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第一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说课流程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一、说教材新课标要求:以大运河为例,
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心理认知特征
13、14岁,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注意力比较难集中已有知识能力
基础较好、学习气氛浓、具备一定的历史现象分析能力华附初一(1)班二、说学情三、说教学目标四、说教学重难点依据:课标要求“以大运河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依据: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是对重点的升华,
要求更深层次的理解。
五、说教法方法
教法:
创设情境法、问题教学法
学法:
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随机五分钟设计意图:回顾上学期所学基本
朝代更替,感观上整体认识本册
书基本内容,知道本课所学隋朝
所处的年代位置。点亮情境创设老师春节从北京到杭州旅游,可以使用哪些交通工具?隋炀帝如果要从北京到杭州赏琼花可以乘坐什么工具?提问:“为什么隋炀帝要开凿大运河?隋朝又是一个怎样的朝代? 设计意图:
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同时让学
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新课教学(30分钟)动态图为什么隋文帝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设计意图:动态图涵盖信息量多,对
于十三四岁的学生来说,较容易吸引他们
注意力,对隋的建立与统一祖国过程有感
性认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课本
内容,培养学生提炼观点的能力。角色扮演假设自己是隋文帝,采取什么措施巩固政权呢?学生根据课本自行找答案,老师点评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设计意图:角色扮演法和表格的运用,
有助于理解性记忆开皇之治的内容及其影响
,也为探讨大运河的开通的原因做铺垫。隋炀帝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吗?为什么?材料一:据《隋书·阎毗传》载,隋炀帝“将兴辽东之役(攻打高丽),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
材料二: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材料三:运河水,荡悠悠,隋炀皇帝下扬州。一心只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
材料四:隋炀帝:“自古天子有巡守之礼,而江东诸帝多坐深宫,不与百姓相见,何理也?”答曰:“此其所以不能长世。” ——《资治通鉴》设计意图:齐读古诗一来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来引出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原因的思考。
学生阅读材料,结合课文内容,小组
讨论,提取要点来归纳分析原因,培养学生
解读概括历史材料的能力。自行绘图大运河=
三点
四段
五河设计意图:
掌握数字浓缩法,加上动态图的展示,更加具
体生动记忆隋朝大运河的情况,培养学生绘图
能力;迎合七年级学生喜欢动手的年龄特征,
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点亮《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是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直进船》
唐·李敬芳
汴水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
角色扮演四组学生分别扮演隋朝的民工、商人、主管经济的大臣、隋炀帝四个身份,怎么看大运河呢?合作探究苏伊士运河
1858年动工,1869年通航。
长190公里 ,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巴拿马运河
1904年动工,1914年通航。
长81.3公里 ,连接太平洋
和大西洋。大运河
605年开凿,612年通航,
长2000多千米。设计意图:回归课标“以大运河
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和创造力”,达到本课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的教学目标。隋的统一与大运河隋朝
的建立
和统一建
立1,时间:公元___年2,人物:______.3,都城:_______.经济繁荣大运河开通统一:公元___年,隋灭陈,统一南北1,目的:为加强___,巩固_____.2,规模:以___为中心,北达
___,南至____.3,历史地位:是___最长的运河4,作用:大大促进____的交流1.隋炀帝开凿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B.巡游江都??
C.巩固统治??? ? D.搜刮各地财赋 2、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其主要作用( ) A.巩固隋朝的统一 B.方便隋炀帝南巡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北方的边防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序号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恳请评委批评指正!1007 丘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