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八下 2.5-2.6小测B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 八下 2.5-2.6小测B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2-18 16:05:2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第二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考试范围:第5~6节;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2023秋 青山湖区期末)在南昌市新才学校劳动课上,同学们用化学方法测得营养土壤中富含以下元素,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N B.P C.K D.Si
【答案】C
【解答】解:A、N的符号表示氮元素,氮带有“气”字头,所以N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
B、P的符号表示磷元素,磷带有“石”字旁,所以P属于非金属元素,故B错误;
C、K的符号表示钾元素,钾带有“金”字旁,所以K属于金属元素,故C正确;
D、Si的符号表示硅元素,硅带有“石”字旁,所以Si属于非金属元素,故D错误;
故选:C。
2.(2023秋 大兴区期末)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  )
A.H2S B.P2O5 C.KNO3 D.H2O
【答案】C
【解答】根据分析可知,一般情况,金属元素其中文名称一般都带有“钅”字旁,金属汞(Hg)除外,所以只有KNO3中有金属元素钾,其他选项均没有金属元素,故选:C。
3.(2023秋 丹东期末)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参与机体复杂的代谢过程,能促进生长和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已知维生素C的化学符号为C6H8O6,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
B.维生素C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维生素C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一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组成
【答案】C
【解答】解:A、物质由元素组成,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B、维生素C是由维生素C分子构成的,维生素C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维生素C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一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不是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4.(2023秋 密云区期中)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B
【解答】解:A、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CaO,化学式书写正确,故A正确。
B、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FeCl3,化学式书写不正确,故B错误。
C、氯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NaCl,化学式书写正确,故C正确。
D、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化学式书写正确,故D正确。
故选:B。
5.(2023秋 綦江区期末)阿佐塞米(C12H11ClN6O2S2)是一种可用于治疗心脏、肝脏和肾脏病引起的水肿的药物。下列有关阿佐塞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五种元素组成
B.1个分子中含有34个原子
C.N与S原子的个数比为1:3
D.1个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答案】B
【解答】解:A、阿佐塞米是由碳、氢、氯、氮、氧、硫六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1个阿佐塞米分子是由12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6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2个硫原子构成的,1个分子中含有34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1个阿佐塞米分子中含有6个氮原子、2个硫原子,则N与S原子的个数比为6:2=3:1,故选项说法错误。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6.硫化镉是“纹身彩贴”的主要成分,可经皮肤进入体内,干扰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已知硫化镉中镉(Cd)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硫(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其化学式为(  )
A.Cd2S B.CdS2 C.Cd2S2 D.CdS
【答案】D
【解答】解:硫化镉中镉(Cd)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硫(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其化学式为CdS。
故选:D。
7.(2023秋 松北区期末)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由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的
B.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C.二氧化碳分子中有16个电子
D.二氧化碳是混合物
【答案】B
【解答】解:A.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A错误;
B.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
C.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6+8×2=22个电子,故C错误;
D.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D错误。
故选:B。
8.如图中的四位同学对CO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B.
C.D.
