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课件(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课件(共4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17 16:0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1.3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新教材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三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ss
1.概念图
3.教学总结、综合
2.课堂教
学内容
4.课堂练习巩固
典型习题
规律总结
发酵工程的应用
思考 讨论
基本环节
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早期科学家只能从青霉菌中提取少量,价格贵如金。随着高产菌种的选育、发酵技术的发展等,青霉素步入了产业化生产的道路。如今,一瓶规格160万单位青霉素注射剂的价格只要1元左右。那么,在工业上,青霉素究竟是怎样生产的呢?
从社会中来
选育高产菌种
扩大培养
配制培养基
灭菌
接种
发酵罐内发酵
分离、提纯产物
获得产品
青霉素
自然界
基因工程
反复试验
发酵设备
溶解氧
营养
反馈
产物浓度
营养组分
溶解氧
过滤
干燥
性质
纯化
一.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1.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
电动机
排气管
pH计
冷却水排出口
冷却夹层
发酵液
搅拌叶轮
生物传感器装置
空气入口
放料管
阀门
培养物或营养物质的加入口
观察孔
取样管
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
冷却水进入口
中心环节
发酵罐
电动机D1
排气管C3
pH计B3
冷却水排出口C2
冷却夹层
发酵液
搅拌叶轮D2
生物传感器装置B4
空气入口A4
放料管A2
A3 阀门
A1培养物或营养物质的加入口
B1观察孔
B2取样管
B5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
C1冷却水进入口
装置编号 主要用途
A1-A3
A4
B1-B5
C1、C2
C3
D1、D2
控制培养物以一定速度进入、流出发酵罐,实现连续培养
控制溶解氧
通过肉眼观察、仪器检测等监控发酵条件以及发酵过程,B2处抽取样品进一步检测。
通过控制冷水流速调节罐温
调节罐压
电机带动叶轮转动进行搅拌,使微生物与发酵液混合均匀,加快氧气溶解以及散热。
一.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1.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
发酵罐内发酵——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
补充内容:
① 谷氨酸发酵常用菌种为谷氨酸棒状杆菌;
② 谷氨酸棒状杆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其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上;
③ C:N的数值也会影响谷氨酸发酵过程:
C:N=4:1时,菌体大量繁殖,谷氨酸产生量较少;
C:N=3:1时,菌体繁殖受抑制,谷氨酸产生量较多。
一.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1.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
发酵罐内发酵——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
1.微生物菌种资源丰富,选择发酵工程用的菌种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①在低成本的培养基上能迅速生长繁殖;
②生产所需代谢物的产量高;
③发酵条件易控制;
④菌种不易变异,退化等。
发酵工程基本环节分析
一.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1.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
2.怎样对发酵条件进行调控以满足微生物的生长需要?
①反复试验确定培养基的配方;
②对培养基和发酵设备进行严格的灭菌;
③随时检测培养液中微生物的数量、产物浓度等;
④及时添加必需的营养组分;
⑤严格控制温度、pH和溶氧量等发酵条件,使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对各种条件进行监测和控制,以及反馈控制
一.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1.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
发酵工程基本环节分析
3.在产物分离和提纯方面,发酵工程与传统发酵技术相比有哪些改进之处?
传统发酵技术获得的产物一般不是单一的组分,而是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很多时候不会再对产物进行分离和提纯处理,或者仅采用简单的沉淀、过滤等方法来分离提纯产物。
发酵工程中使用的分离和提纯产物的方法较多。在产物的初分离阶段,常采用沉淀、萃取、膜分离、吸附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在进一步纯化阶段,会采用液相层析法、结晶法等方法。发酵工程产物无论是代谢物还是菌体本身,都需要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才能成为正式产品。
一.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1.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
发酵工程基本环节分析
4.在进行发酵生产时,排出的气体和废弃培养液等能直接排放到外界环境中吗 为什么?
