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八下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4—7节综合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八下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4—7节综合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1-11 13:29:05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4—7节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特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断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是(  )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
【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掌握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由题意可知“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后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而元素种类的改变与核内质子数有关。
【解答】掌握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由题意可知“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后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而元素种类的改变与核内质子数有关,则据此推断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是质子。
故答案为:C
2.对于Fe、Fe2+、Fe3+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⑤所含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
【答案】C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因为Fe、Fe2+、Fe3+三种粒子都为铁元素的不同微粒,故其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因为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其质量几乎相等。
【解答】因为Fe、Fe2+、Fe3+三种粒子都为铁元素的不同微粒,故其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故①核电荷数相同、⑤所含的质子数;因为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得失电子不影响其质量,故其质量几乎相等。
故答案为:C
3.下列对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原子不显电性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可以根据原子的定义、内部结构和特征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如H2O是由分子构成的,NaCl是由离子构成的,像稀有气体、汞等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A说法错误;
B、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故B说法正确;
C、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C说法正确;
D、因为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所以它并不是静止不动,而是在不停地运动着,故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
A.水、矿泉水 B.铁、氧化铁
C.氧气、空气 D.食盐水、海水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A、水属于化合物,矿泉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B、铁属于单质,氧化铁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C、氧气属于单质,空气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食盐水、海水都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5.某物质经鉴定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  )
A.可能是混合物 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是单质 D.一定是化合物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A、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经分析只含有氧这一种元素,所以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是混合物,故A正确;
B、如果物质是由氧气和臭氧组成,则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故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故B错误;
C、如果物质是由氧气和臭氧组成,则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故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故C错误;
D、化合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不可能是化合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6.有四位同学对某化学式的描述是:甲表示一种物质;乙表示一个分子;丙表示该物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丁表示一个分子由二个原子构成。他们描述的化学式是(  )
A.CO B.SO2 C.N2 D.H2O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该物质由不种元素组成,1个分子由2个原子构成。
A、CO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且1个分子由2个原子构成,故选项符合题意。
B、SO2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但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N2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H2O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但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
A.Fe3O4 B.Al2O3 C.SiO2 D.CuO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
【解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
故答案为:B
8.学校常用福尔马林(40%甲醛溶液)来浸制标本,已知甲醛的化学式是CH2O,关于甲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种有机物
B.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
D.相对分子质量为30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2、根据甲醛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4、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甲醛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甲醛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1×2):(16×1)≠1:2:1,故选项说法错误;
D、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6=30,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9.下列化学符号中,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
A.H2 B.Fe C.3H D.Fe2O3
【答案】C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在化学符号前面添加数字,此时的化学符号只有微观含义,不能再表示其宏观含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H2表示氢气,还可以表示一个氢分子,选项具有宏观意义,故选项错误;
B、Fe表示铁元素,还可以表示铁这种物质还可以表示一个铁原子,选项具有宏观意义,故选项错误;
C、3H表示3个氢原子,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故选项正确;
D、Fe2O3可以表示三氧化二铁这种物质,具有宏观意义,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10.要比较CuSO4、FeSO4、CaSO4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最简单的方法是(  )
A.分别计算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 B.计算所含SO4的质量分数
C.比较Cu、Fe、Ca相对原子质量 D.计算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C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CuSO4、FeSO4、CaSO4三个化学式的特点入手分析即可,其特点是每个化学式中都含有一个硫酸根离子。
【解答】三物质相对分子质量都是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硫酸根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所以比较其大小可以直接去比较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即可,其它的方式可行但过于繁琐。
故答案为:C
11.2014年5月7日天津某工程检测公司,在进行探伤作业期间,一枚黄豆粒大小的放射源铱-192丢失,如图所示是铱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g B.铱原子核内中子数是77
C.铱属于非金属元素 D.铱元素符号为Ir
【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7;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7,而不是中子数为77,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铱,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铱元素的元素符号为Ir,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12.我国自行研制的闪烁晶体BGO其化学式为Bi4Ge3O12,曾应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中。其中铋(Bi)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锗(Ge)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价 B.+3价 C.+4价 D.+5价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Bi4Ge3O1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铋(Bi)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显-2价,设锗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4+3x+(-2)×12=0,则x=+4价。
故答案为:C
13.若碳原子的质量为a克,A原子的质量为b克,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我们可以得到计算公式:相对原子质量=一个某原子的质量碳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
然后根据这一公式可以进行相关计算。
【解答】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原子的质量碳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b== 故答案为A。
14.如图所示这四位同学描述的是同一化学符号,此化学符号是(  )
A.HCN B.O3 C.ClO2 D.NH3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该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A、H2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但1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O3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ClO2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故选项符合题意;
D、NH3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但1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图甲是该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圆饼图,图乙为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据图分析,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A,B,C分别表示碳、氢、氧
B.该物质化学式可表示为CH6O2
C.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2:6:1
D.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05
【答案】C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1个分子由2个C原子、6个A原子和1个B原子构成,则其化学式为:C2A6B。1个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但A元素占13.0%,则A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较小,为氢元素。同理,则C元素为碳元素,B元素为氧元素.即其化学式为C2H6O。
【解答】A.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12:3:8,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碳、氧、氢,则元素A、B、C分别表示氢、氧、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1个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其化学式为:C2H6O,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1个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个数比为2:6:1,故选项说法正确;
D.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16=46,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6.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混合物的是    ,单质的是    ,化合物的是    。(均填容器代号)
【答案】AD;BCE;A;D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氧气和臭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过氧化氢和水,它们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氧气和液氧、冰水都属于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氧气和液氧中只有氧分子,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冰水中只有水分子属于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氧气和臭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过氧化氢和水,它们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氧气和液氧、冰水都属于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氧气和液氧中只有氧分子,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冰水中只有水分子属于化合物。
故答案为:AD BCE A D
17.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下表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H
He

N
② Ne

Ar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是   。
(2)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锫原子,形成了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   。
【答案】(1)②
(2)质子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由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可知,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分别是锂、氟、镁元素,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分别是锂、氟、镁元素,锂、镁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氟带“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
(2)由题意,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17,由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质子.
