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电与磁
考试范围:1-2节;考试时间:10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关于地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磁南极和地理北极是完全重合的
B.磁场和磁感线都是看不见的,不存在的
C.小磁针静止时的N极所指方向表示该处的磁场方向
D.在地球上任意地方,指南针都是南北指向
2.如图是电流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当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从而带动指针偏转。下列选项与电流表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闭合开关,铜棒ab中有电流通过时,它就会运动起来
B.有电流通过直导线时,直导线下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
C.给带有铁芯的线圈通电,它能吸引铁块
D.在玻璃板上均匀的撒上一层铁屑,铁屑有序的排列起来
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连接的电铃电路。开关闭合后。电路中始终有电流,但电铃只响一声就不再响了,原因是( )
A.电磁铁始终有磁性,衔铁一直被电磁铁吸着不能回弹
B.衔铁没有向下运动
C.电池电压太低
D.电磁铁的左侧上端为N极,右侧上端为S极,无法形成排斥
4.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南针是一个磁体
B.指南针的南极指向地磁南极
C.指南针折断后只有一个磁极
D.指南针指向不会受附近铁块的影响
5.一块条形磁铁摔成左右两段,取右段磁铁的右边靠近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则左段磁铁的右边( )
A.无磁性 B.为N极
C.为S极 D.有磁性,磁极为N或S
6.如图所示,甲、乙是没有磁性且靠得较近的铁块,它们之间没有力的作用。若在它们下面放一个磁体,发现甲、乙还是静止不动,则甲和乙之间( )
A.有力的作用,相互排斥
B.有力的作用,相互吸引
C.仍然没有力的作用
D.把甲、乙换成铜块可能实验现象会不一样
7.在地球表面的某位置,发现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S极竖直并向上,则该位置是( )
A.地理北极附近 B.地理南极附近
C.赤道附近 D.北纬45°附近
8.(2023秋 永安市期中)甲、乙、丙三个轻质带电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已知丙球带正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球带正电,乙球一定带负电
B.甲球带负电,乙球可能不带电
C.甲球带正电,乙球可能不带电
D.甲球带负电,乙球一定带正电
9.如图所示是电磁学中的一个实验场景,下列关于它的说法( )
①这是模拟奥斯特实验的一个场景;
②图示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③改变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方向不变;
④若图中导线无电流,小磁针N极将指向地磁的北极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10.在探究蹄形磁铁周围磁场的实验中,老师将玻璃板平放在磁体上,并均匀地撒上一层铁屑,轻敲玻璃板,铁屑就会有序地排列起来,如图。对实验中有关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铁屑在磁场中被磁化成一个个小磁体
B.轻敲玻璃板,铁屑与玻璃板分离,在磁力作用下排列有序
C.撒铁屑的目的是将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特点显示出来
D.仅参照铁屑的分布情况就可以画出磁感线
11.如图所示,几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关于比较甲、乙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乙图大
B.乙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甲图大
C.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D.无法确定
12.如图所示,将一柔软的导线弯成星形,并将其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然后将电键S闭合,则该星形回路将( )
A.不会变形
B.会变形,所围面积增大
C.会变形,所围面积减小
D.会变形,所围总面积不变
13.(2023 泰州)关于地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B.地球周围的地磁场的磁感线是从地磁S极出发回到地磁N极
C.教室里水平放置、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南极
D.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能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14.(2023 成都)如图是小聪和小明同学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实验示意图。实验时,在小圆位置放置小磁针,闭合开关,画出不同位置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对调电源正负极,重复上述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磁针的作用是指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方向
B.闭合开关,放置在a、b处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相同
C.对调电源正负极,闭合开关,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改变
D.通过实验可总结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关系
15.绵阳市某初中学校的小明同学,在学校实验室模拟安培1820年在科学院的例会上做的小实验:把螺线管水平悬挂起来,闭合开关,发现螺线管缓慢转动后停了下来,改变螺线管B端的初始指向,重复操作,停止时B端的指向都相同。模拟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螺线管停下来后B端指向( )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16.有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磁棒,一根有磁性,另一根没磁性,要确定哪根磁棒有磁性,某同学用一根钢棒的一端去接触另一根钢棒的中间部分,如图所示,若两根棒互相吸引,可以断定 钢棒有磁性,若两根钢棒互相不吸引,可以断定 钢棒有磁性。
17.(2023秋 河北区期末)在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磁铁A端放有一小磁针,闭合开关,小磁针 (选填“顺”或“逆”)时针转动,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磁铁磁性 (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18.(2023 江都区模拟)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声音的传播。为了避免声音通过底部固体传出,利用磁悬浮装置使发声体悬浮于空中,A磁体上端为N极,则B磁体下端为 极。将内部充有空气的气球口系紧,并悬挂于玻璃罩内壁。罩内空气不断减少,气球体积 ,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了,但发声体上方的轻质小球照旧跳动,说明发声体仍在 。本实验无法抽成绝对真空,需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写出苏科版物理课本中另一个运用该研究方法的实验: 。
19.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 现象,该发现进一步解释了电与磁的联系,开辟了人类的电气化时代。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可判定电源右端是 极(选填“正”或“负”)。
20.(2023 济宁)现在医学上使用的心肺机的功能之一是用“电动泵”替代心脏,推动血液循环。如图所示,当线圈中的电流从a流向b时,线圈的左端为 极,此时活塞将向 运动,促使血液流动。
21.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稳稳着陆在火星上,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地面控制中心通过发射 向“天问一号”传达指令。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指南针受到了 的作用。
22.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在图中当开关S闭合时,小磁针的指向如1图所示,则小磁针a的右端为 (选填“N”或“S”)极。在原子内部,核外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会形成一种环形电流,该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使物质微粒(原子)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若图2中箭头表示的是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方向,则环形电流的左侧应为 (选填“N”或“S”)极。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23.如图所示的是奥斯特实验,导线触接电池,原来静止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小磁针偏转的原因是什么呢?
