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下册 第四章 第1节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下册 第四章 第1节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2-02 19:01:03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下册 第四章 第1节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九下·舟山月考)垃圾分一分,环境十分美。做好垃圾分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垃圾属于有害垃圾的是(  )
A. 发芽的马铃薯
B. 水笔芯
C. 笔壳
D. 碎玻璃
2.(2021九下·浙江期末)2018年第49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下列举措违背该主题的是(  )
A.某些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再进行循环使用
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
C.为除瓜果蔬菜等农作物的虫害,推广使用剧毒农药
D.提倡骑自行车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
3.从全球范围看,与人口过度增长无直接关系的社会问题是(  )
A.资源相对短缺 B.能源相对匮乏
C.工业迅速发展 D.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4.下列有关人类与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随着人口激增,人类的活动已使地球受到严重损害
B.人类已经意识到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C.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资源在枯竭,环境被破坏
D.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是乐观的,因为每一个人都尽到了保护生物圈的责任
5.(2023九上·宁海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下列操作符合低碳环保的是(  )
A.布袋购物,杜绝过度包装 B.焚烧垃圾,净化校园环境
C.围湖造田,发展绿色农业 D.倡导分餐,使用一次性筷子
6.(2022九上·义乌期中)2022北京冬奥会已经结束,中国为世界奉献了一场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在本届冬奥会上,中国再一次为世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课题交上了完美的答卷,为办成绿色冬奥会,下列措施不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
A.冬奥会场馆80%以上使用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
B.大规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
C.采用氢能作为火炬能源
D.为观众免费提供大量的一次性用品
7.(2022七下·鄞州期末)2022年6月13日至6月19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绿色低碳、节能先行”。下列做法与低碳环保理念一致的是(  )
A.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B.桔杆焚烧后作肥料
C.工业废气直接排放 D.化石燃料过度使用
8.(2022·余姚模拟)创绿色环保,享生活美好,垃圾分分,环境美十分。下列常见垃圾中属于有害垃圾的是(  )
A.矿泉水瓶
B.废弃试卷
C.零食包装袋
D.丙烯颜料
9.(2022·玉环模拟)对此漫画的理解恰当的是 (  )
A.人多力量大,我们战胜了地球
B.增加某一生物数量,丰富了生物多样性
C.人口剧增致使资源过度开发,让地球无法承受
D.物种过多导致地球不堪重负,要消灭那些对人无用的物种
10.(2022九下·萧山月考)下表是某日省内部分大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 ,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臭氧(连续8小时最大值)六项污来物,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PM2.5吸入人体后,一部分会携带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对血管尤其是最内层的血管内膜造成损伤,出现血管内膜增厚、血管狭窄等症状。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城市名称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 PM2.5日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状况 首要污染物
杭州 101 89 Ⅲ(轻微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
宁波 96 72 Ⅱ(良) 可吸入颗粒物
湖州 92 105 Ⅱ(良) 可吸入颗粒物
绍兴 124 101 Ⅲ(轻微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
A.四个城市中,污染最重的是湖州
B.长期处于PM2.5高浓度地区,可诱发冠心病
C.AQI的六项指标中,全部属于纯净物
D.二氧化氟、一氧化碳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
11.(2022·慈溪模拟)2022年2月20日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闭幕式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表达,立足于从全世界的角度展望美好未来。下列行为符合这一核心的是(  )
A. 全球抗疫合作
B.提倡使用化肥增加农业产值
C.大量开采石油缓解能源危机
D.全球总水量很大,我们不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
12.(2022九上·仙居期末)2021年5月1日开始,仙居县城区生活垃圾实行“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投放。废弃的铝制饮料易拉罐应投放在(  )
