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易错题)第三单元统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单元培优卷(沪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典型易错题)第三单元统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单元培优卷(沪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2-18 09:3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统计
一、选择题
1.小明从甲地出发往返于相距100km的甲乙两地,根据下图,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小明往返甲乙两地共休息两次 B.小明往返甲乙两地共用6小时
C.小明从甲地到乙地是始终保持相同的速度 D.小明从乙地回到甲地的平均速度为100千米/时
2.看图找关系:淘气从家出发走了一段路发现忘记带作业本了,于是他赶紧回家拿作业本,再一路跑到了学校。能合理描述他的行为的是( )。
A. B. C.
3.下图不可能表示( )。
A.去年各月的平均气温 B.某商店去年空调的销售情况
C.一个小学生的身高变化 D.杨梅进入市场的数量变化情况
4.小明和小红同一时刻各自从家里出发去学校。小明觉得会迟到,他就跑了一段路,然后步行到学校。小红开始步行,后来也跑了起来,两个在校门口相遇了。下列图( )是描述小明离家时间和离家距离的关系,图( )是描述小红的。
A.; B.;
C.; D.;
5.下图是林业工作人员记录两棵不同的树的生长情况。根据统计图分析正确的是( )。
A.两棵树前六年的生长速度一样 B.第6年至第10年间,乙树比甲树长得快
C.预计第10年后甲树可能比乙树长得快
6.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步行到离家800m远的公园健身中心,用时20分钟。妈妈到了健身中心后直接返回家里,还是用了20分钟。小兰和爸爸一起在健身中心锻炼10分钟。然后,小兰跑步回到家中,用了5分钟,而爸爸是走回家中,用了15分钟。下面几个图哪个是描述爸爸离家时间和离家距离的关系?( )
A.B.C. D.都不是
二、填空题
7.下图表示从同一车站发出的甲、乙两辆车的运行情况。
(1)乙车平均每小时行( )千米。
(2)甲车在( )点至( )点速度较快,平均每小时行( )千米。
(3)乙车追上甲车时,从图中看大约是( )点( )分,甲车后来追上乙车时是( )时。
(4)10点时,甲车行驶路程是乙车的。
8.下面是小巧的体温记录折线图
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护士每隔( )小时给小巧量一次体温。
(2)小巧在4月7日18时的体温是( )摄氏度。
(3)从体温看,小巧的病情是逐渐( )。(填恶化或好转)
9.星期天,圆圆随父母去旅游,先游览了A景区,后又游览了B景区,如图是出发后各时刻圆圆离家路程统计图。
(1)他们 时到达A景区,停留了 小时, 时到达B景区,停留了 小时。
(2)B景区离圆圆家的路程是 km。
(3)他们下午 时开始返回,下午 时到家。
10.小明是一个数学迷,做事爱动脑。一天,他带妹妹先去游乐场玩,再带她去书店看书,最后回家。下图描述了小明去和回的行程情况:
(1)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明在游乐场逗留了( )分钟。
(2)书店离小明家有( )米。
(3)小明从书店到回家,每分钟行驶( )米。
三、判断题
11.医生要记录一位发烧病人体温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表示最合适。( )
12.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反映两种以上量对比的情况。( )
13.如果有很多数据,折线统计图比条形统计图更简洁。( )
14.奇奇想知道哥哥和自己这一学期每次测验的成绩变化情况,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比复式条形统计图好。( )
15.可以使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气温等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
16.在折线统计图中,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四、作图题
17.根据下表,画出与之对应的折线统计图。
五、解答题
18.下面是某校一至六年级学生近视情况统计表。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近视人数 9 12 15 16 18 21
(1)根据信息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制作统计图时,我用一格表示( )人。
(3)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19.下面是某商场下半年电脑的销售情况,根据下表完成问题。
月份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数量(台) 410 440 380 330 320 270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 )月销售的最多,( )月销售的最少。
(3)商场下半年一共销售了( )台电脑。
20.下表是小明调查的所在学校一年级至六年级患近视眼的人数。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人数 4 6 9 15 26 30
根据上表绘制合适的统计图,分析该校患近视人数变化情况并提出合理建议?
