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练习题(解析版)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4分)
文段 1: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qiú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文段 2: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锁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婆娑(suō) qiú(虬)枝
(2)找出画线句子中的一个错别字并改正。(1分)
“ 锁 ”改为“琐 ”
(3)联系语境,说说文段2中“自然”的意思。(1分)
理应,理所当然。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刘芳在书摊上意外发现了一本渴望已久的《红星照耀中国》,真是妙手偶得啊!
B.同学们在听了有关最美女教师的事迹报告后,不由得触目伤怀。
C.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滋暗长的影响。
D.前不久他父亲被迫下岗,近日他母亲又患上重病,真是祸不单行啊!
D【解析]A.“妙手偶得”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用在此处不合语境。B.“触目伤怀”指看到某种情况或某个物品,心里感到悲伤。用在此处与“听报告”的语境不符。C.“潜滋暗长”的意思是暗暗地生长。这里应改为“潜移默化”。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樊锦诗奉献大漠近40年,打造“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
B.我国科学家描绘出大豆最全基因图谱,此成果可以更好地提升分子育种方向。
C.大数据的生成有其内在规律,只有深刻认识并掌握这些规律,才能提高科学运用大数据的能力。
D.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并逐步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C[解析]A.成分残缺,“打造”后缺宾语,应在句末加“虚拟工程”;B.搭配不当,“提升”和“方向”搭配不当,应将“方向”改为“水平”;D.句式杂糅,删去“迈”或“转型”。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活得洒脱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拘谨的人,容易烦恼。
B.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C.近年来,禁止手机进校园的呼声不绝于耳。看来,中小学生是完全杜绝使用手机 还是有选择地使用手机 这已成为人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D.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
B[解析]A.把“容易幸福”后的逗号改为分号。C.选择问句中不能使用问号,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D.句末的括号属于句内括号,应把句号移至括号后面。
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在全国开展党史教育的当下,青年更需要充实青春底色,化解消沉情绪。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学习先辈的拼搏意志、吃苦精神,有助于激励当代青年以奋斗成就出彩人生
①有的娇气脆弱,一遇上挫折就放弃
②他们绝大多数在不愁吃穿的环境中长大,缺少磨炼③还有的存在咸鱼心态,得过且过
④有的不愿拼搏,常陷入彷徨和徘徊
A.②①④③ B.①④③② C.②④①③ D.④①③②
C[解析]C.作答此题,先通读句子,了解文段大意,再根据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借助关键词语排序。句子写的是当代青年的消极情况。根据“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内容上由“不愿拼搏”到“遇上挫折就放弃”的递进关系,可知④①③排序正确;②句是说明产生这些消积情绪的原因,应放在句首。
6.名著阅读。(4分)
在那一个星期里,每天晚上这些大蛾总要来朝见它们美丽的公主。那时候正是暴风雨的季节,晚上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我们的屋子又被遮蔽在许多大树后面,很难找到。它们经过这么黑暗和艰难的路程,历尽困苦来见它们的女王。
(1)选段出自法布尔(作者)的《昆虫记》。选段中的“大蛾”叫“孔雀蛾_”。(2分)
(2)选段反映出作者怎样的特点 (2分)
反映出作者善于观察、关爱自然生命,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7.古诗词默写填空。(6分)
(1)此物何足贵 但感别经时_。(《庭中有奇树》)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_。(晏殊《浣溪沙
(3)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欧阳修《采桑子》)
