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 唐诗五首 (第24、25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默写这五首诗。
2.分析名句,体会其中蕴涵的情理;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3.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1.背诵默写这五首诗,体会诗歌的内涵。
2.理解诗歌中的名句。
【学法指导】
在朗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背诵。
导 学 过 程 导学方法
第1课时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 1.文学常识填表。 作 品作 者题目体裁名句姓名朝代称谓野望唐代诗人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七律白居易
2.词句解释。 (1)徙倚欲何依(徘徊) (2)晴川历历汉阳树(分明的样子) (3)仍怜故乡水(喜爱) (4)浅草才能没马蹄( 刚刚能够 )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合作探究,质疑解惑】 一、学习《野望》 1.初读本诗,感知内容 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和事件,表达孤寂彷徨的心情。 颔联:描绘树木和群山的萧瑟景色。 颈联:描述牧人和猎马的回归情景。 尾联:叙述相见不相识的情形,表达苦闷怅惘的心情。 2.再读本诗,研讨问题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简析颔联和颈联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明确:描绘了一幅山家秋晚图:诗人在傍晚时分独自行走在山野中。举目四望,树木呈现枯黄的颜色,群山只见夕阳的余晖;牧人赶着牛群回来,猎马带着猎物回来。(两联运用动静结合<或“远近相映”、“光色相融”>的表现手法,颔联写树木和群山,写出了景象的萧瑟;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动了起来。) (2)结合首联和尾联,说说这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 明确:……抒发了诗人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孤寂彷徨)的心情。 3.诵读本诗,加深印象 二、学习《黄鹤楼》 1.初读本诗,感知内容 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首联写黄鹤楼的由来,渲染一种神秘色彩;颔联写黄鹤楼上空的白云景象,突出“空”的意境。) 后四句:描绘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颈联写登临黄鹤楼所见到的景物;尾联吊古伤今,抒发思念家乡的愁绪。) 2.再读本诗,研讨问题 (1)这首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 明确:首联在叙写仙人乘鹤的传说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之形势。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丽景象。前几句起于仙人乘鹤的传说,颔联与首联相接相报,浑然一体。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第四联。 明确:颈联写到的楼上所见之景有晴空下奔涌的大河、汉阳一带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茂盛的芳草。眼前的树木芳草勾起诗人对家乡一草一木的回想,由景生情,强烈的思乡之念也就油然而生。尾联情景水乳交融:那弥漫在长江之上的浩浩烟波,正是诗人无边乡愁的形象化表达;那越来越深的暮色,也不断强化着诗人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抒发了诗人吊古伤今之感和游子的思乡之情。 3.诵读本诗,加深印象 【检测反馈,学以致用】 用原句填空。 1.《野望》中,表现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的句子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2.《野望》中,运用典故表达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黄鹤楼》中,“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写诗人从怀古的带有惆怅的情感回到现实中来。 4.《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登楼所见、抒发思乡之情。 【总结提炼,知识升华】 1.学习收获 2.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后训练,巩固迁移】 完成练习册本课与《野望》《黄鹤楼》有关的题目。 第2课时 【知识回顾,温故知新】 背诵《野望》《黄鹤楼》。 【合作探究,质疑解惑】 一、学习《使至塞上》 1.初读本诗,感知内容 前四句:记叙此次出使的经历。(叙事、抒情) 后四句:描写奇特壮美的边塞风光和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写景、叙事) 2.再读本诗,研讨问题 (1)颔联蕴含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诗人把自己比作“征蓬”“归雁”,流露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抑郁)、激愤之情。 (2)颈联赏析。 明确: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第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3.诵读本诗,加深印象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初读本诗,感知内容 首联:叙事,交代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颔联:写景,描写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象。(动态) 颈联:写景,水中明月和天上云彩。(静态) 尾联:抒情,抒发诗人对故乡的依恋和惜别之情。 2.再读本诗,研讨问题 (1)概括本诗的主题。 明确:写诗人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爱恋。 (2)颔联写了怎样的景象?(描述诗中所写的景色) 明确: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3)如何理解诗题中的“送别”? 明确:诗人告别故乡,江水送自己离别蜀中。(或作诗赠送给前来送别的友人) 3.诵读本诗,加深印象 三、学习《钱塘湖春行》 1.初读本诗,感知内容 点地点时令——绘初春景色——抒喜爱感情 (首联) (颔联、颈联) (尾联) 2.再读本诗,研讨问题 (1)作者是怎样浏览西湖的?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明确:①孤山寺北贾亭西→湖东→白沙堤。②水,云,莺,燕,花,草,杨。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景色无比赞美和喜爱之情。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非常精美,请任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赏析。(可从炼字、修辞、情感等方面赏析) 明确:①“争”“啄”两个动词极具表现力,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钱塘湖早春的盎然生机;“几处”不是处处,“谁家”不是家家,这两个词用得极有分寸,恰当地表现了钱塘湖春“早”。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一句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将早莺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钱塘湖早春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③通过“早莺”和“新燕”的动态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3.诵读本诗,加深印象 【检测反馈,学以致用】 1.用原句填空。 (1)《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 (2)《渡荆门送别》中,“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用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的变化,突出了特定位置江岸的特征和江水的态势。 (3)《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最能体现西湖早春特点。 2.阅读《渡荆门送别》,完成下列各题。 (1)颔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明确: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 (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2)展开想象,写出颈联所展示的意境。 明确:俯视江面,月亮照在江水里,就像天上飞下来一面镜子,明亮耀眼;仰望天空,云气簇拥而来,就像海上结成了一座座楼阁,新奇美妙。 (3)诗的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眷恋之情。 【总结提炼,知识升华】 1.学习收获 2.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后训练,巩固迁移】 完成练习册本课与《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有关的题目。 【课后反思,自悟自励】 参考注释,填写表格,理解词句。 多次朗读,多次领悟:把握内容,体会情感。 (下二同) 理解填空,应有信心。 读读议议,领会古诗。代表发言,教师作结。 (二三同) 独立完成,小组评改。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