故答案为:(1)②;(2)质子.
18.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菏泽视察,让菏泽牡丹和牡丹产业再次成为热点,尤其是牡丹产品之一的牡丹油,更是供不应求。在牡丹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其中α-亚麻酸(化学式为C18H30O2)占42%,同时含有牡丹酚等多种天然生物活性成分。(已知不饱和脂肪酸和生物活性成分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从物质分类看,牡丹油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α-亚麻酸由   种元素组成。
(2)α-亚麻酸中元素质量分数最低的元素是   。
【答案】(1)混合物;三
(2)H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根据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来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来分析其组成元素。
(2)根据物质的化学式来分析其组成的各元素的含量。
【解答】(1)由题干信息可知,牡丹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一种混合物;由α-亚麻酸的化学式C18H30O2可知,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2)由α-亚麻酸的化学式C18H30O2计算可知,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为=(12×18):(1×30):=(16×2)=216:30:32=108:15:16,所以其中氢元素的含量最低。
故答案为:(1)混合物;三
(2)氢(H)
19.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锰元素    ;
(2)2个二氧化碳分子    ;
(3)亚铁离子     。
【答案】Mn;2CO2;Fe2+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解答】(1)锰元素的元素符号为:Mn。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2CO2。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亚铁离子可表示为:Fe2+。
故答案为:(1)Mn (2)2CO2 (3)Fe2+
20.写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1)2SO2前面的“2”:   ;右下角的“2”:   ;
(2):   ;SO42-:   。
【答案】(1)2个二氧化硫分子;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2)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1)分子前面的数值表示该分子的个数,原子右下角的数值表示每个分子中该原子的个数。
(2)元素正上方的符号和数值代表该元素的化合价,离子或离子团右上角的数值代表该离子或离子团所带的电荷数。
【解答】(1)分子前面的数值表示该分子的个数,所以2SO2前面的“2”表示2个二氧化硫分子;原子右下角的数值表示分子中该原子的个数,所以2SO2右下角的“2”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2)元素正上方的符号和数值代表该元素的化合价,所以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离子或离子团右上角的数值代表该离子或离子团所带的电荷数,所以SO42-的“2”表示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故答案为:(1)2个二氧化硫分子;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2)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21.2013年5月9日宁波一家面馆误把亚硝酸钠(NaNO2)当成食盐和进面里,导致多人中毒。
①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②NaNO2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答案】+3;7:16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NaNO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解答】(1)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则x=+3价。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NaNO2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4×1):(16×2)=7:16。
故答案为:(1)+3 (2)7:16
22.今年科学家成功制备了一种含有铱元素(Ir)的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四氧化铱正离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则该离子的符号为   ,其中铱元素的化合价是   。
【答案】;+9
【知识点】离子的书写与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1个四氧化铱正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由结构模型图,1个离子中含有1个铱原子和4个氧原子,写出其离子符号即可。
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结合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个四氧化铱正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由结构模型图,1个离子中含有1个铱原子和4个氧原子,其离子符号为:IrO4+。
1个四氧化铱正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则四氧化铱原子团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铱元素的化合价是x,由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x+(-2)×4=+1,则x=+9价。
故答案为:IrO4+ +9
23.模型可以反映客观现象,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1)某矿石样品中可能含有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等化合物,经测定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如图甲所示。由此可推测该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   。
(2)如图乙所示是某同学模仿甲图构建的尿素(CO(NH2)2)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则图中的D表示的是   元素。
【答案】(1)碳酸钙(CaCO3)
(2)氧(O)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各种元素所占的比列进行回答。
(2)对于同一物质而言,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得出的值越大,那么该元素所占的百分数就越大,可以据此回答。
【解答】(1)因为碳酸钙中含有碳元素,而图中比例不含有碳元素,所以该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碳酸钙。
(2)尿素中C、O、N、H的质量比为=12:16:(14×2):(1×2×2)=12:16:28:4,所以可以知道含量最多为氮元素,其次是氧元素,最少的为氢元素,分析图乙可以知道D是居于第二位的元素,故D表示的是氧元素。
故答案为:(1)碳酸钙;(2)氧
24.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科学学科的特点。
(1)在水、铜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2)A、B、C、D表示4种物质部分物质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则A、B、C、D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A的化学式为   。