【答案】B
【解答】解:A、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的含义,CO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故A说法正确;
B、CO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B说法错误;
C、CO表示一氧化碳这种物质;故C说法正确;
D、CO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9.(2023秋 南岗区期末)利用太阳能发电将水分解成H2,再通过“碳捕捉”技术使H2和CO2反应,就可以生成清洁的液体燃料——甲醇(符号:CH4O)。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醇分子具有可燃性
B.甲醇是由三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一个甲醇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D.甲醇分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之比为1:1
【答案】C
【解答】解:A、甲醇具有可燃性,甲醇是由甲醇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此甲醇分子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甲醇是由碳、氢、氧三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个甲醇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甲醇分子由6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不显电性,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则甲醇分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之比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0.化学符号所表示的含义正确的是(  )
A.He可表示氦气
B.N2表示2个氮原子
C.H2O2表示1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D.SO2只表示二氧化硫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
【答案】A
【解答】解:A、氦是单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He可以表示氦气,故A正确;
B、N2表示1个氮分子,故B错误;
C、过氧化氢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H2O2表示1过氧化氢分子,故C错误;
D、SO2可以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可以表示二氧化硫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11.非整数比化合物Fe0.95O,其晶体结构与NaCl相似,但由于铁氧离子个数比小于1:1,故晶体存在缺陷。Fe0.95O可表示为(  )
说明:Fe(Ⅱ),Fe(Ⅲ)分别表示Fe呈+2价、+3价
A.Fe(Ⅱ)0.45Fe(Ⅲ)0.5O
B.Fe(Ⅱ)0.15Fe(Ⅲ)0.80O
C.Fe(Ⅱ)0.85Fe(Ⅲ)0.10O
D.Fe(Ⅱ)0.5Fe(Ⅲ)0.45O
【答案】C
【解答】解:A、(+2)×0.45+(+3)×0.5-2≠0,故A错误;
B、(+2)×0.15+(+3)×0.80-2≠0,故B错误;
C、(+2)×0.85+(+3)×0.10-2=0,故C正确;
D、(+2)×0.5+(+3)×0.45-2≠0,故D错误。
故选:C。
12.(2023 细河区一模)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元素和氧元素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B.据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x=8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D.硫、氧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答案】A
【解答】解:A、硫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氧带有“气”字头,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x+6,x=2,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D、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硫、氧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3.生物体中含有多种氨基酸。下列有关丙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丙氨酸分子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B.丙氨酸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9:8
C.丙氨酸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的
D.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13个原子
【答案】D
【解答】解:根据丙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可知丙氨酸的分子由3个C原子、7个H原子、2个O原子和1个N原子构成,其化学式为:C3H7O2N。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丙氨酸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2,故错误;
C.丙氨酸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D.一个丙氨酸分子由3个C原子、7个H原子、2个O原子和1个N原子所构成,因此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13个原子,故正确。
故选:D。
14.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RO3,则R对应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
A.RO B.R2O3 C.R2O5 D.RO3
【答案】C
【解答】:在化合物HRO3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
