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体液调节
1.体液调节≠激素调节
体液调节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数素,还包括参与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其他体液因子,如组织胺、某些气体分子(NO、CO等)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O2),而激素调节的研究对象只有激素。
2.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3.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区别
①内分泌腺:又称“无管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细胞周围的血管和淋巴,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输送到各细胞、组织或器官中,调节身体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和组织器官(的活动,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胸腺、胰岛等。
②外分泌腺:又称“有管腺”,其分泌物通过腺导管输送到相应的器官或体外,如唾液腺、胃腺、肠腺、汗腺、皮脂腺、乳腺、泪腺、肝脏等。
4.激素不一定都由内分泌腺产生,有的激素由内分泌细胞产生,如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处的分泌细胞产生。
5.关于酶、激素、维生素的易错点
①来源:酶在机体内所有的活细胞(成熟的红细胞除外)中都能产生,激素只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分泌的,维生素在动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主要从食物中获得。②本质
a. 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b. 激素:肽类激素(如下丘脑、胃肠道黏膜产生的激素);蛋白质类激素(如生长激素、胰岛素);氨基酸衍生物(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类固醇激素(如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c.维生素:小分子有机物
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
水溶性: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C
③功能:酶 催化;激素-调节;维生素-多为某些酶的辅酶的组成成分,对维持生物正常发育、物质代谢等有重要作用。
④特点:均具有“微量高效性”-量少而作用大。(2)促激素释放激素与促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的,能刺激垂体合成和分泌相应的促激素。而促激素由垂体合成和分泌,用来刺激相应内分泌腺合成并分泌激素。
6.激素调节特点的易错点
(1)错误地认为所有激素受体都位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或认为激素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分泌蛋白。
①激素未必是分泌蛋白:如性激素为固醇类,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的化学本质为氨基酸衍生物。
②激素受体未必都位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多肽及蛋白质类激素(大分子)的受体在细胞膜上,而固醇类激素、部分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小分子)的受体为细胞质受体或细胞核受体。
(2)误认为分泌激素的细胞本身不会含该激素的受体或错将“只作用于靶细胞”视作“只运输给靶细胞”。
①激素的靶细胞既可以是其他细胞,也可以是分泌激素的自身细胞。
②激素只作用于靶细胞≠只运输给靶细胞:激素只作用于靶细胞(因只有靶细胞的细胞膜上或细胞内才有其受体),但激素分泌后会广泛运输或弥散于体液中,并非“只运输给”靶细胞。
7.血糖调节的易错点
①血糖在肝脏处合成肝糖原,在骨骼肌处合成肌糖原,肝糖原可再分解为葡萄糖,肌糖原不能再分解为葡萄糖。
②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除胰高血糖素外,还有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等。但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③糖尿≠糖尿病,如果正常人一次性摄入糖过多,尿中会出现葡萄糖,但该人不是糖尿病患者。
④误认为糖尿病均由胰岛B细胞受损所致或糖尿病均可通过“注射胰岛素予以治疗”。
糖尿病产生的三大原因:一是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这种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二是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缺乏,导致胰岛素发挥作用受阻,进而导致血糖浓度过高,这种糖尿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三是自身免疫病患者,此类病人产生了针对葡萄糖载体或胰岛素受体的抗体,从而导致血浆中葡萄糖不能正常进入细胞发生分解或化,因此,血糖浓度会升高。
8.体温调节中的易错点
①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高温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节。
②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既增加产热量,又减少散热量;高温条件下的体温调节主要是增加散热量。
③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也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④在发高烧时,人体的产热不一定大于散热,除非病人的体温在持续升高,如果体温保持不变,则产热就等于散热。
⑤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温度感受器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9.体温调节过程中关于产热和散热的4个误区
①体温调节过程中,改变的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而不是产热和散热相对平衡的状态。②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散热也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③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环境温度的改变超出了机体的调节能力时,则体温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④混淆“打寒战”与“起鸡皮疙瘩”“打寒战”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起鸡皮疙瘩”指立毛肌收缩,两者都是升高体温的途径。
10.对水盐平衡的理解错误
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不等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部位是垂体,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部位是下丘脑。
②血浆渗透压升高和降低时的调节方式不同:当血浆渗透圧升高时,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血浆渗透压降低时调节方式仅有体液调节。
【名师点拨】