【答案】(1)水
(2)B;CH4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分析】(1)结合三种物质构成的微粒分析解答。
(2)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从微观上讲就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同种分子;在分析微观示意图模型的基础上书写化学式。
【解答】(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铜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所以答案为水。
(2)A的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C的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D的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它们都属于化合物;B的分子只有氧原子构成,所以是单质。A的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4个和氢原子构成,所以化学式为CH4。
故答案为:(1)水;(2)B,CH4
25.某原子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该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个,则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
【答案】11;12;11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设该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x,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得:x+x+1=23,则 质子数x=11,中子数=12;
因为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核外电子数为:11。
故答案为:11 12 11
26.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是治疗H7N9亚型禽流感的有效药物之一,帕拉米韦的化学式为C15H28NxO4。试计算:
(1)帕拉米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8,则x的数值为   ;
(2)32.8 g的帕拉米韦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g(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g)。
【答案】(1)4
(2)6.4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学式中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2)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质量乘以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1)由题目可列出等式:,解得。
(2)32.8 g的帕拉米韦中氧元素的质量。
故答案为:(1)4;(2)6.4
27.分析与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请仔细分析下列物质排列的顺序,HCl、Cl2、HClO、   、HClO4,发现其排列的依据是   。然后从下列四种物质中选取一种适当的物质,把该物质的序号填入上面的括号内。
①HNO3; ②Cl2O7; ③KClO3; ④NaCl
【答案】③;按照氯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先观察这些化学式可发现,每个化学式中都有氯元素,元素的个数没有规律,再看其化合价,可以发现因此是按照氯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再找到所缺的化合价对应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因为这是按照氯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依次为-1,0,+1,(+5 ),+7。
A、B、C、D四个答案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①0、②+7、③+5、④-1,因此选择③。
故答案为:③ 按照氯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工具,请根据下图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回答问题。
I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H 1.008
2 He 4.003
3 Li 6.94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11 Na 22.3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上表的18种元素中,金属元素有   种;
(3)美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共同合成了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179的超重元素,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4)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第三周期开头元素和靠近尾部元素的原子发生如下反应:
根据上图中信息,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5)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中的元素,除0族(最右纵行)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则原子半径:钠   镁(填“>”或“=”或“<”,下同);原子得电子能力:硫   氯。
【答案】(1)非金属
(2)5
(3)118
(4)氯化钠是钠原子与氯原子通过电子的得失形成的
(5)>;<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中,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元素的种类(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和元素性质,也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解答】(1)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为氟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2)由汉语名称可知,属于金属元素的有:锂、铍、钠、镁、铝5种元素;
(3)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质子数为118的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
(4)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元素和氯元素及图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氯化钠是钠原子与氯原子通过电子的得失形成的;
(5)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半径在减小,所以原子半径:钠>镁,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得电子能力:硫<氯。
29.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电站核事故,核事故时往往泄漏出污染物(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为避免核辐射,需一次性口服100毫克不具放射性的碘,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提出问题:如图是某品牌加碘食盐的标签,通过服用加碘食盐的方法能否起到避免核辐射的目的呢?
