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讲-练-结】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4课《归去来兮辞》4套(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预-讲-练-结】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4课《归去来兮辞》4套(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8-07 19:53:56

文档简介

www.
【结】人教必修5第4课《归去来兮辞》教学资料
一、学习探究
乐与悲
对于本文内容,写乐还是写悲?传统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写乐。通篇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抒写了作者的田园之乐和隐逸之欢,是一首诗化的田园牧歌。但近来有人以为此文忧乐相生,“诗人抒写欢快喜乐的同时,总是有意无意地使用一些容易引发人们联想到他的酸心隐痛的词句”,字里行间潜藏着人生的凄凉。《归去来兮辞》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篇吐露隐痛,舒展苦闷的心灵悲歌。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请阐述你的理由。
答:认为写的是乐。 首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等四句,抒发归途之乐。次段描写归居独处之乐。“载欣载奔”四句写到家之乐,“携幼入室”四句写天伦之乐,“引壶觞以自酌”四句写家中独居之乐,“园日涉以成趣”四句写园中独涉之乐,“云无心以出岫”写独处安闲之乐。第三段“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等诗句尽情描写归耕之乐。第四段“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一边从事农耕,一边赋诗作文,享受着文人隐士的高雅之乐。最后写“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用一“乐”字收束全篇。
认为本文忧乐相生。《辞》以慨叹“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形役”起笔,这里包含了几多辛酸。诗人为口腹之计,羁身宦海,固是“心为形役”,然后弃官归田,也是出于无奈,又何尝不是“心为形役”?“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终成泡影,诗人“惆怅而独悲”啊?第二段透过貌似逍遥闲谈的表象,能窥见诗人隐隐作痛的内心。“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反衬诗人沦落尘网,陷身官场,与世沉浮,受人羁绊的无奈,“景蘙蘙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用夕阳晚照、光景暗淡渲染悲凉情怀。第三段“欢乐其表,忧痛其里”。“乐琴书以消忧”,只有诗书琴韵才可以寓情传志,消愁解忧,而一般的“亲戚”、“农人”则只可形交,不可神往,这是世无知音的隐忧。“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径丘”,暗示诗人隐而不发、深藏不露的遗世情怀,从某种意义上说,诗人就是一位遗弃世人也被世人遗弃的山林隐士。特立独行,遗世独立,是自由的,也是痛苦的。“木欣欣以向荣,泉消消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看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诗人不是欢欣鼓舞,而是自伤自悼,这份敏感与哀伤正是诗人久积于心,郁闷难展的苦痛隐忧的自然流露。第四段强烈的感叹和接二连三的反问又使我们分明意识到诗人去留难定、取舍难决的矛盾和苦闷。“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感叹人生苦短,强调委心命运,其实是去留难定,心力不及的无奈和痛苦。“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否定了忧心忡忡,心神不定的犹豫不决,其实正暗示出平日里心有所求,志有所得的煎熬难耐。“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乐天安命正折射出何去何从、取舍难定的怀疑和忧虑。
三、素材储备
《归去来兮辞》素材积累梳理:
1.坚守精神家园。从官场退隐后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陶渊明,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归宿。田园是诗人的归宿,那里有鸡鸣狗吠的祥和幽静,有桃李榆柳的花果飘香,有村落炊烟的温馨可人,有躬耕自食的坦然踏实,更有纤尘不染的心灵和自由美好的生活。他坚持着一份崇高,一份淡泊与清净。那份出于自然、回归自然、纤尘不染的至真性情才是诗人真正的精神家园啊!
2.放弃的智慧。陶渊明由于受传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儒道思想薰陶,又受家族环境的影响,因而有著“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两种截然不同的志趣。可惜,在那混乱的时代、黑暗的社会当中,他始终没能找到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当社会的现实真的不容他的理想时,刚直坦率的性情,使他不甘“为五斗米而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他只好辞官而去。诗人回归自然,回归性情,保持了真我思想。
3.崇尚自然。陶渊明是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热爱自然的人,他长期隐居农村,心平静气地接受田园和田园生活作为自己的生存环境。他领悟到:大自然的不息生机是自己生命的最好安归之所。在他的心目中,大自然的一切都生生不息,自乐自得地存在,一切都那么和谐美好。他摆脱了人间世俗的种种羁绊烦扰,在精神上真正达到了与自然“和一”的境界。
4.高昂的头颅。 公元405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冬天,彭泽县令陶渊明的上司来视察,别人劝陶渊明穿着整齐,态度谦恭地去参见这位官员。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渊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长叹一声说:“我宁肯饿死,也不能因为五斗米的官饷,向这样的小人折腰。”他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了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县令职位,从此再也没有踏入官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5。享受亲情。背负了太多岁月的阴影,真的让陶渊明好累。他选择了离开,酣眠的午夜,他一个人,随着孤零零的帆影,踏上了回乡的小船。全新的生活随着初升的太阳,就要开始了,他与朋友、家人一同早出晚归享受着田园之乐,他与他们一起品尝着粗茶淡饭,享受着那一分简单无忧的友情以及难得的亲情。尽管有时有劳累、彷徨、块垒和长啸,但亲情为他疗伤,给他希冀和抚慰,给他激励和温暖……
6.让心灵远行。怎样在喧嚣的尘世让心中积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块垒消散?怎样在繁杂的市声中让浮躁的心灵宁静?陶渊明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让思想在南野田园中自由飘荡,在水面轻轻摇荡;与寂寞高洁的菊松倾心交谈,倾听鸟的对唱,虫的独吟;让知识的甘泉涌过荒漠,在胸中流出一片绿洲。那时,我们也像陶渊明那样实实在在是一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小鸟!
