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二)配套精讲学案:4.1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二)配套精讲学案:4.1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6-20 12:3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海—气作用
第一节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学习目标 1.理解海—气之间的水热交换过程及影响因素,理解海洋对大气温度的影响。2.理解在全球水、热平衡过程中,海—气间相互作用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大洋环流和大气环流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
1.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
(1)海洋通过①______作用,向大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供水汽。大气中约②______的水汽由海洋提供的。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③______,并以④______的形式返回海洋。
(2)海洋的蒸发量与海水温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⑤____,蒸发量越⑥____。
2.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
(1)海洋吸收了到达地表⑦____________的大部分,并把其中⑧______的热量储存在海洋表层,海洋再通过⑨______、⑩____________等方式把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
(2)海洋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受海洋表面 ______的影响,水温 ____的海区,向大气输送的热量也 ____。
3.海洋调节着大气温度的变化
(1)海洋上的气温变化有 ______效应。
(2)海洋使大气的温度变化比较 ______。受海洋影响较大的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较 ____。
4.海洋是地球表层最大的 ____储存库。海洋对大气中CO2的吸收是平衡大气CO2的重要途经。
5.海洋向地球大气提供了40%的 ____________。
二、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1.海—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 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是维持全球水、热平衡的______。
2.海—气相互作用构成了地球上生生不息的________,从而使全球蒸发和降水的总量也保持着______。
3.地球上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共同实现的。通过海—气的相互作用和对热量的全球输送,维持了地球上的____________。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
1.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水热交换的形式
水的交换方式 热量(能量)的交换方式
海洋→大气 蒸发 蒸发潜热、长波辐射
大气→海洋 降水 风力使海水运动
注:海洋对大气的作用是热力的,大气对海洋的作用是动力的。
2.影响海—气之间水、热交换的因素
3.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典例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图的温差看,在中国的四大近海海域中,水温受大陆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2月,黄海的等温线呈舌状自南向北凸出,原因可能是(  )
A.径流的影响      B.大陆的影响
C.暖流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
(3)8月长江口外有一高温水舌伸向东北,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2月的水温与8月的水温相比较,水温梯度最大的是________月,请简述你的判断依据及主要的形成原因。
答案 (1)渤海 渤海伸入内陆(内海),海域面积小
(2)C (3)径流
(4)2 2月的等温线远比8月密集,说明2月的水温变化大,梯度也大(或:2月南北水温相差28°C,而8月只相差5°C)。2月代表冬季水温的变化情况。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近海地区的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白昼长度也随纬度的增加而变短;而冬季风对北方近海海域的影响又远大于对南部海域的影响,这又加剧了南北海域的温差。
解析 本题以我国四大近海的等温线图为载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查海水温度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第(1)题,据图可知,2月、8月温差较大的海域是渤海,渤海是中国的内海之一,四周被大陆包围,所以,水温受大陆的影响最大。第(2)题,2月黄海等温线自南向北弯曲,水温比两侧高,应判断是一股自南向北的暖流影响。第(3)题,8月份长江口河水水量大,长江水受陆地影响大,水温较高,因此表现为高温水舌伸向东北。第(4)题,2月等温线密集,原因一方面是太阳高度的差异导致的,另一方面是受冬季风的影响。
变式练习1 海水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可以(  )
A.使温差减小 B.使温差增大
C.使气温升高 D.使气温降低
二、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典例2 
上图为“某大洋部分海区年平均每日从海洋输入大气的总热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该等值线分布图反映的是________两者之间的热量补给关系(  )                  
A.太阳和陆地 B.海洋和大气
C.太阳和大气 D.太阳和海洋
答案 B
解析 据题意可知,图中曲线表示的是海—气间热量传递关系的分布图。
(2)图中A处的值可能是________W/m2(  )
A.230 B.180 C.110 D.90
答案 A
(3)图中A海区表层海水热量的直接来源是(  )
A.太阳辐射 B.洋流 C.陆地 D.大气
答案 B
解析 A处海水温度明显高于两侧,应该是受到暖流的影响所致。
变式练习2
读图,水循环总量为100单位,按全球多年水量平衡规律推算,M、N分别为(  )
   
                 
A.7 16 B.16 7 C.7 23 D.23 7
  读“全球水循环模式图”(箭头分别代表降水、蒸发、径流与水汽输送,数字表示循环量),
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哪组环节与奔流的长江最密切(  )                  
A.P、M、T、S B.P、M、N、S
C.M、T、S、N D.S、P、Q、N
2.人类有可能在局部地区施加某些影响的环节是(  )
A.M B.Q C.N D.S
3.关于下图海水热量收支及纬度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低纬度海区热量收入大于支出
B.高纬度海区热量收入大于支出
C.A海区水温的季节变化比B海区大
D.B海区海水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A海区海水热量来自洋流
4.读图,各字母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中,最具有生命意义的是(  )
A.a、b B.b、c C.c、d D.d、e
5.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循环过程分别是:A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__;G________;H________。
(2)图中甲是________循环;乙是________循环,它能使陆地上的水________和________,使水资源得以________;丙是________循环。
