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训练题
一、积累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凛冽(lǐng) 要塞(sài) 轻盈(yínɡ) 锐不可当(dānɡ)
B.颁发(bān) 仲裁(zhòng) 履行(lǚ) 屏息敛声(liǎn)
C.悄然(qiāo) 翘首(qiáo) 湛蓝(zhàn) 摧枯拉朽(xiǔ)
D.凌波(lín) 镌刻(juān) 督战(dū) 一丝不苟(gǒu)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正义 撼卫 摧残 一以贯之 B.梦游 扭曲 先烈 震聋发聩
C.幸存 变迁 动议 惨绝人寰 D.妄图 悠久 浸犯 丑态百出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括号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我军前锋,业已( )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A.占有 牵制 封锁 隔断 B.占领 控制 封锁 切断
C.占领 控制 封闭 隔断 D.占有 牵制 封锁 切断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瀑布从悬崖上倾泻而下,水声振聋发聩。
B.警察将误入传销组织的大学生解救出来,这些大学生才如梦初醒。
C.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高铁发展锐不可当。
D.飞机盘旋,炮火轰鸣,这场面真是惊心动魄。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消防宣传员为“宅”在家里的大爷大妈发放了防灾减灾宣传材料。
B.城市绿道建设延伸的不仅是绿色的发展观念,更是绿色活动空间。
C.升旗时,全体同学的目光和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D.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电子产品极其广泛地进入大众的生活。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消息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诺贝尔奖主要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首届诺贝尔奖是1901年颁发的。
C.《“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主要介绍的是中国十米跳台冠军郭晶晶在印度新德里获得冠军的精彩瞬间。
D.《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是一篇通讯,表达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捍卫和平的强烈愿望。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市确定精准贫困户的条件为:家庭成员人均年收入低于3760元的农户,都可以申请成为精准贫困户。
B.做,是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C.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基础教育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D.风景名胜遍布全国各地,我市有以石窟见长的麦积山,有以山水见长的武山水帘洞……难以枚举。
8、.仿照例句,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4分)
例句:我喜欢蓝色,我愿我的胸怀像蓝色的天空一样宽广;
我喜欢白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喜欢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新闻,回答问题。(10分)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 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④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9.指出这则消息的导语并分析其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正文前面的黑体字部分是什么?有何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
我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敌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3分)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①“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国家公祭鼎铭文向世人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讲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lù。南京的历史,人类的记忆。今天,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②《别让南京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是美国《波士顿环球邮报》近日发表的有关南京大屠杀长篇文章的标题。南京大屠杀发生80后,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仍在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于2017年10月通过有关“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美国圣迭戈市的图书馆举办活动,为民众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加利福尼亚州街头不久前落成的美国医生罗伯特 威尔逊的纪念碑前摆满鲜花——东京审判时,他是南京大屠杀的第一位证人;在日本,由高中和大学老师组成的研究会建议将“南京大屠杀”等词语列入教科书……历史,不可能被忘却!
