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第一章第5节遗传与进化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第一章第5节遗传与进化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07-24 13:4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节遗传与进化
生物进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化石及类型:在地层中保留下来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遗迹,都称为化石。分为遗物化石、遗迹化石、和遗体化石。
2、通过大量的各类化石研究,古生物学家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自然界的生物不断地进行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缓慢演变,我们称之为生物演化。目前科学家开始通过分析比较某些生物遗体和生物化石的DNA和蛋白质的差异,来推测其相互间的亲缘关系。细胞色素C是一种缓慢进化的蛋白质,常用作比较生物进化和分类的依据。
3、19世纪在欧洲中部的地中层发现始祖鸟(位于爬行类与鸟类的过渡类型)化石,它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4、列举生物进化现象
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鸟类
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哺乳类
苔藓
植物的进化顺序:藻类
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5、说出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生物进化的最有力证据是动植物化石
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生物进化的基础是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
生物进化的动力是生物与自然环境及其他生物个体之间的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生物的祖先 有差异的后代 有利变异的后代 现代生物(适应环境
【典型例题】
【例1】下图是未被破坏的地层示意图,图中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两个地层中曾发掘出物种A和物种B的化石。下列关于物种A、B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
B、物种A比物种B结构简单
C、在Ⅱ层内能找到物种B的化石
D、物种B的出现早于物种A
【例2】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生物进化的是( )
A、孔雀蛋变成孔雀 B、幼虫变成蝴蝶 C、古猿变成人 D、蝌蚪变成青蛙
【例3】始祖鸟具有两翼,身被羽毛,翼端有爪,喙内有齿,以上特征可说明( )
A、古代爬行动物由古代鸟类进化而来 B、古代鸟类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而来
C、古代哺乳动物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而来 D、古代爬行动物由古代哺乳动物进化而来
【例4】根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鲸没有牙齿,是因为它们吞食浮游生物
B.长颈鹿是采食高处树叶反复伸颈的结果
C.羚羊听觉灵敏.奔跑快是因为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蛇身体细长无足,是经常出入鼠穴捕食的结果
【中考真题】
1.科学家通过比较如图与马相似动物的骨骼化石,以及它们的生存时期,认为它们是现代马的祖先。科学家不能直接从图中获得的演化证据是
A.腿骨结构大部分相同 B.足趾个数逐渐减少
C.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 D、遗传物质基本相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
2.据《自然》杂志介绍:地球上树木生长的最高极限约为122米~130米。下列关于树木长高有极限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高空空气稀薄,影响了树冠的光合作用
B.高大的树木更容易招致风折雷劈
C.树木长高有极限的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重力的存在制约了水分在树木内向上运输的高度
细胞色素C是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对其化学结构的测定,发现各种生物细胞色素C之间存在着差异。下表是以人的下表色素C的氨基酸系列作为标准,其他若干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人相比较的结果:
生物名称 氨基酸差别 生物名称 氨基酸差别
黑猩猩 0 金枪鱼 21
猕猴 1 鲨鱼 23
袋鼠 10 天蚕蛾 35
马 12 小麦 35
响尾蛇 14 酵母菌 44
从单细胞的酵母菌到高等脊椎动物的黑猩猩均含有细胞色素C,这一事实可以从分子水平说明这些生物起源于共同的 .
(2)表中的数据中,细胞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C的差别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 ;差别越大,则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 。可以推测,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3.自2009年8月起,云南遭遇了60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未遇的三季持续干旱,广西、贵州局部地区也遭遇50年来罕见的极端干旱,导致数百万人受灾,几千亩农田受旱。在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同学们谈论到了干旱与农作物的问题,请你参与讨论并作回答。
(1)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弱 作用。
(2)西南干旱地区农民采用“水田旱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进行抗旱保收成,在水田种上大葱、玉米等耐旱作物。从生物进化角度看,耐旱作物能够生存是 的结果。
叶片 表面积/mm2 体积/mm3 表皮厚度/um
A 292 64 14
B 144 63 24
C 301 62 15
D 593 121 13
(3)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下表四种植物叶片中,最适应干旱环境的是 。(选填编号)
进化和遗传
DNA结构: 沃森、克里克提出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 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组成
基因是DNA分子上包含着遗传信息的一些片段,基因决定生物体的性状特征
蛋白质
1、遗传: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相似的现象。
变异: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
遗传物质的传递:
A、染色体:细胞核内存在着一些容易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同一物种的不同生物个体间,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种类几乎完全相同,形状也很相似。不同物种的生物个体间,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和种类有一定的差异性,性状也有较大差异。(如果蝇有4对8条染色体; 蜜蜂中蜂王与工蜂有16对32条染色体;人类有23对46条染色体)
DNA是决定生物体遗传性状的遗传物质。