R元素的化合价为0-(+1)-(-2)×3=+5,则R对于应的氧化物中由化合价可得,,利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化合价相互交叉得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5,
故选:C。
15.科学家发现一种只有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粒子不显电性
B.该粒子失去一个中子后显+1价
C.其质量相当于一个氦(He)原子的质量
D.在现有的周期表中不可能有它的位置
【答案】B
【解答】解:A、由题意,该粒子由四个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则该粒子不显电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中子不带电,失去一个中子后仍然不显电性,显0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C、1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1个质子的相对质量为1,氦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则其质量相当于一个氦(He) 原子的质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D、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由于该粒子没有质子,在现有的周期表中不可能有它的位置,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6.(2023秋 瑶海区校级期末)如图,小明和小华用一根长铜线做跳绳,将它的两端与固定在地面上的灵敏电流计相连,摇动“跳绳”时,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左右摆动,这和   原理相同。(选填“扬声器、动圈式话筒”)
【答案】动圈式话筒
【解答】解:用一根铜线做成跳绳,将跳绳的两端与固定在地面上的灵敏电流计相连,摇动“跳绳”时,导体在地磁场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故答案为:动圈式话筒。
17.(2023 瑞安市校级一模)为提高能量利用率,纯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采用能量回收刹车系统为汽车充电(其简化原理如图所示)。刹车时,充电开关接通,车轮带动线圈转动,产生电流,给电池充电。同时通电的线圈受到磁场产生的阻力,从而减缓车轮转动。该过程能量回收效率可达40%以上。
(1)线圈中产生电流的现象称为 。
(2)图中导线ab产生箭头方向的电流,受到阻力方向向后,此时导线cd所受的阻力方向是 。
(3)利用能量回收系统刹车时,能量转化的情况是 。
【答案】(1)电磁感应现象;(2)向前;(3)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解答】解:(1)刹车时,车轮带动线圈转动,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线圈中产生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
(2)图中导线ab产生箭头方向的电流,受到阻力方向向后,此时导线cd产生的电流方向从c到d,则所受的阻力方向是向前;
(3)利用能量回收系统刹车时,发生的是电磁感应现象,能量转化的情况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故答案为:(1)电磁感应现象;(2)向前;(3)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8.图甲为部分家庭电路示意图,图乙为空气开关。
(1)图甲中灯泡与插座的联接方式是   。
(2)为了用电安全,小明应将空气开关接入图中电路的   处。 (选填“M”或“N”)
【答案】(1)并联(2)M
【解析】(1)用电器首尾相连为串联,并排连接在两点之间为并联;
(2)在家庭电路中,保险丝必须接在火线上,从而保证保险丝断开后切断整个电路,从而保证用电安全。
(1)根据图片可知,灯泡L与插座并排连接在火线和零线之间,因此二者为并联。
(2)根据图片可知,M为火线,N为零线,则空气开关应该接在电路的M处。
19.如图所示是小科家室内安装的带有漏电保护器的空气开关、三孔插座等设备的配电系统。
(1)图中灯泡与插座的连接方式是   ;
(2)①②两处需接入空气开关和电能表,则①处应接   ;
(3)用试电笔接触a孔中金属片,氖管   发光。(选填“会”或“不会”)
【答案】(1)并联(2)电能表(3)会
【解析】(1)家庭电路中各电路的连接方式为并联;
(2)电能表一般装在空气开关外侧;
(3)试电笔遇到火线中的电流才会发光;
(1) 灯泡与插座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2)电能表一般装在空气开关外侧,故1为电能表;
(3)a孔与火线相连,故氖管发光。
20.(2023 拱墅区模拟)图甲是一棵“风力发电树”,它的“树叶”是安装了涡轮的塑胶扇叶,其灵感来自于在微风中抖动的树叶,优点是:即使只有7.2km/h的风速也可以发电,不论什么风向都可以发电,且没有任何噪声。图甲右下角是一片“树叶”近照,图乙是风力等级划分。
(1)”风力发电树”的发电原理是 ,
(2)由图乙可知,当风速为7.2km/h时,相应的风力等级是 级(用整数表示)。
【答案】(1)电磁感应现象;(2)2
【解答】解:
(1)“风力发电树”的“树叶”是安装了涡轮的塑胶扇叶,风吹动扇叶时,扇叶中的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所以“风力发电树”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2)7.2km/h=7.2×m/s=2m/s,由图乙可知,此时的风力为2级。
故答案为:(1)电磁感应现象;(2)2。
21.(2023春 临平区校级期中)观察厨房中的电器时,妈妈告诉小科,以前电饭锅不用时要将插头从插座上拔下来,既不方便也容易损坏插座,后来电工师傅换了一个如图甲的带开关的插座后,只要按动下开关就可以断开电了,小科仔细观察了插座后,很快就在纸上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插座背面接线示意图,则图中最上面的一根线应该是 (选填“火”或“零”)线,两孔插座与三孔插座是 联的。
【答案】零;并。
【解答】解:图丙是插座背面接线示意图,由图可知,最下面的一根线是接地线,根据开关应接在火线上可知,中间的电线是火线,则最上面的一根线应该是零线;两孔插座与三孔插座之间是并联连接的。
故答案为:零;并。
22.(2023春 苍南县期中)电热壶是常见电器之一,图乙为电热壶简易图,图中a为火线,b为零线,c为接地线。
(1)如图甲,小南在使用测电笔测火线时没有发光,他的错误之处是 。
(2)闭合开关后,电热壶无法正常工作,若是零线发生断路,正确使用测电笔测图乙中abc三处,一定会发光的是 。
【答案】(1)手没有接触笔尾金属体;(2)ab。
【解答】:(1)在使用测电笔时,笔尖接触要检测的导线,应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图甲手没有接触笔尾金属体,当笔尖接触火线时,氖管不发光;
(2)图乙中a直接接火线,因为零线断路,则b通过水壶内的电阻丝、保险丝和开关间接接触火线,所以闭合开关后,正确使用测电笔测图乙中abc三处,一定会发光的是ab,而c接地,没有接触火线,故测电笔测c处不发光。