猜想一:可能是通电后导线产生的热量使空气对流引起了小磁针的偏转。
猜想二:可能是通电后导线周围产生了磁场引起了小磁针的偏转。
(1)将小磁针放在直导线的下方,要使小磁针与直导线平行,直导线应 (填“南北放置”或“东西放置”)。
(2)触接时,小柯看到小磁针偏转,认为小磁针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他判断的理由是 。
(3)为了验证猜想一,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可能不止一个正确选项)。
①将整个装置放在玻璃箱中进行实验
②将小磁针罩在烧杯中,导线置于烧杯上方并平行于小磁针进行实验
③改变导线中的电流方向
24.如图所示是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实验装置。
(1)小磁针放置在桌面上静止时,将直导线AB沿 (选填“东西”、“南北”或“任意”)方向放置在小磁针正上方,实验时效果更明显。
(2)当开关闭合时,导线下方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 。此时若移去小磁针,上述结论是否成立? (选填“是”或“否”)。实验中小磁针的作用是 。
(3)仅将电源正负极对调,小磁针偏转方向发生改变,这表明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与 有关。
(4)为了验证是“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使小磁针转动”这一事实,最简单的实验操作是 。
25.磁控防盗装置内装有干簧管(如图甲),干簧管由两个软铁片和玻璃管组成,软铁片的触点在弹力的作用下处于断开状态。当磁体靠近干簧管时,软铁片触点状态会发生变化。把条形磁体分别放置在乙图中的Ⅰ、Ⅱ、Ⅲ三个位置时,触点的开合状态和软铁片的极性情况如表。
磁体位置 竖直放置并靠近 水平放置并靠近
Ⅰ Ⅱ Ⅲ Ⅳ
触点状态 闭合 断开 闭合 ?
软铁片的极性情况
(1)铁片被磁化后,铁片与条形磁体相邻两端的磁极极性关系是 。
(2)当条形磁体水平放置并靠近干簧管时(图乙Ⅳ位置),干簧管触点状态为 。
(3)如图丙,门上磁控防盗装置内有一个竖直放置的干簧管,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丁,磁控防盗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夜间关上门,闭合开关S,启动防盗报警器,此时报警电铃不响;当盗贼打开门时,干簧管远离磁体,电铃响起。图丁虚线中四种磁体摆放方式能满足工作要求的有 (选填图中的字母)。
26.把超强磁铁分别吸附在干电池的正负极两端,制成电磁动力“小车”,并将它放入铜质螺线管中(螺线管的铜线表面没有绝缘层),如图甲“小车”就能沿着螺线管运动。图乙是它的示意图。
(1)在图乙上画出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2)实验中发现,必须将“小车”全部推入螺线管,“小车”才能运动,“小车”运动的原因是 。
(3)进一步探究发现,“小车”运动的方向与电池正负极位置和超强磁铁的极性有关。将如图乙装配的小车放入螺线管,则小车的运动方向是 。
(4)要使“小车”运动速度增大,请提出一种方法: 。
四.作图题(共2小题,共6分)
27.如图所示,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标出磁体的N、S极和A点的磁场方向(用箭头表示)。
28.(2023 兰州)如图所示,小磁针左侧为通电螺线管,右侧为条形磁体,请根据小磁针的N极指向,标出条形磁体的磁极,并用箭头标出磁感线的方向和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五.简答题(4小题,共17分)
29.如图所示,一张百元新钞票好像被一支笔“戳通”了,实际上这张新钞票依然完好无损,这里应用了磁现象的有关知识。原来,这支笔的笔杆(纸币的下方)与笔头(纸币的上方)可以互相分离,笔杆上与笔头相连的一端内部装有小磁铁,则笔头内的材料可能含有 (选填“铜”、“铁”或“塑料”)。若想探究笔头内的材料是否有磁性,现提供下列器材:①小磁针、②大头针、③碎纸屑,其中可用来完成探究任务的有 (填序号)。
30.如图,一段电阻丝从电源正极接出,在一个“U”形玻璃管的右侧管上绕几匝,再到左侧管上绕几匝后接到电源负极。一根条形磁铁用细线悬挂在静止在如图位置。画出电阻丝的绕法并在“U”形管的两端标明磁极。
31.如图是“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分布”的实验,实验时先在螺线管的两端各放一个小磁针,并在硬纸板上均匀地撒满铁屑,通电后观察小磁针的指向,轻敲纸板,观察铁屑的排列情况;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发现小磁针转动,南北所指方向发生了改变。
(1)实验中轻敲纸板的目的是 ,使铁屑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力而有规律地排列;
(2)由以上实验可知: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与 的磁场相似;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与螺线管中 的方向有关;
(3)为了进一步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方向,可用 代替铁屑进行实验。
32.阅读《善变的软磁铁》短文,回答35题。
善变的软磁铁图1所示为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展厅的一个名为“善变的软磁铁”的展品,体验者推动如图2所示的软磁铁A向永磁铁B移动(永磁铁的右端是N极),会感觉到软磁铁和固定的永磁铁之间的斥力越来越大,推动越来越吃力。但是,当软磁铁继续靠近永磁铁,两者接近到一定距离时,两块磁铁之间的排斥力又忽然变成了吸引力。这件展品让观众们体验了软磁铁与永磁铁之间同性相吸的奇妙特性。磁铁一般分为软磁铁和硬磁铁。所谓软,是指这些材料容易磁化,在磁性上表现“软”。在一般情况下,软磁铁同样也表现出硬磁铁中的一类﹣﹣永磁铁的正常属性,但当普通永磁铁非常接近软磁铁的尖端时,软磁材料的磁矩方向发生了变化,两者的斥力会突然转变为吸引力。软磁材料,易被磁化,被磁化后,磁性也容易消失,也易于通过敲打和加热退磁,它广泛用于电工设备和电子设备,如应用在电磁铁、变压器和电机的铁芯中,以便在断电后磁性消失。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当永磁铁非常接近软磁铁的尖端时,软磁铁的左端会突然变为 极;
(2)软磁铁与硬磁铁相比其特点是 ;
(3)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中,螺线管的铁芯应选用 磁材料(选填“软”或“硬”),理由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电与磁(1-2节)A版答题卡