7.寂寞与诗意。陶渊明是寂寞的,这寂 ( http: / / www.21cnjy.com )寞就在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言语,真行为。要做到这一个真字,还真需要一番勇气和智慧。在矢志不移和随波逐流之间,在现实利益和神圣价值发生冲突时,选择的天平最终将偏向哪一端?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问题。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现代人,要守住内心的寂寞,别让心灵蒙尘,因为寂寞是一种美丽,寂寞使人诗意地安居!
8.张扬个性。陶渊明个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张扬的旗帜在飘扬。他是菊,有孤芳自赏的高傲品质和傲然脱俗的高尚人格。他更是松,是孤独的、寂寞的、挺拔的、傲岸的。人生最可贵的是固守,而固守的是松的贫瘠、菊的凄美,如果没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述而》)挺立一生的主体人格,又如何能“卓然见高枝”呢?陶潜的选择恰好代表了人们对精神自由的终极追求:个性的张扬和人性的解放。
9.角色与本色。自然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社会中常常扮演着不同角色。有时,“心为形役”,成了自己、他人和外物的奴隶,不再是自己了。但是,人们的内心又时时刻刻渴望着能摆脱俗世的羁绊,能自由轻松地生活。所以,要像陶潜那要敢于放弃角色,回归本色,按照自己内心真实去生活。这是一种智慧和勇气。www.
【预】人教必修5第4课《归去来兮辞》教学资料
一、认识作者
姓名 陶渊明 号 五柳先生
朝代 晋 籍贯 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
生平简介 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的陶侃,据说就是他的曾 ( http: / / www.21cnjy.com )祖,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渊明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境逐渐衰落,但还是给他留下了不少田园产业。他在青年时代怀有建功立业的壮志,曾经几次出仕,先后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官职。由于他不愿受官场的拘束,就在四十一岁那年弃官归田,在农村中过躬耕隐居生活。
主要作品 《饮酒》《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
作品风格 陶渊明是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他在归隐以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农村生活有所体验,写出了不少描述美好的田园风光和抒发自己恬静闲适心情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反映了他厌弃官场生活的思想感情。另外,也写了一些抒发政治理想和关心政局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说明他对政治始终没有忘怀。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内容真切,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自然而形象鲜明,对后代诗人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有《陶渊明集》。
二、文本知识
1.辞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一般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背景资料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三、字词归纳
1、字音辨认
眷然( ) 西畴( ) 衡宇( )
载欣载奔( ) 盈樽( ) 壶觞( )
酌酒( ) 矫首( ) 翳翳( )
盘桓( ) 幽壑( ) 崎岖()
2、通假字
①乃瞻衡宇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景翳翳以将入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今异义
(1)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
今义: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它的成员。
(2)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
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3)将有事于西畴
古义:
今义:泛指有事情。
(4)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
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5)于时风波未静
古义:
今义: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4、一词多义

(2)为
(3)就
(4)犹
(5)引
(6)策
(7)行
(8)乘
5、词类活用
(1)悦亲戚之情话:
(2)园日涉以成趣:
(3)时矫首而遐观:
(4)乐琴书以消忧:
(5)或棹孤舟:
(6)携幼入室:
6、特殊句式
①遂见用于小邑_____________
②既自以心为形役___________
③复驾言兮焉求_________________
④胡为乎遑遑欲何之______________
⑤乐夫天命复奚疑_______________
⑥农人告余以春及______________
⑦僮仆欢迎,稚子候门__________
四、内容探究
1.本文在序和第一段中都对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作了交代,其归隐的原因是什么?
2.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是什么?
3.如何理解“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有人认为,“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全篇进行探讨。
参考答案:
三、字词归纳
1、字音辨认
juàn、chóu、hénɡ yǔ、zài、zūn、shānɡ、zhuó、jiǎo、yì、huán、hè、qí qū
2、通假字
①衡,通“横”,横木 ②景,通“影”,日光
3、古今异义
⑴父母以及其他有血缘关系的人。⑵知心话。⑶有农事。⑷深远曲折的样子。⑸指战乱。
4、 一词多义
⑴连词,同“而”,表承接 连词,同“而”,连接状语 介词,把 介词,因为 介词,相当于“拿”
⑵动词,担任、动词,当做、动词,制造、酿造
⑶动词,接近、动词,完成、达到
⑷副词,还、仍然 副词,如同 副词,尚且
⑸动词,端起 动词,疏导、引来 动词,引用 动词,拉弓 动词,引用、援引
动词,吸引
⑹动词,拄着 名词,马鞭子 名词,计策、策略
⑺副词,将要 动词,行走 动词,离去 名词,行为
⑻动词,顺随 动词,乘车、坐上战车 shènɡ,量词,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
介词,趁、就着
5、词类活用
⑴使动用法,使……愉快⑵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用法,使……安乐⑶意动用法,以……为乐⑷意动用法,以……为悦 ⑸名词作状语,在园中、每天⑹名词作状语,常常⑺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⑻名词用作动词,用桨划⑼形容词用作名词,儿童、小孩
6、特殊句式
被动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四、内容探究
