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1.2谁轻谁重 单元教学规划+课时课件+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整体教学】1.2谁轻谁重 单元教学规划+课时课件+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2-18 14:21:23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1.2 谁轻谁重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
内容总览
单元主题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目录
作业布置
07
板书设计
08
单元主题
科科是一个非常爱问问题的小男孩。在他上幼儿园的时候,就经常问“妈妈,糖为什么是甜的?”“妈妈,为什么你比我高呀?”“妈妈,爸爸嘴上面一圈黑黑的是什么?”“爸爸,你怎么不和我一起上幼儿园?”……妈妈每天都要想着如何去回答科科的问题,于是妈妈给他买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科科特别喜欢看。现在科科上了小学,懂得了如何去观察和发现,所以他对身边周围的物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
《谁轻谁重》
科学观念: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科学思维:知道可以通过预测、掂量、称量等方法来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
称量比预测和掂量能更准确地比较物体的轻重。
探究实践:会使用简易天平,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
可作为称量的表准物。
态度责任:能在预测、掂量中发现问题,进一步增强探究物体轻重的欲望,
并寻求科学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新知导入
从前,有一只小鸭子,它觉得自己的身体比其他动物都要重,因此它认为自己一定很强大。于是,小鸭子开始向其他动物挑战,比比谁更重。
它先去找小猴子,小猴子用尾巴挂在树枝上,轻松地荡来荡去。小鸭子跳了跳,觉得自己比小猴子重多了,于是非常得意。
接下来,小鸭子又去找小兔子比重量。小兔子轻盈地跳跃着,一下子就跳过了小河。小鸭子却因为太重,几乎要被河水冲走。
最后,小鸭子找到了大象。大象轻轻松松地用鼻子吸了一口水,然后喷向天空。小鸭子看了直瞪眼,它发现自己的体重在大象面前根本不算什么。
小鸭子终于明白,每只动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不能仅仅因为体重而自大或者自卑。从那以后,小鸭子不再和别人比重量,而是学会了欣赏和尊重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
小故事
新知讲解
活动一:物体按轻重排序
乒乓球
木块
塑料块
小橡皮
大橡皮
我们如何知道物体的轻重呢?
新知讲解
当然是木块最重,
乒乓球最轻了。
我觉得最重的应该
是大橡皮。
活动一:物体按轻重排序
新知讲解
木块和塑料块一样大吗?
它们的轻重一样吗?
活动一:物体按轻重排序
新知讲解
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通过预测量木块重,塑料块轻。
方法一:猜一猜
活动一:物体按轻重排序
新知讲解
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通过预测,大橡皮重,小橡皮轻。
活动一:物体按轻重排序
方法一:猜一猜
新知讲解
乒乓球是空心的,所以通过预测,木块重,乒乓球轻。
方法一:猜一猜
活动一:物体按轻重排序
新知讲解
拿在手里掂一掂。
方法二:掂一掂
活动一:物体按轻重排序
新知讲解
你能用掂一掂的方法给这些物体按轻重排排队吗?
活动一:物体按轻重排序
新知讲解
请小组中前两名同学先掂,从5种物体中先找出最轻的记作1,最重的记作5,记好后拿出来,然后再请小组中后两名同学从剩下的3个物体里面再找出最轻的那个记作2,最重的记作4,最后剩下的就是3。
实验要求:
活动一:物体按轻重排序
新知讲解
1
5
2
4
3
活动一:物体按轻重排序
新知讲解
方法三:称一称
天平
活动一:物体按轻重排序
新知讲解
使用方法:
1、天平使用前要调平衡;
2、当天平平衡时,表示天平两边的物体一样重。
活动一:物体按轻重排序
新知讲解
使用方法:
3.一边盘里放被测物体,另一边放曲别针,当两边平衡时曲别针的数量就代表了物体的重量。
4.最后比较曲别针的数量。
活动一:物体按轻重排序
新知讲解
活动一:物体按轻重排序
新知讲解
1
5
3
4
2
活动一:物体按轻重排序
新知讲解
我们三次排序的结果是怎样的?哪种方法更准确?
活动二:研讨
物体
预测
掂一掂
称一称
2
5
3
1
4
1
5
2
4
3
1
5
3
4
2
新知讲解
用简易天平称量是比较准确的,也是比较科学的方法。
活动二:研讨
拓展提高
不锈钢
活动三:拓展
陶瓷
这两个形状相似,大小相同的碗,一样重吗?
拓展提高
=40个曲别针
=80个曲别针

活动三:拓展
拓展提高
为什么相同形状和大小的两个碗不一样重?
