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册5.1.3《生物进化的历程》同步练习11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册5.1.3《生物进化的历程》同步练习1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5-09 14:30:51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册5.1.3《生物进化的历程》同步练习11
一、选择题
1.科学家从对大量化石的研究中推断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采用的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 (  )
A.调查 B.比较 C.推测 D.分类
【答案】B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
【解析】【解答】解:比较法和实验法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基本方法。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比较法对生物进化问题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科学家从对大量化石的研究中推断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采用的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比较法。
故答案为:B
【分析】比较法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基本方法,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
2.(2017八下·扬中期中)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下列植物中最高等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解:如图是生物进化树:
可见植物的进化过程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因此最高等的是A被子植物.
故选:A
【分析】分析选项中的图形:A是被子植物,B是蕨类植物,C是苔藓植物,D是藻类植物.据此解答.
3.(2017八下·卢龙期中)在动物进化的历程中,最先从水中登陆的脊椎动物是(  )
A.节肢动物 B.两栖动物 C.鸟类 D.爬行动物
【答案】B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解: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有时生活在陆地上,有时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类,大多生活在陆地上.所以在动物进化历程中,首先从水中登陆的脊椎动物是B、两栖动物.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是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故选:B.
【分析】(1)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2)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和哺乳类.
4.原始生命一部分进化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成原始单细胞动物,这主要是因为(  )
A.营养方式不同 B.形态结构不同
C.生活环境不同 D.生活方式不同
【答案】A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原始生命是在原始海洋中诞生的.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为有叶绿体的能自养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成为没有叶绿体的异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这些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就分别进化成为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和动物的主要区别是营养方式不同,植物是自养,动物是异养。
5.下列生物进化顺序中错误的是(  )
A.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B.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C.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D.鱼类 →哺乳类→爬行类
【答案】D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解:如图生命树:
可见,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因此题中D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D
【分析】关键是记住动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规律.可结合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来理解记忆。
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
B.从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
C.从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
D.从水生生物到陆生生物
【答案】C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从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从水生生物到陆生生物,都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而高等生物也有体型较小的如蜂鸟,因此从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不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
故答案为:C
【分析】熟记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解题关键,可结合动植物进化历程示意图来理解记忆。
7.下图表示植物进化的历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海洋中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
B.受精作用脱离水限制的是丁和戊
C.具有根.茎.叶分化的是乙和丙
D.具有开花和传粉现象的植物是丁或戊
【答案】C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的藻类植物甲,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苔藓植物乙和蕨类植物丙,使原来的不毛之地开始披上了绿装.但是,它们的生殖还都需要有水的环境,后来,一部分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成为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的裸子植物丁和被子植物戊.生物的进化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由上可知,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原始的藻类植物,多是水生植物,受精作用脱离水限制的是原始的裸子植物丁和被子植物戊,具有开花和传粉现象的植物是丁或戊,丁原始的裸子植物和戊原始的被子植物较高等,多是陆生生物.原始的苔藓植物乙有茎、叶,但没有根,是假根。故C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
【分析】熟记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解题关键,可结合动植物进化历程示意图来理解记忆。
8.下列对生物进化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现有的生物比远古的生物在形态结构上复杂 ②从水生到陆生是生物进化趋势 ③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形态结构 ④陆生生物比水生生物高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解: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故④陆生生物比水生生物高等不是进化的总体趋势。
故答案为:A
【分析】熟记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解题关键,可结合动植物进化历程示意图来理解记忆。
9.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 (  )
①原始哺乳动物 ②原始鸟类 ③原始爬行动物 ④原始两栖动物 ⑤古代鱼类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②④ C.⑤④③②① D.⑤④③①②
【答案】C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解:如图生物进化树:
可见,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0.考古工作者发现:最古老的生物化石均为水生生物,并且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陆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这一事实说明了生物的进化趋势是 (  )
A.从水生到陆生 B.从简单到复杂
C.从低等到高等 D.以上三者都是