A. B.
C. D.
13.(2021九上·临安期中)小阳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物质的分类 a.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 c.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
②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a.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 b. 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c.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腐蚀实现
③"低碳经济”的措施 a. 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b.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c.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
④用“化学”眼光分析 a.利用碱石灰中和酸性土壤是利用酸和碳酸盐发生反应 b. 湿衣服晾千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c.明矾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
A.① B.② C.③ D.④
14.(2021八下·诸暨期中)我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优秀旅游城市,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与“双创”不相符的 是(  )
A.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增加绿地面积
B.减少城市雾霾,提倡公交出行
C.为了购物方便,提倡使用塑料袋
D.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15.读图后,请分析C阶段人口迅猛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实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
B.多子多福的观念仍然支配着人们的生育观
C.经济飞速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多
D.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死亡率降低
二、填空题
16.(2022八下·舟山月考)2019年6月21日,杭州市开始在全市范围稳步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将生活垃圾分为下图所示的四类:
(1)以下四种物品中属于垃圾分类中可回收物的是___________;
A.破碗瓷片 B.过期药物 C.废旧报纸
D.枯枝败叶 E.废弃口罩 F.玻璃容器
(2)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主要是因为废电池里含有大量的汞、镉、锰、铅等重金属   (填“元素”或“单质”)。
(3)“可回收物”中也包含铝制易拉罐,对铝制易拉罐的回收一般分为四步:破碎、脱漆、打包、熔炼。将易拉罐熔炼成铝块的过程,铝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17.(2021九上·金华期中)如图是某市一些街道边新安装的“太阳能垃圾箱”。该垃圾箱“头顶”光电池板,“腰挎”广告灯箱,“脚踩”垃圾筒。
(1)白天,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将太阳能先转化为   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2)废电池应该投入到其中的   垃圾桶(选填“可回收”“有害垃圾”“厨余垃圾”或“其他垃圾”),以防渗漏出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18.(2021八下·苍南期末)如图为温州市2021年6月1日~14日空气质量指数(AQI)趋势图(图甲)及空气质量评级分类标准(图乙)。根据图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6月7日~14日,该市的空气质量以   (填写空气质量等级)为主。
(2)可吸入颗粒物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首要污染物,为保持并改善空气质量,请提出一项可行的措施:   。
三、解答题
19.(2022·杭州模拟)目前我国生活垃圾中易腐垃圾占比最大,对其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有重要意义。
(1)下列是厨房中产生的一些垃圾,其中属于易腐垃圾的是 (选填字母)。
A.玻璃瓶 B.易拉罐 C.剩菜剩饭 D.瓷碗碎片
(2)利用微生物处理易腐垃圾,可起到“变废为宝”的作用。
①将易腐垃圾放入沼气池中,经甲烷菌发酵产生沼气。甲烷菌的发酵,实质是微生物进行   呼吸。如图所示为沼气中各成分含量,为防止空气污染,可用氢氧化钠除去杂质H2S,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约30kg的易腐垃圾通过该技术处理可产生1m3的甲烷,完全燃烧这些甲烷理论上能将   kg(保留整数)的水从20℃加热至100℃。[q甲烷=3.6×107J/m3,c水=4.2×103J/(kg ℃)]
②易腐垃圾中的淀粉可被淀粉乳酸杆菌分解为乳酸,乳酸可用于生产可降解塑料。淀粉乳酸杆菌分解淀粉产生乳酸的大致过程如下:
淀粉乳酸杆菌向细胞外分泌一些酶,这些酶的本质上是一种   。
20.(2021·上虞模拟)环境与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
(1)现在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有:煤、石油、    。
(2)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导致很多环境问题.去年我国大范围内出现了雾霾天气,PM2.5是造成这种天气的“元凶”之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下列行为能产生PM2.5的是 。
A.就地焚烧垃圾 B.为方便出行,使用私家车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节日里燃放鞭炮
(3)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CO2,这是引发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原因,自然界中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   。
(4)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因此我们要注重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有待开发的新能源有    (写一种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其他垃圾:又称干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解答】根据垃圾分类的知识可知,发芽的马铃薯属于厨余垃圾,水笔芯实验有害垃圾,笔壳属于可回收垃圾,碎玻璃属于其他垃圾,故B符合题意,而A、C、D不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C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保护环境包括防止污染、防止破坏、自然保护,全球环境问题:1、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危害,5、森林锐减,6、土地碱化,7、大气污染,8、水体污染
9、固体废物污染,10、白色污染。
【解答】A、某些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再进行循环使用,能够节约水资源,A不符合题意;
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能够节约化石能源,保护环境,B不符合题意;
C、由于推广使用剧毒农药会污染土地,污染环境,因此此举措违背该主题,C符合题意;