③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日本右翼越顽固,越会引起爱好和平的人们高度警惕。2017年11月,日内瓦裁军会议取消了日本和平演讲的资格;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218项建议,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要求日本“正视历史,应努力向后代讲述真实的历史”。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呓语。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④80年,沧海桑田。1937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在一则报道中写道:“大规模抢劫、侵犯妇女、杀害平民……日军将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2017年9月,国际和平城市协会宣布,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国际和平城市协会项目执行会长弗雷德 阿门特指出,南京这座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饱受战火摧残的一个典型,如今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追求和平的悠久历史。
⑤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运变迁足证和平是何等珍贵。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矢志捍卫世界和平。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12 请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汉字:杀lù (1分)
13 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请分析。 (4分)
14 第④⑤两段主要论述 的内容告诉世界 。(4分)
15 下面这段文字应该放在文章的第 段和第 段之间,请陈述理由。(4分)
但人们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篡改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在美国旧金山市议会2017年9月一致通过设立“慰安妇日”的议案后,属于日本右翼的大阪市市长却表示,要解除大阪市与旧金山市的姐妹城市关系……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100位的今天,日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那些人以丑态百出的表演,妄图辱没人类的良知。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22 分)
鸟和冰山
曹文轩
这一年,寒流提前了,并且来得特别迅猛。一群大鸟,不分日夜,从北方飞向南方的家乡。
海上有一座冰山,阳光下,光芒四射,像一颗巨大的钻石。大鸟被迷住了,迅速飞了下去。其他大鸟纷纷向它呼唤,催它赶路,可它还是一个劲地飞向了冰山
越靠近冰山,大鸟越觉得冰山迷人,它绕着冰山飞了两圈后,落在了冰山上。在冰山的光芒里,它痴迷地呆了好一阵,才突然想起它还要向南方飞去。
可是,它却再也飞不起来了,它的双脚被冻住了。它拼命扇动双翅,挣扎了很久很久,到底也没有再能飞上天空。它耷拉着翅膀,无奈地看向南方,不住地喊叫,听上去像在哭泣。
等大鸟慢慢平静下来后,它发现本来向北漂的冰山,却在向南方漂。它心里满是疑惑:“你为什么向南方漂去 ”
冰山与海水相碰,发出声音:“真的对不起,我把你冻住了。我要把你送回南方。”
“那可不行,海水越来越暖,你会融化的!”
“可我如果向北漂,你就永远也不能飞向天空了。'
不分白天黑夜,冰山不顾一切地漂向南方,不管大鸟怎样阻止它。
明亮的月光下,一艘大轮船经过。许多人拥到甲板上,观看着美丽的冰山,不住地赞叹着:“真漂亮!”
有人发现了冰山漂去的方向,感到很惋惜:“它在向南漂去,这样,过不了多久,就要化掉的呀!'
大鸟几乎是在恳求冰山了:“停下吧,停下吧!”它又拼命地扇动翅膀,想赶快飞起来,但还是失败了。
冰山以更快的速度向南方漂去。
一群海豹游了过来,对冰山说:“不能向南,你会化掉的,赶紧回头吧!'冰山依旧向南方漂去。
海水越来越暖,冰山的底部在不住地融化。
大鸟哭了起来:“你赶紧往回漂吧,往回漂吧!”
冰山却一个劲地说:“不行呀,如果不是我,你都快要回到家乡了。,
这一天,阳光明亮,大鸟忽然觉得它的双脚可以抬起了。它十分激动地对冰山说:“我能飞了,我能飞了,我可以回家啦!”它扇动翅膀,飞了起来。可是,大鸟很快掉进了海水里。它好几天没吃东西,已经没有一丝力气。
“快,快回到我身上来!”冰山一动不动地停在大鸟的身边。“不,不!”大鸟扇了几下翅膀,却根本飞不起来。
冰山在不住地融化,“我一定要送你回到你的家乡!”冰山坚定地说。
大鸟只好爬到冰山上。冰山猛烈撞击海浪,一些小鱼被海浪冲到了冰山上,大鸟有了食物,气力在一点一点地恢复。
大鸟终于又飞上了天。它绕着冰山一边飞,一边焦急地对冰山说:“你快点回去吧,你快点回去吧!”
可是,冰山再也回不去了。两股洋流形成旋涡,困住了它。
海水越来越暖,冰山在不住地融化。
大鸟不肯飞走,日夜守着冰山。
冰山的声音越来越微弱:“你飞走吧,飞走吧!'
