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饮酒·其五》教学实录(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6《饮酒·其五》教学实录(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07 17:12:4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饮酒·其五》教学实录
学习目标:
通过诵读、品味、知人论事、联想与想象、“1+X”阅读,感受诗中的田园风味,领略诗人的隐逸情怀,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陶冶高雅的审美情趣。
重难点:感受诗中的田园风味,领略诗人的隐逸情怀,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陶冶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思路:
一、解“心远”之味
1.自由诵读,寻找“心远”
2.填词解意,理解“心远”
3.朗读解味,感受“心远”
二、入“悠然”之境
1.抓取典型意象,描绘画面
2.辨析“望”与“见”
3.想象还原,“我”______飞鸟
4.拓展阅读,勾连“鸟”意象
三、明“真意”之妙
1. 拓展阅读
2. 知人论世
3. 诗说“真意”
《饮酒·其五》
——此中有真意
图片导入
同学们,看到这张图片你有怎样的感受?能不能用一到两个词来形容一下?
闲适辽远,宁静悠然
非常好,陶渊明笔下的自然山水,也是如此的美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饮酒·其五》,去感受诗人笔下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去体会诗人归隐田园的真意。
一、解“心远”之味
1. 自由诵读,寻找“心远”
首先我们一起来解“心远”之味
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说说你从哪里读出了“心远”?
非常好,说说你的理解。
结庐在人境,而非仙境,但是作者却说“而无车马喧”。
你是在“在”跟“无”当中的矛盾,读出了“心远”。
2.填词解意,理解“心远”
别着急坐,老师要问问你,如果说请你在这个空格里填一个字,来表明你对“心远”的理解,你会填一个什么字?
“闻”字,为什么?
因为他内心是宁静的
你读出了心静,很好请坐。
我们来看一看,作者在说“结庐在人境”的时候,没有说结“屋”,没有说结“房”。这个“庐”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篆文。
你看上面的这个广字,像什么物体?不全的墙体、不全的建筑。而中间呢?
哎非常聪明,很象形,是不是?像一个炉子在煮东西,所以它的本意是什么呢?
住在山野供猎人短暂居住生活的小屋,后来引申为狭小逼仄、极其简陋的茅草屋。读懂了这一个字,那老师问问你,你现在再来读心远,你又读出了什么味道呢?你来。
你觉得这的“心远”指的是淡泊名利。你是怎么读出来的?
因为这个车,在古代是有权有势的贵族阶级才有的。而诗人呢?居住的,却是这么极其简陋的茅草屋。在这一个对比当中,你感受到了诗人的心境。无论我的生活是多么的简朴,但是对于他们华丽的车马,我一点也不向往,一点也不羡慕,是吗?那么在这里你填的是哪个字呢?
羡,很好,你读出了心净。
哎你受到了他的启发,你也有想法,想要表达,表达非常好,你来说,你觉得这个地方你想填哪个字?
哦,无意车马喧,为什么?
外界的这个车马我根本没放在心上,因为我的心思在哪里?
很好,在自然那儿。
3.朗读解味,感受“心远”
刚才我们一起读出了心远的几重境界,那么你能不能把这种“心远”的感觉,通过你的声音给传递出来呢?
我们一起来读读看,第一句怎么读?
哎,有同学说了,要读出静、净跟近,我们来试试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非常好,要读出这种悠远的感觉,那下面两句怎么读?嗯你来试试看
你刚才为什么要延长着读这个“何”?
哦,你关注到这个“君”是在自问自答,所以作者内心有一种自得之意。
非常棒,还有吗?嗯你来读。
你刚才这个“远”字读的特别好。大家刚才有听吗?它的这个远字,上声读的相当的饱满,突出了一种悠远的意境。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这种“心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非常好,这个“偏”就要收的那么轻,为什么?
哦,自然而然的,我就能做到了。
二、入“悠然”之境
作者的心远离了车马,远离了官场,远离了名利,那就跟什么近了呀?让我们一起来入悠然之境。
1.抓取典型意象,描绘画面
请你想象描绘,找出体现田园风味的关键印象,通过联想与想象,描绘出诗人笔下的自然田园之美,你从哪个地方,读出了这种悠然之境呢?
谁先来?很好,你来。
哦,你关注到了“菊”这个意象。
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菊是淡雅的、淡黄色,跟远处的这个南山互相映衬,有种色彩和谐之美,很好。你来说。
哦,你关注到的也是这个“菊”。
你说这个“菊”带给人一种美好的联想,因为它洁净,然后呢?
给人一种静谧淡远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君子,非常好,你很善于学习。屈原曾经就写过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所以这里的菊,就象征着诗人这个美好的品质。
很棒,继续读,很好你关注到的是什么?
哦,东篱跟南山,这两个意象。
能不能展开来说说?
东篱跟南山,一近一远,还有呢?除了一近一远,它们还有什么特点?
非常的朴素,用一个东一个南来修饰,没有形容词对不对?就是通过空间,来勾勒出这一种悠然的意境。
非常好,你抓住的是空间感
你还从哪里读出了这个悠然的意境?你来说。
你关注到了“山气”跟“飞鸟”
山气朦胧,飞鸟悠悠,自然就营造了一种悠然之境了。
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现在愿不愿意接受更有挑战的任务?
