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篇到本,细读细品——《周亚夫军细柳》教学案例
【教例简介】
《周亚夫军细柳》在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是文言文自读课文。文中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作家作品知识,字词积累,文句翻译,课文朗读,段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评析,表现人物的手法赏析等。本课的教学创意为课文细读。突显一个“细”字。
一、教学铺垫:
1.介绍《史记》,介绍司马迁,介绍课文出处,介绍周亚夫。
2.介绍本课的学习要点:
了解《史记》、司马迁;细读字词,熟读故事;品析文中所运用的对比、衬托等写法。
二、细学字词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尝试朗读课文。
2.进行字词教学,从四个方面进行“全覆盖”:
①细读课文注释;
②读准有关字音;
③突破难点字词;
④进行对比辨析。
3.其中的难点字词有:
胡:胡人,古代泛称北方和西北方的民族。
将以下骑:将军以下的将吏都骑着马。
锐兵刃:这里指刀出鞘。
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于是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节去告诉将军。
壁:营垒。
按辔:控制住车马。
辔: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持兵揖:手执兵器行礼。揖:拱手行礼。
式车:扶着车前的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指扶着轼。
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可得而犯邪:岂是(难道)能够侵犯他的吗?
二、细读课文
1.指导学生细细地朗读课文。
2.三读到位:
一读,读得准确顺畅;
二读,读清句子结构;
三读,读好人物语气。
3.教师范读,学生朗读,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4.朗读完毕,学生各自口译课文,教师出示全文译文,学生朗读。
5.教师顺势点示课文大意:
汉文帝亲自劳军,到了霸上和棘门军营,可以长驱直入,将军及官兵骑马迎送。而到了细柳军营,军容威严,号令如山,即使是皇上驾到,也不准入营。作者在文中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将军形象。“细柳”也成了后人诗文中形容军中常备不懈、军纪森严的常用典故。
三、细品课文
1.请学生关注课后练习二:
《史记》写人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李长之语)。
2.细读课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对刻画人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3.教师点示:利用课文感受《史记》的写人艺术。
4.教师指导学法:欣赏细节,阐释写法,举例说明作者运用的对比、衬托的写人手法。
5.教师示例: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6.这一段文字,句句都运用了衬托手法,文帝的话语中,有非常鲜明的对比。
7.学生研读全文,阐释文中的写人手法。
8.教师小结:《周亚夫军细柳》写法欣赏——在严峻的战争形势背景之下写人,在特定的军营场景之中和短暂的瞬间写人,用“对比”的手法写人,用反复衬托的手法写人,用渲染情境氛围的手法写人,全文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细节描写真切,处处都有表现力,“此真将军矣”,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9.学生朗读、笔记,收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