21.某水果店购进了A。B两种水果。下面是近五天销售这两种水果的统计图。
(1)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A(千克) 90 95 105 105 110
B(千克) 95 100 95 100 95
(2)A、B两种水果第二天销量相差( )千克,第( )天销量相差最多。
(3)A水果销量呈( )变化趋势。
(4)从统计图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22.下面是一位病人住院时一段时间的体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1)从图上看出护士每隔( )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病人体温下降最快是从( )时到( )时,体温上升最快是从( )时到( )时。
(3)从体温变化整体趋势来看,分析这个病人的病情。
参考答案:
1.C
【分析】折线往上表示从甲地往乙地出发,折线平缓无变化表示位置不变,折线往下表示从乙地往甲地返程,折线往上坡度越陡表示速度越快,坡度越缓表示速度越慢,路程÷时间=速度,据此分析。
【详解】A. 折线有两段平缓无变化,表示小明往返甲乙两地共休息两次,选项说法正确;
B. 小明往返甲乙两地共用6小时,说法正确;
C. 小明从甲地到乙地前1小时速度较快,后2小时速度较慢,选项说法错误;
D. 100÷1=100(千米/时),小明从乙地回到甲地的平均速度为100千米/时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C
【分析】淘气从家到学校,先走了一段路,发现作业本忘记带,于是他赶紧回家拿回作业本再一路跑到学校,由此说明淘气的行为图形是先走一段路,又赶紧回家,最后又是着急去学校,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图形没有说明淘气先走一段路,表示带了一会,就去到一个地方,又急着走去另一个地方;不符合淘气的行为;
B.图形说明先走了一段路,就停止不动,过一会有急着走,去另一个地方,不符合淘气的行为图形;
C.图形说明先走了一段路,又急着回去,有急着走,去另一个地方,这个图形符合淘气的行为。
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信息找到所需要的关,确定图象。
3.C
【分析】这个折线统计图的变化趋势是先上升后下降,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去年各月的平均气温、某商店去年空调的销售情况、杨梅进入市场的数量变化情况的变化趋势都可符合该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而小学生的身高变化不会下降,所以这个统计图不可能表示一个小学生的身高变化。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4.D
【分析】在表示路程和时间的行程问题的折线统计图中,折线上升,表示向目的地运动;折线呈水平方向,表示在某地停留,小明和小明离家去学校,则应该离家越来越远,根据小明是先跑后步行,小红是先步行后跑,根据这两者的不同可进行判断。
【详解】A.小明先跑了一段路,这段时间小明离家的距离增大的快,所表示的线段比较陡,后步行的表示的线段比较平缓,图一不符合小明的行走路线,故排除。
B.图一中不能体现小明先跑后步行的特点,该图表示的是速度不变。故排除。
C.小明和小红都是从家到学校,所以离家的距离越来越大,该选项图一表示距离不变,故排除。
D.小明是先跑后步行,小红是先步行后跑,所以小明的路线是先比较陡后平缓,小红的是先平缓后比较陡,该项符合。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行程问题,明确小明和小红各自行进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5.C
【分析】结合统计图,分别对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A.从开始植树到第6年,甲树长到5米,乙树长到6米,所以两树中生长速度较快的是乙树,本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第6年至第10年间,甲树从5米长到8米,乙树从6米长到8米,所以两树中生长速度较快的是甲树,本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预计第10年后甲树可能比乙树长得快,本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进行分析。
6.C
【分析】根据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判断折线的走势,注意几个时间段: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步行到离家800m远的公园健身中心,用时20分钟,小兰和爸爸一起在健身中心锻炼了10分钟,小兰、爸爸、妈妈三人返回用的时间分别是5分钟、15分钟、20分钟,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根据妈妈去时20分钟,返回时20分钟,而且妈妈到了健身中心后直接返回家里,可得折线统计图B描述了妈妈的行程;因为爸爸在健身中心锻炼了10分钟,返回用的时间是15分钟,所以在图象上表现为与x轴平行的线段的折线统计图C描述了爸爸的行程。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人去时用的时间,在健身中心锻炼的时间,返回的时间判断出折线的走势。
7.(1)30;
(2)10,12:00,50;
(3)8,20,12;
(4)
【分析】(1)乙车4小时行驶了120千米,用“路程÷时间-速度”即可求出它的速度;
(2)依据“路程÷时间-速度”分别计算出7:00到10:00,以及10:00到12:00的速度,比较即可得解;
(3)观察统计图可以发现:乙车追上甲车时,从图中看大约是 8点 20分,甲车后来追上乙车时是 12时;
(4)分别计算出10时两车行驶的路程,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即可。
【详解】(1)8:00到12:00是4个小时
所以120÷4=30(千米/小时)
(2)7点到10点是3个小时
所以20÷3=(千米/小时)
10点到12点的速度是
(120-20)÷2
=100÷2
=50(千米/小时)
所以甲车在10点至12点速度较快,平均每小时行50千米。
(3)乙车追上甲车时,从图中看大约是8点20分,甲车后来追上乙车时是12时;(第二个括号答案不唯一)
(4)20÷60=
10点时,甲车行驶路程是乙车的。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并且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进行计算、解答即可。
8. 6 39 好转
【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横轴表示时间。12-6=6小时,则每隔6小时量一次体温。
(2)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18时对应的体温是37℃。
(3)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体温是逐渐下降的,则病情是逐渐好转的。
【详解】(1)12-6=6(小时)
则护士每隔6小时给小巧量一次体温。
(2)小巧在4月7日18时的体温是39摄氏度。
(3)从体温看,小巧的病情是逐渐好转。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数据分析和整理。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9.(1) 9:00 1 11:00 3
(2)140
(3) 2:00 4:00
【详解】(1)(1)由统计图观察可知,他们在9:00到达A风景区,10:00离开,所以他在风景区玩了10:00﹣9:00=1小时,11:00到达B风景区,14:00离开,所以他在风景区玩了14:00﹣11:00=3小时。
(2)(2)由统计图观察可知,他们到达B景区的路程是140千米。
(3)(3)根据观察可知他们14:00开始返回即是下午2:00,16:00到家,即是下午4:00.
