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烽火,情何以抒 ——初中语文八年级 26《春望》《雁门太守行》对比阅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乱世烽火,情何以抒 ——初中语文八年级 26《春望》《雁门太守行》对比阅读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9 15:4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乱世烽火,情何以抒 ——《春望》《雁门太守行》对比阅读教学设计
学思目标&教学设计
学思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律理解诗歌内容;
2、体会悠悠烽火下,作者在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教学设计:
前置任务:自由朗读并翻译《春望》《雁门太守行》的诗句。
(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
一、课前检测
二、情境创设
俄乌战争持续不断,巴以冲突接连升级,韩朝炮火再起冲突。战争的阴云似乎从来都没有远离我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溯古追昔,去感受一下千年前的战争风云给诗人们带来的情思吧。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置身战争现场,唤醒学生的情感认知,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展示主副标题)
乱世烽火,情何以抒
------《春望》《雁门太守行》对比阅读教学设计
三、欣赏诗歌
【任务一】一读诗歌
熟读诗歌感韵律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小组朗读,体会不同体裁诗歌的韵律。
预设: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诗歌的韵律:
《春望》是五言律诗,全诗押平声韵,中间两联对仗,形式整齐雅致,音韵华美。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曲名,歌行体古诗,它用韵自由。中间两联没有对仗要求。表现出乐府诗的鲜明节奏。
【任务二】二读诗歌
赏读诗歌知内容
1.小组交流,理解诗意( B号主译,C号展示)。
2.小组交流朗读,分清重音,注意语调语速(A号主诵,D号展示,组长说明理由)。
预设:
【律诗】古典近体诗的一种,讲究对仗、平仄押韵,创作方面多用起承转合。
女生齐读: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行】乐府旧题,古乐府的一种体裁,以战事为主题的抒情诗。
男生齐读: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任务三】三读诗歌
品读诗歌悟情思
为了表情达意,诗人都用了哪些手法?试从炼字、修辞、描写、表现手法等方面简要分析。
要求:个人批注,小组交流,全班分享(C、D号加2分)。
知人论世:
思考:战争触发了主人公的什么情感?
背景链接:
1.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诗人得知唐肃宗继位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有所作为。结果在半路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因他官职卑微,所以未被囚禁,至德二载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触景生情、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2.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元和四年(809),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李贺凭借想象和听说的战争场面,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征战诗。
学生总结:
《春望》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被叛军占领后,长安城凄惨破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已的感情。《雁门太守行》这首诗描绘了将士们临危不惧、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赞颂了将士们顽强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忘身报国的坚定决心。
【任务四】四读诗歌
美读诗歌展情怀
1.“诗圣”写诗,总是满眼苍生心系天下。他的这首诗重在描绘景物(国、山河、草木、花、鸟),但景中有情(破、深、溅泪、惊心);重在抒情,是借事抒情(断“家书”、搔“白头”)。诗中景物有声有色,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忧国思乡的感情。
齐声诵读,声情悲壮,读出忧国忧民。
2.“诗鬼”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他的这首诗是大军压境的黑云,是守城将士的金甲,是血流成河的深紫,是夜间偷袭的红旗,是捐躯报国的黄金台。
齐声诵读,读出奇异诡谲,豪情悲壮。
四、教师寄语
烽火悠悠,杜甫心系天下;金戈铁马,李贺以死报国。我们热爱和平,也从不畏惧战争,愿我们心系家国,为我中华之强盛而努力读书!
五、作业布置
1.默写《春望》《雁门太守行》。
2.展开想象,描述《春望》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其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