查阅资料:成人每天食用食盐的质量通常为6g;
问题分析:若要使人体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至少需要一次性食用上述品牌碘盐的质量为   。结论:日常服用加碘食盐   (填“能”或“不能”)起到避免核辐射目的,原因是   。
【答案】2kg;不能;剂量达不到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利用表格信息及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所需的量求出食盐的质量,再结合生活实际分析解答。
【解答】(图示中加碘盐的碘的含量为20---50mg/Kg,所以该加碘盐的碘的含量最大值为50mg/Kg,因为一次性口服100毫克(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可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所以至少需要一次性食用上述品牌碘盐的质量
。若要使人体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至少需要一次性食用上述品牌碘盐2kg,而食盐作为调味品,人每天食用食盐约为6g,远小于2Kg,所以日常食用这种食盐不会起到防辐射作用。
故答案为:2kg;不能;剂量达不到
四、解答题(第30、32题每题4分,其它每题6分,共20分)
30.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们注意到: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不完全适用于中国。例如:设想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中国人,平均食用牛肉的水平若与美国人相当。则每年需增加粮食3.4 亿吨(这相当于美国一年的粮食产量)如果每吨粮食生产需提供0.1吨氮元素,则:中国每年将需要多供应多少吨尿素(CO(NH2)2)
【答案】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吨)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
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根据物质的质量和元素的质量分数可以计算出元素的质量。
【解答】
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N/(CO(NH2)2) =28 /60 × 100 % ≈ 46.7 % ,
多少吨尿素(CO(NH2)2)含0.1吨氮元素: 0.1 ÷ 46.7 % =0.214吨
3.4 亿吨粮食需要化肥:0.214吨X3.4X 10 8=7.28 × 10 7 (吨)
31.一瓶未贴标签的粉末状常见金属R,为了测定R的相对原子质量,准确称取一定量金属粉末,在坩埚内加强热使其完全氧化,冷却后再称重,重复试验,获得如表数据。请回答:
试验次数 金属质量(g) 金属氧化物质量(g)
1 45.0 84.9
2 45.0 85.1
3 45.0 85.0
平均值 45.0 m
(1)表格中m=   。
(2)该金属氧化物中,R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已知R的化合价为+3价,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答案】(1)85
(2)9:8
(3)27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平均值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金属元素质量是45g,所以氧元素质量是85g-45g=40g进行分析解答。
(3)先利用化合价写出化学式,在结合元素质量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通过计算可知,平均值=。
(2)金属元素质量是45g,所以氧元素质量是85g-45g=40g,所以R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5:40=9:8。
(3)因为R的化合价为+3,O元素的化合价为-2,所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2O3,R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有(2x):(3×16)=9:8,解得x=27。
故答案为:(1)85;(2)9:8;(3)27
32.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入。血红蛋白中的铁是人体内氧的输送者,缺铁易患贫血。
(1)一种添加了营养剂的“铁强化”酱油已经面市。根据卫生部铁强化剂添加标准每100mL酱油中铁营养剂添加量是200mg,该营养元素质量分数为12.5%。根据实验测得酱油中铁只有10%能被人体吸收,以某人一天食用16mL该酱油计算,他一天从酱油中吸收的铁元素是多少毫克?
(2)某贫血患者除正常饮食吸收铁元素外,还需服用含铁元素的某种药物。若治疗一个疗程需补充1.12 g铁元素,则服用药物中的铁元素相当于需要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多少克?
【答案】(1)他一天从酱油中吸收的铁元素质量=200mg×12.5%×10%÷100mL×16mL=0.4mg。
(2)根据人体所需的铁元素与硫酸亚铁晶体中所含铁元素的质量是相等的,设需要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晶体质量为y。

解得:y=5.56g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先计算出每毫升酱油能被人体吸收的铁元素的质量,在求出16毫升中能被人体吸收的铁元素的质量。
(2)硫酸亚铁晶体的质量乘以硫酸亚铁晶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所需补充铁元素的质量。
【解答】(1)每毫升酱油能被人体吸收的铁元素的质量=200mg×12.5%×10%÷100mL=0.025mg/mL,则16毫升中能被人体吸收的铁元素的质量=0.025mg/mL×16mL=0.4mg。
(2)根据人体所需的铁元素与硫酸亚铁晶体中所含铁元素的质量是相等的,设需要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晶体质量为y。
则,解得y=5.56g。
故答案为:(1)0.4g;(2)5.56g
33.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晶体[Ca10(PO4)6(OH)2]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4。牛奶含钙丰富又易吸收,且牛奶中钙和磷比例合适,是健骨的理想食品.下图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包装标签上脂肪≥3.3g,是指100mL牛奶中含脂肪的质量至少3.3g。那么一盒牛奶含钙至少   g(保留到0.01g)。
(2)求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保留为0.1%)。
(3)若人体每天至少需要0.6g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一个人每天至少要喝多少盒牛奶?