1.胰腺是一种特殊的腺体,分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其外分泌部可以分泌消化液(胰液),内分泌部(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
2.促胰液素发现实验的几点说明
①两个实验都体现了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②两个实验都遵循科学性原则:设计对照实验和控制单一变量。
③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随血液循环到达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④沃泰默在实验中切除了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反射弧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故实验证明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节控制的结论是错误的,从而错过了一次发现激素调节的机会。
⑤研究表明,胰液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但以体液调节为主。
3.血糖的来源和去向分析
①血糖最主要的来源是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糖类;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是肝糖原分解;血糖的主要去向是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
②血糖氧化分解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③血糖可转化为肝糖原和肌糖原,肝糖原可再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而肌糖原在肌肉细胞中转变为乳酸,不能直接转化为血糖。
④由血糖转化的某些氨基酸为非必需氨基酸,最多有13种。
4.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一体液调节、神经一体液-免疫调节适用场景的判断
①分级调节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中都存在。神经调节中的分级调节是指位于脊髓等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体液调节中的分级调节是指下丘脑→垂体→靶腺体轴的调控路径;
②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类型。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中都存在着反馈调节。
③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判断:如果由反射弧中的结构参与调节,往往涉及神经调节。当在效应器中涉及一些内分泌腺时,要注意:如果只是在神经系统作用下腺体分泌相关激素,此时只有神经调节;如果此腺体分泌的激素继续发挥作用,此时是神经一体液调节。
④神经一体液-免疫调节往往只适用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一种宏观的、整体的调节,称为“网络机制”。
5.关于激素特点的归纳
①只有某种激素的靶细胞才具有该激素的受体,非靶细胞没有该激素的受体;
②几乎所有的细胞都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所以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机体几乎所有细胞,但不能因此说甲状腺激素没有特异性。
③内分泌细胞释放激素的方式一般均为胞吐,可以提高其释放速度,便于其更快地发挥调节作用。
④激素既不组成生物体和细胞的结构,又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也不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还不能起催化作用,仅仅有调节细胞代谢的作用。
6.归纳概括水盐调节的四个重要结论
①渗透压感受器和渗透压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水盐平衡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一体液调节。
②抗利尿激素的产生、分泌部位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而释放部位是垂体后叶。
③在水盐平衡调节中,下丘脑内既有感受器,又有效应器(分泌激素)。
④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来完成的。
7.下丘脑功能归纳
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枢纽。
(1)作为内分泌腺下丘脑通过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通过控制垂体的功能来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2)作为神经中枢
①下丘脑中有血糖调节中枢,该中枢通过神经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②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可调节体温的相对恒定。
③下丘脑中还有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
(3)作为感受器和效应器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内环境中渗透压的改变(作为感受器),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作为效应器),从而调节水盐平衡。
(4)作为传导渠道下丘脑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
8.人类与激素分泌异常有关的疾病
激素 病症 病因 症状
甲状腺激素 呆小症 幼年时分泌不足 身材矮小、智力低下
甲亢 成年时分泌过多 精神亢奋、代谢旺盛、身体日渐消瘦
地方性甲状腺肿 因缺碘导致合成不足 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大脖子病”)
生长激素 侏儒症 幼年时分泌过少 身材矮小、智力正常
巨人症 幼年时分泌过多 身材异常高大
肢端肥大症 成年时分泌过多 身体指、趾等端部增大
胰岛素 糖尿病 分泌不足等 出现尿糖等症状
【实验探究】
1 .动物激素功能的研究
(1)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摘除法(植入法) 饲喂法 注射法
实验设计 实验组 摘除内分泌腺 饲喂动物激素 注射动物激素
空白对照组 不摘除内分泌腺 不饲喂动物激素 不注射动物激素(如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设计 自身对照或条件对照组 对摘除内分泌腺的实验组补充激素(或植入内分泌腺) - -
实验目的 验证或探究某种内分泌腺的生理作用 验证或探究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 验证或探究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
举例 垂体、甲状腺等 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 生长激素、胰岛素等
(2)方法示例
①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a.饲喂法
b.摘除法和注射法
②验证胰岛素的生理功能
(3)动物激素功能的研究的注意事项
①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相同,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动物进行随机平均分组,且每组不能只有一只。
②在研究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实验设计中,要注意设计对照实验,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论更加科学。进行注射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不可用蒸馏水);进行饲喂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可饲喂蒸馏水。