(3)乙循环主要通过大气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______输送和地表的________________而实现,目前人类主要是通过影响____________而影响水循环。
(4)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__________圈、________圈、______圈和________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________运动的过程。
                  
1.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  )
A.地壳的物质循环 B.大气环流
C.洋流流动 D.水循环
读“三种水循环简单模式图”,回答2~4题。
2.台风“浣熊”在澳门登陆,它应属于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  )
A.① B.② C.③ D.④
3.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
A.Ⅰ B.Ⅱ C.Ⅲ D.Ⅰ和Ⅱ
4.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环节及办法主要表现在(  )
A.③——人工降雨,促成大气中水汽输送
B.④——改造沙漠,增加蒸发量,加速水循环
C.①——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D.④——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水径流循环
5.读“2月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海区等温线比B处海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温线稠密,说明A海区海水的温度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C、D、E、F四处海域盐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
(2)与大洋西岸等温线相比,大洋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岸等温线在甲处海域向________(南、北)方向凸出,在乙处海域向________(南、北)凸出,主要是甲处受____________(洋流名称)的影响,乙处受____________(洋流名称)的影响。
(3)试分析洋流对甲、乙两海区沿岸气候的影响。
答案
基础梳理
①蒸发 ②86% ③凝结 ④降水 ⑤高 ⑥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⑦太阳辐射 ⑧85% ⑨潜热 ⑩长波辐射  水温  高 多  滞后  和缓  小  碳  再生氧气 大气环流  大洋环流 基础 水循环 平衡 大气运动 洋流 热量平衡
变式练习
1.A [同样体积的海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热容量比空气大3 000多倍。海水温度的变化比陆地温度的变化小,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比陆地上空的气温变化慢,因此海洋对大气气温起着调节作用,使温差变小。]
2.C [通过水循环,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球水的总量不会发生变化。即某个地区在某一时期内,水的收入与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的蓄水变化量。但从较长的时期来看,蓄水变化量趋向零。为此从上图来看,M地两侧的水量差应相等,即M、N两地的水量分别为7和23。]
自主练习
1.B
2.D
3.A [全球海水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低纬度海区热量收入大于支出,季节变化较高纬度地区小。]
4.C [此图字母所反映的意思是:a代表降水,b代表蒸发,c代表植物蒸腾,d代表根系吸收,e代表河水下渗,只有C项c、d代表水循环通过植物环节。]
5.(1)蒸发 凝结降水 水汽输送 凝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植物蒸腾和蒸发 (2)陆地内 海陆间 得以更新 补充 再生 海上内 (3)水汽 径流 地表径流 (4)水 大气 岩石 生物 循环
解析 本题综合性较强,要求准确掌握三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关键是抓住海陆间循环,因为这一循环运动过程是各个环节中最全面的,然后再依此思路进一步分析即可。
课时作业
1.D [在水循环的一系列过程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和植物蒸腾等各个环节,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
2.B 3.C 4.C [水循环的环节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其中台风登陆能给陆地带来大量降水,应属水汽输送。在三种水循环中,海陆间大循环发生的领域广、范围大,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人工降雨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中降水环节的影响,对大气中水汽输送并无直接的影响。改造沙漠,影响水循环中的蒸发和下渗,而不是地下径流。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在局部区域地下形成地下水漏斗区,不会加速地下水径流循环。]
5.(1)南北差异大 位于寒暖流的交汇处 D
(2)南 北 加那利寒流 北大西洋暖流
(3)①加那利寒流降温减湿,对沿岸荒漠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②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解析 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判断该海域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大西洋,乙处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甲处是加那利寒流,其中D处既位于副热带海区,又有墨西哥湾暖流经过,因此蒸发量最大处海水盐度也最大。甲处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乙处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
思考(P37)
1.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蒸发量越大,向大气输送的热量越多,海—气间的热量交换越活跃。低纬度海区和有暖流流经的海区,特别是热带海区,海面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降水也较丰富,海—气间的水分交换也较为活跃。
2.中低纬度太平洋东、西岸海区输入大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热量差异,主要受洋流因素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太平洋东岸海区受寒流及三圈环流影响,西岸海区受暖流及季风环流影响。中高纬度亦同理。
思考(P40)
1.海洋热量的收入,主要是来自太阳辐射;海洋热量的支出,主要是海水的蒸发。一年中,世界海洋热量的收入和支出,基本上是平衡的。但是,各个海区的热量收支并不平衡。在0°~30°N地区,海洋热量收入大于热量支出;在30°N地区,海洋热量收入等于热量支出,热量收支平衡;在30°N~90°N地区,海洋热量收入小于热量支出。
2.在地球表面,低纬度地区获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净辐射能多于高纬度地区,要保持热量平衡,必须有热量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输送。地球上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主要是通过大气运动和洋流共同实现的。在0°~30°N地区,海洋输送的热量超过大气输送的热量;在30°N以北地区,大气输送的热量超过海洋输送的热量;在50°N附近,海洋把相当多的热量输送给大气,再由大气环流向更高纬度输送。通过海—气的相互作用和对热量的全球输送,维持了地球上的热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