【答案】(1)0.28
(2)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即39.8%。
(3)人体每天至少需要来自牛奶的钙=0.6g×90%÷0.28g≈2盒
答:一个人每天至少要喝2盒牛奶。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通过分析题目信息“包装标签上脂肪≥3.3g,是指100mL牛奶中含脂肪的质量至少3.3g”,结合一盒牛奶含量求解。
(2)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除以相对分子质量。
(1)先求出人体每天需要的来自牛奶的钙的质量,在结合每盒牛奶的含钙量求出盒数。
【解答】(1)因为“包装标签上脂肪≥3.3g,是指100mL牛奶中含脂肪的质量至少3.3g”,那么“包装标签上钙≥0.11g,是指100mL牛奶中含钙的质量至少0.11g”,所以一盒牛奶至少含钙为=250mL×0.11g/100mL=0,28g。
(2)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除以相对分子质量,所以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3)先求出人体每天需要的来自牛奶的钙的质量=0.6g×90%=0.54g,牛奶的盒数=0.54g÷0.28g≈2盒。
故答案为:(1)0.28;(2)39.8%;(3)2盒
1 / 1浙教版科学八下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4—7节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特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断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是(  )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
2.对于Fe、Fe2+、Fe3+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⑤所含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原子不显电性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
A.水、矿泉水 B.铁、氧化铁
C.氧气、空气 D.食盐水、海水
5.某物质经鉴定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  )
A.可能是混合物 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是单质 D.一定是化合物
6.有四位同学对某化学式的描述是:甲表示一种物质;乙表示一个分子;丙表示该物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丁表示一个分子由二个原子构成。他们描述的化学式是(  )
A.CO B.SO2 C.N2 D.H2O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
A.Fe3O4 B.Al2O3 C.SiO2 D.CuO
8.学校常用福尔马林(40%甲醛溶液)来浸制标本,已知甲醛的化学式是CH2O,关于甲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种有机物
B.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
D.相对分子质量为30
9.下列化学符号中,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
A.H2 B.Fe C.3H D.Fe2O3
10.要比较CuSO4、FeSO4、CaSO4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最简单的方法是(  )
A.分别计算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 B.计算所含SO4的质量分数
C.比较Cu、Fe、Ca相对原子质量 D.计算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
11.2014年5月7日天津某工程检测公司,在进行探伤作业期间,一枚黄豆粒大小的放射源铱-192丢失,如图所示是铱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g B.铱原子核内中子数是77
C.铱属于非金属元素 D.铱元素符号为Ir
12.我国自行研制的闪烁晶体BGO其化学式为Bi4Ge3O12,曾应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中。其中铋(Bi)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锗(Ge)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价 B.+3价 C.+4价 D.+5价
13.若碳原子的质量为a克,A原子的质量为b克,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 C. D.
14.如图所示这四位同学描述的是同一化学符号,此化学符号是(  )
A.HCN B.O3 C.ClO2 D.NH3
15.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图甲是该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圆饼图,图乙为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据图分析,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A,B,C分别表示碳、氢、氧
B.该物质化学式可表示为CH6O2
C.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2:6:1
D.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05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6.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混合物的是    ,单质的是    ,化合物的是    。(均填容器代号)
17.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下表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H
He

N
② Ne

Ar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是   。
(2)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锫原子,形成了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   。
18.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菏泽视察,让菏泽牡丹和牡丹产业再次成为热点,尤其是牡丹产品之一的牡丹油,更是供不应求。在牡丹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其中α-亚麻酸(化学式为C18H30O2)占42%,同时含有牡丹酚等多种天然生物活性成分。(已知不饱和脂肪酸和生物活性成分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从物质分类看,牡丹油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α-亚麻酸由   种元素组成。
(2)α-亚麻酸中元素质量分数最低的元素是   。
19.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锰元素    ;
(2)2个二氧化碳分子    ;
(3)亚铁离子     。
20.写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1)2SO2前面的“2”:   ;右下角的“2”:   ;
(2):   ;SO42-:   。
21.2013年5月9日宁波一家面馆误把亚硝酸钠(NaNO2)当成食盐和进面里,导致多人中毒。
①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②NaNO2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2.今年科学家成功制备了一种含有铱元素(Ir)的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四氧化铱正离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则该离子的符号为   ,其中铱元素的化合价是   。
23.模型可以反映客观现象,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1)某矿石样品中可能含有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等化合物,经测定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如图甲所示。由此可推测该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   。
(2)如图乙所示是某同学模仿甲图构建的尿素(CO(NH2)2)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则图中的D表示的是   元素。
24.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科学学科的特点。
(1)在水、铜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2)A、B、C、D表示4种物质部分物质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则A、B、C、D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A的化学式为   。
25.某原子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该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个,则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
26.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是治疗H7N9亚型禽流感的有效药物之一,帕拉米韦的化学式为C15H28NxO4。试计算:
(1)帕拉米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8,则x的数值为   ;
(2)32.8 g的帕拉米韦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g(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g)。
27.分析与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请仔细分析下列物质排列的顺序,HCl、Cl2、HClO、   、HClO4,发现其排列的依据是   。然后从下列四种物质中选取一种适当的物质,把该物质的序号填入上面的括号内。
①HNO3; ②Cl2O7; ③KClO3; ④NaCl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工具,请根据下图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回答问题。
I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H 1.008
2 He 4.003
3 Li 6.94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11 Na 22.3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上表的18种元素中,金属元素有   种;
(3)美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共同合成了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179的超重元素,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4)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第三周期开头元素和靠近尾部元素的原子发生如下反应:
根据上图中信息,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5)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中的元素,除0族(最右纵行)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则原子半径:钠   镁(填“>”或“=”或“<”,下同);原子得电子能力:硫   氯。
29.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电站核事故,核事故时往往泄漏出污染物(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为避免核辐射,需一次性口服100毫克不具放射性的碘,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提出问题:如图是某品牌加碘食盐的标签,通过服用加碘食盐的方法能否起到避免核辐射的目的呢?