用不同材料制成的大小相同的物体,它们的轻重可能不同。
称的种类
拓展提高
体重秤
弹簧秤
案秤
电子秤
杆秤
磅秤
大家来填空
1、两个相同形状和材料的物体,越大的越( ),越小的越( )。
2、两个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物体,材质不同,它们的轻重( )。
3、同样大小的棉花和铁块,( )比( )重。

不同
铁块
棉花
课堂练习

大家来判对错
1、预测不能准确地判断出物体的轻重。( )
2、我们可以通过用手掂量的办法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 )
3、同样大小的两个物体,它们的重量可能是不同的。( )
4、掂量和天平称重一样准确。( )
课堂练习
×



大家来选一选
1、比较物体的轻重,最准确的方法是( )
A. 用天平称量 B. 用手掂量 C. 估计预测
2、
如图,小动物比体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兔子最重
B. 小熊和小猴子一样重
C. 小猴子最轻
A
课堂练习
C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什么?每个小组试一试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比较物体的重量,我们可以用眼睛观察预测,可以用手掂量,还可以用简易天平来称量,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的结果准确程度的不同,用简易天平称量更准确一些。
1.课下搜集各种称的资料,和同桌交流。
2.找找生活中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物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2.谁轻谁重
用眼睛观察——预测
比较轻重的方法 用手掂量
用简易天平称量
天平是一种更准确、更科学的称量工具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课时《谁轻谁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科学思维:知道可以通过预测、掂量、称量等方法来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称量比预测和掂
量能更准确地比较物体的轻重。
探究实践:会使用简易天平,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
态度责任:能在预测、掂量中发现问题,进一步增强探究物体轻重的欲望,并寻求科学的解
决问题的办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
难点:掌握使用简易天平的方法。
三、评价任务(根据需要设计评价量规)
1.根据原有知识,认识物体的基本特征——轻重。
评价量表1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星等
我们如何知道物体的轻重呢? 用原有知识回答,根据回答给予1——2颗星 ( )
2.通过探索活动,利用轻重对物体进行排序。
评价量表2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星等
探究前 按照自己的想法预测排序结果并记录下来,得2颗星 ( )
探究过程 1.尝试用掂量的方法比较物体质量的大小,并在此将比较结果记录下来,得2颗星。 2.尝试用标准物称量的方法排序,得2颗星。
3.通过两个问题研讨三次排序结果,并进行比较,进而发现三种方法的优劣。
评价量表3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星等
第一种预测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1-2颗星 ( )
第二种掂量的方法 学生回答出当物体轻重差不多时,会出现不同的判断结果,给予2颗星。 ( )
第三种用标准物测量 学生回答出精确,适合测量更多的物体,给予2颗星。 ( )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一)情境导入 1.情境导入 科科有个好习惯,就是每天睡觉前都会读一个小故事,今天科科读了一个关于小鸭子的故事。 课件出示故事内容 从前,有一只小鸭子,它觉得自己的身体比其他动物都要重,因此它认为自己一定很强大。于是,小鸭子开始向其他动物挑战,比比谁更重。 它先去找小猴子,小猴子用尾巴挂在树枝上,轻松地荡来荡去。小鸭子跳了跳,觉得自己比小猴子重多了,于是非常得意。 接下来,小鸭子又去找小兔子比重量。小兔子轻盈地跳跃着,一下子就跳过了小河。小鸭子却因为太重,几乎要被河水冲走。 最后,小鸭子找到了大象。大象轻轻松松地用鼻子吸了一口水,然后喷向天空。小鸭子看了直瞪眼,它发现自己的体重在大象面前根本不算什么。 小鸭子终于明白,每只动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不能仅仅因为体重而自大或者自卑。从那以后,小鸭子不再和别人比重量,而是学会了欣赏和尊重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 读完故事,科科问妈妈:“妈妈,你是不是比我重呀?因为你是大人,我还是个孩子。”妈妈点了点头,说:“我是比你重,不只是因为我是大人,因为有的小孩子也会比大人重的哦,如果想比谁轻谁重,我们要到体重秤上称一下,才知道哦。” 师问:请问同学们,你同意科科妈妈的说法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谁轻谁重的问题。 揭示课题:谁轻谁重 通过故事情境,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学生通过故事情境了解不同的动物会有不同的体重,同时了解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和体重有关,对能够联系本节内容的,老师给予积极评价