③在设计实验时,要充分考虑相关激素的化学本质,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
④对于幼小的动物一般不用摘除法或注射法,例如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就应该采用饲喂法。
【对点训练】
1.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验证Mg是植物必需元素的实验,利用了“加法原理”
B.“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利用了“加法原理”
C.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利用了“减法原理”
D.沃泰默切除通向狗小肠的神经,用稀盐酸刺激小肠探究胰液分泌的实验,利用了“减法原理”
【答案】A
【分析】
1、加法原理是绐研究对象施加自变量进行干预。也就是说,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求某一变量会产生什么结果 ,即知道自变量,不知道因变量;
2、减法原理是排除自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干扰,同时尽量保持被研究对象的稳定。具体而言,结果已知,但不知道此结果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求确切的原因变量。
【详解】
A、验证Mg是植物必需元素的实验,实验组配置缺Mg的完全培养液,对照组配置完全培养液进行对照培养,利用了“减法原理”,A错误;
B、“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人为的增加了不同的pH条件,属于“加法原理”,B正确;
C、验证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将对照部分遮光处理,利用了“减法原理”,C正确;
D、沃泰默切除通向狗小肠的神经,用稀盐酸刺激小肠探究胰液分泌的实验,去除神经后观察显性,利用了“减法原理”,D正确。
故选A。
2.将体重、性别等均相同的a、b、c三组实验用狗进行以下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三组狗的体内,然后定时检测狗体内血液中的放射量;4天后,向a组狗体内注射等量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狗体内注射等量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狗体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实验结果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结果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受到抑制
B.c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b结果是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D.如果给狗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实验狗血液中的放射量变化趋势与a相同
【答案】 D
【解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元素。将放射性碘注入狗体内后的前两天,血液中碘含量降低主要是因为碘被甲状腺细胞吸收,以用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两天后,血液中放射性物质含量增多,是因为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中含有放射性。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所以注射甲状腺激素会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血液中放射量增速减小,其变化趋势与a相同;注射促甲状腺激素,效果则正好相反,其变化趋势与b相同;c组狗体内注射生理盐水,起对照作用;如果给狗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实验狗血液中放射量变化趋势与b相同。
3.下图为抗利尿激素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水通透性变化示意图,图中A、B、C代表不同的结构或物质。a、b代表含水通道蛋白囊泡的不同转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B为组织液,A结构使肾小管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而封闭了细胞间隙
B.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水通道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最终经过高尔基体加工、包装并转移至囊泡膜上
C.正常人一次饮用200mL清水,约过半小时后,b过程增强
D.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C受体结合后,启动a、b过程,使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增强
【答案】D
【分析】
1、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2、据图分析可知:一次饮水较多,细胞外液渗透压或血浆渗透压下降,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管腔侧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在细胞膜的凹陷处集中,然后形成内陷囊泡,b过程增强,这样官腔侧细胞膜水通道蛋白数量减少,降低了官腔侧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导致排尿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下降,尿量增加。
【详解】
A、据图分析,肾小管上皮细胞之间的A封闭小带将肾小管上皮细胞之间间隙封闭了,这样使得肾小管壁外侧的B组织液不能与管壁内的原尿混合,A正确;
B、水通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需要在核糖体中合成,经过高尔基体加工、包装并转移至囊泡膜上,B正确;
C、据图分析:一次饮水较多,细胞外液渗透压或血浆渗透压下降,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管腔侧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在细胞膜的凹陷处集中,然后形成内陷囊泡,b过程增强,这样管腔侧细胞膜水通道蛋白数量减少,降低了官腔侧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导致排尿量增加,C正确;
D、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据图可知抗利尿激素在发挥作用时需要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的C抗利尿激素受体结合后,启动a过程,使囊泡膜与管腔侧细胞膜融合,增加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数量,从而使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增强,增强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D错误。
故选D。
4.下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是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
B.a、b、c、d都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
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以降低血糖浓度
