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4.4植物与土壤分组实验观察木质茎的结构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小明参加了假期夏令营,学会了如何利用植物年轮辨认方向的野外生存能力,下列有关年轮的知识,错误的是( )
A.根据树木年轮的数目,可以推知它的年龄
B.树木的年轮能告诉我们当地的气候条件
C.从植物的年轮我们可以辨别南北方向
D.植物年轮是由植物的韧皮部形成的
2.小柯用解剖针轻轻扎一棵三年生杨树茎的横切面,发现最硬的是树茎的( )
A.木质部 B.韧皮部 C.树皮 D.形成层
3.在距地面1米的柳树主干上刻一标记,10年后(假定地面无升降),所刻标记处与地面的距离( )
A.大于1米 B.小于1米 C.等于1米 D.无法预测
4.有时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路旁杨树茎的某一部分受到创伤露出了木质部,这部分茎就不能增粗。这是因为被破坏的结构包括( )
A.韧皮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树皮
5.相同环境中,两年生红富士苹果树的树干周长比国光苹果树的长14%,主要原因是( )
A.两种植物茎的结构不同 B.有机物和水分的运输管道不同
C.土壤中无机盐的作用不同 D.茎的形成层细胞分裂速度不同
6.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1表示植物体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 和 ,并把这些物质通过茎中木质部的 运输到叶。
(2)图中2表示叶片通过表皮的 吸收空气中的 用来进行光合作用。
(3)植物体通过韧皮部中的 将光合作用产生的 运输到根。
7.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①是 ,它的内侧部分是 ,具有 的作用。
(2)图中的②是 ,它能够使茎 。
(3)图中的③是 ,具有输导 和 的作用。
8.俗话说“梨树砍三刀,果枝压弯腰”,在初夏梨树的“坐果”期,有经验的果农会给梨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促进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B.促进水分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C.促进无机盐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D.阻止形成层的分裂,促进果实的发育
9.树干横切面上年轮形成的原因是( )
A.温度、水分、阳光的周期性变化
B.水分经过树干输送时的侵蚀作用
C.运输水分及输送养分两种细胞的交互排列
D.便于记忆树龄
10.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可是近几年,果农却成功地栽培了短柄樱桃树,请回答:
(1)他们常在初花期除去细弱枝条上的弱质花,3月中旬除去部分小果。除去弱小的花、果是为了使 充分供给健壮的花、果,保证果实的大小、甜度。
(2)为了提高樱桃的产量,可采取在樱桃的侧枝上环割,环割时割去树枝的 (填“木质部”“形成层”或“韧皮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木质茎的加粗生长活动与季节性的气候变化有关,尤其是温带地区生长的木本植物,在气温、降水、光照等外界气候因素呈现的周期性变化影响下,导致在木质茎的横切面上会呈现出年轮现象。植物生长一年一般形成一个年轮。当气温、水分等环境条件比较好的时候,植物生长比较快,形成的年轮较疏松,颜色较浅(如春材)。反之,年轮较密,颜色较深(如秋材)。
【解答】A.植物生长一年一般形成一个年轮。因此根据树木年轮的数目,可以推知它的年龄。A不符合题意。
B.当气温、水分等环境条件比较好的时候,植物生长比较快,形成的年轮较疏松,颜色较浅(如春材)。反之,年轮较密,颜色较深(如秋材),因此树木的年轮能告诉我们当地的气候条件。B不符合题意。
C.年轮的形成与气温、降水、光照等外界气候因素有关,南北方向光照会有差异,因此从植物的年轮我们可以辨别南北方向。C不符合题意。
D.植物年轮是由植物的木质部形成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答案】A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树皮有周皮和韧皮部组成,周皮其保护作用,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再往里是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硬度最大。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最里面是髓,储存营养物质。
【解答】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硬度最大。用解剖针轻轻扎一棵三年生杨树茎的横切面,发现最硬的是树茎的木质部。
故答案为A.