(二)探究活动 评价活动一:物体按轻重排序 1.猜一猜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物体朋友,你们来认识一下吧,看看它们都是谁? 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 师:这些物体朋友对自己的轻重不是很清楚,所以想请同学们给它们排排队,看看谁是最重的,谁是最轻的。那我们就来帮助一下它们吧。我们先来猜一猜谁重谁轻,好吗? 同学举手回答,预测谁重谁轻 课件出示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物体的轻重产生了不同的意见,那到底谁轻谁重呢?请大家先来观察这两个物体。 课件出示木块和塑料块 师问:木块和塑料块一样大吗? 生齐答:一样大 师:是的,木块和塑料块一样大,在比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时,你能快速地知道谁轻谁重吗?它们的轻重一样吗? 小组讨论,举手回答 出示预测结果: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通过预测量木块重,塑料块轻。 师问:那如果大小不一样的呢?如何比较轻重 课件出示小橡皮和大橡皮的图片 同学预测 出示预测结果: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通过预测,大橡皮重,小橡皮轻。 师问:那乒乓球和木块呢,它们大小不同,材质也不同,谁轻谁重呢? 同学预测,举手回答 出示预测结果:乒乓球是空心的,所以通过预测,木块重,乒乓球轻。 师小结:同学们预测得非常好,那我们再来预测一下乒乓球和塑料块。 同学预测,举手回答 师小结:乒乓球和塑料块,都比较轻,但是谁更轻呢,好像通过观察并不能准确地判断出是乒乓球重还是塑料块重,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比较这两个物体的轻重呢? 2.掂一掂 生举手回答:可以拿在手里掂一掂。 大家一起尝试,回答出结果 师问:你能用掂一掂的方法给这些物体按轻重排排队吗? 课件出示 小组讨论,预测结果 课件出示实验要求:请小组中前两名同学先掂,从5种物体中先找出最轻的记作1,最重的记作5,记好后拿出来,然后再请小组中后两名同学从剩下的3个物体里面再找出最轻的那个记作2,最重的记作4,最后剩下的就是3。 小组合作,通过掂量,得到五种物体的轻重结果 课件出示 师小结:用掂量得到的结果是乒乓球最轻,大橡皮最重,其中木块比塑料块轻,可是我们总觉得木块要重一些,看来掂量也不是很准确,那有没有更准确测量出物体轻重的方法呢? 小组讨论,认真思考 3.称一称 课件出示天平的图片 师问:大家认识这个工具吗? 生举手回答 师:对,它叫天平,是一种称重工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是不是可以借助这个工具来完成物体轻重的测量呢?如果可以的话,那我们要怎样称量呢? 师:我们现在完成称量的是简易天平,先来认识一下简易天平的使用方法 课件出示使用方法: 1、天平使用前要调平衡; 2、当天平平衡时,表示天平两边的物体一样重。 师解释:有了简易天平,下面我们就要选择合适的标准物进行比较,谁更合适呢? 生举手回答 预测:砝码、硬币等等 师提示:得是小而轻,容易放在盘里的物体。 引导学生说出曲别针(我们之前用过哦) 师小结:所以为了方便,我们常用曲别针作为标准物,所以第三步是 课件出示使用方法: 3.一边盘里放被测物体,另一边放曲别针,当两边平衡时曲别针的数量就代表了物体的重量。 4.最后比较曲别针的数量。 师:怎么样,你学会了吗?下面就让我们来实际操作一下,看看如何用简易天平进行称重测量吧。 小组合作,利用简易天平称重物体 课件出示 师小结:利用我们称重的结果,给5种物品排排序吧。 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 师小结: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利用简易天平称重的结果和之前预测的、掂量的不太一样呀。 评价活动二:研讨 师提问:我们三次排序的结果是怎样的?哪种方法更准确? 课件出示三次排序结果 师解释:那你知道为什么前两次的不准确吗?因为预测本来就是猜的,所以不太准确;掂量是因为不同的人的感觉可能不同,所以也不准确,而且掂量的次数多了,也容易乱;用简易天平称量是比较准确的,也是比较科学的方法。 评价活动三:拓展 1.师:老师这里有两个碗,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形状相似,大小相同,但是它们一个是不锈钢碗,一个是陶瓷碗,那它们一样重吗?我们可以用我们今天认识的简易天平去称量一下。 小组合作,交流操作结果 课件出示 生齐答:陶瓷碗重 生产生疑问:为什么相同形状和大小的两个碗不一样重? 引导学生感受不锈钢和陶瓷的重量不同 课件出示:用不同材料制成的大小相同的物体,它们的轻重可能不同。 2.