D、提倡骑自行车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答案】C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
【解答】A、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使用资源,导致资源相对短缺,A不符合题意。
B、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越多用石油资源就会越多,所以人口增长导致能源相对匮乏,B不符合题意。
C、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人类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这不是人口过度增长有直接关系,C符合题意。
D、由于人口过度增长,为了供养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导致了许多地方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资源在枯竭表现为:物种减少,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环境被破坏表现为:人类在耗费更多的资源的同时,也严重污染了水、土壤和空气,破坏了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圈,因为①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高的价值,最为宝贵的是:它是大自然造就的基因资源库;②生物多样性是生命支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维持着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由于人类的乱砍滥伐乱捕和环境污染,一个物种灭绝之后,就永不再生,而依附于这个物种的其他物种也随之消失。导致的后果是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必将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发展的机会,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解答】 A、人口的激增,越多的人需要更多的资源,所以使得地球受到严重损害,A不符合题意。
B、人类已经意识到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建立自然保护区等,B不符合题意。
C、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资源在枯竭,环境被破坏,如能源匮乏等,C不符合题意。
D、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是不容乐观的,每一个人并没有真正的去履行保护生物圈的责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A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是否符合低碳环保的理念即可。
【解答】A.布袋购物,杜绝过度包装,防止生产过程造成的碳排放和白色污染,故A符合题意;
B.焚烧垃圾,净化校园环境,会造成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故B不合题意;
C.围湖造田,发展绿色农业,可以减小蔬菜中的化肥和农药残留,故C不合题意;
D.倡导分餐,使用一次性筷子,会增大树木的砍伐,减小二氧化碳的吸收,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绿色奥运的理念其实就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冬奥会场馆80%以上使用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可以减小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小环境污染,故A不合题意;
B.大规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可以减小电能的使用,故B符合题意; C.采用氢能作为火炬能源,生成物为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故C不合题意;
D.为观众免费提供大量的一次性用品,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A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绿色低碳、节能先行”的核心思想是节约能源,减小环境污染,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减小温室效应,故A符合题意;
B.桔杆焚烧后作肥料,会生成烟尘等污染空气,故B不合题意;
C.工业废气直接排放,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故C不合题意;
D.化石燃料过度使用,会增大化石能源的消耗,加大大气污染,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8.【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①可回收的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②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
③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
④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解答】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故A不合题意;
废弃试管属于可回收垃圾,故B不合题意;
零食包装袋属于其它垃圾,故C不合题意;
丙烯颜料属于有害垃圾,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C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人口过度增长的危害:过度消耗地球生物圈的资源,会产生资源和能源的问题;地球变成一个大垃圾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类的不合理活动破坏地球生态,引发各种灾害和生态危机。
【解答】人口增多将面临“水资源紧张”或“缺水”的状况,因此对此漫画的理解最恰当的是人口剧增致使资源过度开发,让地球无法承受,C 符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有颗粒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有控制污染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使用清洁能源等。
2.AQI越高表示空气质量越差,受污染数越高,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其数值越大、级别和类别越高、表征颜色越深,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
【解答】A:四个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最高的是绍兴,因此污染最重的是绍兴,A错误。
B:PM2.5吸入人体后,一部分会携带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对血管尤其是最内层的血管内膜造成损伤,长期处于PM2.5高浓度地区,可诱发冠心病,B正确。
C:AQI的六项指标中,PM10、PM2.5不属于纯净物,C错误。
D: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D错误。
故选B。
11.【答案】A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是否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即可。
【解答】A. 全球抗疫合作,防止疫情复发和蔓延,促进人类身体健康,故A符合题意;
B.提倡使用化肥增加农业产值,但是大量使用会污染土壤和水源,故B不合题意;
C.大量开采石油缓解能源危机,会加大环境污染,故C不合题意;
D.全球总水量很大,但是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12.【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废弃的铝制饮料易拉罐属于可回收物。