试卷类型:A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用2B铅笔填涂)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2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6. 17. 18. 19. 20. 21. 22.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3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3.答:
24.答:
25.答:
26.答:
四.作图题(共2小题,共6分)
27.答:
答:
五.简答题(共4小题,共17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9.答:
30.答:
31.答:
32.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电与磁
考试范围:1-2节;考试时间:10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关于地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磁南极和地理北极是完全重合的
B.磁场和磁感线都是看不见的,不存在的
C.小磁针静止时的N极所指方向表示该处的磁场方向
D.在地球上任意地方,指南针都是南北指向
【答案】C
【解答】解:A.地磁南极和地理北极不是完全重合的,有一定的磁偏角,故A错误;
B.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分布在磁体周围的曲线,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故B错误;
C.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故C正确;
D.在南极或北极,小磁针不是南北指向,故D错误。
故选:C。
2.如图是电流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当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从而带动指针偏转。下列选项与电流表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闭合开关,铜棒ab中有电流通过时,它就会运动起来
B.有电流通过直导线时,直导线下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
C.给带有铁芯的线圈通电,它能吸引铁块
D.在玻璃板上均匀的撒上一层铁屑,铁屑有序的排列起来
【答案】A
【解答】解:通过电流表的内部构造显示电流表的制成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并且电流越大,线圈受到的力越大,其转动的幅度越大。因此可以利用电流表指针的转动幅度来体现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A、闭合开关,铜棒ab中有电流通过时,它就会运动起来,这是电动机原理图,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的原理制成的,故A正确;
B、图中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与电流表的制成原理无关,故B错误;
C、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与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无关,故C错误;
D、图中反映的是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与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连接的电铃电路。开关闭合后。电路中始终有电流,但电铃只响一声就不再响了,原因是( )
A.电磁铁始终有磁性,衔铁一直被电磁铁吸着不能回弹
B.衔铁没有向下运动
C.电池电压太低
D.电磁铁的左侧上端为N极,右侧上端为S极,无法形成排斥
【答案】A
【解答】解:当开关闭合后,电路中有电流,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衔铁被吸下的同时,打击铃碗,发出声音。此时电路始终接通,电磁铁始终吸引衔铁,衔铁不会回弹,所以小锤不能再重复打击铃碗,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南针是一个磁体
B.指南针的南极指向地磁南极
C.指南针折断后只有一个磁极
D.指南针指向不会受附近铁块的影响
【答案】A
【解答】解:A.指南针是一个磁体,故A正确;
B.指南针总是指向南北,是因为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指南针北极指向地磁南极(地理北极),故B错误;
C.任何磁体都有两个极,所以指南针折断后每个磁体仍有两个磁极,故C错误;
D.指南针的指向会受到附近铁块的干扰,是由于铁块被磁化后干扰了附近的地磁场,故D错误。
故选:A。
5.一块条形磁铁摔成左右两段,取右段磁铁的右边靠近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则左段磁铁的右边( )
A.无磁性 B.为N极
C.为S极 D.有磁性,磁极为N或S
【答案】C
【解答】解:一块条形磁铁摔成左右两段,每一段又是一个新的磁体;由于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右段磁铁的右端为S极、左端为N极;
如果把这段磁铁沿裂纹吻合放在一起,由于右段磁铁的左端为N极,则左段磁铁的右端为S极。
故选:C。
6.如图所示,甲、乙是没有磁性且靠得较近的铁块,它们之间没有力的作用。若在它们下面放一个磁体,发现甲、乙还是静止不动,则甲和乙之间( )
A.有力的作用,相互排斥
B.有力的作用,相互吸引
C.仍然没有力的作用
D.把甲、乙换成铜块可能实验现象会不一样
【答案】B
【解答】解:
ABC、由图可知,甲的左端靠近条形磁铁的S极,所以磁化后,甲的左端是N极,其右端是S极;同理可以确定乙的左端为N极,因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甲和乙之间有力的作用,并且相互吸引,故AC错误,B正确;
D、铜不是磁性材料,不可以被磁化,把甲、乙换成铜块实验现象一定会不一样,故D错误。
故选:B。
7.在地球表面的某位置,发现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S极竖直并向上,则该位置是( )
A.地理北极附近 B.地理南极附近
C.赤道附近 D.北纬45°附近
【答案】A
【解答】解:小磁针静止时,S极竖直并向上,说明N极向下,N极所指向的是地磁的南极,则小磁针位于地理的北极附近。
故选:A。
8.(2023秋 永安市期中)甲、乙、丙三个轻质带电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已知丙球带正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球带正电,乙球一定带负电