很好。那么诗人借助这一些意象,共同地描绘了他眼中的自然山水。现在我想让大家动笔,借助想象,来描绘一下,你所看到的这样的山水田园之景。等一下我请一个代表来分享。
很好,你来说,在他说的时候,请大家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想象。
傍晚时分,我在东篱下采菊。微风吹来,淡淡的菊花香就像遥远的古琴声一样,时有时无。不经意地一抬头,幽幽的南山就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山上的烟霭像雾一般,在晚霞的映照下忽明忽暗,如梦似幻。成群结队的飞鸟相伴而还。
非常感谢你,你为我们描绘了如此悠然的意境。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把这种悠然之境读出来,一边读一边来想象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辨析“望”与“见”
关于这两句,有这么一个版本我们来看看,到底是悠然见南山好,还是悠然望南山妙呢?
请小组之间展开合作讨论,等一下推举一名代表来发言。好时间到,刚才讨论都非常的热烈,你来说。你觉得哪个好?
见南山好,为什么?
哦,你勾连到我们学过的古诗有《野望》《春望》《望月》。望,都有一种主动的去探寻的这样的感觉,对不对?而这里呢?
却没有,是偶然间的,是不经意的一种美,是吗?很好。你来说,你也觉得见好为什么?
因为说到望的时候,感觉我们是在眺望,在远望。我跟南山的距离非常的远。但是如果见呢?我跟它非常的近,是不是?物理距离是远的,可是心理距离是近的。赏的妙,还有吗?你来说。
嗯,你也认为见好,为什么呢?为什么你觉得见就一定比望好呢?
因为我见南山,好像南山也在见我,让你想到了“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你的鉴赏水平实在是太高了。这
就是王国维先生所说的无我之境啊。此时的南山,已经不再是自然界的一个物象了,是不是?非常好。
3.想象还原,“我”______飞鸟
那么在这里,诗人除了看到菊南山,还看到了什么?
飞鸟。
那老师想问问大家,看到此情此景的诗人,他的内心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请你在这里填一个字。
思考一下,谁先来?很好,你今天非常积极啊。
哦,你愿意填一个“乐”字,为什么?
因为傍晚时分,看到成群结队的鸟儿一起相伴而还,他感到非常的快乐,为鸟儿的快乐而快乐。
真好,你来说。
我似飞鸟。
请说说你的理由。
哦,回归田园的陶渊明,不正是一只获得了自由与快乐的飞鸟吗?你走进了诗人的内心啊!还有吗?你来说。
你觉得是,我亦飞鸟。
此时的作者,也就是陶渊明,他认为他就是一只大自然界的鸟,他能够通晓鸟的心意。你真的懂得了什么叫做物我合一啊,太棒了。
4.拓展阅读,勾连“鸟”意象
在“乐”“似”“亦”当中,大家读出了陶渊明的快乐。其实,陶渊明在他的诗中,不止一次写到了鸟这个意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写的这个字比较难读啊。骞翮,它是高鸟,心志高远呢,你可以想象鲲鹏。还有呢?
羁鸟、倦鸟、归鸟以及我们在《饮酒·其五》当中,所提到的飞鸟。此时的鸟,已经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一个物象,它更是在写陶渊明的心境。
三、明“真意”之妙
1. 拓展探究
老师不禁又要问问大家了,他的生活真的如此悠闲惬意吗? 我们一起来看《五柳先生传》。
里面他这么写道,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在《归园田居·其三》里面他这么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你读出了他过着是怎样的生活?你还觉得闲适吗?你还觉得惬意吗?
不大家都在摇头,你读出了什么?
你读出了穷苦,你读出了贫困。
2.知人论世
那么为什么作者笔下的这个山水自然却是如此的美好呢?我们来看一看陶渊明都经历了什么。
陶渊明一生五仕五隐,最长的一次长达三年,最短的一次20来天左右。他一生经历了三个朝代,十个皇帝。在他在世的这六十几年当中,可谓是一直生活在乱世当中。现在我想问问大家,你觉得陶渊明,他为什么觉得,自然界的山水是如此的好啊?
哦,你觉得这个精神的自由,比物质的丰富更为重要。所以他说
肌冻虽切,违己交病。这句话什么意思?
挨冻受饿,固然让我感到难受,但是如果要让我做违心违己的事,我是身心都像生病一样难受啊。
3.诗说“真意”
所以回归田园的陶渊明,他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呐。实在是感觉美妙了,都无法用语言说出来了。但是老师想让你们说出来,接下来请大家诗说“真意”。
这其中的真意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淡泊宁静;
这其中的真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生活;
这其中的真意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和谐美好;
回归田园的陶渊明,他的真意指的就是心远官场,身近自然,身心俱逸。
陶渊明本身非常推崇的,就是一种简朴的生活,但是他更注重人与自然的这一种和谐相处,这就是他的自然哲学。
本节课我们的作业是
必做:请你发挥联想与想象,将全诗改写成一篇优秀的散文。
选作:阅读《归园田居·其一》,将其改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散文,进一步体会陶渊明的田园风味,隐逸情怀。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