(4)《钱塘湖春行》一诗中直接抒发诗人对钱塘湖春景的喜爱的诗句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_
8.如今互联网已经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的越来越紧密,但也需要我们睁大一双慧眼去识别互联网带来的“坑”。(3分)
(1)刘女士就因为做了网络刷单兼职,在刷单过程中被要求扫描二维码以完成任务,最终被骗7000 余元。杨先生外出吃饭时,车窗上被贴了罚单,罚单上有一个“快速交罚款”的二维码,杨先生扫码支付了200元,之后才发现是骗局。
为了方便联系,爸爸给王晶买了一部手机。这天王晶很高兴,拿着手机,看到二维码就要扫一扫。这时,你会如何劝说她呢 语言力求得体、连贯。(2分)
示例:王晶,二维码不能随意扫的,因扫码而被骗钱财的事有很多。有些犯罪分子就是钻了这个空子,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因此,扫码前,我们应该弄清楚二维码的来由,这样就不会被骗了。
(2)同桌刘霄搜集了下边这幅漫画,请你谈谈其寓意。(1分)
示例: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造谣者必将被绳之以法。
(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渡荆门送别(4分)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颔联中的“随”字一直为人所称道,试简析其表现力。(2分)
“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
10.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点题,交代了地点和事由。颔联由荆门到楚地,随着所到,两岸似画卷一般渐次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B.颈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C.尾联写出诗人伫立江边,目送故乡的江水以及送别的万里行舟,满怀深情厚谊,表达了思乡深情。
D.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诗人少年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烈的思乡之情。
答案:C(作者赋予“故乡水”以人的感情,说故乡水送别自己的行舟,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留恋和不舍)
(二)(12分)与朱元思书(节选)
吴均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游盘山记(节选)
袁宏道
悬空石数峰,一壁青削到地,石粘空而立,如有神气性情者。亭负壁临绝涧,涧声上彻①,与松韵答。其旁为上方精舍②,盘之绝胜处也。
盘顶如初抽笋,锐而规,上为窣诸波,日光横射,影落塞外,奔风忽来,翻云抹海③。住足不得久,乃下。迂而僻,且无石级者,曰天门开。从髻石④取道,阔以掌,山石碍右臂,左履虚不见底,大石中绝者数。先与导僧约遇绝崄⑤处当大笑。每闻笑声,皆胆落。扪萝探棘,更上下仅得度。两岩秀削立,太古云岚,蚀壁皆翠。下得枰石⑥,方广可几筵⑦。抚松下瞰,
惊定乃笑。世上无拼命人,恶得有此奇观也。
[注释][注释]①涧声上彻:流水声一直传上去。②精舍:寺院的雅称。③抹海:风从海面吹过,好像擦拭一般。④髻石:盘山上地名,因形似盘在头上的发髻得名。⑤崄:同“险”。⑥枰石:棋盘石。⑦方广可几筵:大小略同于祭神的案席。
11.用“/”给文中的画线句子划分朗读停顿。(限两处)(2分)
先与导僧约/遇绝崄处/当大笑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蝉则千转不穷 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2)横柯上蔽 在上面
(3)盘之绝胜处也 最
(4)大石中绝者数 屡次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那些忙于治理国家大事的人也会流连忘返。
(2)抚松下瞰,惊定乃笑。
我们手扶松树向下看,平定惊魂,才大笑起来。
14.两文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2分)
同:两文都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异:《与朱元思书》还表达了归隐林泉、享受美景的愿望;《游盘山记》则表达了能够登临绝顶的欣喜与自豪之感。
附译文:悬空石是几座山峰,其中一座深色的山峰拔地而起,峰顶有一块大石悬空而立,很像一个性情中人。旁边有一亭背靠山壁下临深涧,流水声一直传上去,与风中松涛相和。亭旁是上方精舍,是盘山风景绝佳的地方。
盘山山顶形状人像刚出土的幼笋,又尖又圆。上面叫诸波,每当日光斜射,盘山的影子仿佛直投到塞外,每当风吹过,云雾翻腾,如同大海。在上面不能停留太久,就往下走,有一段迂回而偏僻,并且没有石级的路,叫天门开。从大石顶端找到一条路,才巴掌宽,山石挡着右臂,左脚悬空,途中有好几块石头挡路,我们事先与当向导的僧人约定,遇到绝险处,就要大笑示意,所以每当听到前面传来大笑,我们都胆战心惊。手攀着荆棘,反复试探,才过了这段路。前面见到两座山岩对峙,仿佛是太古以来的风云雾岚,将山壁染成翠绿。再往下有一块平整的大石,十分宽大,可以摆几桌酒席,我们手扶松树向下看,惊魂甫定,才大笑世上不敢冒生命危险的人,怎能探得如此奇景呢?
