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导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1 17:5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0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第46、47课时)
【导学目的要求】
1.了解纪念碑的结构特点,品味作者感情。
2.理清本文说明顺序,明确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导学重点难点】
把握本文作为说明文的各个知识点。
导学过程 导学方法
第1课时 一、预习检查 瞻仰(zhān) 橘黄(ju) 上溯(sù) 挑衅(xin) 旌旗(jing) 天堑(qiàn) 逾越(yú) 重幔(màn) 矗立(chu) 峻峭(qiao) 二、新知研习 (一)把握文章的脉络 第一段(1)点题开头,总领全文,说明瞻仰的心情和纪念碑的总体特征。 第二段(2-10)介绍纪念碑的位置、兴建经过、碑的构造、题词、碑文以及十幅浮雕等。 第一层(2-3)介绍纪念碑的位置、环境、兴建过程、规模、质料和意义。 第二层(4-5)介绍纪念碑的结构、碑心石上的题字和碑文。 第三层(6-10) 依次介绍大碑座四周的十幅浮雕。 第三段(11)总结瞻仰后的深切感受,呼应开头。 (二)理解文章的顺序 1.本文使用了哪些说明顺序?请从文中找出表明顺序的关键词语。 (1)空间顺序:以作者的活动顺序为主(主要是由远到近的参观顺序),以纪念碑的方位顺序为辅。进入广场----越过广场----踏上石道----走到碑前----踏上台阶----到了平台----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 (2)时间顺序:从1839年到1949年 (3)逻辑顺序:从主要到次要 2.来到第二层平台仔细瞻仰,作者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有条不紊地说明? 明确:先四周,后中间,先台阶,后碑身,先正面,后背面。 3.既然文章第4、5两段是按由下到上的空间顺序在写,为什么“小碑座”不放在“碑身”前说明,“大碑座”不紧接着“平台”“汉白玉栏杆”加以介绍? 明确:这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写的。 4.第6~10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明确:按照由东到南到西,最后到北的空间顺序,同时也是按照事件的历史顺序介绍的。 三、归纳总结 全文主要以作者瞻仰时的地点为顺序,介绍纪念碑以空间顺序为主,介绍浮雕时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相结合。 四、巩固拓展 对照碑文中的时间,给10幅浮雕分分类;研究课文,思考设计者为什么要选择这8个历史事件。由此说说为什么要建造这座纪念碑? 第2课时 一、复习提问 二、新知研习 (一)问题探究 1.阅读第1段,说说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1)内容上,回答了全国人民极为关注的问题,点明了作者对纪念碑的总体印象和当时的心情。(2)结构上,点题、总领全文。 2.阅读2~5段,说说文中通过哪些语句来说明纪念碑的特征? 明确:第2段第2句(雄伟),第3段第4句(巍峨),第3段5/6句、第5段1/2句(庄严)。 3.阅读第7、8段,比较段中浮雕的写法。 第7段:介绍第一幅时,首先写明事件,然后描述画面,最后点明主题。介绍第二幅时,首先交代事件,然后阐述历史意义,最后再现画面。第8段:前者先绘画面后写意义,后者先写意义后绘画面。 这样安排的好处是:笔法灵活,同中有异,避免了行文的呆板。 6.阅读第11段,说说它与上文哪些地方照应? 归纳:第一句“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呼应2、4段,第二三句呼应第三段所说的建碑意义,“走下台阶”与第4段的“踏上台阶”照应。 (二)表达方式 明确:1.说明(略)2.描写:如第2段第2 句描写纪念碑的外形。3.记叙:如第2段写“我”的瞻仰路线。4.议论:如第8段第4句揭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三)说明方法 明确:1.打比喻:如第2段第2句,将将纪念碑比作巨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纪念碑巍峨、雄伟的特点,增强了表达效果。2.列数字:如第3段第4句,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纪念碑的高度,使说明更有说服力。3.作比较:如第3段第4句,将纪念碑与天安门进行比较,突出了纪念碑巍峨、雄壮的特点。4.摹状貌:如第5段第1句,描摹了装饰花纹的构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纪念碑庄严的特点。 (四)说明语言 1.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 明确:“中国”表示地域范围,“自古以来”表示时间,“最大”表示程度。这些词语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点和地位。 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年到1000年之久。 明确:“至少”表示最小限度,说明了这些浮雕可以保持在800到1000年以上,如果去掉后就太绝对了。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归纳总结 (本文作为说明文的各个知识点)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语文练习册”本课各题 五、教学反思 查阅资料,掌握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