D.信息分子a、c、d参与的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
【答案】 B
【解析】a是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A正确;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会运输到全身各处,但是只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b是神经递质,不通过血液循环进行运输,B错误;d能降低血糖,是胰岛素,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C正确;信息分子a、c、d参与的调节,即体温平衡、渗透压平衡及血糖平衡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D正确。
5.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下丘脑和垂体细胞
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C.寒冷刺激时,TRH分泌增多,TSH分泌减少
D.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过程①起促进作用,过程②起抑制作用
【答案】 B
【解析】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A项错误;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制约,体现了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会反过来抑制垂体和下丘脑分泌相关激素,体现了(负)反馈调节,B项正确;寒冷刺激时,TRH分泌增多,会促进垂体分泌TSH增多,进而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C项错误;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过程①和过程②都起抑制作用,D项错误。
6.如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调节方式的特点是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
B.如果分泌物是胰岛素,则靶细胞只是肝细胞
C.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靶细胞可以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
D.如果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则分泌细胞可以为甲状腺细胞
【答案】B
【解析】 题图表示分泌细胞分泌的物质随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属于体液调节,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反应速度慢、作用时间长、作用范围广等,A正确;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可以作用于全身细胞,B错误;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下丘脑细胞能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C正确;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之分泌的激素减少,D正确。
7.下图为人体血糖、体温和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途径①可参与血糖调节,神经元②的轴突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
B.途径②可参与体温调节,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
C.途径③属于水盐平衡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激素D是抗利尿激素
D.下丘脑中有血糖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渴觉中枢
【答案】A
【解析】 途径①是血糖升高时,通过相关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合成、分泌胰岛素,参与血糖的调节过程,神经元②的轴突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A正确;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的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进一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错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由垂体释放,C错误;下丘脑中有血糖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而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D错误。
8.某科研小组开展了胰岛素及肾上腺素对家兔血糖含量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组家兔的生理状况应相同
B.激素注射前几小时,家兔需进行禁食处理
C.注射用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要用生理盐水配制
D.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答案】D
【解析】 为了排除实验中无关变量的影响,实验前家兔需进行禁食处理,并且保证所选家兔的生理状况相同,A、B正确;为了不影响家兔体内的渗透压,激素需要用生理盐水配制,C正确;由实验结果可知,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而肾上腺素具有升血糖的作用,两者表现为相抗衡,D错误。
9.人是恒温动物,假设某一正常个体处于0 ℃的环境中时,产热量为a1,散热量为b1;处于30 ℃的环境中时,产热量为a2,散热量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但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B.从30 ℃的环境中进入0 ℃的环境中时,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C.从30 ℃的环境中进入0 ℃的环境中时,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D.与30 ℃环境相比,人处于0 ℃环境中时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b1<b2
【答案】D
【解析】 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冷的感觉形成于大脑皮层,A项正确;人体从30 ℃的环境进入0 ℃的环境中时,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是在有关神经的调控下,立毛肌收缩引起,属于非条件反射,B项正确;从30 ℃的环境进入0 ℃的环境中时,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都会增加,以增加产热,代谢活动加快,产物水增加,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尿量增加,C项正确;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所以a1=b1、a2=b2,但与30 ℃的环境相比,人处于0 ℃环境中时,产热增加,因此a1>a2、b1>b2,D项错误。
10.(多选)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三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它是由下丘脑分泌并释放的