“不!”大鸟在空中呼叫着。
冰山还剩花生米那么大,但依然闪着钻石般的光芒。
大鸟绕着它,飞行了数圈之后,向水面一伸脑袋,用嘴巴街住了它,将它吞进肚里,急速升向高空,向着南方,向着家乡不住地飞去……
(选自曹文轩绘本故事《鸟和冰山的故事》,有改动)
16.情节是由有因果关系的事件组成。请分析本文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补写两例,示例仅供参考。(4分)
示例:大鸟因为被冰山迷住而飞向冰山,导致脚被冻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意丰富,请结合全文理解其表层和深层含义。(4分)
冰山还剩花生米那么大,但依然闪着钻石般的光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重复中有变化”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请概述文中四处画横线句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并简析这样写的妙处。(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选文是一个绘本故事。如果要为下面这段文字配一幅图,该如何设计 请从画面布局细节呈现等方面进行说明。(4分)
明亮的月光下,一艘大轮船经过。许多人拥到甲板上,观看着美丽的冰山,不住地赞叹着:“真漂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有读者为本文补写了如下结尾,你觉得好不好 请简述理由。(5分)
第二年,大鸟迫不及待地往北飞,往最寒冷的地方飞去。它从口中吐出了一滴水,那滴水在落到海面时,结成了一粒冰。大鸟在空中一直盘旋,一圈又一圈。
海面上的那粒冰也越来越大,终于又形成了一座冰山。
冰山复活了,它惊喜地仰望着在空中盘旋的大鸟。大鸟也在空中盘旋着,欢快地向着冰山鸣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丰子恺的小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
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
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答案
B 2.C 3.B 4.A 5.A 6.B 7.C
我愿我的心灵像白色的雪花一样纯洁 我愿我的情感像红色的火焰一样炽热
9. 导语:第①②句。作用:概括消息的核心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0. 电头。交代了发电单位、地点和时间,表明报道及时,材料真实。
11. 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12 戮
13连用四个事实进行举例论证,有力论述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仍在以不同的方式纪念死难者,从而证明历史不可能被忘却。
14南京由恐怖之城变成为国际和平城市 当今中国国力强大,矢志维护和平。
15 ②和③之间 插入文字论述日本右翼分子百般抵赖否认历史的行径,与第②段内容正义之士没有忘却历史,形成鲜明的对比,第③段承接了这段文字,强调否认历史的行为不能改变历史,且不得人心。
16.示例一:冰山因为自己冻住了大鸟,执意要送大鸟回南方;
示例二:冰山因为执意要送大鸟回南方,所以融化了;
示例三:冰山因为想送大鸟回家,不断向南,所以融化了;
示例四:冰山因为想要大鸟有食物吃,所以猛烈地撞击海浪;
示例五:大鸟因为不想冰山被彻底融化,将它吞进肚里,飞向南方
示例六:大鸟因为担心冰山融化,不断恳求它停下;
……
17.表层含义:冰山尽管被融得很小了,但依然反射出光芒;
深层含义:它舍己为人/有责任感/关爱他人的品质依然美好/令人钦佩/值得赞美。
18.示例:这四句话都是在重复大鸟劝返冰山,但其中大鸟的感情是有变化的,从恳求到伤心到焦急,越发强烈;这样写更能体现冰山的舍己为人/执着/大鸟的感恩之情/大鸟和冰山的情感在不断加深,使情节更为清晰且富有变化。
19.示例一:画面布局:画面主体是美丽高大的冰山,陪衬是轮船甲板一角及观看赞赏的人们; 细节呈现:冰山一角细节描绘冻住的大鸟及它焦急担忧的表情,与甲板上人们惊喜赞叹的表情形成对比。
示例二:画面的右上角是月亮,月亮的正下方是冰山。冰山应占据画面醒目位置。冰山左面不远处是轮船。轮船朝向冰山的一面画出许多看冰山的人,突显赞叹神色。要画出冰山在月光下美丽的光芒。
20.示例一:我觉得补写的结尾好。这一结尾写了大鸟帮助冰山复活,与上文它吞下冰山的情节形成呼应;升华主旨,突出了大鸟的感恩图报/爱的付出与回馈等主题;想象丰/结局圆满(温馨美)。
示例二:我觉得补写的结尾不好。原结尾停留在大鸟吞下冰山,飞向家乡。表现了大鸟对冰山的不舍、感恩(1分)。有悲剧色彩,突出了冰山舍己为人的美好形象(或:突出主旨,赞美了冰山的舍己为人。)更震撼人心,使读者回味无穷。而增补的结局写第二年冰山复活了,淡化了冰山牺牲自己的悲剧感,使故事的震撼感大打折扣。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