1.明确:作者在序文中提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辞官原因有三点: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也就是说自己本性自然,不会扭曲自我,不会强迫自己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②“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忍饥受冻固然严重,但是违背自我性情会身心交病,那比饥冻更难以忍受。③“程氏妹丧于武昌”,需要去奔丧。其中第一条是根本的,官场实在有违自我性情与志趣,所以才最终弃官归隐。
2.明确:作者在序文中提到的辞官原因有三点:
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也就是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本性自然,不会扭曲自我,不会强迫自己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②“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忍饥受冻固然严重,但是违背自我性情会身心交病,那比饥冻更难以忍受。③“程氏妹丧于武昌”,需要去奔丧。其中第一条是根本的,官场实在有违自我性情与志趣,所以才最终弃官归隐。
3.明确:这几句是自慰之词。“悟已往之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谏”,过去的已成为事实,不可改变了,后悔之意溢于言表。“知来者之可追”,未来的事还可以有所补救,让自己有了一点安慰,用今“是”而昨“非”直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生活。
4.明确:作者以“聊乘化以归尽,乐 ( http: / / www.21cnjy.com )夫天命复奚疑”之句收束全文,乐天安命,随着生命的自然变化一直到死,这是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这样的思想是有些消极,在历史上也曾引起很多落魄文人的共鸣,但我们不能将这种评价简单化、绝对化,而是要进行深入的理解。联系陶渊明的经历和志向,就可以理解这种态度。“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他本不愿出仕,也不适合为官,他不肯降志辱心与士族阶层同流合污,无法将自己融入污浊黑暗的官场生活中去,弃职归田便成为他必然的选择,投身自然才可享受种种人生乐趣,才能寄托心灵,这也正是他执著追求自己理想的一个表现。“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直率地表达出来,不加任何矫饰,是作者历经人生曲折之后真实而复杂的感慨,饱含着作者从官场退出后的沉痛反思和过来人的切身感悟及深刻体验。高二语文导学案——“极其工 极其变”的南宋词
命制人: 时间:2015年3月5日
【学习目标】1.了解南宋诗人独特的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情怀,知人论世,感受南宋词“极其工 极其变”的创作风格。2.通过对诗词的意象、情语的揣摩和对其中手法的赏析,感知南宋词的艺术特点,能够独立理解诗词思想内容。3.综合运用诗词赏析技巧,探究诗词内在的精神内核和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积累写作素材。【知识链接】★词的常识:又名诗余、长短句。分上、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片。词牌一般与词的内容无关,规定词的格律、字数、句数。个别词作特殊。比如姜夔的《扬州慢》。词的鉴赏要点和诗基本一致,只是要特别留意宋代词人的创作心境和上下片的转折过渡句。★本色当行第一人——李清照,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号易安居士,中国最富盛名的婉约派女词人。“南渡”是其一生创作的分水岭。南渡前,她生活安逸,与赵明诚琴瑟相合,创作多是抒写少女幽情和思妇之情,写绮丽的悠闲生活;南渡后,国破家亡、命途多舛,词作多是悲叹身世、怀念中原故土,词风典雅,语言清丽,多用白描,独创“神愁形瘦”的“易安体”。★天日昭昭风波恶——岳飞,字鹏举,南宋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四大名将之一,军事家,爱国诗人,民族英雄。19岁从军,身经百战,被秦桧陷害,以“莫须有”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谥号武穆,后改谥忠武,追封为鄂王。其词作代表了南宋爱国诗人的创作内涵:驱除外侮、收复故土的爱国决心,直捣黄龙、气吞山河的豪情壮志,也有憾逢知音、壮志难酬的忧愤惆怅。但其一身磊落之气还是为宋代文人的忧患意识中注入了一股阳刚之气和英雄主义。★亘古男儿一放翁——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也是传世诗作最多的诗人。少年时历经中原离乱、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父辈抗金报国的慷慨激愤对他影响很大;青年时期经历爱情悲剧、政治打击,却更加专注、奋发;他历经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经历张浚、韩侂胄北伐,屡遭打击却屡次奋起。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可以说是诗人一生的精神写照。其诗以爱国抗金为主旋律,兼以慷慨激愤与壮志难酬,夹以凄伤婉约的人生感悟。★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南宋著名格律派词人,与辛弃疾分鼎词坛,是苏轼后难得的艺术全才,虽终生布衣,却名震当世。一生漂泊,浪迹江湖,游山玩水,却独爱合肥。政治不得志,却爱结交文人志士。晚景凄凉,却独创众多词牌。中原离乱、民间疾苦、生活窘迫,因而凄凉的心情贯穿其词作,以空灵含蓄著称。【文本研读】(一)易安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1、从词作看,试判断这两首词是作者什么时期的词作?说说你的依据。(1)《如梦令》应是南渡前的词作,是她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青年时期,极可能是初嫁之时之作。依据就是最后一句,“知否”的连问式的反诘,这样的争胜语气,只有青年人才会有。还有“浓睡不消残酒”,南渡后的李清照,少“浓睡”,更不会“消”残酒。(2)《醉花阴》也应是南渡前的作品,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且应该是丈夫远行时的闺怨思妇的怨情之作。依据是:“瑞脑销金兽、玉枕纱橱”,这种用具只有南渡前的殷实生活才能匹配;把酒赏菊、暗香,也说明此时的生活较安逸,才有如此闲情;最后一句虽有其南渡后晚年常见的“西风、黄花”意象,但一句“销魂”足证南渡前的背景,因为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可见重阳佳节所思之人只是离别,而非永别。2、质疑探究:《如梦令》首句就自相矛盾,既然“浓睡不消残酒”,又怎么能知道“昨夜雨疏风骤”?(1)此处不能仅仅以生活常理来揣度,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进行艺术加工的。古人写惜花伤春诗词,多用“风雨”,最脍炙人口的就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白居易《惜牡丹二首》诗:“明朝风起花应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冯延巳《长相思》词:“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周邦彦《少年游》词:“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花在风雨中零落,来表达惜花伤春,“风雨”只是意象。(2)这句词的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古人在这个意思上多有表达,杜甫《三绝句》诗:“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韦庄《又玄集》卷下录鲍征君(文姬)《惜花吟》诗:“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日看花花欲落。不如尽此花下饮,莫待春风总吹却。”《漱玉词》中曾多处写到饮酒,可见易安居士是善饮的。善饮尚且酒醉而致浓睡,一夜浓睡之后酒力还未全消,这就不是一般的过量了。