不能;
因为在进行发酵生产时,微生物及其代谢物中都可能含有危害环境的物质。
为了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实现清洁生产,应该对排出的气体和废气培养液进行二次清洁或灭菌处理。
一.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1.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
发酵工程基本环节分析
旁栏思考(p22):某镇特产一种美酒 ,以下是对该镇环境的描述:四面环山,地势低洼,气候炎热,具有独特的微生物种群,因为与外界的空气对流循环较缓慢,所以微生物种群较稳定。这对你理解发酵工程中菌种选育的重要性有什么启示?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生态环境多样,为各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条件,这有利于发酵工程选育菌种。优良的菌种不仅具有健壮,不易退化,其发酵产品的产量高、质量稳定等优点,它往往还会赋予发酵产品独特的风味,因此菌种选育环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发酵产品的成败。
一.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1.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
1.发酵工程的优点:
因此,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农牧业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发酵工业。
二.发酵工程的应用
发酵工程的优点:
产物专一
原料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
生产条件温和
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小和容易处理
利用霉菌发酵生产酱油、利用酿酒酵母生产各种酒类
1.发酵工程的应用
二.发酵工程的应用
(1)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生产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如食品酸度调节剂——柠檬酸,增味剂——谷氨酸钠等。
生产传统的发酵产品,如酱油、各种酒类等
生产酶制剂,如淀粉酶、果胶酶等。
大豆中蛋白
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酱油
黑曲霉
淋洗、调制
各种谷物、水果
酿酒酵母
各种酒类
1.发酵工程的应用
二.发酵工程的应用
(1)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生产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如食品酸度调节剂——柠檬酸,增味剂——谷氨酸钠等。
生产传统的发酵产品,如酱油、各种酒类等
生产酶制剂,如淀粉酶、果胶酶等。
添加剂类型 举例
酸度调节剂 L-苹果酸、柠檬酸、乳酸
增味剂 5-肌苷酸二钠、谷氨酸钠
着色剂 β-胡萝卜素、红曲黄色素
增稠剂 黄原胶、β-环状糊精、结冷胶
防腐剂 乳酸链球菌素、溶菌酶
啤酒的工业化生产流程
我国是世界上啤酒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啤酒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经酵母菌发酵制成的,其工业化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发酵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都在主发酵阶段完成。主发酵结束后,发酵液还不适合饮用,要在低温、密闭的环境下储存一段时间进行后发酵,这样才能形成澄清、成熟的啤酒。发酵的温度和发酵的时间随啤酒品种和口味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发芽
焙烤
碾磨
糖化
蒸煮
发酵
主发酵
消毒
终止
后发酵
完成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
主发酵结束后,发酵液还不适合饮用,要在低温、密闭的环境下 储存一段时间进行后发酵,这样才能形成澄清、成熟的啤酒。
啤酒的工业化流程
二.发酵工程的应用
啤酒的工业化生产流程
二.发酵工程的应用
1.与传统的手工发酵相比,在下面啤酒的发酵生产过程中,哪些工程手段使啤 酒的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
菌种的选育、对原材料的处理、发酵过程的控制,产品的消毒等,都有助于提高啤酒的产量和品质。
啤酒的工业化生产流程
2.现在市面上流行一种“精酿”啤酒,它的制作工艺与普通啤酒有所不同,如一般不添加食品添加剂、不进行过滤和消毒处理等。有人认为饮用“精酿”啤酒比饮用“工业”啤酒更健康,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精酿”啤酒是小规模酿造产品,发酵时间长、产量低和价格高,却依然有着市场需求,我们如何辩证地看待大规模生产与小规模制作?
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一产品。一方面,这类产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能够满足一些人对独特口感的需求,或者满足一些人的时尚追求。另一方面,这类产品是手工作坊式生产的,存在啤酒品质不稳定、价格昂贵的问题。
二.发酵工程的应用
1.过程概述:
(1)啤酒的发酵过程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个阶段;
(2)主发酵阶段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发酵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焙烤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蒸煮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发酵
后发酵
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
低温、密闭的环境下储存一段时间
加热杀死种子胚但不使淀粉酶失活
产生风味组分,终止酶的进一步作用,并对糖浆灭菌
啤酒的工业化生产流程
二.发酵工程的应用
发芽
焙烤
碾磨
糖化
蒸煮
发酵
主发酵
消毒
终止
后发酵
完成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
主发酵结束后,发酵液还不适合饮用,要在低温、密闭的环境下 储存一段时间进行后发酵,这样才能形成澄清、成熟的啤酒。
2.讨论
(1)酵母菌酒精发酵过程中为什么要“先通气后密封”?
