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港珠澳大桥连接深圳-香港、广州-佛山、珠海-澳门三大经济圈,沟通珠江口东西两岸。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所在,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加强与亚太地区的经贸合作。
加强粤港澳之间的区域联系,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
新课导入
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
视频: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
肇庆
广州
佛山
深圳
东莞
惠州
珠海
中山
江门
香港
澳门
江门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两个特别行政区:
广州
佛山
肇庆
深圳
东莞
惠州
珠海
中山
香港
澳门
广东九市:
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成为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
肇庆
广州
佛山
深圳
东莞
惠州
珠海
中山
江门
香港
澳门
珠江三角洲拟改变以往
“前店后厂”经贸格局
强化创新引领
发挥特有优势
第一章 认识区域
第3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1.结合材料,理解区域联系的概念。
2.运用资料,掌握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
3.运用资料,掌握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4.联系生产生活实践,正确理解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联系
1
1、区域联系的形式
物质
能量
信息
2、区域联系的要素
社会
经济
历史
文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指地理上相邻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彼此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或地区之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协调成员国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政策,进而形成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劳务、技术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济区域。
3、区域联系的突出表现
如: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等。
截至2018年底,世界上主要的区域经济组织有: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类型多种多样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美加自由贸易协定(CUS FTA) 、
东盟自由贸易协定(AFTA) 、欧洲经济区(EEA) 、东亚经济论坛(EAEC) 、欧洲自由贸易协定(EFTA) 、欧洲联盟(EU) 、二十国集团(G20)等。
经济全球化:
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管理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活动,包括生产资料、信息、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性配置与重组。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交织、逐渐融合的重要表现。在世界范围内,需要确立规范经济行为的国际规则,逐步建立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
发展机遇
新的挑战
读P26图及相关资料,思考并完成活动1任务。
活动
(1)想一想,隋朝大运河对加强当时我国南方与北方间交流联系有哪些重要作用
有利于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物资运输,提高运输总量,降低运输成本;有利于加强南方和北方之间的人口流动、实现文化交流与融合。
(2)议一议,隋朝大运河对我国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加速了商业的发展,使商业的销售范围和销售量得到了提高;降低了运输成本,从而使商品的成本下降,亦加速了商品的售卖;有利于部分人员的就业。总体上繁荣了当时的社会经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有人说,该运河吧中原文化带到了北方和南方,也把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鱼米桑茶水乡文化带到了中原,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繁荣。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略。
读P27图及相关资料,思考并完成活动2任务。
(1)归纳伊基托斯市的地理环境特点。
(2)橡胶产业是伊基托斯市崛起的基础,该市依托橡胶产业发展是否明智 说出你的理由。
伊基托斯市位于低纬度地区、亚马孙雨林区,平原地形,终年高温多雨,河流密布,盛产橡胶,对外交通以水运和航空为主。
不明智。橡胶产业属于初级工业产品,利润较低;伊基托斯市交通不便,不利于橡胶制品的运输,运费较高;橡胶产业技术门槛较低,不利于产业的持续发展。
活动
(3)该市为何不修建铁路和高速公路,以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彰显特色是否合理 人们称伊基托斯为“与世隔绝的天使之城”,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内涵
伊基托斯市西部为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难以跨越,进行道路工程建设技术难度大、成本高;东部距海遥远,且为亚马孙热带雨林区,沼泽河流密布,需要建设大量桥梁,道路建设的总体投资大,技术难度大。
“与世隔绝”是指伊基托斯市的交通不便,与外部的联系较少;“天使之城”是指由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当地具有风俗特色的民居与异域风情的欧式建筑交相呼应,热带雨林地区的风光特色十足,游客可以依据当地具体情况选择摩托或者乘船观赏这些风光,而这座城市也将变为美不胜收的旅游胜地。
区域协调发展
2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国家或地区内部普遍存在。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对于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因及意义
阅读拓展——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基本国情。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包括四大板块、三大战略、老少边穷地区发展、城市群建设和陆海统筹发展等。实施区域协调发展,能够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推动陆海内外联动,加强东西双向互济,提升区域的互联互通和整体开放水平。
四大板块协调发展:
四大板块协调发展:
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建设内外通道和区域性枢纽,培育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
实施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推动国企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增强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和整体竞争力。
推动中部崛起,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集聚功能。
在东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引领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建立全方位开放型经济体系。
国家三大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
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
“一带一路”倡议
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民族地区健康发展,推进边疆地区开发开放。
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
工作重点包括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培育特色经济,加强环境建设。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
推进新型城镇化:
按照优化提升东部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城市群的要求,形成一批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促进国土空间均衡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城市群。
构建统一高效的国家自然资源管理体制;
促进传统海洋产业升级转型,培育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
整治海岸带的水体、大气和固废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手段,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资源跨区域调配
产业转移
① 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② 合作项目不断增多
③ 科技、信息和人才联系日益密切
④ 在合作中相互发展,实现“双赢”
2、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
人才,资金,技术,管理
资源,能源,劳动力
西部大开发战略
读P29相关资料,思考并完成活动1任务。
(1)我国从三大经济地带到四大板块经济区域的调整,其主要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2)比较我国四大板块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经济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
活动
(1)我国从三大经济地带到四大板块经济区域的调整,其主要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为科学反映我国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发布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以及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
我国四大板块经济区
经济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
(2)比较我国四大板块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经济发达,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
承东启西,人力资源丰富
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如矿产、油气、水能、土地等)
重化工业发达,城镇化水平高
矿产资源、能源缺乏
城镇化率偏低,产业层次较低
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枯竭
我国四大板块经济区
读P29图及相关资料,思考并完成活动2任务。
活动
(1)分析苏南、苏中和苏北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苏南:属于长三角经济圈核心地带,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好,教育科技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
苏中和苏北:农业基础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空间大,土地资源丰富,可以承接苏南的产业转移。
(2)徐宿淮盐高铁和连淮扬镇高铁的修建,对促进江苏省内区域均衡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完善江苏铁路网,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
使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的交通更加便捷,加强物资与人员的流通效率。
江苏省区域发展
江苏省区域发展
俄罗斯东西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经济指标比重 单位:%
项目 西部 东部 项目 西部 东部
面积 25 75 矿产资源 30 70
人口 79 21 森林资源 20 80
工农业生产总值 80 20 淡水资源 6 94
科技力量 95 5 水力资源 5 95
能源资源 10 90 农业用地 90 10
读P30表格及相关资料,思考并完成活动3任务。
活动
(2)从人口数量、城市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对比分析俄罗斯东部与西部的特点。
(3)俄罗斯缩小区域差异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俄罗斯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多,城市密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自然资源稀缺;俄罗斯东部地区人口数量少,城市稀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自然资源丰富。
通过交通运输的联网,可以发展东部以电力产业为代表的能源项目,规范劳务移民,促进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经济发展,完善区域发展政策,培育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实现东西部协同发展。
(1)俄罗斯东部与西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举例说明。
地形:俄罗斯西部是以平原为主的地区,东部地区有平原、山地和高原。
气候:俄罗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温暖湿润。
江苏省区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