我们只要思索一下词人为什么要写“浓睡不消残酒”这句词,得到的回答只能是“惜花”。就这句词的立意而言,与上引杜甫和鲍文姬的诗句都是同一机杼,并无二致。但易安的高处正在于不落窠臼,独辟蹊径。一旦领悟了潜藏在“浓睡不消残酒”背后的这层“惜花”之意,那么对以下数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一个“试”字真切地道出了女主人公的惜花之意,昨夜风雨,今晨定已落红满径,所以不忍自己去看,却试问。3、《如梦令》中的“卷帘人”历来说法不一,请从下面的选项中选出你认同的观点,并说说理由。A.贴身丫鬟 B.新婚丈夫 C.闺中密友 D.其他 【解析提示】A.贴身丫鬟:最常规的理解。一夜浓睡、残酒未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消,服侍身边的卷帘人,作为丫鬟应该是最符合常理的。而且“知否知否”一语中,有明显的更正之意,小姐教导丫鬟,说说心里话,比较符合此情此景。“却”字体现卷帘人对女主人公的心事毫无觉察,符合侍女身份。(但若从诗词创作的常规来看,尤其是词人心境上看,这是最不合常规的理解。首先,从“绿肥红瘦”这一独创性的天下奇语来看,以李清照的才情,在一个丫鬟面前显示才情、表达惜花之情,恐怕会有点索然无味;其次,“绿肥红瘦”,表达的不仅仅是惜花伤春之意,还有一种春天悄然消逝、盛夏即将到来的感悟,此处更多的是感悟,而非伤感。因此,在丫鬟面前伤春能引起共鸣,感悟似大可不必。)B.新婚丈夫:比较唯美有情趣的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1)春雨后的清晨,空气格外的新鲜、怡人。红花绿叶,都象是刚刚出浴而来的,娴静纯洁、清丽可爱。一间新婚夫妇的卧室内,丈夫见天已大亮,便轻轻地起了身。紧接着,妻子也微微地睁开了眼,但她却懒懒地含着笑,仍旧躺着,并没有一丝儿想起床的意思。记得昨天夜里,小雨稀稀疏疏地下个不停,风儿也刮得很紧。但是,她因为与丈夫在一起喝了好多的酒,却仍然睡得很沉、很香。瞧,这会儿她的酒意还没全消呢。看着丈夫已开了窗户,此时正在卷帘子,她轻轻地笑问道:“卷帘子的冤家,看看院里的海棠花怎样了。”丈夫知道她又要开始淘气了,但一时并未理会,只是漫不经心地答道:“还不是老样子。”“喂!喂!”,她叫回了丈夫的脸,然后俏皮地、一字一板地对他说:“知道吗 应是绿———肥———红———瘦!”……可见,这首词的主题并非“惜花”,而是通过“斗胜”的描写,反映一对青年夫妇的甜蜜生活。它和笑语“纱橱枕簟凉”以及簪花“叫郎比并看”等一样,都属于清照初结婚时对自己幸福美满生活的写照。(2)李清照在其《金石录后序》中,有这么一段关于他们夫妻生活情趣的精彩描写:“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清照是一个很喜欢争强斗胜的才女。“绿肥红瘦”一句,正符合她青年时代的这一性格。既然是“斗胜”,那双方在才华上肯定是旗鼓相当,不斗则难分伯仲。若双方在才华上差别甚大、且很明显,则无需去“斗”了。因此,作为一代才女的李清照,在丫鬟面前说出“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可能性是很小的。相反,若说它是新婚燕尔时,夫妻间的“斗胜”之词,倒是很贴切的。C.闺中密友:比较符合宋代风格的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1)宋代提到“卷帘”,一般不指丫鬟,多指那些多愁善感的大家闺秀,或者男子所钟情的意中人。宋李石有词云:今年花发时,燕子双双语。谁与卷珠帘,人在花间住。辛弃疾有词云:今年燕子来,谁听呢喃语。不见卷帘人,一阵黄昏雨。朱淑真有词云:卷帘待明月,拂槛对西风。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孙道绚有词云:“陌人游人归也未,恹恹,满院梨花不卷帘”。(2)而且提到丫鬟、侍女,宋代一般都会直接说明,如“梦回酒醒嚼盂冰,侍女贪眠唤不应”。“侍儿全不知人意,犹把梅花插一枝”。(朱淑真)“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姜夔)“家僮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苏轼)(3)从“斗胜”角度看,闺中密友才能有实力、值得去斗,这种“词语”之斗才有意义和品位。4、“绿肥红瘦”历来为人称道,被称为“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下奇语”,“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说说《如梦令》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可多选)。 B C D (移就)A.拟人 B.借代 C.设问 D.反复 E.隐喻 F.夸张 G.对偶(1)借代。“绿肥红瘦”中的“绿”和“红”是叶和花的颜色,用以代指海棠的花和叶,十分贴切。(2)设问。“知否”问得寻常,答以“绿肥红瘦”,妙语天成,奇妙无比。(3)反复。“知否,知否”。5、《醉花阴》中,李清照主要表现的是自己无人相伴的寂寞无聊之感。试从意象(景物)、情语(行动心理)的角度,说说她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1)意象(景物):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西风、黄花(2)情语(行动心理):独坐、孤眠、自斟、凉透(薄雾浓云、天气不佳,重阳之时只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孤坐家中寂寞难捱;独坐屋中,看香烟袅袅,可见诗人的寂寞无聊、心事重重;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凉透”的不仅是时令下的玉枕纱橱,更是心中的思念凄伤;饮酒赏菊,触景伤情,菊花再美,暗香盈袖,也无法与远在异地的心上人共享,这种思念如何排遣?)6、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知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正是本词的最后三句。请你从意象(意境)和语言任选一个角度,说说这三句“佳”在何处?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卷”说明风大,但菊之“瘦”并不是风吹出来的,而是源自离别思夫之“愁”。(二)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1、这首《满江红》历来被看做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是岳飞精神的代表作,也成为历代爱国志士的战歌,其中蕴含的报国壮志、慷慨豪气和必胜信心一直是中华民族抵抗外侮的精神武器。反复诵读,从中任选一句你有感触/欣赏的词句,说说你的理解。◆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充满了对功名的淡泊;◆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饱含着对理想的急切。◆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和对困难的无畏。2、上片中的“怒发冲冠”、“凭栏”、“仰天长啸”等词句都是带有中国文人古典情怀的特定概念,通读全词,说说这些概念有何涵义?◆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凭栏:依靠高楼的栏杆。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栏的人一般都是有心事,有的沉思,有的是盼望远方的人归来,所以在诗歌中常会用来表示忧愁,思念,独自沉思等意。常表示思念故国、故乡、亲人。李煜《浪淘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仰天长啸:抬头朝天大声呼叫。形容情绪高昂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意气风发的样子,形容一发不可收拾。也指为排遣郁闷而仰头呼叫的情态。古人常以此抒发悲愤之情或以此述志。曹植《美女篇》:顾盼遗光采,长啸气若兰。3、词义辨析:(1)“怒发冲冠”中的“怒”,课本解释是“愤怒”,而有的地方理解成为“奋起”。通读全词,说说你的看法。(2)“臣子恨,何时灭”中的“恨”,历来有两种理解:一是仇恨,一是遗憾。结合诗词内容和背景知识,说说你的理解。4、席慕容说:每当她读《满江红》的时候,一听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全身会战粟。