【解答】A用于回收B、C、D之外的其它垃圾,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用于回收各种废弃金属、金属制品、塑料等可回收的垃圾;废弃的铝制饮料易拉罐属于可回收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C用于回收会造成环境污染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用于回收各种厨房垃圾,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答案】C
【知识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常见物质的分类;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1)根据物质分类的知识判断;
(2)根据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判断;
(3)根据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判断;
(4)根据对酸碱中和、分子运动和水的净化的知识判断。
【解答】①中,合金不属于合成材料,合成材料包括橡胶、塑料和纤维,故①错误;
②中,通过金属的回收利用,也可以保护金属资源,故②错误;
③中,三个内容完全正确,故③正确。
故选C。
14.【答案】C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双创”的核心思想就是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增加绿地面积,可以降低碳排放,故A不合题意;
B.减少城市雾霾,提倡公交出行,可以减小化石能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故B不合题意;
C.为了购物方便,提倡使用塑料袋,塑料袋在自然界很长时间内不能降解,会造成白色污染,故C符合题意;
D.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可以减小浪费,对很多材料进行回收利用,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5.【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人口迅速猛增长,但是人口素质并没有因人口增长有太大的改变。
【解答】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故答案为:D
16.【答案】(1)C;F
(2)元素
(3)固态转化为液态,液态再转化为固态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熔化与熔化现象;凝固与凝固现象;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1)垃圾的分类包括:
①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②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③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
④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品袋(盒)。
(2)根据元素的定义判断;
(3)确定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从而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解答】(1)破碗瓷片属于其它垃圾,过期药物和废弃口罩属于有害垃圾,废旧报纸和玻璃容器可回收垃圾,枯枝败叶属于厨余垃圾,故选CF。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因此废电池里含有大量的汞、镉、锰、铅等重金属都指的是元素。
(3)将易拉罐熔炼成铝块的过程,其实就是易拉罐从固态变成液态,再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属于熔化和凝固现象。
17.【答案】(1)电
(2)有害垃圾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
【解析】【分析】(1)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
(2) 可回收的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解答】(1)白天,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将太阳能先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2)废电池应该投入到其中的有害垃圾桶,以防渗漏出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18.【答案】(1)优
(2)城市道路定时洒水、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甲图确定空气质量指数,再根据乙图确定空气质量等级。
(2)可从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和控制等角度思考解决措施。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6月7日~14日,该市的空气质量指数主要在50以下,与乙图比较可知,该市的空气质量以优为主。
(2)可吸入颗粒物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首要污染物,为保持并改善空气质量,可行的措施:城市道路定时洒水、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19.【答案】(1)C
(2)无氧;H2S+2NaOH=Na2S+2H2O;107;蛋白质。
【知识点】细胞呼吸;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1.可回收物:包括废纸类、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等生活垃圾中未污染的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弃物。
2.厨余垃圾:指家庭产生的有机易腐垃圾。包括食品交易、制作过程废弃的和剩余废弃的食物。如米饭、面食、过期食品、肉类鱼虾类、螃蟹壳、贝壳、骨头、蔬菜、瓜果等食物。
3.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包括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包装物等危害物。
4.其他垃圾:指除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
【解答】(1)A.玻璃瓶能够重新回收、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但不易腐败,故错误
B.易拉罐能够重新回收、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但不易腐败,故错误;
C.剩菜剩饭属于厨余垃圾,易腐败,故正确;
D.瓷碗碎片属于不可回收垃圾,但不易腐败,故错误。
故选C。
(2)①将易腐垃圾放入沼气池中,经甲烷菌发酵产生沼气。甲烷菌的发酵,实质是微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氢氧化钠除去杂质H2S,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2NaOH=Na2S+2H2O
约30kg的易腐垃圾通过该技术处理可产生1m3的甲烷,完全燃烧这些甲烷可以提供的热量为
② 淀粉乳酸杆菌向细胞外分泌一些酶,这些酶的本质上是一种蛋白质。
20.【答案】(1)天然气
(2)A;B;C;D
(3)绿色的植物光合作用
(4)太阳能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能源的种类
【解析】【分析】(1)根据化石能源的定义解答;
(2)凡是产生固态颗粒物的行为,都是产生PM2.5的行为,据此分析判断;
(3)绿色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阳光,生成有机物和氧气,并将能量储存起来,这就是光合作用。
(4)风能、水能、太阳能、潮汐能和地热能都是有待开发的新能源。
【解答】(1)现在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天然气 。
(2)A.就地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故A符合题意;