故答案为:(1)手没有接触笔尾金属体;(2)ab。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23.(2023春 杭州期中)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熔断的原因,做了如下实验。他用若干“12V,0.5A”的灯泡作为用电器,12V的铅蓄电池代替家庭照明电路的电源,电源的正极代替火线。在正极与用电器之间接入一段保险丝,在负极与用电器之间接入一块电流表(如图所示)。
(1)由于人体的安全电压大小是 ,小明实验时用的电源只有12V,所以可确保实验的安全性。
(2)小明依次在电路中接入几个小灯泡,当接入两个小灯泡时,灯泡可以正常地工作,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当他再接入一个小灯泡时,发现保险丝熔断,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变成0,该实验可以验证保险丝熔断原因是 。
(3)小明只让一个小灯泡工作,在C、D两点间接入一段导线,他发现保险丝会马上熔断, 此时保险丝熔断的原因是 。
【答案】(1)不高于36V;(2)1;用电器总功率过大;(3)电路发生短路现象
【解答】:(1)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2)当接入两个小灯泡时,电路可以平稳地工作,小灯泡都正常发光,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干路中的电流即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0.5A+0.5A=1A;
当再接入一只灯泡时,电路中的电流变为I′=1A+0.5A=1.5A,根据题目条件此时保险丝熔断,说明电流过大,原因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3)小明只让一个小灯泡工作,在C、D两点间接入一段导线,发生短路,他发现保险丝会马上熔断,该实验可以验证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发生短路。
答案:(1)不高于36V;(2)1;用电器总功率过大;(3)电路发生短路现象。
24.(2023春 上城区期中)如图所示是“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实验装置。
(1)我们可以通过灵敏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产生;还可以通过指针偏转的方向判断 。
(2)闭合开关,实验探究过程记录如表所示:
次数 AB棒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 是否有感应电流
1 静止 无
2 沿磁场方向运动(不切割磁感线运动) 无
3 切割磁感线运动 有
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在该运动过程中,其主要能量转化为: 。
(3)保持AB棒运动方向不变,仅将磁体N、S极对调,重复上述实验,是为了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 的关系。
(4)若将此装置中灵敏电流计换成 ,可进一步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答案】(1)电流方向;(2)机械能转化为电能;(3)磁场方向;(4)电源。
【解答】解:(1)图中的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在电路中没有电流时,指在表盘中央;当有电流时,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由此可知,我们可以根据指针的偏转方向判断出电流方向。
(2)三次实验中,只有在AB棒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则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才会产生感应电流。在此过程中,主要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保持AB棒运动方向不变,仅将磁体N、S极对调,重复上述实验时,只有磁场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则这次实验主要是为了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4)电动机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由此可知,我们需要在电路中添加电源,即将灵敏电流计换成电源。
答案:(1)电流方向;(2)机械能转化为电能;(3)磁场方向;(4)电源。
25.(2023春 滨江区校级月考)(一)在做“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的实验时,嘉豪同学在螺线管周围放了些小磁针。(如图甲)

(1)通电螺线管是利用电流的 效应工作的装置,实验中小磁针的作用是 。
(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荣荣同学通过观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来判断电路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通过观察 来判断电流的方向。
(2)闭合开关,当导体ab水平左右运动时,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摆动,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此时 (“灵敏电流计”或“导体ab”)就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
【答案】(一)(1)磁;显示磁场的方向;
(二)(1)电流表指针偏转的方向;
(2)导体ab。
【解答】解:(一)(1)通电螺线管是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
因为小磁针放入磁场,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和该点磁场方向相同,所以实验中使用小磁针是为了指示磁场方向,从而判断该点的磁场方向;
(二)(1)实验时,通过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的方向,来确定电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2)导体ab在水平方向左右运动,导体ab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此时导体ab提供了电流,在电路中相当于是电源。
故答案为:(一)(1)磁;显示磁场的方向;
(二)(1)电流表指针偏转的方向;
(2)导体ab。
26.漏电保护器根据安全用电要求,住户家里除了要安装防止电流过大的自动空气开关外,还必须安装如图1所示的漏电保护器。其示意图如图2甲所示,其内部结构相当于一个自动开关,正常情况下,住户家中没有电流流向地面,即图中I3为零,进户线中流入的电流I1和流出的电流I2相等,漏电保护器内部自动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如果电路中某处发生漏电(漏电是指电流从墙体、人体、接地线或其他路径流向地面),即图中的I3不为零,就会造成I1和I2不相等,当I1和I2的差异达到一定值,保护器内部自动开关就会立即断开。排除漏电故障后,重新合闸即可恢复供电。为确保使用安全,漏电保护器上设置了试验按钮,需要每月试按一次,如果试验按钮按下漏电保护器无动作,说明漏电保护器需要更换。