B.甲球带负电,乙球可能不带电
C.甲球带正电,乙球可能不带电
D.甲球带负电,乙球一定带正电
【答案】A
【解答】解:已知丙球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毛皮所带的电荷相同,由于用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所带的电荷是正电,所以丙球带正电;
由图知,甲球与丙球靠近时相互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知,甲球一定带正电;
甲球与乙球相互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知,乙球可能带负电;但带电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所以乙球可能不带电。由题意三个小球均是带电的,可知乙球一定带负电。
故选:A。
9.如图所示是电磁学中的一个实验场景,下列关于它的说法( )
①这是模拟奥斯特实验的一个场景;
②图示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③改变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方向不变;
④若图中导线无电流,小磁针N极将指向地磁的北极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答案】A
【解答】解:①据图可知,该实验是用于模拟奥斯特实验的一个场景,故①正确;
②该实验中,若给导线通电,下面的小磁针会转动,即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故②正确;
③由于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改变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方向改变,故③错误;
④将图中导线断开,小磁针由于地磁的缘故,即N极将指向地理的北极,而不是地磁的北极,故④错误;
故选:A。
10.在探究蹄形磁铁周围磁场的实验中,老师将玻璃板平放在磁体上,并均匀地撒上一层铁屑,轻敲玻璃板,铁屑就会有序地排列起来,如图。对实验中有关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铁屑在磁场中被磁化成一个个小磁体
B.轻敲玻璃板,铁屑与玻璃板分离,在磁力作用下排列有序
C.撒铁屑的目的是将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特点显示出来
D.仅参照铁屑的分布情况就可以画出磁感线
【答案】D
【解答】解:A、铁屑原来没有磁性,但在蹄形磁铁周围磁场的作用下能够获得磁性,说明铁屑被磁化成一个个小磁体,故A正确;
B、轻敲玻璃板时,铁屑由于具有惯性会与玻璃板分离,铁屑与玻璃板分离后,不受玻璃板的摩擦力,并在磁力作用下排列有序,故B正确;
C、磁体周围始终存在磁场,借助细铁屑可以显示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特点,故C正确;
D、因磁极处磁性最强,铁屑最多,则通过铁屑的排列可以判断磁极位置,但不能判断出是南极还是北极,所以不能判断磁场的方向,仅参照铁屑的分布情况不可以画出磁感线,故D错误。
故选:D。
11.如图所示,几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关于比较甲、乙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乙图大
B.乙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甲图大
C.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答】解:几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体,则重力相等,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故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故选:C。
12.如图所示,将一柔软的导线弯成星形,并将其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然后将电键S闭合,则该星形回路将( )
A.不会变形
B.会变形,所围面积增大
C.会变形,所围面积减小
D.会变形,所围总面积不变
【答案】B
【解答】解:由题意知,当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电磁场,而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由于这是直流稳压电路,当开关闭合后电流不变,此时角上相邻靠近的两条导线电流方向相反,根据左手定则,让四指与大拇指相互垂直,并在同一平面内,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磁感线穿过手心,则大拇指所指的方向为导体受力的方向,由于电流方向相反,所以受力方向也相反,故所围面积会增大。
故选:B。
13.(2023 泰州)关于地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B.地球周围的地磁场的磁感线是从地磁S极出发回到地磁N极
C.教室里水平放置、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南极
D.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能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答案】D
【解答】解:A、磁感线不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故A错误;
B、地球周围的地磁场的磁感线是从地磁N极出发回到地磁S极,故B错误;
C、教室里水平放置、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北极,故C错误;
D、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能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14.(2023 成都)如图是小聪和小明同学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实验示意图。实验时,在小圆位置放置小磁针,闭合开关,画出不同位置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对调电源正负极,重复上述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磁针的作用是指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方向
B.闭合开关,放置在a、b处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相同