B.为方便出行,使用私家车,增大汽油的燃烧,从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颗粒物,故B符合题意;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煤炭燃烧时会释放大量的颗粒物,故C符合题意;
D.节日里燃放鞭炮,其中的火药燃烧会释放大量的固态颗粒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ABCD。
(3)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CO2,这是引发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原因,自然界中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绿色的植物光合作用。
(4)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因此我们要注重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有待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
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下册 第四章 第1节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九下·舟山月考)垃圾分一分,环境十分美。做好垃圾分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垃圾属于有害垃圾的是(  )
A. 发芽的马铃薯
B. 水笔芯
C. 笔壳
D. 碎玻璃
【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其他垃圾:又称干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解答】根据垃圾分类的知识可知,发芽的马铃薯属于厨余垃圾,水笔芯实验有害垃圾,笔壳属于可回收垃圾,碎玻璃属于其他垃圾,故B符合题意,而A、C、D不合题意。
故选B。
2.(2021九下·浙江期末)2018年第49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下列举措违背该主题的是(  )
A.某些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再进行循环使用
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
C.为除瓜果蔬菜等农作物的虫害,推广使用剧毒农药
D.提倡骑自行车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
【答案】C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保护环境包括防止污染、防止破坏、自然保护,全球环境问题:1、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危害,5、森林锐减,6、土地碱化,7、大气污染,8、水体污染
9、固体废物污染,10、白色污染。
【解答】A、某些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再进行循环使用,能够节约水资源,A不符合题意;
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能够节约化石能源,保护环境,B不符合题意;
C、由于推广使用剧毒农药会污染土地,污染环境,因此此举措违背该主题,C符合题意;
D、提倡骑自行车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从全球范围看,与人口过度增长无直接关系的社会问题是(  )
A.资源相对短缺 B.能源相对匮乏
C.工业迅速发展 D.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答案】C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
【解答】A、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使用资源,导致资源相对短缺,A不符合题意。
B、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越多用石油资源就会越多,所以人口增长导致能源相对匮乏,B不符合题意。
C、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人类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这不是人口过度增长有直接关系,C符合题意。
D、由于人口过度增长,为了供养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导致了许多地方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下列有关人类与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随着人口激增,人类的活动已使地球受到严重损害
B.人类已经意识到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C.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资源在枯竭,环境被破坏
D.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是乐观的,因为每一个人都尽到了保护生物圈的责任
【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资源在枯竭表现为:物种减少,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环境被破坏表现为:人类在耗费更多的资源的同时,也严重污染了水、土壤和空气,破坏了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圈,因为①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高的价值,最为宝贵的是:它是大自然造就的基因资源库;②生物多样性是生命支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维持着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由于人类的乱砍滥伐乱捕和环境污染,一个物种灭绝之后,就永不再生,而依附于这个物种的其他物种也随之消失。导致的后果是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必将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发展的机会,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解答】 A、人口的激增,越多的人需要更多的资源,所以使得地球受到严重损害,A不符合题意。
B、人类已经意识到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建立自然保护区等,B不符合题意。
C、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资源在枯竭,环境被破坏,如能源匮乏等,C不符合题意。
D、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是不容乐观的,每一个人并没有真正的去履行保护生物圈的责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2023九上·宁海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下列操作符合低碳环保的是(  )
A.布袋购物,杜绝过度包装 B.焚烧垃圾,净化校园环境
C.围湖造田,发展绿色农业 D.倡导分餐,使用一次性筷子
【答案】A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是否符合低碳环保的理念即可。
【解答】A.布袋购物,杜绝过度包装,防止生产过程造成的碳排放和白色污染,故A符合题意;
B.焚烧垃圾,净化校园环境,会造成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故B不合题意;
C.围湖造田,发展绿色农业,可以减小蔬菜中的化肥和农药残留,故C不合题意;
D.倡导分餐,使用一次性筷子,会增大树木的砍伐,减小二氧化碳的吸收,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6.(2022九上·义乌期中)2022北京冬奥会已经结束,中国为世界奉献了一场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在本届冬奥会上,中国再一次为世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课题交上了完美的答卷,为办成绿色冬奥会,下列措施不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