(1)关于漏电保护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电路发生短路时,漏电保护器会自动切断电路
B.人站在绝缘物上双手分别触摸火线与零线,漏电保护器不会切断电路
C.正常情况下家庭电路中火线中的电流大于零线中的电流
D.漏电保护器跳闸后按下试验按钮即可恢复供电
(2)如果电路中发生漏电,漏电电流为I3,则I1、I2、I3大小关系的表达式为 。
(3)站在地面上的人体不小心接触了火线,如图2乙所示,该人体的电阻为2000Ω,人与地面、电线等的接触电阻为3500Ω,电路中安装了规格为如图3所示的漏电保护器,该漏电保护器 (能/不能)及时断开电路。
(4)由于安装人员的疏忽,在安装三孔插座时,误将连接零线和地线的孔接反,此时如果将洗衣机的三脚插头插入该插座并启动洗衣机,漏电保护器 (会/不会)断开,理由是 。
【解答】:(1)A.当电路发生短路时,进户线中流入的电流I1和流出的电流I2相等,漏电保护器不会切断电路,故A错;
B.人站在绝缘物上双手分别触摸火线与零线,进户线中流入的电流I1和流出的电流I2相等,漏电保护器不会切断电路,故B正确;
C.正常情况下家庭电路中火线中的电流等于零线中的电流,故C错;
D.漏电保护器跳闸后,需要检查电路故障,排除故障后,按下试验按钮,才能恢复供电,故D错;
故选B。
(2)由图乙可知,火线中的电流一部分通过零线,一部分流向大地,即三电流之间的关系:I1=I2+I3;
(3)站在地面上的人体不小心接触了火线时,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此时漏电电流:
I3===0.04A=40mA,
由图丁可知,额定动作电流I≥30mA,
因I3>I,所以,该漏电保护器能及时断开电路;
(4)零线接地,流出电流I2为零,I1和I2的差异很大,漏电保护器立即断开。
故答案为:(1)B;(2)I1=I2+I3;(3)40;能;
(4)会;零线接地,流出电流I2为零,I1和I2的差异很大,漏电保护器立即断开。
四.解答题(共4小题,共23分)
27.冰冰同学用图示装置进行了磁现象知识研究:(1)冰冰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导体ab仍静止不动,检查发现电路连接正确、各实验器材都完好,请你帮忙分析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  (写出一点即可)。
(2)找出问题并正确处理后,将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图示位置,闭合开关S,导体ab向右摆动。此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填“电热器”“发电机”或“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也说明通电电磁铁周围存在  。
(3)要使通电导体ab向右侧摆动的幅度增大,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填“左”或“右”)端移动;若仅将电源正负极对调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导体ab向  (填“左”或“右”)侧摆动。
(4)利用本实验装置及实验现象可以探究或说明的磁现象有关知识的有  
A.电流的磁效应
B.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C.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D.电磁铁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解答】解:(1)电路连接正确、各实验器材都完好,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导体ab仍静止不动,可能是电源电压低,造成电路中的电流过小,导体周围产生的磁场弱;
(2)闭合开关S,导体ab向右摆动,说明导体通电后周围产生磁场,与电磁铁周围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力磁力;此过程中消耗了电能,获得了机械能,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3)要使通电导体ab向右侧摆动的幅度增大,需要使导体受力变大,应增大电路中的电流,使电磁铁和导体ab周围的磁场增强,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
仅将电源正负极对调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后,电磁铁和导体ab中的电流方向都发生变化,导体ab受力方向不变,仍向右摆动;
(4)该装置通电后导体ab受力摆动,是因为通电后电磁铁和导体ab周围产生了磁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磁力的作用,故可探究AC;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时,导体ab的摆动幅度可反映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故可探究D;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有无感应电流无法判断,故不能探究B.故选ACD
故答案为:(1)电源电压太低;(2)电动机;磁场;(3)右;右;(4)ACD。
28.小明想在家里安装一盏照明灯,他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虚线框A和B两个位置应该接开关和电灯,那么开关应接在  (填写“A”或“B”)处。小明请电工师傅正确安装完毕,闭合开关,电灯不亮。电工师傅用试电笔分别测试电灯两接线处和插座的两孔时,试电笔的氖管都发光,则可能是电路的  段发生  (选填“断路”或“短路”)故障,站在地上的人用手直接接触f点时,他  (选填“会”或“不会”)触电。
【解答】:保险丝接在火线上,故a为火线。开关应接在灯与火线之间。因此开关应接在B处。当测电笔分别测试电灯两接线处和插座的两孔时,测电笔的氖管都发光,说明火线上有电,而零线处不该亮,但也亮了,说明通过电灯、开关与火线相通了,故零线断路。
若站在地上的人用于直接接触f点时,此时f点的火线没有断,故此时人站到地上可能会发生触电事故。
故答案为:B;gf;断路;会。
29.现代社会生活中无时无刻都离不开电器的使用,安全用电关常识至关重要。
(1)一般情况下,  伏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家庭电路中辨别火线和零线用测电笔,图1中使用正确的是图   。
(2)如图2所示的照明电路中,闭合开关S,电灯发光,此时某人拿测电笔测试B点,测试笔使用方法正确,该人体电阻约为3600欧,测电笔的氖管   (填“会”或“不会”)发光,此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是   安。
(3)为了保证该人在使用测电笔测家庭电路的火线时能安全使用,请算出测电笔的内部电阻至少应大于多少欧姆?
