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三:实地采访
【学习内容】
教材:新闻采访
丛书:《新闻采访方案设计》《采访提纲的设计》《戚发轫院士专访:从“神舟”到“天宫”(节选)》
【学习目标】
1.小组能够根据目的、对象,收集人物信息,合理提出采访问题,提炼撰写访谈提纲的逻辑过程。
2.能够反思采访问题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小组成员完成本小组的方案和提纲。
3.能够掌握采访的技巧,整理、分析采访素材,完善材料以备写作使用。
【课型及课时】
活动探究课 2课时(建议)
【学习过程】
活动一:阅读丛书第136页补白《新闻采访小技巧》,结合范例逆推采访过程,获得采访的经验
借助网络,阅读《专访戚发轫院士:聊聊中国航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文,完成以下讨论。
1.提出问题:实施采访前,访谈者可能收集被采访者的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背景(主持东方红一号、二号、三号和“神舟”号飞船的研制工作)等。
2.还原采访:记录提问,结合人物回答总结访谈涉及了哪些方面。
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航天精神;航天人才;未来空间技术事业的发展。
访谈记录(节选)
记者:未来,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事业将朝着哪些重点方向或领域发展?
戚发轫: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航天大国,正向着航天强国迈进,这需要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三个领域全面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在上述三个领域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充分、不平衡的地方。比如,在以运载火箭、卫星、飞船、空间站为代表的空间技术方面,我们取得了很大进步,有些领域甚至是世界领先水平,但在以深空探测为重要内容的空间科学领域,我们仍存在短板——现在的太空博弈,已经跨过近地轨道和月球,直接向整个太阳系发展,欧洲虽然没有发展载人航天和登月工程,但通过跨国航天合作已经在深空探测领域积累了先发优势,关于这一点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再如,中国目前在轨运行卫星的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位,但在应用方面尚未开展充分探索,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产业效益。空间应用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这件事不能只靠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还需要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访谈的焦点:_________
访谈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的焦点: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访谈目的:让公众了解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重点和方向
3.逆向推导:总结问题记录,提炼撰写访谈提纲的逻辑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聚焦中国航天的过去,访谈是什么力量让一代代航天人不畏艰辛、勇毅前行;聚焦中国航天的现在,访谈航天精神在航天征程中的引领作用;聚焦中国航天的未来,访谈遨游星际的逐梦之旅,新一代航天人如何创造更多奇迹。
4.布置任务:依据撰写采访提纲的思路,2~3人为一小组体验采访过程,反思所提问题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小组成员根据情况调整本小组的方案和提纲。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采访对象
采访目的
采访方式
采访用具
采访问题
学生访谈提纲示例:
学生根据新闻报刊的标准,将本次400米田径赛作为新闻特写的采编对象,将初中组
冠军作为焦点访谈对象,制定了采访提纲。
学生在模拟采访过程的时候发现,第一个问题“你夺冠后,心情如何”较为笼统,不够聚焦,因此将问题修改如下: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2023年9月27日某市某中学初二(1)班教室
采访对象 400米初中组冠军张茗同学
采访目的 了解备赛过程和获奖感受
采访方式 深度访谈,照片拍摄
采访用具 摄像机、话筒、手机、纸、笔、录音笔
采访问题 1.请问你获得冠军最大的动力是什么?
2.夺冠后,你最想感谢谁?
3.备战时是不是很辛苦,你觉得值得吗?