称的种类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简易天平,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称,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可以称量出不同的物体。 课件出示 活动一: 通过上节课认识的物体,引入新课,会让大家觉得很熟悉,同时也容易理解。 通过同学们预测物体的轻重,可以大致了解同学们对轻重的认识。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预测并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轻重,尤其是材料不同,体积不同的物体之间的比较,由此引出下一个探究活动——掂量。 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掂一掂的实验,从而比较五种物体的轻重。 通过掂一掂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对轻重差不多的两个物体是无法判断出谁轻谁重的。让学生感受比观察更准确地判断物体轻重的方法,同时引出新问题,让学生意识到掂量这个方法还不够准确,还要想别的办法进行测量,比如借助工具。 介绍简易天平和标准物——曲别针,让学生明白简易天平的使用方法。学生通过分析回形针数量,判断物体的轻重,同时也可以发现利用简易天平来称量是一种比较准确地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 活动二: 帮助学生总结、分析,让学生明白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 活动三: 将所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认识称的种类,了解生活中都有哪些称,从而感受称作为一种标准的称量工具的作用。 活动一: 教师通过学生表现进行评价:根据学生对上节课出现的物体进行回顾和认识。 从表面猜测物体的轻重,对轻重有个初步的理解。 观察并比较两两不同物体的轻重,从而理解通过预测不能准确地判断物体的轻重,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 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掂一掂的实验,亲自感受五种物体的轻重,老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给予指导。 小组用简易天平对5种物体进行称重,记录回形针的数量,从而根据回形针的数量将5种物品按轻重排序。老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并作评价,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 活动二: 积极引导,总结出自己三次排序的结果,感受结果的不同,老师根据结果给予评价。 活动三:利用简易天平称量两个形状相似,大小相同,材质不同的碗的重量,感受它们重量的不同,自己总结出结论。 通过图片和老师的讲解,认识生活中不同的称,从而理解称的作用。
(三)知识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什么?每个小组试一试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比较物体的重量,我们可以用眼睛观察预测,可以用手掂量,还可以用简易天平来称量,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的结果准确程度的不同,用简易天平称量更准确一些。 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内容。 教师考查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及时给予评价。
四、成果集成
大家通过用手掂量,和用简易天平称量5种物体的轻重,比较哪种方法更准确,从而理解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同时也感受到简易天平是一种准确、科学的承重工具。
五、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大家来填空
1、两个相同形状和材料的物体,越大的越( ),越小的越( )。
2、两个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物体,材质不同,它们的轻重( )。
3、同样大小的棉花和铁块,( )比( )重。
大家来判对错
1、预测不能准确地判断出物体的轻重。( )
2、我们可以通过用手掂量的办法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 )
3、同样大小的两个物体,它们的重量可能是不同的。( )
4、掂量和天平称重一样准确。( )
大家来选一选
1、比较物体的轻重,最准确的方法是( )
A. 用天平称量 B. 用手掂量 C. 估计预测
2、
如图,小动物比体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兔子最重
B. 小熊和小猴子一样重
C. 小猴子最轻
答案:
大家来填空
1、重 轻
2、不同
3、铁块 棉花
大家来判对错
√ 2、√ 3、√ 4、×
大家来选一选
1、A 2、C
【综合实践类作业】
小宇、小刚和小轩在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轻重,他们在使用天平时都有出现错误的地方,你能帮他们指出来吗?