【答案】A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解:考古工作者发现,最古老的生物化石均为水生生物,并且,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陆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这一事实说明了生物的进化方向是由水生到陆生。
故答案为:A
【分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二、非选择题
11.如图为生物进化历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   .②是腔肠动物,①和②都是生活在    中,但②的身体是由   细胞构成。
(2)⑨是蛙,⑧是鱼,二者的心脏的结构相比较,⑧的心脏的结构特点是(  )
A.二心房一心室 B.二心房 二心室
C.一心房一心室 D.无心房只有一心室
(3)此进化图所示的各种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是   。
(4)图中14代表   ,15代表   ,二者相比较,14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没有   的分化;而15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有   的分化。
(5)16代表   植物,18代表   植物。
(6)通过各种生物进化历程的分析可知: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   到   、由   到   、由   到   .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整个生物界是通过逐渐变化发展繁荣起来的。
【答案】(1)单细胞;水;多
(2)C
(3)哺乳
(4)藻类;苔藓;根茎叶;茎叶
(5)蕨类;被子
(6)简单;复杂;水生;陆生;低等;高等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解:如图生物进化树
(1)由图可知,①是单细胞动物,身体然微小,只由单个细胞组成.②是腔肠动物,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①和②都是生活在水中。
(2)⑧是鱼属于鱼类,心脏为一心房一心室,有一条循环路线;⑨是蛙属于两栖类,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为不完全的双循环.故C符合题意。
(3)此进化图所示的各种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类,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动物,其繁殖方式最主要的特征是胎生哺乳。
(4)图中14代表的是藻类植物,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15代表的是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出现了茎、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无真正的根,只有假根,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也用孢子繁殖后代。
(5)16代表的是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其生殖过程离不开水,生活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中,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18代表的是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又叫绿色开花植物。
(6)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整个生物界是通过逐渐变化发展繁荣起来的.例如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答案为:(1)单细胞、水、多;
(2)C;
(3)哺乳;
(4)藻类、苔藓、根茎叶、茎叶;
(5)蕨类、被子;
(6)简单、复杂、水生、陆生、低等、高等、适应
【分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无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1 / 12017-2018学年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册5.1.3《生物进化的历程》同步练习11
一、选择题
1.科学家从对大量化石的研究中推断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采用的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 (  )
A.调查 B.比较 C.推测 D.分类
2.(2017八下·扬中期中)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下列植物中最高等的是(  )
A. B.
C. D.
3.(2017八下·卢龙期中)在动物进化的历程中,最先从水中登陆的脊椎动物是(  )
A.节肢动物 B.两栖动物 C.鸟类 D.爬行动物
4.原始生命一部分进化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成原始单细胞动物,这主要是因为(  )
A.营养方式不同 B.形态结构不同
C.生活环境不同 D.生活方式不同
5.下列生物进化顺序中错误的是(  )
A.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B.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C.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D.鱼类 →哺乳类→爬行类
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
B.从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
C.从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
D.从水生生物到陆生生物
7.下图表示植物进化的历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海洋中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
B.受精作用脱离水限制的是丁和戊
C.具有根.茎.叶分化的是乙和丙
D.具有开花和传粉现象的植物是丁或戊
8.下列对生物进化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现有的生物比远古的生物在形态结构上复杂 ②从水生到陆生是生物进化趋势 ③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形态结构 ④陆生生物比水生生物高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9.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 (  )
①原始哺乳动物 ②原始鸟类 ③原始爬行动物 ④原始两栖动物 ⑤古代鱼类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②④ C.⑤④③②① D.⑤④③①②
10.考古工作者发现:最古老的生物化石均为水生生物,并且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陆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这一事实说明了生物的进化趋势是 (  )
A.从水生到陆生 B.从简单到复杂
C.从低等到高等 D.以上三者都是
二、非选择题
11.如图为生物进化历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   .②是腔肠动物,①和②都是生活在    中,但②的身体是由   细胞构成。
(2)⑨是蛙,⑧是鱼,二者的心脏的结构相比较,⑧的心脏的结构特点是(  )
A.二心房一心室 B.二心房 二心室
C.一心房一心室 D.无心房只有一心室
(3)此进化图所示的各种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是   。
(4)图中14代表   ,15代表   ,二者相比较,14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没有   的分化;而15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有   的分化。
(5)16代表   植物,18代表   植物。
(6)通过各种生物进化历程的分析可知: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   到   、由   到   、由   到   .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整个生物界是通过逐渐变化发展繁荣起来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
【解析】【解答】解:比较法和实验法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基本方法。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比较法对生物进化问题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科学家从对大量化石的研究中推断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采用的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比较法。
故答案为:B
【分析】比较法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基本方法,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
2.【答案】A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解:如图是生物进化树:
可见植物的进化过程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因此最高等的是A被子植物.