B.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
C.同一个体内胰岛中的B和C两种细胞虽然分泌的激素不同,但一般含有相同的核基因
D.图中的A可促进机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量
【答案】 BCD
【解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但由垂体释放,A错误;根据激素分泌调节中的反馈调节可知,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则会抑制垂体和下丘脑分泌相关激素,B正确;图中的B和C分别是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虽然它们分泌的激素不同,但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一般含有相同的核基因,C正确;图中的A是肾上腺素,可促进机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量,D正确。
11.(10分)血糖浓度是调节胰岛素分泌的重要因素,如图是血糖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血糖促进胰岛______细胞分泌胰岛素,葡萄糖分子是通过GLUT2进入细胞的,GLUT2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葡萄糖转化成丙酮酸的过程中产生ATP,造成ATP-敏感K+通道关闭,膜电位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进一步打开电压-敏感Ca2+通道促进Ca2+内流,促进__________的分泌。
(3)1型糖尿病的病因是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可通过__________进行治疗。
(4)2型糖尿病的病因是人体对胰岛素的利用能力减弱,又称胰岛素抵抗,试分析2型糖尿病可能的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蛋白质 (2)外正内负 外负内正 胰岛素 (3)注射胰岛素 (4)胰岛素的结构异常;体内存在胰岛素抗体;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合理即可)
【解析】(1)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葡萄糖分子进入细胞需要载体的协助,且由图中可看出,GLUT2是载体,其成分是蛋白质。(2)葡萄糖转化成丙酮酸的过程中产生ATP,造成ATP-敏感K+通道关闭,K+不能外流,膜内阳离子增多,膜电位由原来的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当兴奋传导到电压-敏感Ca2+通道时,Ca2+通道打开,促进Ca2+内流,Ca2+内流促进胰岛素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3)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4)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利用能力减弱,可能是因为胰岛素的结构异常,分泌的胰岛素不能与特异性受体结合;也可能是因为体内存在胰岛素抗体,与胰岛素结合使之不能发挥作用;还可能是因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受体结构发生变化,不能与胰岛素结合,无法接收降血糖信号。
12.(12分)冬季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内环境稳态。图示为下丘脑和垂体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机体皮肤感受器接受寒冷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后,该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________(填“单”或“双”)向的。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________(填“快”或“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汗液减少,目的是____________;另一方面,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提高____________的速率,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图中的激素________(填字母)分泌受到抑制。
(3)激素a的靶器官是________。
(4)寒冷时由于汗液分泌减少,导致__________________下降,图中的激素________(填字母)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答案】 (1)单 慢 神经元间存在突触结构,需要进行信号转化 (2)减少散热 细胞代谢 a (3)垂体 (4)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b
【解析】(1)当机体中某感受器接受一定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后,该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要通过神经递质进行信号转化,故其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2)寒冷时,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汗液减少,目的是减少散热;另一方面,下丘脑分泌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最终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故激素a的分泌受到抑制。(3)激素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故激素a的靶器官是垂体。(4)寒冷时汗液分泌减少,导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对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减少,导致激素b(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易混易错点第3章 体液调节
1.体液调节≠激素调节
体液调节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数素,还包括参与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其他体液因子,如组织胺、某些气体分子(NO、CO等)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O2),而激素调节的研究对象只有激素。
2.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3.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区别
①内分泌腺:又称“无管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细胞周围的血管和淋巴,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输送到各细胞、组织或器官中,调节身体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和组织器官(的活动,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胸腺、胰岛等。
②外分泌腺:又称“有管腺”,其分泌物通过腺导管输送到相应的器官或体外,如唾液腺、胃腺、肠腺、汗腺、皮脂腺、乳腺、泪腺、肝脏等。
4.激素不一定都由内分泌腺产生,有的激素由内分泌细胞产生,如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处的分泌细胞产生。
5.关于酶、激素、维生素的易错点