3.【答案】C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顶端(芽尖)分生组织分裂增殖和分化使植物不断长高,而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形成层的细胞也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
【解答】在距地面1米的柳树主干上刻一标记,10年后植物长粗长高了,但标记的位置不变,这是因为植物顶端(芽尖)分生组织分裂增殖和分化使植物不断长高,而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形成层的细胞分裂、生长,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而标记处及以下位置有形成层而没有顶端分生组织,所以10年后(假定地面无升降),所刻标记处与地面的距离仍等于1米。
故答案为C.
4.【答案】B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顶端(芽尖)分生组织分裂增殖和分化使植物不断长高,而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形成层的细胞也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
【解答】木质部的长粗与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形成层相关。路旁杨树茎的某一部分受到创伤露出了木质部,破坏了形成层,所以这部分茎就不能增粗。
故答案为B.
5.【答案】D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顶端(芽尖)分生组织分裂增殖和分化使植物不断长高,而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形成层的细胞也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
【解答】树干周长测量的是树干的粗细情况。树干的长粗与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形成层相关。相同环境中,两年生红富士苹果树的树干周长比国光苹果树的长14%,主要原因是茎的形成层细胞分裂速度不同。两种植物茎的结构是相同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水分通过导管运输,运输管道相同。土壤中无机盐的作用也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D.
6.【答案】(1)水分;无机盐;导管
(2)气孔;CO2
(3)筛管;有机物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为分析题,分析题图可以得出答案。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是由根吸收的,并通过植物体内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它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入植物体的;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解答】(1)从题图中可知,1表示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2)图中2表示叶片通过表皮的气孔吸收空气中的CO2用来进行光合作用。(3)植物体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运输到根。
故答案为:(1)水分;无机盐;导管(2)气孔;CO2;(3)筛管;有机物
7.【答案】(1)树皮;韧皮部;运输有机物
(2)形成层;逐年加粗
(3)木质部;水;无机盐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树皮有周皮和韧皮部组成,周皮其保护作用,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再往里是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最里面是髓,储存营养物质。
【解答】分析题图可知,图中的①是树皮;②是形成层;③是木质部;④是髓。(1)图中的①靠近树皮的外侧,是树皮,具有保护作用,内层为韧皮部,里面有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2)②形成层 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向外分裂产生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木质部,使茎不断加粗;(3)③木质部,内有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里面有木纤维,对茎有很强的支持作用。
故答案为:(1)树皮;韧皮部;筛管;有机物;(2)形成层;逐年加粗;(3)木质部;水;无机盐
8.【答案】A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硬度最大。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
【解答】树皮的韧皮部内有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剥皮”会割断韧皮部中的筛管,影响有机物运输。所以在初夏梨树的“坐果”期,有经验的果农会给梨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可以促进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故答案为A.
9.【答案】A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木质茎的加粗生长活动与季节性的气候变化有关,尤其是温带地区生长的木本植物,在气温、降水、光照等外界气候因素呈现的周期性变化影响下,导致在木质茎的横切面上会呈现出年轮现象。植物生长一年一般形成一个年轮。当温度、水分、阳光等外界环境因素较适合树木生长时,细胞生长快,形体大,该部分年轮就较疏松,颜色浅。反之年轮密,颜色深。
【解答】木本植物在气温、降水、光照等外界气候因素呈现的周期性变化影响下,导致在木质茎的横切面上会呈现出年轮现象。所以树干横切面上年轮形成的原因是温度、水分、阳光的周期性变化。
故答案为A.
