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通过细胞融合可产生具有新特性的细胞——高二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课堂速测

文档属性

名称 (8)通过细胞融合可产生具有新特性的细胞——高二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课堂速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03 20:4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通过细胞融合可产生具有新特性的细胞
——高二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课堂速测
基础检测
一、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经诱导可融合形成一个细胞
1.细胞融合:在一些融合因子的作用下,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成一个细胞的技术。
2.诱导因素: 、电流刺激或病毒诱导等。
3.细胞融合现象或技术应用
(1)细胞融合现象
①早在19世纪被发现。
②1838年在肿瘤中观察到了 后产生的多核细胞。
③1875年首次观察到了脊椎动物(蛙类)血液细胞的融合现象。
(2)细胞融合技术的探索及应用
①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学者冈田善雄发现仙台病毒可以促进 细胞进行细胞融合。
②1965年,研究证实了灭活的病毒在适当条件下确实可以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③1970年,开始利用 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系统绘制人类基因图。
④1975年,细胞融合技术被应用于免疫学领域,利用淋巴细胞和 的融合,培育单克隆抗体。
二、细胞融合技术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础
1.传统获得抗体的方法:给动物注射相应 后从其血清中进行分离提取。
2.单克隆抗体:由一个B淋巴细胞增殖形成的细胞群所产生的单一型抗体分子就称为单克隆抗体。
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制备原理
①B淋巴细胞的特点:每一种B淋巴细胞只产生一种特异的抗体,B淋巴细胞在体外不能(填“能”或“不能”)无限增殖。
②骨髓瘤细胞的特点:具有 繁殖的能力。
③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 ,又能产生 。
(2)制备的基本方法:用外界抗原刺激动物(如小鼠、兔子等),使其发生免疫反应,使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利用仙台病毒或聚乙二醇等融合因子进行诱导,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可以无限传代的骨髓瘤细胞融合;经过筛选,获得既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杂交瘤细胞;通过对杂交瘤细胞的 培养,获得单克隆抗体。
4.单克隆抗体的最大优点是:纯度 ,可 制备,在应用时具有特异性 、灵敏度高的特点。
5.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1)作为特异性的 ,研究相应抗原蛋白的结构、细胞学分布及功能。
(2)成为解决生物学和医学等许多重大问题的有效手段:用单克隆抗体可以 、准确地诊断和治疗一些疾病。
(3)如果将抗癌药物连接到专门识别某种肿瘤细胞的单克隆抗体上,单克隆抗体就会像“生物导弹”一样携带抗癌药物准确地聚集到 细胞,专一地杀死肿瘤细胞,这样就避免了抗癌药物在消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细胞的损伤。
小试牛刀
1.下列关于动物细胞融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融合前可用酶解法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B.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C.融合后得到的杂交细胞能表现出两个亲本细胞的特点
D.融合后得到的杂交细胞具有两个细胞核
2.中药在我国凭借切实的疗效得到了广泛应用。芍药的主要药效成分是芍药苷,研究人员制备了抗芍药苷的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抗芍药苷的单克隆抗体由淋巴细胞产生
B.抗芍药苷的单克隆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
C.抗芍药苷的单克隆抗体可在体外大量制备
D.抗芍药苷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3.下面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其中1过程注射的物质和A细胞的名称分别为( )
A.抗体、T淋巴细胞 B.抗原、T淋巴细胞
C.抗体、B淋巴细胞 D.抗原、B淋巴细胞
4.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制成诊断盒,用于疾病的诊断
B.可以与药物结合,用于病变细胞的定向治疗
C.可以利用细胞工程技术生产
D.可以在生物体内生产,不能在体外生产
5.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对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诱导融合后,要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在这种培养基上不能存活、增殖的细胞是( )
①B淋巴细胞
②骨髓瘤细胞
③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④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⑤杂交瘤细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 D.①③
6.下列关于动物细胞融合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融合属于可遗传变异
B.克隆动物的培育运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C.通过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获得了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生物新品种
D.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7.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比较,正确的是( )
A.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 B.所用的技术手段基本相同
C.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 D.都能形成杂种细胞
8.下列有关动物细胞融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融合的结果是获得新个体
B.只有两个动物细胞结合成一个细胞的过程才叫动物细胞融合
C.灭活病毒诱导法是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常用的方法
D.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动物细胞融合前可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等将组织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A正确;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融合后得到的杂交细胞获得了两个亲本细胞的遗传物质,能表现出两个亲本细胞的特点,C正确;融合后得到的杂交细胞是单核细胞,D错误。
2.答案:A
解析:抗芍药苷的单克隆抗体由杂交瘤细胞产生,A错误;单克隆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可大量制备抗芍药苷的单克隆抗体,C正确;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D正确。
3.答案:D
解析:单克隆抗体是由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而成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其中B淋巴细胞必须首先经过抗原刺激,成为具有分泌抗体功能的细胞。
4.答案:D
解析:单克隆抗体可以作为诊断试剂,用于疾病的诊断,A正确;单克隆抗体可制成“抗体—药物偶联物”,用于病变细胞的定向治疗,B正确;单克隆抗体是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杂交瘤细胞的产生利用了动物细胞工程,C正确;单克隆抗体既可在生物体内生产,又可在体外生产,D错误。
5.答案:A
解析:在题中所达特定的选择培养基上,能够存活、增殖的细胞只有杂交瘤细胞。
6.答案:C
解析:动物细胞融合是将两个细胞中的遗传物质融合为一个细胞中的遗传物质,该过程所产生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属于可遗传变异,A正确;动物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需要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并通过电刺激使两细胞融合,使供体核进入卵母细胞,所以克隆动物的培育运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B正确;通过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形成的是杂种细胞,没有形成生物新品种,且单克隆抗体是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杂交瘤细胞是由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C错误;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D正确。
7.答案:D
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诱导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动物细胞融合的诱导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A错误;
两者所用的技术手段不相同,植物体细胞杂交还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而动物细胞融合不需要,B错误;
两者所采用的原理不完全相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的全能性,而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C错误;
两者都能形成杂种细胞,D正确。
8.答案:D
解析: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就是使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技术,A、B错误;
灭活的病毒能用于诱导动物细胞融合,不能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植物体细胞融合常用聚乙二醇融合法、电融合法等,C错误;
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D正确。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