①来源:酶在机体内所有的活细胞(成熟的红细胞除外)中都能产生,激素只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分泌的,维生素在动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主要从食物中获得。②本质
a. 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b. 激素:肽类激素(如下丘脑、胃肠道黏膜产生的激素);蛋白质类激素(如生长激素、胰岛素);氨基酸衍生物(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类固醇激素(如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c.维生素:小分子有机物
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
水溶性: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C
③功能:酶 催化;激素-调节;维生素-多为某些酶的辅酶的组成成分,对维持生物正常发育、物质代谢等有重要作用。
④特点:均具有“微量高效性”-量少而作用大。(2)促激素释放激素与促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的,能刺激垂体合成和分泌相应的促激素。而促激素由垂体合成和分泌,用来刺激相应内分泌腺合成并分泌激素。
6.激素调节特点的易错点
(1)错误地认为所有激素受体都位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或认为激素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分泌蛋白。
①激素未必是分泌蛋白:如性激素为固醇类,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的化学本质为氨基酸衍生物。
②激素受体未必都位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多肽及蛋白质类激素(大分子)的受体在细胞膜上,而固醇类激素、部分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小分子)的受体为细胞质受体或细胞核受体。
(2)误认为分泌激素的细胞本身不会含该激素的受体或错将“只作用于靶细胞”视作“只运输给靶细胞”。
①激素的靶细胞既可以是其他细胞,也可以是分泌激素的自身细胞。
②激素只作用于靶细胞≠只运输给靶细胞:激素只作用于靶细胞(因只有靶细胞的细胞膜上或细胞内才有其受体),但激素分泌后会广泛运输或弥散于体液中,并非“只运输给”靶细胞。
7.血糖调节的易错点
①血糖在肝脏处合成肝糖原,在骨骼肌处合成肌糖原,肝糖原可再分解为葡萄糖,肌糖原不能再分解为葡萄糖。
②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除胰高血糖素外,还有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等。但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③糖尿≠糖尿病,如果正常人一次性摄入糖过多,尿中会出现葡萄糖,但该人不是糖尿病患者。
④误认为糖尿病均由胰岛B细胞受损所致或糖尿病均可通过“注射胰岛素予以治疗”。
糖尿病产生的三大原因:一是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这种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二是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缺乏,导致胰岛素发挥作用受阻,进而导致血糖浓度过高,这种糖尿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三是自身免疫病患者,此类病人产生了针对葡萄糖载体或胰岛素受体的抗体,从而导致血浆中葡萄糖不能正常进入细胞发生分解或化,因此,血糖浓度会升高。
8.体温调节中的易错点
①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高温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节。
②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既增加产热量,又减少散热量;高温条件下的体温调节主要是增加散热量。
③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也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④在发高烧时,人体的产热不一定大于散热,除非病人的体温在持续升高,如果体温保持不变,则产热就等于散热。
⑤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温度感受器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9.体温调节过程中关于产热和散热的4个误区
①体温调节过程中,改变的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而不是产热和散热相对平衡的状态。②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散热也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③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环境温度的改变超出了机体的调节能力时,则体温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④混淆“打寒战”与“起鸡皮疙瘩”“打寒战”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起鸡皮疙瘩”指立毛肌收缩,两者都是升高体温的途径。
10.对水盐平衡的理解错误
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不等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部位是垂体,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部位是下丘脑。
②血浆渗透压升高和降低时的调节方式不同:当血浆渗透圧升高时,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血浆渗透压降低时调节方式仅有体液调节。
【名师点拨】
1.胰腺是一种特殊的腺体,分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其外分泌部可以分泌消化液(胰液),内分泌部(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
2.促胰液素发现实验的几点说明
①两个实验都体现了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②两个实验都遵循科学性原则:设计对照实验和控制单一变量。
③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随血液循环到达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④沃泰默在实验中切除了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反射弧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故实验证明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节控制的结论是错误的,从而错过了一次发现激素调节的机会。
⑤研究表明,胰液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但以体液调节为主。
3.血糖的来源和去向分析
①血糖最主要的来源是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糖类;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是肝糖原分解;血糖的主要去向是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
②血糖氧化分解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③血糖可转化为肝糖原和肌糖原,肝糖原可再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而肌糖原在肌肉细胞中转变为乳酸,不能直接转化为血糖。