(答案:小宇:天平没有放在水平处;小刚:天平使用前要调节至平衡状态;小轩:回形针要逐个添加。
解析:天平是非常精密的测量工具,使用要规范。首先要把天平放到水平的桌面上;然后调节天平平衡,使指针指到“0”刻度;测量时要一枚一枚地放回形针,直到两端平衡为止。)
板书设计
2.谁轻谁重 用眼睛观察——预测 比较轻重的方法 用手掂量 用简易天平称量 天平是一种更准确、更科学的称量工具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认知规律,用简单的实际操作来探索称量不同物体的准确方法。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发现并总结了简易天平可以准确地称量出物体的轻重,以此为基础给出问题情境:相同大小的瓷碗和金属碗一样重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判断。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教科版 单元(或主题)名称 《我们周围的物体》
单元主题 科科是一个非常爱问问题的小男孩。在他上幼儿园的时候,就经常问妈妈“妈妈,糖为什么是甜的?”“妈妈,为什么你比我高呀?”“妈妈,爸爸嘴上面一圈黑黑的是什么?”“爸爸,你怎么不和我一起上幼儿园?”……妈妈每天都要想着如何去回答科科的问题,于是妈妈给他买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科科特别喜欢看。现在科科上了小学,懂得了如何去观察和发现,所以他对身边周围的物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就让我们跟着科科一起去看看他都有什么发现吧。
课标要求 核心概念: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 学习内容: 1.1物体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①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1.2空气和水是重要的物质: ①认识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观察并描述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的特征。 2.2物质的溶解和溶液 ①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如食盐和白糖等;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如沙和食用油等。 学业要求: 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物体和材料的外部特征,能说出空气和水的形态特点。 能依据一些外部特征对常见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 能利用感官和观察工具(如放大镜等)进行观察并描述,能口述或利用简单图形表达想法。 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事物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能仔细观察和比较,如实表达观察到的现象;愿意使用工具辅助观察。 知道常见物质有些能在水中溶解,有些则很难溶解。 能操作简单的实验,观察和描述某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对生活中的溶解现象产生探究兴趣,能客观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教材分析 “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是小学生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端,指向“组成世界的物体能够依照它们的性质进行测量、分类和描述”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物体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中最为常见,一年级学生对其有直观感受,他们对物体性质的理解又将为他们持续建立材料和物质的概念打下基础。为此,“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从具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到一瓶水,再到一袋空气,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们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以加深他们对物体具有质量、形状等特征的理解。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围绕“物体”这一主题,共设置了7课时,有《发现物体的特征》、《谁轻谁重》、《认识物体的形状》、《给物体分类》、《观察一瓶水》、《它们去哪里了》、《认识一袋空气》。教材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第1课到第4课是认识具有固定形态的物体,并对其根据性质特征进行分类;第5课是认识没有固定形态的水;第6课了解水的特征——溶解性;第7课是运用前面学到的探究方法认识一袋空气的特征。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大多为6、7岁,他们对物体的认识主要围绕质量、体积、状态等表现特征展开。在面对一个物体时,一年级学生大多可以说出其最明显的特征,如黄色的橡皮、透明的玻璃。但是学生大多不会描述那些不显著的特征,如与质量和体积相关的特征。通常,只有当描述物体特征的任务明确指向与质量或体积相关的特征时,学生才能说出哪个更大、哪个更重。尽管一年级学生掌握的词汇有限,不知道如何描述物体的特征,但是他们认识物体的主要困难并不在于不能描述,而是缺乏认识物体的角度,不能从更多角度、更全面地描述物体,无法稳定地从物体的外部特征、质量和体积三方面认识物体。
单元目标 1.科学观念: (1)我们的周围存在很多物体,物体具有形状、大小、轻重等特征。 (2)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3)了解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4)知道水是无色、无味、会流动、透明的。 (5)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能溶解。 (6)认识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2.科学思维: (1)如何通过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2)如何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3)知道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 (4)如何按材料对物体进行分类。 (5)如何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 (6)知道空气的一些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描述的。 3.探究实践: (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2)知道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 (3)如何用简单的方法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 (4)学会按不同的标准给物体分类。 (5)在对比观察中,知道水可以流动,但无固定形状。 (6)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7)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空气的特征,来观察和描述空气的一些特征。 4.态度责任: (1)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 (2)认识到掂量、称量等方法的准确程度不同。 (3)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 (4)意识到材料是可回收利用的。 (5)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6)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7)体会到空气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单元结构化活动
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1.关注课堂问题预设与学生课堂反馈表现 2.作业设计与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及时分析 3.会利用眼、手、鼻等器官和两两对比的方式对常见固体、水、空气进行观察,会用科学词汇从多角度描述物体的特征。 围绕单元和主题目标 1.分层设置单元测试 2.会运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的特征和物体放入水中后的变化情况。
单元课时课型规划 课时课型课时内容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分配)课时学习任务 (或问题) (一般1-2个) 达成评价1观察课发现物体的特征我们的周围存在很多物体,物体具有形状、大小轻重等特征1.如何通过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2.怎样通过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1.能通过物体的形状、大小、轻重等特征认识物体。 2.能通过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1实验课谁轻谁重感受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并且可以被测量。怎样通过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明白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1观察课认识物体的形状知道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如何用简单的方法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1.知道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 2.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1实验课物体的分类能按材料对物体进行分类1.生活和生产中有哪些物体需要进行分类。 2.分类的方法有哪些。学会按不同的标准给物体分类。1观察课观察一瓶水知道水是无色、无味、会流动、透明的。学会用词汇描述对水的观察结果。在对比观察中,知道水和洗发液一样,可以流动,但与木块相比,水无固定形状。1实验课它们去哪里了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能溶解。1.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2.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1观察课认识一袋空气认识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空气与木块、水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征,有哪些相同的特征。掌握如何运用感官,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空气的特征,描述空气的特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