【答案】(1)36;乙;(2)不会;0;(3)测电笔的内部电阻至少应大于18400欧姆。
【解答】解:(1)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为不高于36V;
使用测电笔时,手指要接触笔尾金属体,这样才能正确检测火线和零线,故乙图正确;
(2)因为零线上没有电压,所以S闭合后,测电笔使用方法正确时,测试B点测电笔的氖管不会发光,此时通过人体电流为0安;
使用测电笔时,测电笔内部电阻与人串联,为了保证该人在使用测电笔时安全,人体的电压最多为36V,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和欧姆定律可得:
U人=IR人=×R人≤36V,
即:×3600Ω≤36V,
解得:R内≥18400Ω,即测电笔的内部电阻至少应大于18400欧姆
答案为:(1)36;乙;(2)不会;0;(3)测电笔的内部电阻至少应大于18400欧姆。
30.(2023春 义乌市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材料二:1825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做了如下实验:他将一个能反映微小变化的电流表,通过导线与螺旋线圈串联成闭合电路,并将螺旋线圈和电流表分别放置在两个相连的房间,如图甲所示。他将一个条形磁铁插入螺旋线圈内,同时跑到另一个房间里,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进行多次实验,他都没有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材料三: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用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的时候,发现导体中产生电流,从而实现了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愿望。
(1)进行奥斯特实验时,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分别用图乙所示的两种方式放置一根导线,当导线通电时,小磁针发生明显偏转的是 (填“A”或“B”)。
(2)科拉顿、法拉第等物理学家相继进行如材料所说的实验研究,是基于 的科学猜想。
(3)科拉顿的实验中, (填“已经”或“没有”)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你提出的一种改进方法是 。
【答案】(1)甲;(2)磁能产生电;(3)已经;将电流表等器材置于同一房间
【解答】:(1)当通电导线与小磁针平行时,小磁针发生明显偏转;
(2)科拉顿、法拉第等物理学家相继进行如材料所说的实验研究,是基于磁能产生电的科学猜想;
(3)由所给材料可知在科拉顿的实验中已经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可以将电流表等器材置于同一房间。
故答案为:(1)甲;(2)磁能产生电;(3)已经;将电流表等器材置于同一房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电与磁B版答题卡
试卷类型:A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用2B铅笔填涂)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0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6. 17. 18. 19. 20. 21. 22.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7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3.答:
24.答:
25.答:
26.答:
四.简答题(共4小题,共23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7.答:
答:
29.答:
30.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第二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考试范围:第5~6节;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2023秋 青山湖区期末)在南昌市新才学校劳动课上,同学们用化学方法测得营养土壤中富含以下元素,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N B.P C.K D.Si
2.(2023秋 大兴区期末)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  )
A.H2S B.P2O5 C.KNO3 D.H2O
3.(2023秋 丹东期末)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参与机体复杂的代谢过程,能促进生长和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已知维生素C的化学符号为C6H8O6,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
B.维生素C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维生素C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一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组成
4.(2023秋 密云区期中)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B.C.D.
5.(2023秋 綦江区期末)阿佐塞米(C12H11ClN6O2S2)是一种可用于治疗心脏、肝脏和肾脏病引起的水肿的药物。下列有关阿佐塞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五种元素组成
B.1个分子中含有34个原子
C.N与S原子的个数比为1:3
D.1个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6.硫化镉是“纹身彩贴”的主要成分,可经皮肤进入体内,干扰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已知硫化镉中镉(Cd)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硫(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其化学式为(  )
A.Cd2S B.CdS2 C.Cd2S2 D.CdS
7.(2023秋 松北区期末)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由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的
B.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C.二氧化碳分子中有16个电子
D.二氧化碳是混合物
8.如图中的四位同学对CO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B.
C.D.
9.(2023秋 南岗区期末)利用太阳能发电将水分解成H2,再通过“碳捕捉”技术使H2和CO2反应,就可以生成清洁的液体燃料——甲醇(符号:CH4O)。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醇分子具有可燃性