查阅资料:成人每天食用食盐的质量通常为6g;
问题分析:若要使人体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至少需要一次性食用上述品牌碘盐的质量为   。结论:日常服用加碘食盐   (填“能”或“不能”)起到避免核辐射目的,原因是   。
四、解答题(第30、32题每题4分,其它每题6分,共20分)
30.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们注意到: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不完全适用于中国。例如:设想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中国人,平均食用牛肉的水平若与美国人相当。则每年需增加粮食3.4 亿吨(这相当于美国一年的粮食产量)如果每吨粮食生产需提供0.1吨氮元素,则:中国每年将需要多供应多少吨尿素(CO(NH2)2)
31.一瓶未贴标签的粉末状常见金属R,为了测定R的相对原子质量,准确称取一定量金属粉末,在坩埚内加强热使其完全氧化,冷却后再称重,重复试验,获得如表数据。请回答:
试验次数 金属质量(g) 金属氧化物质量(g)
1 45.0 84.9
2 45.0 85.1
3 45.0 85.0
平均值 45.0 m
(1)表格中m=   。
(2)该金属氧化物中,R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已知R的化合价为+3价,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2.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入。血红蛋白中的铁是人体内氧的输送者,缺铁易患贫血。
(1)一种添加了营养剂的“铁强化”酱油已经面市。根据卫生部铁强化剂添加标准每100mL酱油中铁营养剂添加量是200mg,该营养元素质量分数为12.5%。根据实验测得酱油中铁只有10%能被人体吸收,以某人一天食用16mL该酱油计算,他一天从酱油中吸收的铁元素是多少毫克?
(2)某贫血患者除正常饮食吸收铁元素外,还需服用含铁元素的某种药物。若治疗一个疗程需补充1.12 g铁元素,则服用药物中的铁元素相当于需要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多少克?
33.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晶体[Ca10(PO4)6(OH)2]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4。牛奶含钙丰富又易吸收,且牛奶中钙和磷比例合适,是健骨的理想食品.下图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包装标签上脂肪≥3.3g,是指100mL牛奶中含脂肪的质量至少3.3g。那么一盒牛奶含钙至少   g(保留到0.01g)。
(2)求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保留为0.1%)。
(3)若人体每天至少需要0.6g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一个人每天至少要喝多少盒牛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掌握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由题意可知“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后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而元素种类的改变与核内质子数有关。
【解答】掌握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由题意可知“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后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而元素种类的改变与核内质子数有关,则据此推断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是质子。
故答案为:C
2.【答案】C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因为Fe、Fe2+、Fe3+三种粒子都为铁元素的不同微粒,故其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因为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其质量几乎相等。
【解答】因为Fe、Fe2+、Fe3+三种粒子都为铁元素的不同微粒,故其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故①核电荷数相同、⑤所含的质子数;因为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得失电子不影响其质量,故其质量几乎相等。
故答案为:C
3.【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可以根据原子的定义、内部结构和特征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如H2O是由分子构成的,NaCl是由离子构成的,像稀有气体、汞等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A说法错误;
B、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故B说法正确;
C、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C说法正确;
D、因为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所以它并不是静止不动,而是在不停地运动着,故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4.【答案】A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A、水属于化合物,矿泉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B、铁属于单质,氧化铁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C、氧气属于单质,空气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食盐水、海水都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5.【答案】A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A、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经分析只含有氧这一种元素,所以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是混合物,故A正确;
B、如果物质是由氧气和臭氧组成,则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故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故B错误;
C、如果物质是由氧气和臭氧组成,则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故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故C错误;
D、化合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不可能是化合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6.【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该物质由不种元素组成,1个分子由2个原子构成。
A、CO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且1个分子由2个原子构成,故选项符合题意。
B、SO2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但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N2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H2O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但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
【解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
故答案为:B
8.【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2、根据甲醛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4、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甲醛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甲醛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1×2):(16×1)≠1:2:1,故选项说法错误;
D、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6=30,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9.【答案】C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在化学符号前面添加数字,此时的化学符号只有微观含义,不能再表示其宏观含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H2表示氢气,还可以表示一个氢分子,选项具有宏观意义,故选项错误;
B、Fe表示铁元素,还可以表示铁这种物质还可以表示一个铁原子,选项具有宏观意义,故选项错误;
C、3H表示3个氢原子,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故选项正确;
D、Fe2O3可以表示三氧化二铁这种物质,具有宏观意义,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10.【答案】C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CuSO4、FeSO4、CaSO4三个化学式的特点入手分析即可,其特点是每个化学式中都含有一个硫酸根离子。
【解答】三物质相对分子质量都是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硫酸根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所以比较其大小可以直接去比较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即可,其它的方式可行但过于繁琐。
故答案为:C
11.【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7;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7,而不是中子数为77,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铱,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铱元素的元素符号为Ir,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12.【答案】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Bi4Ge3O1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铋(Bi)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显-2价,设锗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4+3x+(-2)×12=0,则x=+4价。
故答案为:C
13.【答案】A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我们可以得到计算公式:相对原子质量=一个某原子的质量碳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
然后根据这一公式可以进行相关计算。
【解答】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原子的质量碳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b== 故答案为A。
14.【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该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A、H2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但1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O3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ClO2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故选项符合题意;
D、NH3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但1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答案】C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1个分子由2个C原子、6个A原子和1个B原子构成,则其化学式为:C2A6B。1个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但A元素占13.0%,则A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较小,为氢元素。同理,则C元素为碳元素,B元素为氧元素.即其化学式为C2H6O。
【解答】A.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12:3:8,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碳、氧、氢,则元素A、B、C分别表示氢、氧、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1个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其化学式为:C2H6O,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1个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个数比为2:6:1,故选项说法正确;
D.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16=46,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16.【答案】AD;BCE;A;D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氧气和臭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过氧化氢和水,它们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氧气和液氧、冰水都属于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氧气和液氧中只有氧分子,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冰水中只有水分子属于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氧气和臭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过氧化氢和水,它们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氧气和液氧、冰水都属于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氧气和液氧中只有氧分子,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冰水中只有水分子属于化合物。
故答案为:AD BCE A D
17.【答案】(1)②
(2)质子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由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可知,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分别是锂、氟、镁元素,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分别是锂、氟、镁元素,锂、镁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氟带“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
(2)由题意,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17,由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质子.