(2)啤酒生产中,发酵是重要环节,发酵后期,如果密封不严,会使啤酒变酸,你知道这是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通气”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密封”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
酒精在醋酸菌的作用下被氧化产生乙醛,最后变为醋酸。
啤酒的工业化生产流程
二.发酵工程的应用
发芽
焙烤
碾磨
糖化
蒸煮
发酵
主发酵
消毒
终止
后发酵
完成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
主发酵结束后,发酵液还不适合饮用,要在低温、密闭的环境下 储存一段时间进行后发酵,这样才能形成澄清、成熟的啤酒。
1.发酵工程的应用
二.发酵工程的应用
(2)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
(2)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
将植物或动物的基因转移到微生物中,获得具有某种药物生产能力的微生物
通过发酵技术大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
直接对菌种进行改造
通过诱变的青霉菌发酵生产青霉素
基因工程
将病原体的抗原基因转入适当的微生物细胞,获得的表达产物作为疫苗
可能用微生物来生产过去只能从植物中分离提取的紫杉醇、青蒿素前体等化合物
未来
微生物肥料利用了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   、    等来增进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植株生长。
1.发酵工程的应用
二.发酵工程的应用
(3)在农牧业上的应用
生产微生物农药
生产微生物肥料
生产微生物饲料
有机酸
生物活性物质
利用根瘤菌和固氮菌生产的根瘤菌肥、固氮菌肥
微生物农药是利用   或    来防治病虫害的。
微生物农药作为    的重要手段
1.发酵工程的应用
二.发酵工程的应用
(3)在农牧业上的应用
生产微生物农药
生产微生物肥料
生产微生物饲料
微生物
其代谢物
生物防治
微生物或代谢产物 防治病虫害种类
苏云金杆菌 80多种农林害虫
白僵菌 玉米螟、松毛虫
一种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井冈霉素) 水稻枯纹病
微生物含有丰富的   。
1.发酵工程的应用
二.发酵工程的应用
(3)在农牧业上的应用
生产微生物农药
生产微生物肥料
生产微生物饲料
蛋白质
以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液、制糖工业的废液等为原料,通过发酵获得了大量的 ,即单细胞蛋白,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能使家畜、家禽增重快,产奶或产蛋量显著提高
微生物菌体
1.发酵工程的应用
二.发酵工程的应用
(4)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对极端微生物(生活在高温、高压、高盐和低温环境)的利用
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
利用纤维废料发酵生产酒精、乙烯等能源物质
利用嗜热菌、嗜盐菌生产洗涤剂
发酵工程正渗透到几乎所有的工农业领域,在助力解决  和   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上,作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
粮食、
环境、健康
能源
二.发酵工程的应用
食品工业
医药工业
生产传统发酵食品
农牧业
其他方面
生产食品添加剂
发酵工程应用
生产酶制剂
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植物或动物的基因转移到微生物中,获得具有某种药物生产能力的微生物
直接对菌种进行改造,再通过发酵技术大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
生产微生物肥料
生产微生物农药
生产微生物饲料
解决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
将极端微生物应用于生产实践
一、概念检测
2.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的活菌数时,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原因是( )
A. 菌落中的细菌数目是固定的
B. 平板上的一个菌落就是一个细菌
C. 通过此方法统计的菌落数与活菌的实际数目相同
D. 平板上的一个菌落一般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D
练习与应用(P28)
一、概念检测
与传统发酵技术相比,发酵工程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产量和质粒明显提高。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发酵工程与传统发酵技术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可以利用微生物来进行发酵。
(2)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酶及菌体本身。
(3)在发酵工程的发酵环节中,发酵条件变化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4)通过发酵工程可以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单细胞蛋白。
×

×

练习与应用(P28)
二、拓展应用
1.在青霉素的发酵生产过程中,人们遇到了两个问题。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或查阅资料,并发挥想象力,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1)青霉素发酵是高耗氧过程,如何能够保证在发酵过程中给微生物持续高效地供氧呢?
(2)在发酵过程中,总有头孢霉素产生。人们通过对青霉素生产菌代谢途径的研究发现,在青霉素与头孢霉素的合成过程中,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前体,这个前体经过两种不同的酶的作用分别合成两个产物。如何改造青霉素生产菌使其只产生青霉素,或者只产生头孢霉素呢?
练习与应用(P28)
二、拓展应用
1.在青霉素的发酵生产过程中,人们遇到了两个问题。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或查阅资料,并发挥想象力,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1)青霉素发酵是高耗氧过程,如何能够保证在发酵过程中给微生物持续高效地供氧呢?
(2)在发酵过程中,总有头孢霉素产生。人们通过对青霉素生产菌代谢途径的研究发现,在青霉素与头孢霉素的合成过程中,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前体,这个前体经过两种不同的酶的作用分别合成两个产物。如何改造青霉素生产菌使其只产生青霉素,或者只产生头孢霉素呢?