(三)门边有个位置(13分)
①每次纯净水送过来,这位师傅都匆匆忙忙。在门外脱下鞋子,穿着袜子,绕过过道,进客厅,再到饮水机旁边。我让他穿上拖鞋,他说,没时间,再说地板上很干净。
②一次,我请他抽支烟,坐一会儿。他感激地冲我笑笑,他说他下岗了,到纯净水公司承包了我们这个小区送纯净水的业务。生活还过得去,就是忙,就是累。我说:我们都是在苦弱中挣扎,只不过用不同的方式。他听了,得到安慰似的笑笑。
③星期天,儿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位师傅扛着水进来。儿子用手扇着鼻子,嗯,有一股气味。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这小子不肯罢休:你没闻到啊 一股浓烈的气味。
④我怒火中烧,我伸手就打。不料,这小子揭竿而起:打我干吗 就是臭,臭脚臭袜子的臭。我一下子呆住了,尴尬地止住了手。但心里还存着侥幸,希望走到门边的师傅没注意也没听见。可是,他站住了,扭过头来,满脸通红,歉疚地说:别怪孩子,都是我没注意。
⑤夜里,我跟孩子说:儿子,这次我真的不能原谅你,这位送纯净水的师傅,也有一个和你一般大的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他将一桶水送到这里,爬上五楼,一桶水只赚一块钱,流了多少汗 儿子很委屈,我只说臭,又没说其他的,你却要打我 许多事,许多心情,他这个年龄,显然不懂。
⑥再来的时候,这位师傅不再是脱了鞋径直走进来,他在门外窸窸窣窣弄了好长时间。进了客厅,脚上套了两只绿色的、类似塑料袋的鞋套。一种无法言说的尴尬,在彼此间心照不宣。我劝他无须这样细心,他笑一笑,服务总是讲究质量的。然后匆匆地干活,匆匆地走。那双绿色的鞋套,一直让我不安。
⑦门边有个位置!坐在沙发上抽烟,我忽然产生灵感。于是,和儿子把饮水机安置到这个地方。这样不要套什么鞋套,站在门槛一伸胳膊就可以换水。一次次地来,他好像没有在意饮水机位置的变化。我不希望他体察到我的用心,这点小小的方便,还需要别人在意么
⑧几天前,我在小区散步。楼上的一位老人喊住了我,打量了我好半天,好人!一声惊叹,吓了我一跳,为什么啊 大爷!老人说:“送水的那位师傅见人就讲,你为了让他方便,把饮水机移到门边,让家里人进门出门都不方便。”我脸一红,那点微不足道的方便,竟然被郑重地提起。
⑨老人说:“谁家的门边没有位置 再小的事,也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在心里给别人留个位置。”
15.下列对选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自然段写送水师傅进门脱下鞋子,这是为后文写儿子嫌弃他脚臭作铺垫。
B.文中的“儿子”因为看不起送水师傅而说他脚臭,没有礼貌,不懂得尊重人。
C.“我对儿子眨眨眼”这个神态描写说明“我”怕伤害送水的师傅,想提醒儿子不要说了。
D.文中画线句从侧面写出了送水的师傅体会到了“我”的善意,烘托了“我”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答案:B
【解析]B.根据文中“儿子很委屈,我只说臭,又没说其他的,你却要打我 许多事,许多心情,他这个年龄,显然不懂”可以看出,儿子没有看不起送水师傅而说他脚臭的意思。
16.从全文看,题目中的“位置”既指饮水机在门口摆放的位置_,又指_一个人内心里装着别人的地方。(4分)
17.文章结尾为什么要写老人的话 (3分)
交代了故事的结局;从侧面衬托出“我”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点明了中心:你心里有别人的位置,别人也会把你放在心上。
18.读完全文,作为文中儿子的同龄人,你想对文中的“儿子”说些什么 (3分)
示例:人应该有一颗体察别人难处的同情心,应该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和立场思考问题、做事情,不能再用苛刻的语言伤人心了!
