大气收缩下沉。]
3.C [从图中可看出,箭头③上升,释放热量,给沿岸区域带来丰沛的降水。]
4.C [当该环流变弱时,意味着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海—气间的相互作用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异常。]
5.A [箭头①是高空中大气间热量的传递过程,不参与海洋和大气之间能量的交换。]
6.(1)强 暖性 洪涝
(2)①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②大陆沿岸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
(3)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赤道太平洋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地区沃克环流的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被下沉气流代替,气候由湿润多雨转变成干旱少雨,引发旱灾,产生森林火灾
解析 由于温暖的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动,改变南太平洋海区的海水等温线分布状况,从而形成南太平洋两岸的多雨地带和干旱地带的异常。如秘鲁沿海由原来的年降水量为25毫米~125毫米变为高达360毫米,出现洪水泛滥;而澳大利亚、印度、非洲等地由原来的多雨变为少雨,出现旱灾。
思考(P41)
1.在东岸,由于表层海水被风吹走,下层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冷海水会上涌补充,沿岸还有自高纬度流来的寒流,使该海区表层海水的温度较低,较干旱。在西岸,赤道暖流堆积下沉,形成深厚的暖水层,比较湿润。
2.大西洋和太平洋都存在沃克环流,且方向相同。
思考(P44)
1.拉尼娜现象发生后,赤道附近太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沃克环流增强,同样会引起气候异常和水旱灾害。在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岸水温偏低,下沉气流强度加大,会引发旱灾;在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岸地区的上升气流的强度增加,会引发水灾。
2.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