④由血糖转化的某些氨基酸为非必需氨基酸,最多有13种。
4.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一体液调节、神经一体液-免疫调节适用场景的判断
①分级调节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中都存在。神经调节中的分级调节是指位于脊髓等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体液调节中的分级调节是指下丘脑→垂体→靶腺体轴的调控路径;
②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类型。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中都存在着反馈调节。
③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判断:如果由反射弧中的结构参与调节,往往涉及神经调节。当在效应器中涉及一些内分泌腺时,要注意:如果只是在神经系统作用下腺体分泌相关激素,此时只有神经调节;如果此腺体分泌的激素继续发挥作用,此时是神经一体液调节。
④神经一体液-免疫调节往往只适用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一种宏观的、整体的调节,称为“网络机制”。
5.关于激素特点的归纳
①只有某种激素的靶细胞才具有该激素的受体,非靶细胞没有该激素的受体;
②几乎所有的细胞都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所以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机体几乎所有细胞,但不能因此说甲状腺激素没有特异性。
③内分泌细胞释放激素的方式一般均为胞吐,可以提高其释放速度,便于其更快地发挥调节作用。
④激素既不组成生物体和细胞的结构,又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也不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还不能起催化作用,仅仅有调节细胞代谢的作用。
6.归纳概括水盐调节的四个重要结论
①渗透压感受器和渗透压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水盐平衡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一体液调节。
②抗利尿激素的产生、分泌部位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而释放部位是垂体后叶。
③在水盐平衡调节中,下丘脑内既有感受器,又有效应器(分泌激素)。
④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来完成的。
7.下丘脑功能归纳
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枢纽。
(1)作为内分泌腺下丘脑通过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通过控制垂体的功能来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2)作为神经中枢
①下丘脑中有血糖调节中枢,该中枢通过神经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②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可调节体温的相对恒定。
③下丘脑中还有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
(3)作为感受器和效应器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内环境中渗透压的改变(作为感受器),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作为效应器),从而调节水盐平衡。
(4)作为传导渠道下丘脑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
8.人类与激素分泌异常有关的疾病
激素 病症 病因 症状
甲状腺激素 呆小症 幼年时分泌不足 身材矮小、智力低下
甲亢 成年时分泌过多 精神亢奋、代谢旺盛、身体日渐消瘦
地方性甲状腺肿 因缺碘导致合成不足 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大脖子病”)
生长激素 侏儒症 幼年时分泌过少 身材矮小、智力正常
巨人症 幼年时分泌过多 身材异常高大
肢端肥大症 成年时分泌过多 身体指、趾等端部增大
胰岛素 糖尿病 分泌不足等 出现尿糖等症状
【实验探究】
1 .动物激素功能的研究
(1)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摘除法(植入法) 饲喂法 注射法
实验设计 实验组 摘除内分泌腺 饲喂动物激素 注射动物激素
空白对照组 不摘除内分泌腺 不饲喂动物激素 不注射动物激素(如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设计 自身对照或条件对照组 对摘除内分泌腺的实验组补充激素(或植入内分泌腺) - -
实验目的 验证或探究某种内分泌腺的生理作用 验证或探究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 验证或探究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
举例 垂体、甲状腺等 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 生长激素、胰岛素等
(2)方法示例
①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a.饲喂法
b.摘除法和注射法
②验证胰岛素的生理功能
(3)动物激素功能的研究的注意事项
①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相同,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动物进行随机平均分组,且每组不能只有一只。
②在研究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实验设计中,要注意设计对照实验,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论更加科学。进行注射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不可用蒸馏水);进行饲喂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可饲喂蒸馏水。
③在设计实验时,要充分考虑相关激素的化学本质,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
④对于幼小的动物一般不用摘除法或注射法,例如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就应该采用饲喂法。
【对点训练】
1.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验证Mg是植物必需元素的实验,利用了“加法原理”
B.“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利用了“加法原理”
C.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利用了“减法原理”
D.沃泰默切除通向狗小肠的神经,用稀盐酸刺激小肠探究胰液分泌的实验,利用了“减法原理”
2.将体重、性别等均相同的a、b、c三组实验用狗进行以下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三组狗的体内,然后定时检测狗体内血液中的放射量;4天后,向a组狗体内注射等量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狗体内注射等量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狗体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实验结果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结果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受到抑制