C.对调电源正负极,闭合开关,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改变
D.通过实验可总结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关系
【答案】B
【解答】:A、小磁针的作用是指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方向,故A正确;
B、闭合开关,放置在a、b处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是不同的,因为a点小磁针N指向左下;b点小磁针N指向左上,磁场方向不同,故B错误;
C、对调电源正负极,闭合开关,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改变,故C正确;
D、通过实验可总结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关系,故D正确。
故选:B。
15.绵阳市某初中学校的小明同学,在学校实验室模拟安培1820年在科学院的例会上做的小实验:把螺线管水平悬挂起来,闭合开关,发现螺线管缓慢转动后停了下来,改变螺线管B端的初始指向,重复操作,停止时B端的指向都相同。模拟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螺线管停下来后B端指向( )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答案】D
【解答】解:电流从通电螺线管的左端进入,从右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的B端是N极,A端是S极,通电螺线管在地磁场作用下,N极指向地磁南极,即地理北方。
故选: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16.有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磁棒,一根有磁性,另一根没磁性,要确定哪根磁棒有磁性,某同学用一根钢棒的一端去接触另一根钢棒的中间部分,如图所示,若两根棒互相吸引,可以断定 钢棒有磁性,若两根钢棒互相不吸引,可以断定 钢棒有磁性。
【解答】:如果甲有磁性,则甲中间部分磁性最弱,乙没有磁性,两者不会产生吸引力。
如果乙有磁性,则乙两端磁性最强,甲没有磁性,两者会产生吸引力。
答:乙,甲。
17.(2023秋 河北区期末)在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磁铁A端放有一小磁针,闭合开关,小磁针 (选填“顺”或“逆”)时针转动,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磁铁磁性 (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答案】顺;减弱
【解答】解:由图可知螺线管中电流由左侧流入,则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A端为N极,B端为S极,
因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则可知小磁针顺时针转动;
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则由欧姆定律可得线圈中的电流变小,则电磁铁的磁性减弱。
故答案为:顺;减弱。
18.(2023 江都区模拟)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声音的传播。为了避免声音通过底部固体传出,利用磁悬浮装置使发声体悬浮于空中,A磁体上端为N极,则B磁体下端为 极。将内部充有空气的气球口系紧,并悬挂于玻璃罩内壁。罩内空气不断减少,气球体积 ,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了,但发声体上方的轻质小球照旧跳动,说明发声体仍在 。本实验无法抽成绝对真空,需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写出苏科版物理课本中另一个运用该研究方法的实验: 。
【答案】(1)N;(2)变大;(3)振动;(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解答】:(1)A磁体上端为N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则B磁体下端为N极;
(2)温度一定时,玻璃罩内空气不断减少,压强变小,气球内的气压大于外部气压,其体积变大;
(3)罩内空气不断减少,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了,但发声体上方的轻质小球照旧跳动,说明发声体仍在振动;
(4)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当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发现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本实验采用了科学推理的方法,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也运用了推理法。
故答案为:(1)N;(2)变大;(3)振动;(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19.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 现象,该发现进一步解释了电与磁的联系,开辟了人类的电气化时代。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可判定电源右端是 极(选填“正”或“负”)。
【答案】电磁感应;负
【解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和磁的联系,导致了发电机的发明;
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所以电源的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
故答案为:电磁感应;负。
20.(2023 济宁)现在医学上使用的心肺机的功能之一是用“电动泵”替代心脏,推动血液循环。如图所示,当线圈中的电流从a流向b时,线圈的左端为 极,此时活塞将向 运动,促使血液流动。
【答案】N;右。
【解答】解:当线圈中的电流从a流向b时,由安培定则可知,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指向螺线管的左端,即左端为N极,右端是S极,根据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此时活塞将向右运动。
故答案为:N;右。