B.甲醇是由三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一个甲醇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D.甲醇分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之比为1:1
10.化学符号所表示的含义正确的是(  )
A.He可表示氦气
B.N2表示2个氮原子
C.H2O2表示1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D.SO2只表示二氧化硫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
11.非整数比化合物Fe0.95O,其晶体结构与NaCl相似,但由于铁氧离子个数比小于1:1,故晶体存在缺陷。Fe0.95O可表示为(  )
说明:Fe(Ⅱ),Fe(Ⅲ)分别表示Fe呈+2价、+3价
A.Fe(Ⅱ)0.45Fe(Ⅲ)0.5O
B.Fe(Ⅱ)0.15Fe(Ⅲ)0.80O
C.Fe(Ⅱ)0.85Fe(Ⅲ)0.10O
D.Fe(Ⅱ)0.5Fe(Ⅲ)0.45O
12.(2023 细河区一模)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元素和氧元素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B.据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x=8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D.硫、氧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13.生物体中含有多种氨基酸。下列有关丙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丙氨酸分子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B.丙氨酸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9:8
C.丙氨酸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的
D.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13个原子
14.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RO3,则R对应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
A.RO B.R2O3 C.R2O5 D.RO3
15.科学家发现一种只有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粒子不显电性
B.该粒子失去一个中子后显+1价
C.其质量相当于一个氦(He)原子的质量
D.在现有的周期表中不可能有它的位置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6.(2023秋 瑶海区校级期末)如图,小明和小华用一根长铜线做跳绳,将它的两端与固定在地面上的灵敏电流计相连,摇动“跳绳”时,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左右摆动,这和   原理相同。(选填“扬声器、动圈式话筒”)
17.(2023 瑞安市校级一模)为提高能量利用率,纯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采用能量回收刹车系统为汽车充电(其简化原理如图所示)。刹车时,充电开关接通,车轮带动线圈转动,产生电流,给电池充电。同时通电的线圈受到磁场产生的阻力,从而减缓车轮转动。该过程能量回收效率可达40%以上。
(1)线圈中产生电流的现象称为 。
(2)图中导线ab产生箭头方向的电流,受到阻力方向向后,此时导线cd所受的阻力方向是 。
(3)利用能量回收系统刹车时,能量转化的情况是 。
18.图甲为部分家庭电路示意图,图乙为空气开关。
(1)图甲中灯泡与插座的联接方式是   。
(2)为了用电安全,小明应将空气开关接入图中电路的   处。 (选填“M”或“N”)
19.如图所示是小科家室内安装的带有漏电保护器的空气开关、三孔插座等设备的配电系统。
(1)图中灯泡与插座的连接方式是   ;
(2)①②两处需接入空气开关和电能表,则①处应接   ;
(3)用试电笔接触a孔中金属片,氖管   发光。(选填“会”或“不会”)
20.(2023 拱墅区模拟)图甲是一棵“风力发电树”,它的“树叶”是安装了涡轮的塑胶扇叶,其灵感来自于在微风中抖动的树叶,优点是:即使只有7.2km/h的风速也可以发电,不论什么风向都可以发电,且没有任何噪声。图甲右下角是一片“树叶”近照,图乙是风力等级划分。
(1)”风力发电树”的发电原理是 ,
(2)由图乙可知,当风速为7.2km/h时,相应的风力等级是 级(用整数表示)。
21.(2023春 临平区校级期中)观察厨房中的电器时,妈妈告诉小科,以前电饭锅不用时要将插头从插座上拔下来,既不方便也容易损坏插座,后来电工师傅换了一个如图甲的带开关的插座后,只要按动下开关就可以断开电了,小科仔细观察了插座后,很快就在纸上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插座背面接线示意图,则图中最上面的一根线应该是 (选填“火”或“零”)线,两孔插座与三孔插座是 联的。
22.(2023春 苍南县期中)电热壶是常见电器之一,图乙为电热壶简易图,图中a为火线,b为零线,c为接地线。
(1)如图甲,小南在使用测电笔测火线时没有发光,他的错误之处是 。
(2)闭合开关后,电热壶无法正常工作,若是零线发生断路,正确使用测电笔测图乙中abc三处,一定会发光的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23.(2023春 杭州期中)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熔断的原因,做了如下实验。他用若干“12V,0.5A”的灯泡作为用电器,12V的铅蓄电池代替家庭照明电路的电源,电源的正极代替火线。在正极与用电器之间接入一段保险丝,在负极与用电器之间接入一块电流表(如图所示)。
(1)由于人体的安全电压大小是 ,小明实验时用的电源只有12V,所以可确保实验的安全性。
(2)小明依次在电路中接入几个小灯泡,当接入两个小灯泡时,灯泡可以正常地工作,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当他再接入一个小灯泡时,发现保险丝熔断,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变成0,该实验可以验证保险丝熔断原因是 。
(3)小明只让一个小灯泡工作,在C、D两点间接入一段导线,他发现保险丝会马上熔断, 此时保险丝熔断的原因是 。
24.(2023春 上城区期中)如图所示是“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实验装置。
(1)我们可以通过灵敏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产生;还可以通过指针偏转的方向判断 。
(2)闭合开关,实验探究过程记录如表所示:
次数 AB棒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 是否有感应电流
1 静止 无
2 沿磁场方向运动(不切割磁感线运动) 无
3 切割磁感线运动 有
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在该运动过程中,其主要能量转化为: 。