(四)落在童年的雨(16分)
①陪儿子从学校出来,暴雨已经下了近半个小时,它还在撒着怒气,丝毫没有就此罢休的苗头。
②雨水顺着马路由高坡向低处流淌,淹没了井盖,洗净了驶过的车轮,我的思绪随着雨水上涨,漫延到我的童年--
③那个骄阳似火的暑假,田野里到处散播着丰收的喜讯。父母亲望着南边犯愁,他们必须赶在那团乌云飘来前,将水稻割完,把脱粒的稻谷平铺在晒谷场和屋顶平台上,利用乌云裹挟而来的强烈热浪和强劲疾风,草草地让稻谷迅速脱水,收拢后堆放在避雨的角落。
④风越刮越猛,吹过殷实的田野,翻滚金色的巨浪。只见父亲顺着风奔跑,母亲挑着一担稻谷,艰难缓慢地挡住风吹去的方向,我扛着小半袋刚刚收获的稻谷跟在母亲背后,编织袋里汇集的泥水从最低的一角流淌出来,顺着我的肩膀,渗透我的衣服,一股掺杂着稻谷芳香和汗水咸味儿的气息扑鼻而来。
⑤风夹着清凉的湿气,父亲已经在屋顶平台上手忙脚乱,从他所站的位置,我猜想他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稻谷的收拢重任。风越来越沉,被水汽拖累。风止,雨至。急切的雨子弹似的击中我的肩背,打得“啪啪”作响,一瞬间,我和母亲被蜂拥而至的雨柱团团包围,前方、后背、左边、右侧,一片片混沌不清的迷雾,一声声万马齐喑的嘈杂,一股股尘埃落定的泥腥。我紧跟着母亲,她在我前面蹒跚地行走,箩筐里的稻谷沾上雨水,担子变得越来越沉,脚下的耕基路变得泥泞不堪,每一步都变得艰难。
⑥前面是一个小土坡,母亲试图踩上去,右脚落上去时用力踩实,人和扁担歪成斜坡状,左脚想跟进时,一个踉跄,连人带筐翻倒在土坡下,稻谷洒落在泥泞的路面和稻田里。母亲瘫坐在泥里,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回头看着我,强忍着没有哭出,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我赶紧上前把母亲扶起,和母亲一起把洒落的稻谷捧入箩筐。雨丝毫没有停息的意思,父亲出现在雨幕中,接过母亲肩上的担子,母亲接过我肩上的编织袋。父亲冲在前面,母亲紧跟其后,我踩着他们踩过的脚印。我们冒雨前行,被雨幕遮蔽,被声响掩埋,被凉气冲淡,消失在旷野的乡间骤雨中。
⑦那一刻,我懂得了父母的艰辛,懂得了生活的不易。2那场雨后,我慢慢长大,慢慢变得少年老成,那年我10岁。
⑧“爸爸,我们打电话给妈妈,让她来接我们吧。”雨还在下,我和儿子站立在楼道里。一个想法急切地跳了出来,“儿子,要不我们冒雨走回家吧 ”他愣了一下,然后欣然接受。
⑨我拉着儿子的手,漫步走在雨中。雨水肆无忌惮地泼洒,湿透的衣衫紧紧裹着我们的身体,雨水浸透衣服,渗入身体的每一个毛孔,清爽却带着一丝凉意。
(选自《散文选刊》,作者李零,有删改)
19.作者在文中插叙了哪件往事 请简要概括。(2分)
“我”10岁时和父母在暴雨中收获稻谷。
20.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第①段进行赏析,并说说本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4分)
①这一段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暴雨的猛烈和持久。
②结构上,这一段照应标题和结尾,并引出下文插叙的内容。
21.结合语境,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父亲冲在前面,母亲紧跟其后,我踩着他们踩过的脚印。
“冲"写出父亲快步走在前面,在雨中前行的无畏和劳动的艰辛;“跟"写出母亲默契地配合父亲;“踩”写出童年的“我"顺着父母的脚印行走。这三个动词,生动地描写了一家人在雨中艰难、无畏地担稻谷回家的情景,写出三人配合的默契和劳动的艰辛,为下文"我”带领儿子雨中漫步作铺垫。
22.文章以《落在童年的雨》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3分)
题目概括了文章回忆童年往事的主要内容,含蓄提示了童年苦难对人生的成长有重要作用的主旨,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3.第⑧段中“我”为什么“急切”地跳出一个想法 儿子为什么“愣”了一下 之后“欣然接受”说明了什么 (3分)
①通过回忆童年往事,“我”突然萌生了让儿子也经历淋雨后获得成长的想法。②儿子对爸爸冒雨回家的提议感到意外。③儿子对爸爸的信任,懂事。也有儿子对新鲜做法的新奇、感兴趣。
三、写作(50 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汪曾祺说,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
同样的情境,一个人在花间,学会了思考;一个人在花间,会活成一朵花的样子。雨天,花是清澈明朗的姿态;晴天,花是光华灿烂的模样。无论如何,一个人也应该如此,在不同的环境里,拥有不同的心境,但不变的是如一朵花般怒放的信念。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XXX”代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练习题(原卷版)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4分)
文段 1: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qiú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文段 2: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锁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婆娑( ) qiú( )枝
(2)找出画线句子中的一个错别字并改正。(1分)
“ ”改为“ ”
(3)联系语境,说说文段2中“自然”的意思。(1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刘芳在书摊上意外发现了一本渴望已久的《红星照耀中国》,真是妙手偶得啊!