A.冬奥会场馆80%以上使用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
B.大规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
C.采用氢能作为火炬能源
D.为观众免费提供大量的一次性用品
【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绿色奥运的理念其实就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冬奥会场馆80%以上使用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可以减小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小环境污染,故A不合题意;
B.大规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可以减小电能的使用,故B符合题意; C.采用氢能作为火炬能源,生成物为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故C不合题意;
D.为观众免费提供大量的一次性用品,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2022七下·鄞州期末)2022年6月13日至6月19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绿色低碳、节能先行”。下列做法与低碳环保理念一致的是(  )
A.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B.桔杆焚烧后作肥料
C.工业废气直接排放 D.化石燃料过度使用
【答案】A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绿色低碳、节能先行”的核心思想是节约能源,减小环境污染,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减小温室效应,故A符合题意;
B.桔杆焚烧后作肥料,会生成烟尘等污染空气,故B不合题意;
C.工业废气直接排放,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故C不合题意;
D.化石燃料过度使用,会增大化石能源的消耗,加大大气污染,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8.(2022·余姚模拟)创绿色环保,享生活美好,垃圾分分,环境美十分。下列常见垃圾中属于有害垃圾的是(  )
A.矿泉水瓶
B.废弃试卷
C.零食包装袋
D.丙烯颜料
【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①可回收的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②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
③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
④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解答】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故A不合题意;
废弃试管属于可回收垃圾,故B不合题意;
零食包装袋属于其它垃圾,故C不合题意;
丙烯颜料属于有害垃圾,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2022·玉环模拟)对此漫画的理解恰当的是 (  )
A.人多力量大,我们战胜了地球
B.增加某一生物数量,丰富了生物多样性
C.人口剧增致使资源过度开发,让地球无法承受
D.物种过多导致地球不堪重负,要消灭那些对人无用的物种
【答案】C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人口过度增长的危害:过度消耗地球生物圈的资源,会产生资源和能源的问题;地球变成一个大垃圾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类的不合理活动破坏地球生态,引发各种灾害和生态危机。
【解答】人口增多将面临“水资源紧张”或“缺水”的状况,因此对此漫画的理解最恰当的是人口剧增致使资源过度开发,让地球无法承受,C 符合题意。
故选C。
10.(2022九下·萧山月考)下表是某日省内部分大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 ,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臭氧(连续8小时最大值)六项污来物,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PM2.5吸入人体后,一部分会携带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对血管尤其是最内层的血管内膜造成损伤,出现血管内膜增厚、血管狭窄等症状。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城市名称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 PM2.5日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状况 首要污染物
杭州 101 89 Ⅲ(轻微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
宁波 96 72 Ⅱ(良) 可吸入颗粒物
湖州 92 105 Ⅱ(良) 可吸入颗粒物
绍兴 124 101 Ⅲ(轻微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
A.四个城市中,污染最重的是湖州
B.长期处于PM2.5高浓度地区,可诱发冠心病
C.AQI的六项指标中,全部属于纯净物
D.二氧化氟、一氧化碳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
【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有颗粒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有控制污染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使用清洁能源等。
2.AQI越高表示空气质量越差,受污染数越高,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其数值越大、级别和类别越高、表征颜色越深,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
【解答】A:四个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最高的是绍兴,因此污染最重的是绍兴,A错误。
B:PM2.5吸入人体后,一部分会携带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对血管尤其是最内层的血管内膜造成损伤,长期处于PM2.5高浓度地区,可诱发冠心病,B正确。
C:AQI的六项指标中,PM10、PM2.5不属于纯净物,C错误。
D: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D错误。
故选B。
11.(2022·慈溪模拟)2022年2月20日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闭幕式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表达,立足于从全世界的角度展望美好未来。下列行为符合这一核心的是(  )
A. 全球抗疫合作
B.提倡使用化肥增加农业产值
C.大量开采石油缓解能源危机
D.全球总水量很大,我们不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
【答案】A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是否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即可。
【解答】A. 全球抗疫合作,防止疫情复发和蔓延,促进人类身体健康,故A符合题意;
B.提倡使用化肥增加农业产值,但是大量使用会污染土壤和水源,故B不合题意;
C.大量开采石油缓解能源危机,会加大环境污染,故C不合题意;
