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导入
2012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中国作家莫言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手中领取了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再次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勇攀科学高峰,他就是诺贝尔。
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荣誉奖。想知道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谁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重点)。
2.理清新闻的六要素,划分新闻结构,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学会阅读新闻(重点)。
3.品味语句,掌握消息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难点)。
背景介绍——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
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诺贝尔经济科学奖” ,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1.阅读课文,找出这则消息的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经过
结果
1901年12月10日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
诺贝尔奖获得者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德国的伦琴……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起因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
整体感知
2.回忆消息的结构,找出消息的各个组成部分。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结语
第1段
第2-3段
第4段
整体感知
1.课文主体部分详写了什么内容 略写了什么内容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主体部分详写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相关情况,略写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还略写资金来源和两权分离。
因为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这些情况是整篇新闻要报道的重点,所以要一一列举,进行详写;而其他方面,如颁奖机构、时间、地点和资金来源则不是新闻的重点,只需交代清楚即可,这样安排详略能更好地突出中心。
细读分析
2.最后一段交代新闻背景,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特别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有什么用意
介绍颁奖资金来源,目的是让读者更清楚地知道,诺贝尔奖的巨额资金来自诺贝尔发明的多种炸药所获得的巨额收入,消除了读者心中对于资金来源的疑问;特别说明两权分离,是为了表明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性。
整体感知
1.细读下面语句,看看有什么语言特色上的发现?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消息的导语是对内容的高度概括,从其使用的准确日期“1901年12月10日电”,用来表示数量、程度、范围的“首次”“为人类”“最大贡献”的限制性词语来看,在选择词语时,更加倾向于具有限制性的修饰语。
品味语言
2.在词语的感彩上,消息这样的体裁侧重于什么?
阅读整篇文章,我们会发现消息在词语的感彩上更加侧重于具有中性色彩的词语,很少使用情感浓烈的褒义词或贬义词。
品味语言
3.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发现”可否改成“发明”?)
“发现”是指已有的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状态到为众人所知的状态的过程。“发明”指创造出从前没有的事物或方法。X射线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Y射线之间的一种电磁波,它是本来就存在的。所以此处用“发现”,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品味语言
4.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如何理解“卓有成就”一词?)
“卓有成就”指贝林在血清疗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突出,用在这里表明对贝林在医学方面取得成就的认可和肯定。
品味语言
5.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颇”能不能用“很/非常”代替?)
“颇”字用在这里,有很,非常的意思。表明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的造诣和成果。
4.结合目前学习过的三篇消息,谈谈消息在语言上的其他特点。
①选择运用人们更易理解的口语化词语。如“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②在句式的选择上,多使用短句、陈述句。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做出的贡献绝对可以写上几大篇,但是在本文的报道中却只使用“德国的伦琴,他发现了X射线……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这样简短的语句,只报道了最突出的贡献。
品味语言
新闻作品体裁多样,包括消息、新闻特写和通讯。它们有着新闻的共性,也各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这节课主要是探究了消息的语言特点。有些同学会思考,这样的消息是不是会很枯燥,其实不然,只要选词恰当、严谨,适当使用一些带有情感的句子或采用描写中的白描手法也是可以的。
知识链接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这段场面描写,没有过多的修饰,采用的就是白描手法,但阅读者却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信息。简短的语句,白描的手法,却写出了我军的“天时”“地利”“人和”,暗示了战局发展必定是我军风卷残云,敌军一溃千里。
白描手法用于消息
知识链接
除此之外,消息同样可以适当使用一些手法,只要能够做到真实、及时、准确即可。比如下面这则消息报道。
品味语言
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
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
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11日签署主席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11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女)“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最高荣誉,有利于大力宣传抗疫英雄的卓越功绩和光辉形象,强化国家尊崇与民族记忆;有利于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充分展示中华儿女众志成城、不畏艰险、越挫越勇的民族品格,为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凝聚党心军心民心。
品味语言
从这则消息我们可以找到排比修辞的使用,这种修辞的使用并没有改变消息客观、准确、朴实等方面的语言风格。
品味语言
本文堪称“倒金字塔结构”的样板,请你做简要分析。
深入探究
请概括主体部分内容并标示在下面倒金字塔结构图中
列举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相关情况
明确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
介绍诺贝尔奖金的来源
介绍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标题)
导语:颁奖概况(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详写获奖者相关情况
略写颁奖机构、时间、地点
主体
背景
略写资金来源
略写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分离
崇尚科学
激励创新
板书设计
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地点等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希望同学们以后养成阅读新闻的良好习惯,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小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获得诺贝尔奖者
杨振宁、李政道:1957年因提出“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003年底杨振宁回北京定居,2017年放弃美国国籍)。
莫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屠呦呦: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拓展延伸
海外华人获得者
丁肇中:和伯顿·里克特由于1974年发现了J/ψ粒子而同时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
李远哲:1986年以分子水平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与赫施巴赫及约翰·波兰伊共获诺贝尔化学奖,时年50岁。1994年放弃美国国籍,返回台湾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朱棣文:1997年因“发展了用雷射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9岁,2008-2012年任美国能源部部长。
崔琦:1998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崔琦、哥伦比亚大学的霍斯特·路德维希·施特默及史丹佛大学的劳克林三人因“他们发现了电子量子流体现象,一种新形态的量子流体,其中有带分数电荷的激发态”而获得获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59岁。
高行健:2000年高行健因为作品《灵山》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作家。
钱永健:日裔美国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因为发现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出突出成就分享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他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美国华裔化学家。
高锟:2009年因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与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的韦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共同获得2009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