B.同学们在听了有关最美女教师的事迹报告后,不由得触目伤怀。
C.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滋暗长的影响。
D.前不久他父亲被迫下岗,近日他母亲又患上重病,真是祸不单行啊!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樊锦诗奉献大漠近40年,打造“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
B.我国科学家描绘出大豆最全基因图谱,此成果可以更好地提升分子育种方向。
C.大数据的生成有其内在规律,只有深刻认识并掌握这些规律,才能提高科学运用大数据的能力。
D.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并逐步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活得洒脱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拘谨的人,容易烦恼。
B.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C.近年来,禁止手机进校园的呼声不绝于耳。看来,中小学生是完全杜绝使用手机 还是有选择地使用手机 这已成为人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D.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
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在全国开展党史教育的当下,青年更需要充实青春底色,化解消沉情绪。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学习先辈的拼搏意志、吃苦精神,有助于激励当代青年以奋斗成就出彩人生
①有的娇气脆弱,一遇上挫折就放弃
②他们绝大多数在不愁吃穿的环境中长大,缺少磨炼③还有的存在咸鱼心态,得过且过
④有的不愿拼搏,常陷入彷徨和徘徊
A.②①④③ B.①④③② C.②④①③ D.④①③②
6.名著阅读。(4分)
在那一个星期里,每天晚上这些大蛾总要来朝见它们美丽的公主。那时候正是暴风雨的季节,晚上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我们的屋子又被遮蔽在许多大树后面,很难找到。它们经过这么黑暗和艰难的路程,历尽困苦来见它们的女王。
(1)选段出自法布尔(作者)的《 》。选段中的“大蛾”叫“ ”。(2分)
(2)选段反映出作者怎样的特点 (2分)
7.古诗词默写填空。(6分)
(1)此物何足贵 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2)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3)芳草长堤,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4)《钱塘湖春行》一诗中直接抒发诗人对钱塘湖春景的喜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今互联网已经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的越来越紧密,但也需要我们睁大一双慧眼去识别互联网带来的“坑”。(3分)
(1)刘女士就因为做了网络刷单兼职,在刷单过程中被要求扫描二维码以完成任务,最终被骗7000 余元。杨先生外出吃饭时,车窗上被贴了罚单,罚单上有一个“快速交罚款”的二维码,杨先生扫码支付了200元,之后才发现是骗局。
为了方便联系,爸爸给王晶买了一部手机。这天王晶很高兴,拿着手机,看到二维码就要扫一扫。这时,你会如何劝说她呢 语言力求得体、连贯。(2分)
(2)同桌刘霄搜集了下边这幅漫画,请你谈谈其寓意。(1分)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渡荆门送别(4分)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颔联中的“随”字一直为人所称道,试简析其表现力。(2分)
10.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点题,交代了地点和事由。颔联由荆门到楚地,随着所到,两岸似画卷一般渐次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B.颈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C.尾联写出诗人伫立江边,目送故乡的江水以及送别的万里行舟,满怀深情厚谊,表达了思乡深情。