故答案为:(1)②;(2)质子.
18.【答案】(1)混合物;三
(2)H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根据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来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来分析其组成元素。
(2)根据物质的化学式来分析其组成的各元素的含量。
【解答】(1)由题干信息可知,牡丹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一种混合物;由α-亚麻酸的化学式C18H30O2可知,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2)由α-亚麻酸的化学式C18H30O2计算可知,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为=(12×18):(1×30):=(16×2)=216:30:32=108:15:16,所以其中氢元素的含量最低。
故答案为:(1)混合物;三
(2)氢(H)
19.【答案】Mn;2CO2;Fe2+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解答】(1)锰元素的元素符号为:Mn。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2CO2。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亚铁离子可表示为:Fe2+。
故答案为:(1)Mn (2)2CO2 (3)Fe2+
20.【答案】(1)2个二氧化硫分子;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2)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1)分子前面的数值表示该分子的个数,原子右下角的数值表示每个分子中该原子的个数。
(2)元素正上方的符号和数值代表该元素的化合价,离子或离子团右上角的数值代表该离子或离子团所带的电荷数。
【解答】(1)分子前面的数值表示该分子的个数,所以2SO2前面的“2”表示2个二氧化硫分子;原子右下角的数值表示分子中该原子的个数,所以2SO2右下角的“2”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2)元素正上方的符号和数值代表该元素的化合价,所以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离子或离子团右上角的数值代表该离子或离子团所带的电荷数,所以SO42-的“2”表示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故答案为:(1)2个二氧化硫分子;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2)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21.【答案】+3;7:16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NaNO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解答】(1)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则x=+3价。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NaNO2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4×1):(16×2)=7:16。
故答案为:(1)+3 (2)7:16
22.【答案】;+9
【知识点】离子的书写与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1个四氧化铱正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由结构模型图,1个离子中含有1个铱原子和4个氧原子,写出其离子符号即可。
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结合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个四氧化铱正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由结构模型图,1个离子中含有1个铱原子和4个氧原子,其离子符号为:IrO4+。
1个四氧化铱正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则四氧化铱原子团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铱元素的化合价是x,由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x+(-2)×4=+1,则x=+9价。
故答案为:IrO4+ +9
23.【答案】(1)碳酸钙(CaCO3)
(2)氧(O)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各种元素所占的比列进行回答。
(2)对于同一物质而言,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得出的值越大,那么该元素所占的百分数就越大,可以据此回答。
【解答】(1)因为碳酸钙中含有碳元素,而图中比例不含有碳元素,所以该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碳酸钙。
(2)尿素中C、O、N、H的质量比为=12:16:(14×2):(1×2×2)=12:16:28:4,所以可以知道含量最多为氮元素,其次是氧元素,最少的为氢元素,分析图乙可以知道D是居于第二位的元素,故D表示的是氧元素。
故答案为:(1)碳酸钙;(2)氧
24.【答案】(1)水
(2)B;CH4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分析】(1)结合三种物质构成的微粒分析解答。
(2)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从微观上讲就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同种分子;在分析微观示意图模型的基础上书写化学式。
【解答】(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铜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所以答案为水。
(2)A的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C的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D的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它们都属于化合物;B的分子只有氧原子构成,所以是单质。A的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4个和氢原子构成,所以化学式为CH4。
故答案为:(1)水;(2)B,CH4
25.【答案】11;12;11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设该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x,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得:x+x+1=23,则 质子数x=11,中子数=12;
因为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核外电子数为:11。
故答案为:11 12 11
26.【答案】(1)4
(2)6.4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学式中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2)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质量乘以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1)由题目可列出等式:,解得。
(2)32.8 g的帕拉米韦中氧元素的质量。
故答案为:(1)4;(2)6.4