21.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稳稳着陆在火星上,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地面控制中心通过发射 向“天问一号”传达指令。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指南针受到了 的作用。
【解答】解:“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着陆火星,进行火星探测,火星与地球之间相距远,真空的环境目前采用电磁波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输。
指南针指南北方向,是由于受地磁场的作用,依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指南针的N极指向地磁的南极(即地理北方),指南针的S极指向地磁的北极(即地理的南方)。
故答案为:电磁波,地磁场。
22.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在图中当开关S闭合时,小磁针的指向如1图所示,则小磁针a的右端为 (选填“N”或“S”)极。在原子内部,核外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会形成一种环形电流,该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使物质微粒(原子)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若图2中箭头表示的是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方向,则环形电流的左侧应为 (选填“N”或“S”)极。
【解答】: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流由左侧流入,右侧流出,所以螺线管右侧为N极,左侧为S极;
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则小磁针a的右端为S极,故答案如图所示:
物理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图中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方向相反。利用右手螺旋定则,伸开右手让四指弯曲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那端(环形电流的右端)为N极,则环形电流的左侧应为S极。
故答案为:S;S。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23.如图所示的是奥斯特实验,导线触接电池,原来静止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小磁针偏转的原因是什么呢?
猜想一:可能是通电后导线产生的热量使空气对流引起了小磁针的偏转。
猜想二:可能是通电后导线周围产生了磁场引起了小磁针的偏转。
(1)将小磁针放在直导线的下方,要使小磁针与直导线平行,直导线应 (填“南北放置”或“东西放置”)。
(2)触接时,小柯看到小磁针偏转,认为小磁针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他判断的理由是 。
(3)为了验证猜想一,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可能不止一个正确选项)。
①将整个装置放在玻璃箱中进行实验
②将小磁针罩在烧杯中,导线置于烧杯上方并平行于小磁针进行实验
③改变导线中的电流方向
【答案】(1)南北放置;(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②③。
【解答】解:(1)将小磁针放在直导线的下方,要使小磁针与直导线平行,直导线应南北放置,以便于观察到小磁针的转动;
(2)触接时,小柯看到小磁针偏转,认为小磁针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他判断的理由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为了验证猜想一,就是要对比空气不流动,小磁针是否转动,①将整个装置放在玻璃箱中进行实验,整体装置的空气可以继续流动,故不可行;②将小磁针罩在烧杯中,导线置于烧杯上方并平行于小磁针进行实验,导线加热空气对小磁针没有影响了,观察是否转动,故可行,③改变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空气的流动方向没有改变,但小磁针的转动方向改变了,说明不是空气流动造成的,故可行;
故选:②③。
故答案为:(1)南北放置;(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②③。
24.如图所示是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实验装置。
(1)小磁针放置在桌面上静止时,将直导线AB沿 (选填“东西”、“南北”或“任意”)方向放置在小磁针正上方,实验时效果更明显。
(2)当开关闭合时,导线下方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 。此时若移去小磁针,上述结论是否成立? (选填“是”或“否”)。实验中小磁针的作用是 。
(3)仅将电源正负极对调,小磁针偏转方向发生改变,这表明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与 有关。
(4)为了验证是“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使小磁针转动”这一事实,最简单的实验操作是 。
【解答】解:(1)由于小磁针受到地磁场的作用,要指南北方向,为了观察到明显的偏转现象,应使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为东西方向,故应使把直导线南北放置;
(2)开关闭合时,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与小磁针的存在与否无关,因此移走小磁针后,结论仍然成立;小磁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能够发生偏转,故小磁针可以检测磁场的存在;
(3)仅将电源正负极对调,小磁针偏转方向发生改变,这表明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4)如果验证是不是电流产生的磁场使小磁针转动,可以断开开关,让电流消失,看看小磁针是否会回到原来的南北指向。
故答案为:(1)南北;(2)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是;小磁针可以检测磁场的存在;(3)电流的方向;(4)断开开关,观察小磁针是否会回到南北指向;
25.磁控防盗装置内装有干簧管(如图甲),干簧管由两个软铁片和玻璃管组成,软铁片的触点在弹力的作用下处于断开状态。当磁体靠近干簧管时,软铁片触点状态会发生变化。把条形磁体分别放置在乙图中的Ⅰ、Ⅱ、Ⅲ三个位置时,触点的开合状态和软铁片的极性情况如表。
磁体位置 竖直放置并靠近 水平放置并靠近
Ⅰ Ⅱ Ⅲ Ⅳ
触点状态 闭合 断开 闭合 ?