10.【答案】(1)有机物
(2)韧皮部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硬度最大。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
【解答】(1)除去弱小的花、果,可以让有机物充分供给健壮的花、果,保证果实的大小、甜度。(2)韧皮部中有筛管,环割侧枝上的韧皮部是为了切断筛管,从而阻止叶子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输送,让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故答案为:(1)有机物;(2)韧皮部
1 / 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4.4植物与土壤分组实验观察木质茎的结构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小明参加了假期夏令营,学会了如何利用植物年轮辨认方向的野外生存能力,下列有关年轮的知识,错误的是( )
A.根据树木年轮的数目,可以推知它的年龄
B.树木的年轮能告诉我们当地的气候条件
C.从植物的年轮我们可以辨别南北方向
D.植物年轮是由植物的韧皮部形成的
【答案】D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木质茎的加粗生长活动与季节性的气候变化有关,尤其是温带地区生长的木本植物,在气温、降水、光照等外界气候因素呈现的周期性变化影响下,导致在木质茎的横切面上会呈现出年轮现象。植物生长一年一般形成一个年轮。当气温、水分等环境条件比较好的时候,植物生长比较快,形成的年轮较疏松,颜色较浅(如春材)。反之,年轮较密,颜色较深(如秋材)。
【解答】A.植物生长一年一般形成一个年轮。因此根据树木年轮的数目,可以推知它的年龄。A不符合题意。
B.当气温、水分等环境条件比较好的时候,植物生长比较快,形成的年轮较疏松,颜色较浅(如春材)。反之,年轮较密,颜色较深(如秋材),因此树木的年轮能告诉我们当地的气候条件。B不符合题意。
C.年轮的形成与气温、降水、光照等外界气候因素有关,南北方向光照会有差异,因此从植物的年轮我们可以辨别南北方向。C不符合题意。
D.植物年轮是由植物的木质部形成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小柯用解剖针轻轻扎一棵三年生杨树茎的横切面,发现最硬的是树茎的( )
A.木质部 B.韧皮部 C.树皮 D.形成层
【答案】A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树皮有周皮和韧皮部组成,周皮其保护作用,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再往里是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硬度最大。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最里面是髓,储存营养物质。
【解答】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硬度最大。用解剖针轻轻扎一棵三年生杨树茎的横切面,发现最硬的是树茎的木质部。
故答案为A.
3.在距地面1米的柳树主干上刻一标记,10年后(假定地面无升降),所刻标记处与地面的距离( )
A.大于1米 B.小于1米 C.等于1米 D.无法预测
【答案】C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顶端(芽尖)分生组织分裂增殖和分化使植物不断长高,而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形成层的细胞也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
【解答】在距地面1米的柳树主干上刻一标记,10年后植物长粗长高了,但标记的位置不变,这是因为植物顶端(芽尖)分生组织分裂增殖和分化使植物不断长高,而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形成层的细胞分裂、生长,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而标记处及以下位置有形成层而没有顶端分生组织,所以10年后(假定地面无升降),所刻标记处与地面的距离仍等于1米。
故答案为C.
4.有时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路旁杨树茎的某一部分受到创伤露出了木质部,这部分茎就不能增粗。这是因为被破坏的结构包括( )
A.韧皮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树皮
【答案】B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顶端(芽尖)分生组织分裂增殖和分化使植物不断长高,而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形成层的细胞也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
【解答】木质部的长粗与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形成层相关。路旁杨树茎的某一部分受到创伤露出了木质部,破坏了形成层,所以这部分茎就不能增粗。
故答案为B.
5.相同环境中,两年生红富士苹果树的树干周长比国光苹果树的长14%,主要原因是( )
A.两种植物茎的结构不同 B.有机物和水分的运输管道不同
C.土壤中无机盐的作用不同 D.茎的形成层细胞分裂速度不同
【答案】D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植物顶端(芽尖)分生组织分裂增殖和分化使植物不断长高,而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形成层的细胞也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
【解答】树干周长测量的是树干的粗细情况。树干的长粗与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形成层相关。相同环境中,两年生红富士苹果树的树干周长比国光苹果树的长14%,主要原因是茎的形成层细胞分裂速度不同。两种植物茎的结构是相同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水分通过导管运输,运输管道相同。土壤中无机盐的作用也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D.
