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1课时 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1课时 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1-24 16:3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第1课时 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一年级下册的科学课,主题为动物。通过教授本课,旨在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让学生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并能够说出动物的一些共同特征。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动物的特征、观察和描述动物等。
【教学目标】
1. 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
2. 能说出动物的一些共同特征。
【教学重点】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一种动物,初步用语言和图示描述其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能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及玩具熊不是动物的理由。
【学情分析】
学生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周围的事物和动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动物的分类和特征还不太清楚。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较为有限,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出示一幅描绘不同动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选择一些生动多样的动物图片,如狗、猫、鸟、鱼等。
2. 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动物吗?动物有什么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可以指导学生思考动物的生命特征、外貌特点等。
例子: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一只狗、一只猫和一只鸟。教师可以问学生:“这些是什么?”学生回答:“是动物。”教师进一步问:“动物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可以回答:“动物会动,有生命。”
二、呈现
1. 教师出示一张大海报,上面有不同的动物图片。海报上可以包括狗、猫、鸟、鱼、兔子等多种动物。
2. 教师指着其中的一种动物,询问学生:“这是什么动物?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
3. 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外形、皮毛、眼睛、嘴巴等特征,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例子:
教师指着海报上的一只狗,问学生:“这是什么动物?”学生回答:“是狗。”教师继续问:“你们能发现狗有什么特点吗?”学生观察后回答:“狗有四条腿,有长长的尾巴,有两只耳朵,有两只眼睛。”
三、讨论与总结
1.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观察到的动物特征,引导学生总结出动物的一些共同特征,如有眼睛、有嘴巴、有四条腿等。
2. 教师提问:“我们为什么说玩具熊不是动物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找出玩具熊与真实动物的不同之处。
例子: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动物的特征,学生可以说出动物有眼睛、有嘴巴、有四条腿等共同特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玩具熊和真实动物的不同,例如玩具熊没有真实动物那样的呼吸和运动能力,无法生长和繁殖等。
四、巩固与练习
1. 学生分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进行观察和描述,其他组员进行补充和提问。
2. 学生用简单的语言和图示描述所观察到的动物特征,并展示给全班。
例子: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动物,如猫、鸟、鱼等。学生观察所选动物的特征,例如猫有四只爪子,鱼有鳞片和鳍等。学生可以用简单的语言和图示描述所观察到的动物特征,并向全班展示。其他组员可以进行补充和提问,进一步加深对动物特征的理解。
【板书设计】
动物的共同特征:
有眼睛
有嘴巴
有四条腿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图片、讨论和观察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动物的一些共同特征,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和图示进行描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也锻炼了观察和表达能力。然而,部分学生在区分玩具熊与真实动物的特征时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巩固。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加深对动物特征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