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
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人地关系:指的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较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微弱
崇拜自然环境问题不严重
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减弱,对抗性增强改造自然
环境趋于恶化
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强,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征服自然
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矛盾迅速激化
寻求人地协调的道路
寻求人地协调的道路
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
(金版:P78)例1.下列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较小
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C.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才开始出现矛盾
D.20世纪70年代开始,科学的人地关系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D例2.随着人类文明的演变,人地关系的认识水平也在变化。下列关于不同时期人地关系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采猎文明时期——改造自然
B.工业文明时期——崇拜自然
C.农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
D.现代文明时期——谋求人地协调D矿山开采 修水坝 建设城市P92这三图反应什么样的环境问题呢?活动矿山开采可能导致植被破坏,易诱发周围的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废矿石的堆积对土地和水会造成污染。修水坝会改变河流的水文特征、破坏洄游类生物的生存环境;库区水位提高易引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河流流量减小、流速减慢造成泥沙淤积,入海泥沙减少,河口三角洲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环境最剧烈的地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其次还有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2.仔细观察下面两幅景观图,讨论以下问题(1)两幅图所反应的生产活动有什么不同?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2)两种不同的生产活动对土地利用方式有什么不同?分别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2.仔细观察下面两幅景观图,讨论以下问题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将土地开垦为耕地,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但它作用范围小,若干年后自然景观还有可能恢复;大规模、集约化的工业化生产,不仅造成生态破坏,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破坏面积大,程度深,被破坏的环境短期内是很难恢复的。总之:人类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二、直面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2)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
箭头①②分别代表人类从环境
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箭头③④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
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
消费)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
箭头⑤⑦是指人类通过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或改善;二是不合理利用,使环境质量下降。
箭头⑥⑧是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
类本身。思考:图中箭头的含义?(金版:P79)2、环境问题及原因(P93)1、资源短缺、生态破坏——不断索取资源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2、环境污染——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1)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如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等。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3、环境问题的分布(P94--95)(1)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性①城市和农村的差异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更严重,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发展中国家以生态破坏为主?(金版:P79表)(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土地荒漠化、酸雨、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例3】我国藏北高原上某些不法分子大量偷猎藏羚羊,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导致荒漠化土地因此荒芜
B.水土流失加剧
C.藏羚羊尸体腐烂,污染大气
D.生态破坏D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20世纪70年代之后召开的一系列环境会议。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P96)
(1)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2)内涵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公平性原则公平(2)持续性原则处理好关系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持适度规模——自然资源———人口——经济与环境(3)共同性原则 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学以致用
3.从“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到“哥本哈根会议”,再到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坎昆会议,某一环境问题愈来愈受到人类的关注。据此回答(1)~(2)题。(1)哥本哈根会议讨论的环境问题愈来愈受到人类的关注,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C(2)下列漫画蕴含着不同的环境问题,其中与材料描述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是( )C小结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过去)
二、直面环境问题
(现在)
三、走向协调可持续发展
(未来)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3、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1、概念2、内涵3、原则例4.下列做法或说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D.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例5.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严重企业,违背了(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协调性原则例6.“解决全球变暖,必须进行国际合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协调性原则CAC例7.下列人类发展的原则,属于可持续发展持续性原则的是
A.鉴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有限,人类需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环境
B.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他国环境造成损害
C.地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人类应该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D.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等自然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可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C例8.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对其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①没有人类社会及其发展,就没有当今意义的环境问题 ②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生产力水平、社会形态、人们的观念等都会不同,环境问题的性质、特点也会不同 ③人类社会越是发展,环境问题越是严重。要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必须停止发展 ④环境问题由人类社会发展而产生,也会因人类社会发展而得到治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