6.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1表示植物体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 和 ,并把这些物质通过茎中木质部的 运输到叶。
(2)图中2表示叶片通过表皮的 吸收空气中的 用来进行光合作用。
(3)植物体通过韧皮部中的 将光合作用产生的 运输到根。
【答案】(1)水分;无机盐;导管
(2)气孔;CO2
(3)筛管;有机物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为分析题,分析题图可以得出答案。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是由根吸收的,并通过植物体内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它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入植物体的;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解答】(1)从题图中可知,1表示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2)图中2表示叶片通过表皮的气孔吸收空气中的CO2用来进行光合作用。(3)植物体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运输到根。
故答案为:(1)水分;无机盐;导管(2)气孔;CO2;(3)筛管;有机物
7.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①是 ,它的内侧部分是 ,具有 的作用。
(2)图中的②是 ,它能够使茎 。
(3)图中的③是 ,具有输导 和 的作用。
【答案】(1)树皮;韧皮部;运输有机物
(2)形成层;逐年加粗
(3)木质部;水;无机盐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树皮有周皮和韧皮部组成,周皮其保护作用,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再往里是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最里面是髓,储存营养物质。
【解答】分析题图可知,图中的①是树皮;②是形成层;③是木质部;④是髓。(1)图中的①靠近树皮的外侧,是树皮,具有保护作用,内层为韧皮部,里面有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2)②形成层 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向外分裂产生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木质部,使茎不断加粗;(3)③木质部,内有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里面有木纤维,对茎有很强的支持作用。
故答案为:(1)树皮;韧皮部;筛管;有机物;(2)形成层;逐年加粗;(3)木质部;水;无机盐
8.俗话说“梨树砍三刀,果枝压弯腰”,在初夏梨树的“坐果”期,有经验的果农会给梨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促进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B.促进水分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C.促进无机盐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D.阻止形成层的分裂,促进果实的发育
【答案】A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硬度最大。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
【解答】树皮的韧皮部内有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剥皮”会割断韧皮部中的筛管,影响有机物运输。所以在初夏梨树的“坐果”期,有经验的果农会给梨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可以促进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故答案为A.
9.树干横切面上年轮形成的原因是( )
A.温度、水分、阳光的周期性变化
B.水分经过树干输送时的侵蚀作用
C.运输水分及输送养分两种细胞的交互排列
D.便于记忆树龄
【答案】A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分析】木质茎的加粗生长活动与季节性的气候变化有关,尤其是温带地区生长的木本植物,在气温、降水、光照等外界气候因素呈现的周期性变化影响下,导致在木质茎的横切面上会呈现出年轮现象。植物生长一年一般形成一个年轮。当温度、水分、阳光等外界环境因素较适合树木生长时,细胞生长快,形体大,该部分年轮就较疏松,颜色浅。反之年轮密,颜色深。
【解答】木本植物在气温、降水、光照等外界气候因素呈现的周期性变化影响下,导致在木质茎的横切面上会呈现出年轮现象。所以树干横切面上年轮形成的原因是温度、水分、阳光的周期性变化。
故答案为A.
10.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可是近几年,果农却成功地栽培了短柄樱桃树,请回答:
(1)他们常在初花期除去细弱枝条上的弱质花,3月中旬除去部分小果。除去弱小的花、果是为了使 充分供给健壮的花、果,保证果实的大小、甜度。
(2)为了提高樱桃的产量,可采取在樱桃的侧枝上环割,环割时割去树枝的 (填“木质部”“形成层”或“韧皮部”)。
【答案】(1)有机物
(2)韧皮部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硬度最大。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
【解答】(1)除去弱小的花、果,可以让有机物充分供给健壮的花、果,保证果实的大小、甜度。(2)韧皮部中有筛管,环割侧枝上的韧皮部是为了切断筛管,从而阻止叶子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输送,让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故答案为:(1)有机物;(2)韧皮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