B.c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b结果是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D.如果给狗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实验狗血液中的放射量变化趋势与a相同
3.下图为抗利尿激素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水通透性变化示意图,图中A、B、C代表不同的结构或物质。a、b代表含水通道蛋白囊泡的不同转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B为组织液,A结构使肾小管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而封闭了细胞间隙
B.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水通道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最终经过高尔基体加工、包装并转移至囊泡膜上
C.正常人一次饮用200mL清水,约过半小时后,b过程增强
D.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C受体结合后,启动a、b过程,使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增强
4.下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是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
B.a、b、c、d都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
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以降低血糖浓度
D.信息分子a、c、d参与的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
5.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下丘脑和垂体细胞
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C.寒冷刺激时,TRH分泌增多,TSH分泌减少
D.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过程①起促进作用,过程②起抑制作用
6.如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调节方式的特点是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
B.如果分泌物是胰岛素,则靶细胞只是肝细胞
C.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靶细胞可以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
D.如果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则分泌细胞可以为甲状腺细胞
7.下图为人体血糖、体温和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途径①可参与血糖调节,神经元②的轴突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
B.途径②可参与体温调节,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
C.途径③属于水盐平衡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激素D是抗利尿激素
D.下丘脑中有血糖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渴觉中枢
8.某科研小组开展了胰岛素及肾上腺素对家兔血糖含量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组家兔的生理状况应相同
B.激素注射前几小时,家兔需进行禁食处理
C.注射用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要用生理盐水配制
D.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9.人是恒温动物,假设某一正常个体处于0 ℃的环境中时,产热量为a1,散热量为b1;处于30 ℃的环境中时,产热量为a2,散热量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但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B.从30 ℃的环境中进入0 ℃的环境中时,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C.从30 ℃的环境中进入0 ℃的环境中时,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D.与30 ℃环境相比,人处于0 ℃环境中时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b1<b2
10.(多选)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三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它是由下丘脑分泌并释放的
B.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
C.同一个体内胰岛中的B和C两种细胞虽然分泌的激素不同,但一般含有相同的核基因
D.图中的A可促进机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量
11.(10分)血糖浓度是调节胰岛素分泌的重要因素,如图是血糖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血糖促进胰岛______细胞分泌胰岛素,葡萄糖分子是通过GLUT2进入细胞的,GLUT2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葡萄糖转化成丙酮酸的过程中产生ATP,造成ATP-敏感K+通道关闭,膜电位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进一步打开电压-敏感Ca2+通道促进Ca2+内流,促进__________的分泌。
(3)1型糖尿病的病因是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可通过__________进行治疗。
(4)2型糖尿病的病因是人体对胰岛素的利用能力减弱,又称胰岛素抵抗,试分析2型糖尿病可能的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2分)冬季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内环境稳态。图示为下丘脑和垂体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机体皮肤感受器接受寒冷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后,该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________(填“单”或“双”)向的。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________(填“快”或“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汗液减少,目的是____________;另一方面,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提高____________的速率,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图中的激素________(填字母)分泌受到抑制。
(3)激素a的靶器官是________。
(4)寒冷时由于汗液分泌减少,导致__________________下降,图中的激素________(填字母)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易混易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