软铁片的极性情况
(1)铁片被磁化后,铁片与条形磁体相邻两端的磁极极性关系是 。
(2)当条形磁体水平放置并靠近干簧管时(图乙Ⅳ位置),干簧管触点状态为 。
(3)如图丙,门上磁控防盗装置内有一个竖直放置的干簧管,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丁,磁控防盗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夜间关上门,闭合开关S,启动防盗报警器,此时报警电铃不响;当盗贼打开门时,干簧管远离磁体,电铃响起。图丁虚线中四种磁体摆放方式能满足工作要求的有 (选填图中的字母)。
【解答】:(1)由图乙中Ⅰ、Ⅱ、Ⅲ位置的磁化情况可知:磁簧片靠近条形磁铁的N极的一端是S极,另一端是N极;所以铁片与条形磁体相邻两端的磁极极性关系是互为异名磁极。
(2)当条形磁体水平放置并靠近干簧管时(图乙Ⅳ位置),条形磁铁对铁片磁化后的情况如下图:
在两舌簧端面形成异名磁极,因相互吸引而吸合,所以干簧管触点为闭合状态;
(3)由电路图可知:干簧管和电铃并联后与电阻串联,开关在干路上,夜间关上门,闭合开关S,由于此时报警电铃不响,则干簧管触点处于闭合状态,对电铃短路,所以报警电铃不响;当盗贼打开门时,干簧管远离磁体,干簧管退磁,触点在弹力作用下分开,干簧管触点处于断开状态,电流通过电铃,则电铃响起。
由此可知: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干簧管和磁体之间的距离最近,并且干簧管触点是处于闭合状态;
由实验结果可知在干簧管和磁体靠近时,能使干簧管处于闭合状态的是磁体在ACD的位置。
故答案为:(1)互为异名磁极;(2)闭合;(3)ACD。
26.把超强磁铁分别吸附在干电池的正负极两端,制成电磁动力“小车”,并将它放入铜质螺线管中(螺线管的铜线表面没有绝缘层),如图甲“小车”就能沿着螺线管运动。图乙是它的示意图。
(1)在图乙上画出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2)实验中发现,必须将“小车”全部推入螺线管,“小车”才能运动,“小车”运动的原因是 。
(3)进一步探究发现,“小车”运动的方向与电池正负极位置和超强磁铁的极性有关。将如图乙装配的小车放入螺线管,则小车的运动方向是 。
(4)要使“小车”运动速度增大,请提出一种方法: 。
【解答】:(1)由图知,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右边磁铁、螺线管、左边磁铁回到电源负极,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
(2)“小车”全部推入螺线管后,与磁铁接触的那一段螺线管通电产生磁场,螺线管的磁场与干电池两极上吸附的磁铁的磁场发生相互作用,小车运动了起来;
(3)由图,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可知,与磁铁接触的那一段螺线管的左侧为N极,右侧为S极,螺线管内部的磁场向左,与电池负极相吸的磁铁受到向左的力,小车向左运动;
(4)磁极间相互作用力越大,小车速度就越大,所以可以增强磁铁的磁性(或者使螺线管的绕线更密集以增加与磁铁接触的那一段螺线管匝数、或增加电池电压以增大螺线管中电流从而增强其磁场)。
故答案为:(1)见上图;(2)螺线管的磁场与干电池两极上吸附的磁铁的磁场发生相互作用;(3)左;(4)增强磁铁的磁性(或者使螺线管的绕线更密集以增加与磁铁接触的那一段螺线管匝数、或增加电池电压以增大螺线管中电流从而增强其磁场)。
四.作图题(共2小题,共6分)
27.如图所示,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标出磁体的N、S极和A点的磁场方向(用箭头表示)。
【解答】解:从图可知,小磁针静止时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因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左侧磁极为N极,右侧磁极为S极;磁感线的方向是从N极指向S极可判断磁感线的方向,如图所示:
28.(2023 兰州)如图所示,小磁针左侧为通电螺线管,右侧为条形磁体,请根据小磁针的N极指向,标出条形磁体的磁极,并用箭头标出磁感线的方向和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答案】
【解答】:小磁针的N极指向左侧,S极指向右侧,因为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因此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条形磁体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
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流从通电螺线管的右前侧流入,从左后侧流出;
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如图所示:
五.简答题(4小题,共17分)
29.如图所示,一张百元新钞票好像被一支笔“戳通”了,实际上这张新钞票依然完好无损,这里应用了磁现象的有关知识。原来,这支笔的笔杆(纸币的下方)与笔头(纸币的上方)可以互相分离,笔杆上与笔头相连的一端内部装有小磁铁,则笔头内的材料可能含有 (选填“铜”、“铁”或“塑料”)。若想探究笔头内的材料是否有磁性,现提供下列器材:①小磁针、②大头针、③碎纸屑,其中可用来完成探究任务的有 (填序号)。