结构:沃森和克里克“DNA双螺旋结构”,由有两条长链组成双螺旋的空间结构。
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由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基因:DNA上起遗传作用的片段称为~。生物体内的基因是可以改变的,基因的变异往往会导致生物体性状的变化。
总结:细胞→细胞核→染色体→遗传物质(DNA)→基因
3、进化理论的发展
(1)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过度繁殖(基础)遗传变异(内因)生存斗争(外因)适者生存(结果)
(2)亲代的基因在传递给子代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自然选择。
如含有体格强壮、反应敏捷的基因的动物往往能在择偶竞争中获胜,因此这些基因遗传给子代的机会较大,相反,含有某些遗传病基因的动物往往得不到配偶或过早死亡使这些不利基因传给子代的机会减小。
①、同一物种不同个体细胞内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异的
②、亲代传递到子代的基因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也发生某些变异
③、某些基因所控制的生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则这些基因会在后代中越来越多。
④、某些基因所控制的生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弱,则这些基因会在后代中越来越少。
小结:亲代的基因在传递到子代的过程中也发生自然选择
4、育种与优生:
A、育种:人工选择、杂交育种、诱变育种 、基因工程技术(完全按照人的意愿重新组合基因的技术)
杂交优势:杂交的生命力比双亲强的现象。如马和驴杂交得到的骡,杂交玉米等
B、优生:直系血亲和三代之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原因:近亲结婚的夫妇所生的子女中,多种遗传病的发病率高)
遗传病:由于人体内的DNA、基因或染色体变化而引起的。先天愚型、白化病、先天性聋哑都是常见的遗传病
【问题】“遗传物质不正常”包括什么不正常
5、变异实质上是遗传物质(基因、DNA、染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发生改变而导致生物体性状的变化。例如白化病患者不能合成黑色素,就是因为控制黑色素合成的基因发生变异造成的;先天愚型是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
6、基因工程:
是按照人的意愿重新组合基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技术。基因工程可以生产人类需要的药物,如胰岛素、干扰素等。我们吃的某些食品如番茄、大豆等也可以是基因工程产品。农业生产中的抗虫棉、抗病毒烟草、抗除草剂大豆等都已进入商品化生产,上述产品有些是常规方法难以生产的或者生产成本过高。
【典型例题】
【例1】染色体上起遗传作用的物质是( )
A、DNA分子 B 蛋白质 C 脂肪 D 糖类
【例2】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 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了遗传信息
C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D、基因是染色体上的一段
【例3】下列疾病中,是因为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是( )
A.流感 B.艾滋病 C.沙眼 D.先天愚型
【例4】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
B 基因在DNA分子上
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DNA分子
D 每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
【例5】人类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
A 细胞质中 B 细胞膜中 C 细胞核中 D 细胞的各个部分
【例6】一只雌猫一次生产了四只小猫,这四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生物具有( )
A 遗传性 B 变异性 C 进化性 D 适应性
【例7】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
A、产生了有利变异 B、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
C、产生了不利变异 D、产生了不遗传的变异
【中考真题】
1.2010年5月,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学家将人造DNA植入到一个细菌中,几个小时内,人造DNA"取代”了原细菌中的DNA,且该细菌还能不断繁殖。从此,世界首例完全由人造DNA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了,科学家将其命名为“辛西娅”。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辛西娅”属于多细胞生物 B.“辛西娅”能不断繁殖,属于生物
C.“辛西娅”的性状不是由基因控制的 D.此实验表明生物进化论是错误的
2.人体的胰腺和唾液腺都属于消化腺。比较人的胰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和消化酶的情况是
A.染色体的数量相同,消化酶的种类有差异
B.染色体的数量不同,消化酶的种类有差异
C.染色体的数量相同,消化酶的种类无差异
D.染色体的数量不同,消化酶的种类无差异
3.下列材料为人类染色体数目确定的科学历程:
①二十世纪初,细胞学家提出人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7条,其中一条为“副”染色体,即现知的X染色体。
②1923年科学家又发现了仅存在于舅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胞中的Y染色体,得出了人体细胞共有48条染色体的结论,并分别用“46+XX”和“46+XY”表示女性和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
③1955年科学家最终确定了人类染色体的正确数目,即人体细胞共有46条(23对)染色体,其中包括两条性染色体:女性为XX,男性为XY。
若用②中的表达方式来表示最终确定的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的组成,
可表示为“ ”,其中的Y染色体来自于 (填“精子”或“卵细胞”)。
4.如图是指纹的一些图片。指纹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可用来鉴别人的身份。
(1)指纹这种性状特征是由________控制的。
5.一粒种子改变整个世界!中国“杂交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稻之父”袁隆平经过多年的努力,利用野生稻培育出了具有许多优良性状的“超级杂交水稻”,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1)野生稻与“超级杂交稻”之间的这种性状上的差异体现了生物的 __ __ __;
(2)若在可控制关照、温度和空气成分的大棚内栽培水稻,为了提高产量,可采取哪些措施? __ __ __ __ __;
A.适当增加棚内二氧化碳含量 B.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C.适当增加棚内氧气含量 D.适当降低夜间棚内温度
(3)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根毛细胞对各种无机盐的吸收量不同,这种起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作用的哪一种细胞结构? __ __ __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液泡
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和变异
自然选择
适者生存 不适者淘汰
遗传积累
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