D.全球总水量很大,但是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12.(2022九上·仙居期末)2021年5月1日开始,仙居县城区生活垃圾实行“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投放。废弃的铝制饮料易拉罐应投放在(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废弃的铝制饮料易拉罐属于可回收物。
【解答】A用于回收B、C、D之外的其它垃圾,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用于回收各种废弃金属、金属制品、塑料等可回收的垃圾;废弃的铝制饮料易拉罐属于可回收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C用于回收会造成环境污染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用于回收各种厨房垃圾,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2021九上·临安期中)小阳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物质的分类 a.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 c.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
②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a.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 b. 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c.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腐蚀实现
③"低碳经济”的措施 a. 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b.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c.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
④用“化学”眼光分析 a.利用碱石灰中和酸性土壤是利用酸和碳酸盐发生反应 b. 湿衣服晾千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c.明矾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知识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常见物质的分类;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1)根据物质分类的知识判断;
(2)根据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判断;
(3)根据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判断;
(4)根据对酸碱中和、分子运动和水的净化的知识判断。
【解答】①中,合金不属于合成材料,合成材料包括橡胶、塑料和纤维,故①错误;
②中,通过金属的回收利用,也可以保护金属资源,故②错误;
③中,三个内容完全正确,故③正确。
故选C。
14.(2021八下·诸暨期中)我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优秀旅游城市,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与“双创”不相符的 是(  )
A.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增加绿地面积
B.减少城市雾霾,提倡公交出行
C.为了购物方便,提倡使用塑料袋
D.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答案】C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双创”的核心思想就是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增加绿地面积,可以降低碳排放,故A不合题意;
B.减少城市雾霾,提倡公交出行,可以减小化石能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故B不合题意;
C.为了购物方便,提倡使用塑料袋,塑料袋在自然界很长时间内不能降解,会造成白色污染,故C符合题意;
D.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可以减小浪费,对很多材料进行回收利用,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5.读图后,请分析C阶段人口迅猛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实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
B.多子多福的观念仍然支配着人们的生育观
C.经济飞速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多
D.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死亡率降低
【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人口迅速猛增长,但是人口素质并没有因人口增长有太大的改变。
【解答】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6.(2022八下·舟山月考)2019年6月21日,杭州市开始在全市范围稳步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将生活垃圾分为下图所示的四类:
(1)以下四种物品中属于垃圾分类中可回收物的是___________;
A.破碗瓷片 B.过期药物 C.废旧报纸
D.枯枝败叶 E.废弃口罩 F.玻璃容器
(2)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主要是因为废电池里含有大量的汞、镉、锰、铅等重金属   (填“元素”或“单质”)。
(3)“可回收物”中也包含铝制易拉罐,对铝制易拉罐的回收一般分为四步:破碎、脱漆、打包、熔炼。将易拉罐熔炼成铝块的过程,铝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答案】(1)C;F
(2)元素
(3)固态转化为液态,液态再转化为固态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熔化与熔化现象;凝固与凝固现象;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1)垃圾的分类包括:
①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②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③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
④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品袋(盒)。
(2)根据元素的定义判断;
(3)确定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从而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解答】(1)破碗瓷片属于其它垃圾,过期药物和废弃口罩属于有害垃圾,废旧报纸和玻璃容器可回收垃圾,枯枝败叶属于厨余垃圾,故选CF。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因此废电池里含有大量的汞、镉、锰、铅等重金属都指的是元素。
(3)将易拉罐熔炼成铝块的过程,其实就是易拉罐从固态变成液态,再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属于熔化和凝固现象。
17.(2021九上·金华期中)如图是某市一些街道边新安装的“太阳能垃圾箱”。该垃圾箱“头顶”光电池板,“腰挎”广告灯箱,“脚踩”垃圾筒。
(1)白天,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将太阳能先转化为   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2)废电池应该投入到其中的   垃圾桶(选填“可回收”“有害垃圾”“厨余垃圾”或“其他垃圾”),以防渗漏出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答案】(1)电
(2)有害垃圾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