【解答】:(1)笔杆上与笔头相连的一端内部装有小磁铁,笔头内的材料会被小磁铁吸引,说明该材料为磁性材料,可能含有铁;
(2)若想探究笔头内材料是否有磁性,
若用①小磁针,方法为:两小磁针的两极分别靠近笔头,若出现相互排斥的情况,则说明笔头里面有磁体,具有磁性;若出现的都是相互吸引的情况,则说明笔头里面只是铁类物质,不是磁体;若不吸引也不排斥,说明笔头里面只是非磁性材料。可用来完成探究任务;
若用②大头针,方法为:将笔头靠近大头针,若出现相互吸引的情况,则说明笔头里面有磁体,具有磁性;可用来完成探究任务;
若用③碎纸屑,方法为:将笔头靠近碎纸屑,不会出现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情况,不能用来完成探究任务;
所以,可用来完成探究任务的有①②。
故答案为:铁;①②。
30.如图,一段电阻丝从电源正极接出,在一个“U”形玻璃管的右侧管上绕几匝,再到左侧管上绕几匝后接到电源负极。一根条形磁铁用细线悬挂在静止在如图位置。画出电阻丝的绕法并在“U”形管的两端标明磁极。
【解答】:条形磁铁的N极方向可知螺线管的左侧为N极,右侧为S极,由安培定则知,电流由右前方流入,左后方流出,如图所示:
31.如图是“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分布”的实验,实验时先在螺线管的两端各放一个小磁针,并在硬纸板上均匀地撒满铁屑,通电后观察小磁针的指向,轻敲纸板,观察铁屑的排列情况;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发现小磁针转动,南北所指方向发生了改变。
(1)实验中轻敲纸板的目的是 ,使铁屑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力而有规律地排列;
(2)由以上实验可知: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与 的磁场相似;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与螺线管中 的方向有关;
(3)为了进一步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方向,可用 代替铁屑进行实验。
【解答】:(1)由于周围铁屑会被磁化,但由于其与纸板的摩擦力太大,它不能自己转动,因此实验中轻敲纸板的目的是减小铁屑与纸板的摩擦,使铁屑受到磁场的作用力而有规律地排列。
(2)由以上实验探究的结果是: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
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发现小磁针转动,南北所指方向发生了改变,可知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与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有关。
(3)由于放在磁场的小磁针会由于磁力作用而运动,因此为了进一步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可用小磁针代替铁屑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1)减小铁屑与纸板的摩擦;(2)条形磁铁(体);电流;(3)小磁针。
32.阅读《善变的软磁铁》短文,回答35题。
善变的软磁铁图1所示为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展厅的一个名为“善变的软磁铁”的展品,体验者推动如图2所示的软磁铁A向永磁铁B移动(永磁铁的右端是N极),会感觉到软磁铁和固定的永磁铁之间的斥力越来越大,推动越来越吃力。但是,当软磁铁继续靠近永磁铁,两者接近到一定距离时,两块磁铁之间的排斥力又忽然变成了吸引力。这件展品让观众们体验了软磁铁与永磁铁之间同性相吸的奇妙特性。磁铁一般分为软磁铁和硬磁铁。所谓软,是指这些材料容易磁化,在磁性上表现“软”。在一般情况下,软磁铁同样也表现出硬磁铁中的一类﹣﹣永磁铁的正常属性,但当普通永磁铁非常接近软磁铁的尖端时,软磁材料的磁矩方向发生了变化,两者的斥力会突然转变为吸引力。软磁材料,易被磁化,被磁化后,磁性也容易消失,也易于通过敲打和加热退磁,它广泛用于电工设备和电子设备,如应用在电磁铁、变压器和电机的铁芯中,以便在断电后磁性消失。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当永磁铁非常接近软磁铁的尖端时,软磁铁的左端会突然变为 极;
(2)软磁铁与硬磁铁相比其特点是 ;
(3)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中,螺线管的铁芯应选用 磁材料(选填“软”或“硬”),理由是 。
【解答】解:(1)软磁材料易被磁化,当永磁铁非常接近软磁铁的尖端时,软磁铁被磁化;永磁铁右端是N极,软磁铁被磁化后左端是异名磁极,即为S极;
(2)硬磁体被磁化后不容易退磁,能够长时间保持磁性,与硬磁铁相比,软磁铁易被磁化,被磁化后,磁性也容易消失;
(3)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是电流大小和螺线管匝数多少,因此在探究与电流大小这一因素关系时,螺线管的铁芯应选用软磁材料,断电后螺线管失去磁性,避免对下一次实验造成影响。
故答案为:(1)S;(2)软磁铁易被磁化,被磁化后,磁性也容易消失;
(3)软;断电后螺线管失去磁性,避免对下一次实验造成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