27.【答案】③;按照氯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先观察这些化学式可发现,每个化学式中都有氯元素,元素的个数没有规律,再看其化合价,可以发现因此是按照氯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再找到所缺的化合价对应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因为这是按照氯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依次为-1,0,+1,(+5 ),+7。
A、B、C、D四个答案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①0、②+7、③+5、④-1,因此选择③。
故答案为:③ 按照氯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28.【答案】(1)非金属
(2)5
(3)118
(4)氯化钠是钠原子与氯原子通过电子的得失形成的
(5)>;<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中,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元素的种类(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和元素性质,也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解答】(1)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为氟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2)由汉语名称可知,属于金属元素的有:锂、铍、钠、镁、铝5种元素;
(3)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质子数为118的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
(4)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元素和氯元素及图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氯化钠是钠原子与氯原子通过电子的得失形成的;
(5)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半径在减小,所以原子半径:钠>镁,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得电子能力:硫<氯。
29.【答案】2kg;不能;剂量达不到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利用表格信息及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所需的量求出食盐的质量,再结合生活实际分析解答。
【解答】(图示中加碘盐的碘的含量为20---50mg/Kg,所以该加碘盐的碘的含量最大值为50mg/Kg,因为一次性口服100毫克(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可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所以至少需要一次性食用上述品牌碘盐的质量
。若要使人体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至少需要一次性食用上述品牌碘盐2kg,而食盐作为调味品,人每天食用食盐约为6g,远小于2Kg,所以日常食用这种食盐不会起到防辐射作用。
故答案为:2kg;不能;剂量达不到
30.【答案】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吨)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
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根据物质的质量和元素的质量分数可以计算出元素的质量。
【解答】
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N/(CO(NH2)2) =28 /60 × 100 % ≈ 46.7 % ,
多少吨尿素(CO(NH2)2)含0.1吨氮元素: 0.1 ÷ 46.7 % =0.214吨
3.4 亿吨粮食需要化肥:0.214吨X3.4X 10 8=7.28 × 10 7 (吨)
31.【答案】(1)85
(2)9:8
(3)27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平均值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金属元素质量是45g,所以氧元素质量是85g-45g=40g进行分析解答。
(3)先利用化合价写出化学式,在结合元素质量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通过计算可知,平均值=。
(2)金属元素质量是45g,所以氧元素质量是85g-45g=40g,所以R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5:40=9:8。
(3)因为R的化合价为+3,O元素的化合价为-2,所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2O3,R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有(2x):(3×16)=9:8,解得x=27。
故答案为:(1)85;(2)9:8;(3)27
32.【答案】(1)他一天从酱油中吸收的铁元素质量=200mg×12.5%×10%÷100mL×16mL=0.4mg。
(2)根据人体所需的铁元素与硫酸亚铁晶体中所含铁元素的质量是相等的,设需要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晶体质量为y。

解得:y=5.56g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先计算出每毫升酱油能被人体吸收的铁元素的质量,在求出16毫升中能被人体吸收的铁元素的质量。
(2)硫酸亚铁晶体的质量乘以硫酸亚铁晶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所需补充铁元素的质量。
【解答】(1)每毫升酱油能被人体吸收的铁元素的质量=200mg×12.5%×10%÷100mL=0.025mg/mL,则16毫升中能被人体吸收的铁元素的质量=0.025mg/mL×16mL=0.4mg。
(2)根据人体所需的铁元素与硫酸亚铁晶体中所含铁元素的质量是相等的,设需要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晶体质量为y。
则,解得y=5.56g。
故答案为:(1)0.4g;(2)5.56g
33.【答案】(1)0.28
(2)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即39.8%。
(3)人体每天至少需要来自牛奶的钙=0.6g×90%÷0.28g≈2盒
答:一个人每天至少要喝2盒牛奶。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通过分析题目信息“包装标签上脂肪≥3.3g,是指100mL牛奶中含脂肪的质量至少3.3g”,结合一盒牛奶含量求解。
(2)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除以相对分子质量。
(1)先求出人体每天需要的来自牛奶的钙的质量,在结合每盒牛奶的含钙量求出盒数。
【解答】(1)因为“包装标签上脂肪≥3.3g,是指100mL牛奶中含脂肪的质量至少3.3g”,那么“包装标签上钙≥0.11g,是指100mL牛奶中含钙的质量至少0.11g”,所以一盒牛奶至少含钙为=250mL×0.11g/100mL=0,28g。
(2)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除以相对分子质量,所以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3)先求出人体每天需要的来自牛奶的钙的质量=0.6g×90%=0.54g,牛奶的盒数=0.54g÷0.28g≈2盒。
故答案为:(1)0.28;(2)39.8%;(3)2盒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