她曾多次要求台湾教育部门把《满江红》从中学课本里剔除,剥夺岳飞民族英雄的称号。说说你对此的看法。◆这是一种艺术手法,岳飞只是以此表达对敌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蔑视和无畏,未必真的是吃人肉喝人血。席慕容仅从字面理解,从狭隘的民族情绪出发,忽略当时当地的诗人情怀和诗词的象征性,实在没必要。◆这既是写实,也是一种艺术手法。既写出战争的血腥、复国的艰辛,也表现出诗人的决心、斗志和勇气。◆此句是有出处的。东汉明帝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匈奴打破西域车师国,汉西域都护陈睦战死,校尉关宠、耿恭被分别包围(关宠派人突围求救,后全军饿死城中)。耿恭以三百人力抗匈奴三万铁骑,被围疏勒城9个月,矢尽粮绝,城中断水,士卒用布榨出马粪中的水解渴;城中断粮,皮铠甲、弓弦都被煮来吃了。后耿恭诈称投降,骗匈奴使者入城,然后亲手击杀,然后就在城上,对着匈奴的大军,将尸体的肉割来烤着吃!与其说是饥饿时骗个事物进来,倒不如说是横下心来坚贞不屈。后来在汉将范羌的接应下,活着回到中原的只有13人。岳飞引用这个典故,不外是表现对前朝英雄的景仰、也以坚贞不屈的精神自勉。做有气节的英雄不容易,很少有好结局。真的很少!虽如此,从古到今的许多人,还是宁愿做不得好死的志士、不愿做苟且偷生的叛徒。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象俗话说的,“志士轻生”?不能这样简单地说。志士也是人,其实不但不轻生,还可以说是贪生——啃草根、吃老鼠,都是为了活下去。生活在和平、繁荣时代的人们,没多少人尝过饥寒交迫的滋味了;但是人心苦不足,斗胆笑前人! 5、思考探究:本词是岳飞取得第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次北伐的胜利,收复襄阳。在鄂州(武昌),这一日雨歇云散,江山明丽,岳飞凭栏远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词。但据说当时的宋高宗看了这首词后,不仅没有喜色,反而大加警惕,急招岳飞班师回朝,致使大好良机白白失去。岳飞悲愤之下,又写了另一首《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到底宋高宗从《满江红》中看到了什么令他如此不安呢?请你细读全词,谈谈你的看法。(三)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陆游在这首咏物诗中借“梅”这一传统意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传达出了一个怀才不遇的士大夫的寂寞,以及他面对这种寂寞的情怀。汪国真曾说:寂寞若不是由于内向,便往往是由于卓绝。太美丽的人感情容易寂寞,太优秀的人心灵容易寂寞,其中的道理显而易见,因为他们都难以找到合适的伙伴。太阳是寂寞的,月亮是寂寞的,星星却难以计数。细读全词,说说陆游借“梅”的遭遇写出了哪些寂寞?他又是如何面对这种寂寞的?(1)驿外断桥、开无主:无人赏识、怀才不遇(2)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环境恶劣、孑然一身(3)群芳妒:宵小诋毁(4)零落成泥碾作尘:命运悲惨、命途多舛(5)寂寞开、无意、一任、香如故:淡泊名利、洒脱豁达、坚贞自守、不畏诋毁、步履维艰却矢志报国2、比较下面的几首咏梅诗词,说说它们与本词有何异同?你更喜欢哪首?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梅花·陈亮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咏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渔家傲·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装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鬲溪梅令·姜夔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四)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阅读词前的小序,说说这篇序言交代了哪些和词有关的内容?答:作词的时间、缘由、所见的景象及他人评价,交代写作背景,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2、通读全词,说说词人看到了哪些景象,又想到了哪些景象?本词是如何运用这些景物来表现“黍离之悲”的?(1)竹西佳处、春风十里、二十四桥、冷月、桥边红药(2)荠麦青青、废池乔木、黄昏清角吹寒、空城、杜郎重到虚惊(3)实写眼前扬州荠麦青青、废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乔木、空城,虚写往日竹西佳处、春风十里,对比衬托,渲染战争的破坏和如今的荒凉凄清;实写二十四桥、冷月无声、桥边红药,虚写杜牧重回扬州的情景,痛心昔盛今衰,表达黍离之悲。二十桥仍在,玉人却已不在;冷月、红药依旧,却再也无人欣赏,昔日繁华已不再;以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想象、拟人,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表达对战争的痛恨。作者还在声、色上作了一些表现。3、梳理文中用典处。【巩固练习】仿照划线语句,另选两个事例,将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太美丽的人感情容易寂寞,太优秀的人心灵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容易寂寞。陆游要面对“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寂寞,鲁迅会面对“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寂寞, ▲ , ▲ 。他们,在怀才不遇中寂寞,在壮志难酬中辗转,在痛失爱人时孤独,在国破家亡时感怀,在遭遇苦难时彷徨,在人生失意时迷茫,在江湖漂泊中幻想,在岁月蹉跎中感喟。但他们都在寂寞中坚守梦想,在寂寞中不离不弃,在寂寞中不断奋斗、追求,不虚度光阴,虽未必像林书豪那样迅速成功,但总是走在通向成功的路上。颜回要面对“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寂寞,屈原要面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寂寞,屈原要面对“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的寂寞,司马迁要面对“鄙陋没世,文采不表于后”的寂寞,司马迁要面对“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的寂寞,阮籍要面对“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的寂寞,李白要面对“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寂寞,李白要面对“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寂寞,杜甫要面对“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的寂寞,柳宗元要面对“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寂寞,张继要面对“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寂寞,苏轼要面对“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寂寞,范仲淹要面对“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寂寞,柳永要面对“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寂寞,岳飞要面对“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寂寞,辛弃疾要面对“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的寂寞,李清照要面对“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的寂寞,陆游要面对“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寂寞,陆游要面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的寂寞,他们,在怀才不遇中寂寞,在壮志难酬中辗转,在痛失爱人时孤独,在国破家亡时感怀,在遭遇苦难时彷徨,在人生失意时迷茫,在江湖漂泊中幻想,在岁月蹉跎中感喟。 