(3)保持AB棒运动方向不变,仅将磁体N、S极对调,重复上述实验,是为了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 的关系。
(4)若将此装置中灵敏电流计换成 ,可进一步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5.(2023春 滨江区校级月考)(一)在做“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的实验时,嘉豪同学在螺线管周围放了些小磁针。(如图甲)

(1)通电螺线管是利用电流的 效应工作的装置,实验中小磁针的作用是 。
(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荣荣同学通过观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来判断电路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通过观察 来判断电流的方向。
(2)闭合开关,当导体ab水平左右运动时,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摆动,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此时 (“灵敏电流计”或“导体ab”)就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
26.漏电保护器根据安全用电要求,住户家里除了要安装防止电流过大的自动空气开关外,还必须安装如图1所示的漏电保护器。其示意图如图2甲所示,其内部结构相当于一个自动开关,正常情况下,住户家中没有电流流向地面,即图中I3为零,进户线中流入的电流I1和流出的电流I2相等,漏电保护器内部自动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如果电路中某处发生漏电(漏电是指电流从墙体、人体、接地线或其他路径流向地面),即图中的I3不为零,就会造成I1和I2不相等,当I1和I2的差异达到一定值,保护器内部自动开关就会立即断开。排除漏电故障后,重新合闸即可恢复供电。为确保使用安全,漏电保护器上设置了试验按钮,需要每月试按一次,如果试验按钮按下漏电保护器无动作,说明漏电保护器需要更换。
(1)关于漏电保护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电路发生短路时,漏电保护器会自动切断电路
B.人站在绝缘物上双手分别触摸火线与零线,漏电保护器不会切断电路
C.正常情况下家庭电路中火线中的电流大于零线中的电流
D.漏电保护器跳闸后按下试验按钮即可恢复供电
(2)如果电路中发生漏电,漏电电流为I3,则I1、I2、I3大小关系的表达式为 。
(3)站在地面上的人体不小心接触了火线,如图2乙所示,该人体的电阻为2000Ω,人与地面、电线等的接触电阻为3500Ω,电路中安装了规格为如图3所示的漏电保护器,该漏电保护器 (能/不能)及时断开电路。
(4)由于安装人员的疏忽,在安装三孔插座时,误将连接零线和地线的孔接反,此时如果将洗衣机的三脚插头插入该插座并启动洗衣机,漏电保护器 (会/不会)断开,理由是 。
四.解答题(共4小题,共23分)
27.冰冰同学用图示装置进行了磁现象知识研究:(1)冰冰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导体ab仍静止不动,检查发现电路连接正确、各实验器材都完好,请你帮忙分析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  (写出一点即可)。
(2)找出问题并正确处理后,将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图示位置,闭合开关S,导体ab向右摆动。此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填“电热器”“发电机”或“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也说明通电电磁铁周围存在  。
(3)要使通电导体ab向右侧摆动的幅度增大,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填“左”或“右”)端移动;若仅将电源正负极对调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导体ab向  (填“左”或“右”)侧摆动。
(4)利用本实验装置及实验现象可以探究或说明的磁现象有关知识的有  
A.电流的磁效应
B.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C.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D.电磁铁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28.小明想在家里安装一盏照明灯,他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虚线框A和B两个位置应该接开关和电灯,那么开关应接在  (填写“A”或“B”)处。小明请电工师傅正确安装完毕,闭合开关,电灯不亮。电工师傅用试电笔分别测试电灯两接线处和插座的两孔时,试电笔的氖管都发光,则可能是电路的  段发生  (选填“断路”或“短路”)故障,站在地上的人用手直接接触f点时,他  (选填“会”或“不会”)触电。
29.现代社会生活中无时无刻都离不开电器的使用,安全用电关常识至关重要。
(1)一般情况下,  伏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家庭电路中辨别火线和零线用测电笔,图1中使用正确的是图   。
(2)如图2所示的照明电路中,闭合开关S,电灯发光,此时某人拿测电笔测试B点,测试笔使用方法正确,该人体电阻约为3600欧,测电笔的氖管   (填“会”或“不会”)发光,此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是   安。
(3)为了保证该人在使用测电笔测家庭电路的火线时能安全使用,请算出测电笔的内部电阻至少应大于多少欧姆?
30.(2023春 义乌市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材料二:1825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做了如下实验:他将一个能反映微小变化的电流表,通过导线与螺旋线圈串联成闭合电路,并将螺旋线圈和电流表分别放置在两个相连的房间,如图甲所示。他将一个条形磁铁插入螺旋线圈内,同时跑到另一个房间里,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进行多次实验,他都没有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材料三: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用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的时候,发现导体中产生电流,从而实现了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愿望。
(1)进行奥斯特实验时,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分别用图乙所示的两种方式放置一根导线,当导线通电时,小磁针发生明显偏转的是 (填“A”或“B”)。
(2)科拉顿、法拉第等物理学家相继进行如材料所说的实验研究,是基于 的科学猜想。
(3)科拉顿的实验中, (填“已经”或“没有”)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你提出的一种改进方法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