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愚公移山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愚公移山 导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0 20:1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4课 愚公移山 (第58、59课时)
【学习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能较顺利地翻译课文。
3.理解课文中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写法以及运用神话结尾的作用。
4.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理解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详见“学习目标”2、3)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诵读、翻译、思考),合作探究(质疑、讨论、小结)。
导  学  过  程 导学方法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 1.我的资料 要点:课文选自《列子》,书中不少是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列子,名寇(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 2.我的检测 (1)给下列词语中的黑体字注音。 万仞(rèn) 箕畚(běn) 孀妻(shuāng) 始龀(chèn) 智叟(sǒu) 穷匮(kuì) 亡以应(wú) 一厝朔东(cuò) (2)用原文填空。 ①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②对于愚公移山的决定,其妻的态度是献疑;在移山过程中,其邻人的态度是跳往助之,智叟的态度是笑而止之。 ③愚公相信能搬走大山的理由是虽我之死……何苦而不平。 ④晋代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河曲智叟亡以应”而言的。 (3)文学常识填空。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这是一篇寓言。 (4)试在下面《执著》的短文空格内,填上适当的短语或名句,使之与上下文内容一致。   执著的故事不老,有女娲补天,有夸父追日,有精卫填海,有大禹治水。   执著的人物不死,有闻鸡起舞的祖逖,有卧薪尝胆的勾践,有面壁静修的达摩。   执著的佳句不朽,有“咬定青山不放松”,有“衣带渐宽终不悔(蜡炬成灰泪始干)”。   执著是殚精竭虑,义无反顾。   驰心旁骛,见异思迁的人执著不了,而执著不了的人也成功不了。执著,一阕永无休止符号的进行曲。 3.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一、走进文本 (一)朗读课文 (二)疏通文意 1.学生读记重要注释,本人用多媒体显示以下知识点: ①通假字 【反】通“返”,往返。 【惠】通“慧”,聪明。 【亡】通“无”,没有。 【厝】通“措”,放置。 ②古今异义 【方】<古>方圆;<今>矩形。 【曾】<古>连……都……;<今>曾经。 【毛】<古>草木;<今>毛发。 【已】<古>停止;<今>已经。 【惩】<古>苦于;<今>惩罚。 【阳】<古>山南或水北;<今>太阳。 ③一词多义 【焉】哪里;加强语气。 【其】他,他的;加强反问语气。 【且】将近;况且。 【之】的;这件事;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词类活用 【险】形→名,险峻的大山。 【箕畚】名→动,用箕畚装土石。 【聚】使动用法,使……聚。 【面】名→动,对着。 2.学生翻译课文,本人用多媒体显示译文。 【课后练习,巩固迁移】 完成练习册本课你做得起的题目。 第二课时 二、解读文本 1.请归纳每一段的内容,并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明确:①故事背景 → 先谋后移 → 驳斥智叟 → 实现愿望。②寓意一: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需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坚定不移地去实现。寓意二:只要不怕困难,坚持奋斗,定能获得成功。 2.愚公之妻、智叟、操蛇之神、天帝等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 明确:愚公之妻对愚公只是提出疑问,语气委婉,显出关心;智叟对愚公阻止,语气嘲讽;操蛇之神害怕愚公移山不止;天帝被愚公的移山精神感动;大部分人和邻居小男孩是支持的。 3.用神话故事结尾起什么作用? 明确: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4.分析愚公和智叟的性格特征。 明确:愚公:有远大抱负,有实干精神,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智叟:目光短浅,安于现状,自作聪明,用静止的眼光看待事物。 5.辩论:用今天的眼光看,愚公的行为到底愚不愚? 明确:①不愚。愚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毕力平险,实为明智之举。我们也会遇到诸如太行、王屋两座大山般的困难,需要愚公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锲而不舍的努力,才能克服。 ②愚蠢。愚公耗费人力物力多,工期太长,收效不明显,这种做法不科学。 6.谈谈愚公精神的内涵。 明确:敢想敢干,开拓进取(不满足于现状,志向远大);不怕困难,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团结群众。 三、演绎文本 1.剧情简述 第一幕 家庭会议 第二幕 移山填海 第三幕 针锋相对 第四幕 感天动地 2.角色安排 主要人物:愚公,智叟。 次要人物:愚公之妻,孀妻遗男,子孙荷担者三夫,操蛇之神,玉帝,夸娥氏二子。 3.学生表演 准备:舞台布置,人物化妆,道具制作。 重点:人物对话,画外音。 【检测反馈,学以致用】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字。(多媒体展示1~6题) ①惩山北之塞(苦于) ②杂然相许(赞同)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肩负、扛) ④河曲智叟亡以应(同“无”,没有) 2.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年且九十 / 且焉置土石 B.以君之力 / 河曲智叟亡以应 C.其妻献疑曰 / 既出,得其船 D.跳往助之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3.用现代汉语下列句子。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译文: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②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你也太不聪明了! 4.根据课文填空。 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嘲讽、怀疑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语言、动作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5.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顽强毅力。 B.河曲智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而嘲笑愚公自不量力,太不聪明了。 C.文中写“太行”、“王屋”二山“高万仞”,始用夸张的手法写两山的高大,意在衬托愚公形象的高大。 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既表明愚公的事业受到众人的拥护,也是为了和下文的智叟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强讽刺的艺术效果。 6.歌曲《愚公移山》中这样唱道:“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请谈谈你对愚公“开路”精神的理解。 答:愚公的“开路”精神,是指挖山不止的顽强意志、排除非议的坚定信心。 【总结提炼,知识升华】 1.学习收获 2.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后训练,巩固迁移】 完成练习册本课全部题目。 【课后反思,自悟自励】 课前查阅,了解列子。 认读生字,扫清障碍。 朗读课文,正确流利。 读记注释,便于运用。 自行翻译,对照更正。 思考讨论,代表发言。 开展辩论, 有理有据。 把握剧情,展示演技。 独立完成,组内评比。
导学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