D.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诗人少年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烈的思乡之情。
(二)(12分)与朱元思书(节选)
吴均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游盘山记(节选)
袁宏道
悬空石数峰,一壁青削到地,石粘空而立,如有神气性情者。亭负壁临绝涧,涧声上彻①,与松韵答。其旁为上方精舍②,盘之绝胜处也。
盘顶如初抽笋,锐而规,上为窣诸波,日光横射,影落塞外,奔风忽来,翻云抹海③。住足不得久,乃下。迂而僻,且无石级者,曰天门开。从髻石④取道,阔以掌,山石碍右臂,左履虚不见底,大石中绝者数。先与导僧约遇绝崄⑤处当大笑。每闻笑声,皆胆落。扪萝探棘,更上下仅得度。两岩秀削立,太古云岚,蚀壁皆翠。下得枰石⑥,方广可几筵⑦。抚松下瞰,
惊定乃笑。世上无拼命人,恶得有此奇观也。
[注释][注释]①涧声上彻:流水声一直传上去。②精舍:寺院的雅称。③抹海:风从海面吹过,好像擦拭一般。④髻石:盘山上地名,因形似盘在头上的发髻得名。⑤崄:同“险”。⑥枰石:棋盘石。⑦方广可几筵:大小略同于祭神的案席。
11.用“/”给文中的画线句子划分朗读停顿。(限两处)(2分)
先与导僧约/遇绝崄处/当大笑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蝉则千转不穷 ________________
(2)横柯上蔽 ________________
(3)盘之绝胜处也 ________________
(4)大石中绝者数 ________________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抚松下瞰,惊定乃笑。
14.两文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2分)
(三)门边有个位置(13分)
①每次纯净水送过来,这位师傅都匆匆忙忙。在门外脱下鞋子,穿着袜子,绕过过道,进客厅,再到饮水机旁边。我让他穿上拖鞋,他说,没时间,再说地板上很干净。
②一次,我请他抽支烟,坐一会儿。他感激地冲我笑笑,他说他下岗了,到纯净水公司承包了我们这个小区送纯净水的业务。生活还过得去,就是忙,就是累。我说:我们都是在苦弱中挣扎,只不过用不同的方式。他听了,得到安慰似的笑笑。
③星期天,儿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位师傅扛着水进来。儿子用手扇着鼻子,嗯,有一股气味。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这小子不肯罢休:你没闻到啊 一股浓烈的气味。
④我怒火中烧,我伸手就打。不料,这小子揭竿而起:打我干吗 就是臭,臭脚臭袜子的臭。我一下子呆住了,尴尬地止住了手。但心里还存着侥幸,希望走到门边的师傅没注意也没听见。可是,他站住了,扭过头来,满脸通红,歉疚地说:别怪孩子,都是我没注意。
⑤夜里,我跟孩子说:儿子,这次我真的不能原谅你,这位送纯净水的师傅,也有一个和你一般大的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他将一桶水送到这里,爬上五楼,一桶水只赚一块钱,流了多少汗 儿子很委屈,我只说臭,又没说其他的,你却要打我 许多事,许多心情,他这个年龄,显然不懂。
⑥再来的时候,这位师傅不再是脱了鞋径直走进来,他在门外窸窸窣窣弄了好长时间。进了客厅,脚上套了两只绿色的、类似塑料袋的鞋套。一种无法言说的尴尬,在彼此间心照不宣。我劝他无须这样细心,他笑一笑,服务总是讲究质量的。然后匆匆地干活,匆匆地走。那双绿色的鞋套,一直让我不安。
⑦门边有个位置!坐在沙发上抽烟,我忽然产生灵感。于是,和儿子把饮水机安置到这个地方。这样不要套什么鞋套,站在门槛一伸胳膊就可以换水。一次次地来,他好像没有在意饮水机位置的变化。我不希望他体察到我的用心,这点小小的方便,还需要别人在意么
⑧几天前,我在小区散步。楼上的一位老人喊住了我,打量了我好半天,好人!一声惊叹,吓了我一跳,为什么啊 大爷!老人说:“送水的那位师傅见人就讲,你为了让他方便,把饮水机移到门边,让家里人进门出门都不方便。”我脸一红,那点微不足道的方便,竟然被郑重地提起。
⑨老人说:“谁家的门边没有位置 再小的事,也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在心里给别人留个位置。”
15.下列对选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自然段写送水师傅进门脱下鞋子,这是为后文写儿子嫌弃他脚臭作铺垫。
B.文中的“儿子”因为看不起送水师傅而说他脚臭,没有礼貌,不懂得尊重人。
C.“我对儿子眨眨眼”这个神态描写说明“我”怕伤害送水的师傅,想提醒儿子不要说了。