【概念解读】◆“极其工”是指南宋词人对词的内在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律能继续深入探讨,在词体、音律、声韵等方面达到了更高水平。在这方面成就卓著的首推姜夔,他与北宋周邦彦并称“周姜”。他精于音律,能自制曲牌,他留下的词谱成为流传至今唯一完整的宋代词乐文献。◆“极其变”则指宋词内容、风格的多样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南宋时期150年间,内忧外患不断。关系国家兴亡的政治社会影响反映于词中特别显著,其前期多表现为激于爱国热情的壮怀高唱;其末期则变为忧国伤时的哀感低吟。多变的时局,动荡的岁月虽然是一种不幸,但也不断丰富了南宋词人创作的内容,引发了他们对时势身世的深切思考,抒写出了自己的心声。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杜甫《三绝句》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李清照《减字木兰花》今年花发时,燕子双双语。谁与卷珠帘,人在花间住。——宋·李石今年燕子来,谁听呢喃语。不见卷帘人,一阵黄昏雨。——宋·辛弃疾陌人游人归也未,恹恹,满院梨花不卷帘。——宋·孙道绚梦回酒醒嚼盂冰,侍女贪眠唤不应。——宋·朱淑真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宋·姜夔懒起唐·韩偓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小重山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精忠报国陈涛狼烟起 江山北望 龙起卷 马长嘶 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 纵横间 谁能相抗 恨欲狂 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 更无语 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 人北望 人北望 草青黄 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书愤(其一)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临安春雨初霁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孤独而寂寞的人,只是觉得时光冷清,却不会虚度时光,而寂寞无聊的人才觉得日子无滋无味,于是便虚掷光阴。——汪国真www.
【练】人教必修5第4课《归去来兮辞》教学资料
课内巩固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轻飏(yáng) 壶觞(shāng) 出岫(yòu) 景翳翳(yì)
B.曷不(hé) 耘耔(zǐ) 登东皋(gāo) 棹孤舟(zhào)
C.熹微(xī) 流憩(qì) 遐观(xiá) 眄庭柯(gài)
D.西畴(chóu) 盘桓(huán) 遑遑(huáng) 载欣载奔(zǎi) 
2.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①归去来兮!(来,助词,无义) ②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无义)
B.①载欣载奔(载,义同“载歌载舞”的“载”) ②引壶觞以自酌(觞,酒杯)
C.①或植杖而耘耔(耔,培苗) ②景翳翳以将入(景,风景,景物)
D.①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手杖;流憩,游息) ②审容膝之易安(审,觉察,自知)
3.下列对各组句子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问征夫以前路 ②将有事于西畴
——“以”、“于”都是介宾,与后面的名词构成介宾短语后置。
B.①悟已往之不谏 ②恨晨光之熹微
——两个“之”字都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①云无心以出岫 ②登东皋以舒啸
——两个“以”都是连词,表承接关系。
D.①既窈窕以寻壑 ②亦崎岖而经丘
——“窈窕”“崎岖”都是形容词用如名词,分别指“幽深的河岸”“崎岖的山路”;前面省略了“循”“沿”等动词。
4.解释下面五句中疑问代词的词义
①田园将芜胡不归 胡 :
②奚惆怅而独悲 奚 :
③复驾言兮焉求 焉 :
④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 :
⑤胡为乎遑欲何之 何:
5.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五柳先生”称之。
B.陶渊明的作品《桃花源记(并序 ( http: / / www.21cnjy.com ))》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的社会图景,反应了古代农民的愿望与要求,是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精神结合的典范之作。
C.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色彩,很像诗,但是压韵和句式比较自由。
D.毛泽东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里的“陶令”就是陶渊明,因为他做过八十余天的彭泽县令,故以陶令相称。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10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6.本文大体按“议论→描绘→生发”三大部分展开。描绘部分又可细分为哪几个小层次?(4分)

7.分析“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一联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8.分析第二节景物描写的象征意义。


9.第三段中,作者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10.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课外提升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陶渊明传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寻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
义熙末,征著作佐郎,不就。江州刺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寻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
时周续之入庐山,事释惠远,彭城刘遗民,亦遁迹 ( http: / / www.21cnjy.com )匡山,渊明又不应征命,谓之浔阳三隐。后刺史檀韶,苦请续之出州,与学士祖企、谢景夷三人,共在城北讲礼,加以雠校。所住公廨,近於马队。是故渊明示其诗云: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选自萧统《昭明太子集》,有删节)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 弦歌:弹琴唱歌
B.执事者闻之 执事:办事的人
C.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 畜:保存
D.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 同志:相同志趣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辄抚弄以寄其意
B.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 此乃隐士也
C.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 为天下笑