【解析】【分析】(1)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
(2) 可回收的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解答】(1)白天,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将太阳能先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2)废电池应该投入到其中的有害垃圾桶,以防渗漏出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18.(2021八下·苍南期末)如图为温州市2021年6月1日~14日空气质量指数(AQI)趋势图(图甲)及空气质量评级分类标准(图乙)。根据图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6月7日~14日,该市的空气质量以   (填写空气质量等级)为主。
(2)可吸入颗粒物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首要污染物,为保持并改善空气质量,请提出一项可行的措施:   。
【答案】(1)优
(2)城市道路定时洒水、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甲图确定空气质量指数,再根据乙图确定空气质量等级。
(2)可从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和控制等角度思考解决措施。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6月7日~14日,该市的空气质量指数主要在50以下,与乙图比较可知,该市的空气质量以优为主。
(2)可吸入颗粒物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首要污染物,为保持并改善空气质量,可行的措施:城市道路定时洒水、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三、解答题
19.(2022·杭州模拟)目前我国生活垃圾中易腐垃圾占比最大,对其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有重要意义。
(1)下列是厨房中产生的一些垃圾,其中属于易腐垃圾的是 (选填字母)。
A.玻璃瓶 B.易拉罐 C.剩菜剩饭 D.瓷碗碎片
(2)利用微生物处理易腐垃圾,可起到“变废为宝”的作用。
①将易腐垃圾放入沼气池中,经甲烷菌发酵产生沼气。甲烷菌的发酵,实质是微生物进行   呼吸。如图所示为沼气中各成分含量,为防止空气污染,可用氢氧化钠除去杂质H2S,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约30kg的易腐垃圾通过该技术处理可产生1m3的甲烷,完全燃烧这些甲烷理论上能将   kg(保留整数)的水从20℃加热至100℃。[q甲烷=3.6×107J/m3,c水=4.2×103J/(kg ℃)]
②易腐垃圾中的淀粉可被淀粉乳酸杆菌分解为乳酸,乳酸可用于生产可降解塑料。淀粉乳酸杆菌分解淀粉产生乳酸的大致过程如下:
淀粉乳酸杆菌向细胞外分泌一些酶,这些酶的本质上是一种   。
【答案】(1)C
(2)无氧;H2S+2NaOH=Na2S+2H2O;107;蛋白质。
【知识点】细胞呼吸;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1.可回收物:包括废纸类、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等生活垃圾中未污染的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弃物。
2.厨余垃圾:指家庭产生的有机易腐垃圾。包括食品交易、制作过程废弃的和剩余废弃的食物。如米饭、面食、过期食品、肉类鱼虾类、螃蟹壳、贝壳、骨头、蔬菜、瓜果等食物。
3.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包括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包装物等危害物。
4.其他垃圾:指除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
【解答】(1)A.玻璃瓶能够重新回收、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但不易腐败,故错误
B.易拉罐能够重新回收、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但不易腐败,故错误;
C.剩菜剩饭属于厨余垃圾,易腐败,故正确;
D.瓷碗碎片属于不可回收垃圾,但不易腐败,故错误。
故选C。
(2)①将易腐垃圾放入沼气池中,经甲烷菌发酵产生沼气。甲烷菌的发酵,实质是微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氢氧化钠除去杂质H2S,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2NaOH=Na2S+2H2O
约30kg的易腐垃圾通过该技术处理可产生1m3的甲烷,完全燃烧这些甲烷可以提供的热量为
② 淀粉乳酸杆菌向细胞外分泌一些酶,这些酶的本质上是一种蛋白质。
20.(2021·上虞模拟)环境与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
(1)现在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有:煤、石油、    。
(2)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导致很多环境问题.去年我国大范围内出现了雾霾天气,PM2.5是造成这种天气的“元凶”之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下列行为能产生PM2.5的是 。
A.就地焚烧垃圾 B.为方便出行,使用私家车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节日里燃放鞭炮
(3)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CO2,这是引发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原因,自然界中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   。
(4)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因此我们要注重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有待开发的新能源有    (写一种即可)。
【答案】(1)天然气
(2)A;B;C;D
(3)绿色的植物光合作用
(4)太阳能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能源的种类
【解析】【分析】(1)根据化石能源的定义解答;
(2)凡是产生固态颗粒物的行为,都是产生PM2.5的行为,据此分析判断;
(3)绿色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阳光,生成有机物和氧气,并将能量储存起来,这就是光合作用。
(4)风能、水能、太阳能、潮汐能和地热能都是有待开发的新能源。
【解答】(1)现在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天然气 。
(2)A.就地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故A符合题意;
B.为方便出行,使用私家车,增大汽油的燃烧,从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颗粒物,故B符合题意;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煤炭燃烧时会释放大量的颗粒物,故C符合题意;
D.节日里燃放鞭炮,其中的火药燃烧会释放大量的固态颗粒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ABCD。
(3)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CO2,这是引发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原因,自然界中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绿色的植物光合作用。
(4)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因此我们要注重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有待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