D.文中画线句从侧面写出了送水的师傅体会到了“我”的善意,烘托了“我”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从全文看,题目中的“位置”既指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指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4分)
17.文章结尾为什么要写老人的话 (3分)
18.读完全文,作为文中儿子的同龄人,你想对文中的“儿子”说些什么 (3分)
(四)落在童年的雨(16分)
①陪儿子从学校出来,暴雨已经下了近半个小时,它还在撒着怒气,丝毫没有就此罢休的苗头。
②雨水顺着马路由高坡向低处流淌,淹没了井盖,洗净了驶过的车轮,我的思绪随着雨水上涨,漫延到我的童年--
③那个骄阳似火的暑假,田野里到处散播着丰收的喜讯。父母亲望着南边犯愁,他们必须赶在那团乌云飘来前,将水稻割完,把脱粒的稻谷平铺在晒谷场和屋顶平台上,利用乌云裹挟而来的强烈热浪和强劲疾风,草草地让稻谷迅速脱水,收拢后堆放在避雨的角落。
④风越刮越猛,吹过殷实的田野,翻滚金色的巨浪。只见父亲顺着风奔跑,母亲挑着一担稻谷,艰难缓慢地挡住风吹去的方向,我扛着小半袋刚刚收获的稻谷跟在母亲背后,编织袋里汇集的泥水从最低的一角流淌出来,顺着我的肩膀,渗透我的衣服,一股掺杂着稻谷芳香和汗水咸味儿的气息扑鼻而来。
⑤风夹着清凉的湿气,父亲已经在屋顶平台上手忙脚乱,从他所站的位置,我猜想他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稻谷的收拢重任。风越来越沉,被水汽拖累。风止,雨至。急切的雨子弹似的击中我的肩背,打得“啪啪”作响,一瞬间,我和母亲被蜂拥而至的雨柱团团包围,前方、后背、左边、右侧,一片片混沌不清的迷雾,一声声万马齐喑的嘈杂,一股股尘埃落定的泥腥。我紧跟着母亲,她在我前面蹒跚地行走,箩筐里的稻谷沾上雨水,担子变得越来越沉,脚下的耕基路变得泥泞不堪,每一步都变得艰难。
⑥前面是一个小土坡,母亲试图踩上去,右脚落上去时用力踩实,人和扁担歪成斜坡状,左脚想跟进时,一个踉跄,连人带筐翻倒在土坡下,稻谷洒落在泥泞的路面和稻田里。母亲瘫坐在泥里,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回头看着我,强忍着没有哭出,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我赶紧上前把母亲扶起,和母亲一起把洒落的稻谷捧入箩筐。雨丝毫没有停息的意思,父亲出现在雨幕中,接过母亲肩上的担子,母亲接过我肩上的编织袋。父亲冲在前面,母亲紧跟其后,我踩着他们踩过的脚印。我们冒雨前行,被雨幕遮蔽,被声响掩埋,被凉气冲淡,消失在旷野的乡间骤雨中。
⑦那一刻,我懂得了父母的艰辛,懂得了生活的不易。2那场雨后,我慢慢长大,慢慢变得少年老成,那年我10岁。
⑧“爸爸,我们打电话给妈妈,让她来接我们吧。”雨还在下,我和儿子站立在楼道里。一个想法急切地跳了出来,“儿子,要不我们冒雨走回家吧 ”他愣了一下,然后欣然接受。
⑨我拉着儿子的手,漫步走在雨中。雨水肆无忌惮地泼洒,湿透的衣衫紧紧裹着我们的身体,雨水浸透衣服,渗入身体的每一个毛孔,清爽却带着一丝凉意。
(选自《散文选刊》,作者李零,有删改)
19.作者在文中插叙了哪件往事 请简要概括。(2分)
20.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第①段进行赏析,并说说本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4分)
21.结合语境,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父亲冲在前面,母亲紧跟其后,我踩着他们踩过的脚印。
22.文章以《落在童年的雨》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3分)
23.第⑧段中“我”为什么“急切”地跳出一个想法 儿子为什么“愣”了一下 之后“欣然接受”说明了什么 (3分)
三、写作(50 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汪曾祺说,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
同样的情境,一个人在花间,学会了思考;一个人在花间,会活成一朵花的样子。雨天,花是清澈明朗的姿态;晴天,花是光华灿烂的模样。无论如何,一个人也应该如此,在不同的环境里,拥有不同的心境,但不变的是如一朵花般怒放的信念。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XXX”代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