故选:A
【分析】分析选项中的图形:A是被子植物,B是蕨类植物,C是苔藓植物,D是藻类植物.据此解答.
3.【答案】B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解: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有时生活在陆地上,有时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类,大多生活在陆地上.所以在动物进化历程中,首先从水中登陆的脊椎动物是B、两栖动物.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是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故选:B.
【分析】(1)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2)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和哺乳类.
4.【答案】A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原始生命是在原始海洋中诞生的.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为有叶绿体的能自养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成为没有叶绿体的异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这些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就分别进化成为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和动物的主要区别是营养方式不同,植物是自养,动物是异养。
5.【答案】D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解:如图生命树:
可见,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因此题中D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D
【分析】关键是记住动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规律.可结合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来理解记忆。
6.【答案】C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从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从水生生物到陆生生物,都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而高等生物也有体型较小的如蜂鸟,因此从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不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
故答案为:C
【分析】熟记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解题关键,可结合动植物进化历程示意图来理解记忆。
7.【答案】C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的藻类植物甲,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苔藓植物乙和蕨类植物丙,使原来的不毛之地开始披上了绿装.但是,它们的生殖还都需要有水的环境,后来,一部分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成为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的裸子植物丁和被子植物戊.生物的进化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由上可知,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原始的藻类植物,多是水生植物,受精作用脱离水限制的是原始的裸子植物丁和被子植物戊,具有开花和传粉现象的植物是丁或戊,丁原始的裸子植物和戊原始的被子植物较高等,多是陆生生物.原始的苔藓植物乙有茎、叶,但没有根,是假根。故C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
【分析】熟记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解题关键,可结合动植物进化历程示意图来理解记忆。
8.【答案】A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解: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故④陆生生物比水生生物高等不是进化的总体趋势。
故答案为:A
【分析】熟记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解题关键,可结合动植物进化历程示意图来理解记忆。
9.【答案】C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解:如图生物进化树:
可见,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0.【答案】A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解:考古工作者发现,最古老的生物化石均为水生生物,并且,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陆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这一事实说明了生物的进化方向是由水生到陆生。
故答案为:A
【分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1.【答案】(1)单细胞;水;多
(2)C
(3)哺乳
(4)藻类;苔藓;根茎叶;茎叶
(5)蕨类;被子
(6)简单;复杂;水生;陆生;低等;高等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解析】【解答】解:如图生物进化树
(1)由图可知,①是单细胞动物,身体然微小,只由单个细胞组成.②是腔肠动物,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①和②都是生活在水中。
(2)⑧是鱼属于鱼类,心脏为一心房一心室,有一条循环路线;⑨是蛙属于两栖类,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为不完全的双循环.故C符合题意。
(3)此进化图所示的各种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类,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动物,其繁殖方式最主要的特征是胎生哺乳。
(4)图中14代表的是藻类植物,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15代表的是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出现了茎、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无真正的根,只有假根,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也用孢子繁殖后代。
(5)16代表的是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其生殖过程离不开水,生活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中,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18代表的是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又叫绿色开花植物。
(6)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整个生物界是通过逐渐变化发展繁荣起来的.例如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答案为:(1)单细胞、水、多;
(2)C;
(3)哺乳;
(4)藻类、苔藓、根茎叶、茎叶;
(5)蕨类、被子;
(6)简单、复杂、水生、陆生、低等、高等、适应
【分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无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