D.谓之浔阳三隐 吾欲之南海何如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陶潜“真率自然”个性的一组是( )
①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②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③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
④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
⑤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⑥与学士祖企、谢景夷三人,共在城北讲礼,加以雠校
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②③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曾经著作《五柳先生传》自娱自乐,当时的人称这本书为实录。
B.陶渊明本来就不喜欢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督邮,当下属请示陶渊明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时,他叹气说:“我不能为五斗米的俸禄低头哈腰,恭恭敬敬去侍奉那卑污的小人!”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
C.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送给酒店,以便一来就能喝酒。陶渊明嗜酒如此,亦是他任真自得个性的鲜明反映。
D.当时周续之(官职名)来到庐山,跟随慧远法师学佛,彭城人刘遗民也隐居在匡山,因此,周续之、慧远法师、刘遗民三人号称“浔阳三隐”。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潜尝往庐山,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

(2)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3)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

高考链接
(2014·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欧阳行周文集序
(唐)李贻孙
欧阳君生于闽之里,幼为儿孩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不与众童亲狎,行止多自处。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每见河滨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独娱之,常执卷一编,忘归于其间。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窅不能释,不自知所由,盖其性所多也。未甚识文字,随人而问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自得,长吟高啸,不知其所止也。父母不识其志,每尝谓里人曰:“此男子未知其指何如,要恐不为汨没之饥氓也。未知其为吉凶邪?”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皆贺之曰: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自此遂日日知书,伏圣人之教,慕恺悌之化,达君臣父子之节,忠孝之际,惟恐不及。操笔属词,其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言者,君道之容易,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建中、贞元时,文词崛兴,遂大振耀,瓯闽之乡,不知有他人也。
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後生,推拔于寒素中,惟恐不及。至之日,比君为芝英,每有一作,屡加赏进。游娱燕飨,必召同席。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常与君同道而相上下者,有韩侍郎愈、李校书观。洎君并数百岁杰出,人到于今伏之。君之文新无所袭,才未尝困。精于理,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一命而卒,天其绝邪!
君于贻孙言故旧之分,于外氏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家。故其属文之内多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有《与郑居方书》,皆可征于集。故予冲幼之岁,即拜君于外家之门。大和中,予为福建团练副使日,其子价自南安抵福州,进君之旧文共十编,首尾凡若干首,泣拜请序。已诺其命矣,而词竟未就。价微有文,又早死。大中六年,予又为观察使,令访其裔,因获其孙曰澥。不可使欧阳氏之文遂绝其所传也,为题其序,亦以卒后嗣之愿云。
【注】①窅(yǎo):怅惘。②汩没:沦落③欧:通“瓯”。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盖其性所多也 多:超过
B.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 振发:显扬
C.宜其司当代文柄 司:职掌
D.皆可征于集 征:验证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随人而问章句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B.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C.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亦以卒后嗣之愿云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本文叙述欧阳行周的成长历程,评定其文章特点,最后交代为文集作序的缘由,有接作序为其立传之意,读此可知欧阳行周为人为文之一斑。
B. 欧阳行周年少时酷爱山水与读书,尽管乡人都不喜欢他,父母也为他的将来忧心忡忡,但他天资聪颖,文笔超群,终于成为福建最著名的文士。
C.欧阳行周写文章语词清秀,思维敏捷,能言人所未言,说理精辟,立论周密详尽,擅长抒情,叙事委婉曲折,是韩愈、李观等人的同道。
D.作者痛惜欧阳行周英年早逝,未能充分施展才干,又叹其身后萧条寥落,将敬仰、追念古人的深情寓于叙事、议论之中,颇能感人。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君 加 以 谦 德 动 不 逾 ( http: / / www.21cnjy.com ) 节 常 公 之 知 日 又 加 深 矣 君 之 声 渐 腾 於 江 淮 且 达 于 京 师 矣 时 人 谓 常 公 能 识 真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3分)
(2)又性颇嗜诱进後生,推拔於寒素中,惟恐不及。(4分)
参考答案
1、B.A出岫(xiù);C眄庭柯(miǎn);D载欣载奔(zài)
2、C.景,太阳。
3、C.前一“以”表修饰关系。
4、① 胡:为什么;② 奚:为什么 ③ 焉:什么 ④曷:何不 ⑤ 胡:哪里
5、A.世称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
6、路上→居室→庭院→郊野
7、“问征夫以前路”是暗自计算行程,“恨晨光之熹微”嫌天亮太迟,这两句写出了急盼归家的心情。
8、松菊犹存,既是庭院实景的描写,又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征意义。松菊象征高洁的品格,松菊犹存喻坚韧芬芳的节操仍在。“出岫之云”“倦飞之鸟”,象征自己无心做官本,表现了自己对官场确的厌倦。写抚“孤松”其实也是在言志,言孤傲坚贞之志。
9、(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话;(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10、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
11.B(执事:当政者)