练习与应用(P28)
可以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血红蛋白基因转入青霉素生产菌来提高菌体对氧的吸收和利用率。
可以对两种酶的基因进行改造或敲除其中一种酶的基因,从而使青霉素生产菌只生产一种产物。
二、拓展应用
2. 通过微生物发酵,可以将粮食(如玉米、小麦等)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燃料乙醇;将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就形成了目前在我国多地广泛使用的乙醇汽油。乙醇汽油的环保性令人称道。调查显示,使用乙醇汽油与使用普通汽油相比,排放到空气中的 NO2、CO等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有人认为燃料乙醇“可再生”;但也有人认为,生产燃料乙醇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会增加粮食短缺的风险。请你尝试通过查阅资料,评估这一风险,并说明在生产时应如何规避这一风险。
练习与应用(P28)
二、拓展应用
在生产燃料乙醇时,为了规避这一风险,应该使用陈化粮食(如陈化的稻谷等)或者非粮食生物材料(如秸杆等)。使用陈化粮食来生产燃料乙醇,还有利于防止问题粮食流入市场。
练习与应用(P28)
1.某化工厂为了处理排出污水中的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其研究团队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和微量元素等配制了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_培养基。
(2)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 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中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_______________。
筛选出可降解化合物A的微生物
选择
显著降低
扩增
复习与提高(P30)
1.某化工厂为了处理排出污水中的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其研究团队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和微量元素等配制了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3)若要研究目的菌的生长规律,可挑取单个菌落进行液体培养,再采用 方法进行计数。请你预测目的菌的种群数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复习与提高(P30)
细菌计数板计数
S形增长
1.某化工厂为了处理排出污水中的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其研究团队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和微量元素等配制了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4)将目的菌用于环境保护实践时,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复习与提高(P30)
目的菌能否在自然环境中大量生长繁殖、是否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代谢物、降解化合物A后是否会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都需要研究清楚后,才能进行实践
1.某化工厂为了处理排出污水中的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其研究团队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和微量元素等配制了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5)有人提出,可以通过改造细菌的基因来获得能够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请分析这种方法是否可行。
复习与提高(P30)
可行。
这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基因工程的基本思路。
2.某个高温日,某校三位高中学生相约去吃冰激凌,之后两人都出现腹泻现象,于是他们怀疑冰激凌中的大肠杆菌含量超标。老师建议他们利用学过的有关微生物培养的知识对此冰激凌进行检测。经过一番资料查阅,他们提出了如下实验设计思路。
立即去卖冰激凌的小店再买一个同样品牌的同种冰激凌;配制伊红一亚甲蓝琼脂培养基(该培养基可用来鉴别大肠杆菌,生长在此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菌落呈深紫色,并有金属光泽)、灭菌、倒平板;取10 mL刚融化的冰激凌作为原液,然后进行梯度稀释,稀释倍数为1× 10~1×10 ;取每个浓度的冰激凌液各0.1 mL,用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每个浓度涂3个平板,一共培养18个平板;在适宜温度下培养48h,统计菌落数目。
复习与提高(P30)
(1)请你从下面几个角度对这三位同学的思路进行评议。
①他们只打算对一个冰激凌进行检测,理由是:两个人吃过冰激凌后,都拉肚子了,所以再检测一个就足以说明问题。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
①不同意。
只检测一个冰激凌数据太少,不能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复习与提高(P30)
(1)请你从下面几个角度对这三位同学的思路进行评议。
②有没有必要对冰激凌原液进行梯度稀释?为什么?【提示:我国卫生部门规定了饮用水标准, 1mL自来水中细菌总数不可以超过100个(37 ℃培养24 h),
1 000 mL自来水中大肠杆菌菌落数不能超过3个(37℃培养48 h)】
②没有必要。
根据国家的标准,自来水中的大肠杆菌数目应该是非常少的。即使冰激凌中大肠杆菌数目超标了,也不可能很离谱,如果进行梯度稀释,最后培养出来的菌落数可能不在计数要求的范围内,从而导致结果误差大。解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让学生明白并不是所有的细菌检测培养都需要进行梯度稀释,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培养方案。
复习与提高(P30)
(1)请你从下面几个角度对这三位同学的思路进行评议。
③他们认为,在用该方法统计菌落数目时不需要设计对照组,所以只准备培养18个平板。你认为在这项检测中是否需要对照组?为什么?
③需要设置对照组。严格来说,应该设置两组对照组。一组为阴性对照组,不进行涂布或者用无菌水涂布平板;另一组为阳性对照组,涂布大肠杆菌。前者可以说明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后者可以说明该培养基能否培养出大肠杆菌。
复习与提高(P30)
(2)下图所示为4种菌落分布图,一般不能由涂布平板法得到的是_________。
复习与提高(P30)
B
(3)在完善实验设计思路后,三位同学进行了实验。培养结果显示,除了深紫色菌落,还有其他菌落存在,这说明了什么?如果以菌落数代表样品中的大肠杆菌数量,则统计结果比实际值是偏多还是偏少?为什么?
说明冰激凌中不仅有大肠杆菌,还有其他细菌或真菌等。统计结果比实际值偏少。
因为有些菌落可能会重叠,统计时容易将其误认为是一个茵落,并且这种计数方法统计的是活菌的数目。
复习与提高(P30)
(4)如果实验结果显示,检测的冰激凌中大肠杆菌含量超标了。接下来他们应该做什么
应该马上去小店告知店主这批冰激凌不能再卖了;还要告知食品卫生管理部门,以对这批冰激凌的来源进行追踪调查。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复习与提高(P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