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孟子》三章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孟子》三章 导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1 17:57:0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3课 《孟子》三章 (第56~57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背诵本章。
2.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大丈夫的评定标准及人才的成长条件)。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在理解基础上诵读本章。
2.理清论证思路,认识孟子的部分观点。
【学法指导】
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导  学  过  程 导学方法
第1课时(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 1.资料助读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南宋朱熹将它与《大学》《论语》《中庸》并称为“四书”。 2.自主检测 (1)天时不如 , 不如 。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一、畅读课文 1.本人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本人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本人稍作朗读指导。 二、译读课文 本人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同时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畔】同“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是】<古>此,这;<今>表判断。 【池】<古>护城河;<今>池塘。 【城】<古>城墙;<今>城市。 【亲戚】<古>内外亲属;<今>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3)一词多义 【以】凭,靠;用。 【而】表修饰;表转折,却。 【之】的;它(指城);他(指寡助者或多助者);到。 (4)词类活用 【域】名→动,限制。 【固】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巩固。 【威】形→动,威慑。 三、品读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作者是怎样论证的?  明确: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3.怎样才能做到“人和”呢?“人和”用文中的原话来说是指什么 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①要做到“人和”,就要施行“仁政”,即“得道”。②“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③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4.本文反映作者什么样的政治思想?本文主要是谈战争还是政治?为什么? 明确:①“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②借战争谈政治。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施行仁政,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 5.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征?  明确:①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句,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5句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②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总结提炼,知识升华】 学习收获 2.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后训练,巩固迁移】 完成练习册本课有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题目。 第2课时(学习《富贵不能淫》)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 1.自主检测 畎亩(quǎn) 女家(rǔ) 傅说(yuè) 丈夫之冠(guàn) 曾益(zēng) 胶鬲(gé) 公孙衍(yǎn) 法家拂士(bì) 3.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一、畅读课文 (要求同上) 二、译读课文 本人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同时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女】同“汝”,你。 (2)古今异义词 【是】<古>此,这;<今>表判断。 【子】<古>你;<今>儿子。 【淫】<古>惑乱,迷惑;<今>淫乱。 【大丈夫】<古>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今>女人的老公。 (3)一词多义 【得】能够;得到,实现。 【戒】训导;谨慎。 【居】居住;居所。 (4)词类活用 【冠】名→动,行冠礼。 【屈】使动用法,使……屈服。 三、品读课文 1.归纳各段段意。 第一段:景春提出大丈夫的标准。 第二段:孟子反驳并提出自己关于大丈夫的标准。 2.比较景春的大丈夫标准和孟子的大丈夫标准。 明确:前者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后者指那些坚守仁义道德的人。 3.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髓? 明确: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 明确:居天下……大道;得志……其道。 5.什么样的人才是大丈夫?并举例说明。 明确: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检测反馈,学以致用】 多媒体出示: 1.用“/”标出句子“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的两处朗读停顿。 2.翻译句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总结提炼,知识升华】 1.学习收获 2.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后训练,巩固迁移】 完成练习册本课有关《富贵不能淫》的题目。 第3课时(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旧课重提,新课先知】 1.孟子认为,大丈夫应有怎样的表现?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什么意思?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一、畅读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及重音,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多媒体显示一些句子的朗读节奏: (1)舜/发于/畎亩之中(后几句相同) (2)必先苦/其心志(加粗字为重音) 二、译读课文 翻译中掌握以下几种文言现象: 1.通假字 【曾】同“增”,增加。 【衡】同“横”,梗塞、不顺。 【拂】同“弼”,辅佐。 2.一词多义 【发】被任用;发生,产生。 【于】从;给;在。 【拂】违背;同“弼”,辅佐。 3.古今异义:发、举、所以、征、喻、入、出、不能 4.词类活用:生、死、苦、劳、饿、空乏、乱、动、忍 三、品读课文 1.文章开头列举六个人物的事例,共同点是什么?证明了什么? 明确:这六个人物都出身贫贱,在经历了艰难的磨练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证明了生于忧患。 2.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哪些方面经受艰苦磨难?目的是什么? 明确:内心“苦其心志”、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明确: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 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5.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6.课外哪些事例可以证明“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一观点?请列举几例。 明确:①勾践灭吴的故事。②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③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 7.学习本章,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明确:①人生的道路不平坦,艰苦和挫折能磨炼人的意志,使人成长。(逆境出人才)(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迎接困难和挑战)②现代生活日益激烈,在实现个人价值、完成民族大业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努力奋斗,才能有所作为。 【检测反馈,学以致用】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多媒体出示1~3题) 2.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短文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 【总结提炼,知识升华】 1.学习收获 2.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后训练,巩固迁移】 完成练习册本课关于《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题目。 【课后反思,自悟自励】 整理资料,积累常识。 凭借记忆, 完成填空。 反复朗读,读顺读熟。 察看注释,自行翻译;标出疑难,请教解决。 小组讨论,教师作结。 结合注释,自行翻译,圈点勾画,标示疑难。 小组讨论,质疑解惑。 学生发言,教师补充。 独立完成,小组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