10. 40 1600 80
【分析】(1)、(2)图中横轴表示时间,每格表示20分钟,纵轴表示路程,每格表示400米,小明带妹妹的活动顺序是先去游乐场玩,再去书店看书,最后回家,根据题意,读出数据求解;
(3)小明从书店到回家,每分钟行驶多少米,即求小明的速度,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将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明在游乐场逗留的时间为:60-20=40(分钟)
(2)从图中可以看出书店离小明家有1600米
(3)书店离小明家路程有1600米,行驶的时间是160-140=20(分钟),小明从书店到回家,每分钟行驶:1600÷20=80(米)
【点睛】本题考查识读统计图,理解横轴、纵轴表示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
【分析】折线统计图特点是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要记录一位发烧病人体温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表示最合适。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时,应根据要表示数据特点以及统计图的特点,进行解答。
12.√
【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通过两组以上数据的水平进行比较,可以容易地比较出两组以上数据的变化趋势,更清楚看出各类之间的比较;据此判断。
【详解】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反映两种以上量对比的情况。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复式折线图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3.√
【分析】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2个及以上的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详解】如果有很多数据,折线统计图比条形统计图更简洁,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折线统计图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14.√
【分析】折线统计图可以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可以记录数据。据此再结合题干的统计需求,解题即可。
【详解】哥哥和自己是两个人,要记录两个人的成绩变化情况,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比复式条形统计图好。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统计图的选择,掌握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5.×
【分析】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折线统计图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可以使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气温等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故答案为:×。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6.√
【详解】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在折线统计图中,线段越陡的说明变化越大。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7.答案见详解。
【分析】折线统计图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观察人数最多有40人,依据行数,每一行代表5个人比较合适。
【详解】作图如下:

【点睛】此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明确每一行代表的具体数值是解题的关键。
18.(1)见详解
(2)3
(3)六年级比五年级近视的人数多多少人?3人
【分析】(1)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可知,近视人数最多的是21人,纵轴刚好7格,则一格代表3人;据此完成统计图;
(2)观察统计图的纵轴作答;
(3)提出合理问题并解答即可。
【详解】(1)统计图如下:
(2)制作统计图时,我用一格表示3人。
(3)六年级比五年级近视的人数多多少人?(问题不唯一)
21-18=3(人)
答:六年级比五年级近视的人数多3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的制作,以及根据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19.(1)见详解
(2)八;十二
(3)2150
【分析】(1)将统计表中的数据填入统计图中即可,注意纵轴一格表示10台。
(2)将各个月销售电脑的台数比较大小解答。
(3)将各个月销售电脑的台数加起来解答。
【详解】(1)
(2)440>410>380>330>320>270
则八月销售的最多,十二月销售的最少。
(3)410+440+380+330+320+270
=1230+920
=2150(台)
则商场下半年一共销售了2150台电脑。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数据分析和整理。根据统计图找出需要的数据,列式计算即可。
20.见详解;该校患近视人数越到高年级越多,建议大家勤做眼保健操、保护视力
【分析】要观察一种项目的人数变化情况,应该选用折线统计图,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根据统计图的情况合理分析并提出正确建议;据此解答。
【详解】统计图如图:
答:该校患近视人数越到高年级越多,建议大家勤做眼保健操、保护视力。(分析和建议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应对问题选择正确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表观察并回答问题。
21.(1)见详解
(2)5;五
(3)上升;
(4)见详解(答案不唯一)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上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即可;
(2)求出A、B两种水果第二天销量的差即可;分别求出五天销量的差,再对比即可;
(3)折线向上表示呈上升趋势,折线向下表示呈下降趋势;
(4)通过统计图上的变化趋势考虑A、B的销量可知,多进哪种水果;
【详解】(1)如图所示:
(2)第一天:95-90=5(千克)
第二天:100-95=5(千克)
第三天:105-95=10(千克)
第四天:105-100=5(千克)
第五天:110-95=15(千克)
15>10>5
则A、B两种水果第二天销量相差5千克,第五天销量相差最多。
(3)A水果销量呈上升变化趋势。
(4)A水果销量呈上升趋势,可以多进一些;B种水果销量变化不大,可按适量少进一些。
【点睛】本题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通过统计图分析出相应的数据是解题的关键。
22.(1)2;
(2)10;12;18;20;
(3)见详解
【分析】(1)根据横轴上的时间标注可以看出每隔几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根据折线图中折线的陡峭程度可以看出哪个时间段体温下降最快,哪个时间段体温上升最快。
(3)根据体温变化整体趋势得出合理的病情分析。
【详解】(1)从图上看出护士每隔2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病人体温下降最快是从10时到12时,体温上升最快是从18时到20时。
(3)病人的体温忽高忽低,但总体上看呈下降趋势,病情比刚开始缓解了一些,有好转趋势。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以及根据统计信息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