12.A.(以,都是表目的的连词,用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B项前一个“乃”是连词“于是”,后一个“乃”是动词“是”;C项前一个“为”是动词“做”,后一个“为”是介词“被”;D项前一个“之”是代词“他们”,后一个“之”是动词“到,去”。)
13.D(④句仅是陶的生活经历之一,⑥句非陶渊明所为。)
14.D(“浔阳三隐”是指周续之、刘遗民、陶渊明三人,因为当时陶渊明也没接受朝廷征聘。)
15.(1)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酒席,在半路田地间邀请他。
(2)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
(3)郡将(官职名)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酿的酒糟熟了,陶渊明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
【参考译文】
陶渊明字元亮;有人说陶潜字渊明,浔阳柴 ( http: / / www.21cnjy.com )桑(今江苏九江境内)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晋朝的大司马(官职名)。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曾经著作《五柳先生传》自娱自乐,当时的人称这本书为实录。
孝敬老人,家里很穷,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 ( http: / / www.21cnjy.com )官职名),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州郡召他担任主簿,没有接受。亲自耕种自给自足,得了疾病。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官职名)。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打算弹琴唱歌过隐居的生活,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县令。官府的公田都让人种高粱,妻子、儿子坚持要求种粮食,于是下令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五十亩种粮米。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官职名)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不能为五斗米的俸禄低头哈腰,恭恭敬敬去侍奉那卑污的小人!”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赋。
义熙末年,朝廷征聘他为著作郎(官职名),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受。江州刺史王弘打算和他结交,却请不来他。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酒席,在半路田地间邀请他。陶渊明脚上有病,让一个门生和两个儿子交替抬着篮舆,到了以后,欣然和庞通之一同饮酒。不一会王弘到了,(看到陶潜坐在篮舆上)也不生气。起初颜延之(人名)担任刘柳后军功曹(官职名),在浔阳和陶渊明有交情,后来到始安郡做官,经过时,常常到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送给酒店,以便一来就能喝酒。曾经在九月九日,在房子边上菊花丛中闲坐好长一会儿,忽然赶上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都弹拨一番寄托新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郡将(官职名)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酿的酒糟熟了,陶渊明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
当时周续之(官职名)来到庐山,跟随慧 ( http: / / www.21cnjy.com )远法师学佛,彭城人刘遗民也隐居在匡山,陶渊明又不接受朝廷征聘,他们号称“浔阳三隐”。后来刺史檀韶苦苦请求周续之出山,和学者祖企、谢景夷三人,一起在城北讲授《礼记》,给他们“雠校”的官衔。他们住的公寓,就好像是马队。所以陶渊明写诗给他们说:“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马队非讲肄,校书亦已勤。”
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 ( http: / / www.21cnjy.com )渊明志趣相同。自认为曾祖父是晋朝的宰相,耻于自己作为后代居在人下。从宋高祖(南北朝时期的宋,宋高祖刘裕)的基业渐渐兴盛,再不愿意做官。元嘉(南北朝宋文帝年号)四年将要接受朝廷征聘,恰好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世号叫做靖节先生。
16.A “多”是称赞之意。
17.C A.连词,承接\连词,表转折;B.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无意义;C.都是介词,对于;D.介词,在\连词,因为。
18.B “乡人都不喜欢他”理解错误,乡人都赞美他,“皆贺之”。
19.【答案示例】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20.(1)这是你们家的宝贝啊,为什么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此担心呢?(2)(他)生性很喜欢引导后辈进取,在家境贫寒、门第低微的人中推举选拔(人才),生怕做不到。
【参考译文】
欧阳先生出生在福建的乡下,还是孩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的时候,就不跟一般的小孩一起玩,经常独自行动。10来岁时,对村里没什么喜好;每当看到河边山脚有美景之处,内心里感到很高兴,常常拿着一本书,在那些地方流连忘返。等到天清月明,有时很晚了还留在那里,不能放下,不知道自己到了那里,可能是他的性情喜欢赞美美好的事物吧。还没认识几个字,跟着别人词句,假如有一句话符合他的心意,整天高兴,一直边走边吟诵,不知道会走到那里。父母并不了解他的志向。常对人说,这孩子不懂事,将来恐怕要沦落为饿肚子的。不知道到底是吉还是凶?村里见过世面的人,都祝贺他:这是你家的你们家的宝贝啊,为什么要如此担心呢?从此之后,每天只是读书,叹服圣人的教诲,仰慕孝悌感化,追求礼节和忠孝,只怕自己比不上。提笔写文章,语言秀丽,思维活跃,都是别人不曾写过的,认为为君之道很简单,从此在乡间闻名。建中、贞元期间,人的文章很出名,整个福建没有人能超越他。
当时,原来的承相常衮来做福建的观察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有文章闻名远近,又生性喜欢提拔后生,在出生寒门的年轻人中选拔,怕找不到。欧阳君到的这一天,他把欧阳君比作芝英,欧阳君每写一篇文章,都会得到赞赏奖掖。一有宴请,一定会叫上他。欧阳君谦虚,行动不逾越礼节,常公了解他,一天天加深。欧阳君的名声在江淮间越来越大,甚至都城都知道他。当时人们都说常公能识英才。不久陆相贽考取贡举,搜罗天下的好文章,选拔人才的风气前所未有,所以欧阳君也名列其中。跟欧阳君经常在一起的,有韩愈,李观等。等到欧阳君和数百杰出人物死后,人们到现在还佩服他们。欧阳君的文章清新自然,没有套用现成的,才华不曾困泛。他精通理,所以说话详细严谨;抒情真切,叙述详备:应该是当代文章的典范。他死之后,没有人能继承。
欧阳君跟我有故交的情分,还是远亲。所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编文集中的文章大多是我伯舅写的,如《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如《与郑居方书》,都可以放在文集中。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在外家之门认识了他。大和年间,我做福建团练副使时,他的儿子从南安到福州,给我欧阳君很多文章和诗作,请求我写序言。我答应了他,可是迟迟没写成。欧阳价没有文章留下,又死得早。大中六年,我又做观察使,让手下去找他的后代,于是找到他的孙子澥。不能让他的文章就此失传。我为文集写下这篇序,也完成他子孙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