资料卡
采访的技巧:一是营造采访氛围,增强自身的随机应变能力,尊重采访对象,平视采访对象;二是采访对象不配合时,不问尴尬问题,用行话提问,提问戳中对方的兴趣点;三是获取采访对象信任,真诚热情,客观公正;四是提问方式包括正问、侧问、反问、设问、追问、故问、借问、激问,提问要具体,把大问题分成多个小问题,提问语简明扼要、易听易懂,多用短句;五是话题深入,抓住细节,巧妙切入,抓住要点,层层追问,迂回提问,侧面探入。
活动二:整理、分析采访素材
1.阅读丛书第137页《戚发轫院士专访:从“神舟”到“天宫”(节选)》,仿照完成采访资料的整理。
【采访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访背景】
见丛书第137页。
【人物】
见丛书第137页。
【对话】
①在主持人提问“无人航天和载人航天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时,戚发轫回答的主要内容有三点:载人航天必须把安全和质量放第一位;为了确保人的安全,必须制定出一切可靠性措施;载人和不载人航天最主要的不同就是确保人的安全。
②在主持人提问“中国载人航天为何选择飞船的技术路线,而不是类似美国的航天飞机?”时,戚发轫回答的主要内容有三点:中国不具备搞航天飞机的条件,不符合当时的财力和人才所具备的经验;航天飞机所用经费高、安全性差,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建造飞船已经有了一些技术储备,突破了一些技术关键,飞船方案更适合中国。
2.梳理探究采访资料。
采访时的资料大多比较零散,比较粗糙,必须通过整理才能理清各种素材之间的关系,搞清楚材料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对写作才会有所帮助。
首先,需要核实内容的准确性。请依据以下核查表,小组内部核查,完善资料。
核查内容 核查结果(是/否)
被采访者提到的有关的人名、故事、背景资料等,进一步核实,确保其准确性。
被采访者前后的表述,如果有出现矛盾的地方,进一步核实清楚。
被采访者提到的相关资料,进一步检查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采访过程中出现的素材交叉、资料前后重复等,进一步整理和核实,确保资料的全面、准确和完整。
如八(3)班选择“体育精神”主题的组员在运动会结束后,搜集的素材内容有:女子50米、100米、800米冠军的采访文字实录,男子100米、800米冠军的采访文字实录,未取得奖项的运动员采访文字实录,志愿者的采访文字实录,体育教师采访文字实录,裁判教师采访文字实录,观赛学生采访文字实录,40张运动会照片(比赛过程、人物特写等多种照片)。
学生需要核实内容的准确性。请同学们对照表格,核查素材,确保资料的全面、准确和完整。
其次,学生需要整理素材。
(1)请本组成员依据所给的思维导图示例,整理每位被采访者的发言内容,将每位同学采访中对“体育精神”的理解提炼出关键词,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以上图某位同学的作品为例,该同学提炼出的关键词出现次数较多的共同特征为“乐观”“坚持”“方法”,因此本组成员可以将这三个关键词作为新闻写作的主要内容,将同一个特征的素材进行归纳、综合,提炼出观点,同时突出特点。
(2)在整理素材时可能会出现如对“体育精神”的理解相同,但阐述内容不同的情况。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将素材进行比较,找到它们的差异,选择、归纳其中一个描述与主题相关的典型特征。教师可以提供如何整合素材的学习支架。
小贴士
如何整合新闻素材:首先,选用典型材料。不要贪多,要选精品素材,对于不合适的素材,断舍离,果断挥刀。其次,有时同一素材可以印证几个主题,这时候既要考虑素材体现哪一个主题最有说服力,也要考虑文章整体结构均衡,要避免某一个主题过长或过短的情况出现。最后,选取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独特的视角,选取新颖的材料,捕捉材料中的“闪光点”,“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请同学们比较这两份采访实录,同样是表达对“坚持”的理解,说一说你会选用哪一个素材,并说明理由。
记者:通过运动会,请问你如何理解“体育精神”?
学生A:我认为“体育精神”就是坚持不懈。就是指在比赛的过程中定下目标,去追逐,去奔跑,去落实,去坚持,而且要坚持到最后,不放弃不松懈,这样才能取得自己想要的成绩。
学生B:我认为“体育精神”就是坚持到底。这种坚持是指哪怕你觉得自己赢不了,仍然不放弃。在这次比赛过程中,其实我是险胜的,800米跑到一半的时候,我的腿突然像抽筋一样,一直拖着我的速度。这个时候我特别担心会发生意外,因为我的腿之前因为打篮球受过伤。我头上开始冒汗,心里很紧张,我觉得可能要输了。这个时候我想到我一直崇拜的运动员梅西,想到他为克服自身条件劣势所做的各种努力,他的形象一直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激励着我。当我跑过学生观看台的时候,看到同班同学为我加油助威,我咬紧牙关坚持,最后才取得了好成绩。
比较两个素材中的回答我们会发现,学生A对“体育精神”的理解比较宽泛,可以选择删除或者综合到其他的写作中;学生B的理解更加细致,阐述了自己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坚持完成比赛并在他人鼓励下取得胜利的真实经历,这样的素材更能够激励读者,使新闻增色。
布置作业
1.必做:围绕主题,按照提供的学习指导,整理、分析本组的素材,制成素材库。
2.选做:上网查阅更多关于如何整理碎片化素材的信息,总结其方法。(共15张PPT)
学习任务三:实地采访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活动探究课
教材: 新闻采访
丛书:《新闻采访方案设计》《采访提纲的设计》《戚发轫院士专访:从“神州”到“天宫”(节选)》
学习内容:
1.小组能够根据目的、对象,收集人物信息,合理提出采访问题,提炼撰写访谈提纲的逻辑过程。
2.能够反思采访问题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小组成员完成本小组的方案和提纲。
3.能够掌握采访的技巧,整理、分析采访素材,完善材料以备写作使用。
学习目标:
活动一: 阅读丛书P136《新闻采访小技巧》,结合范例逆推采访过程,获得采访的经验。
借助网络,阅读《专访戚发轫院士:聊聊中国航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文,完成以下讨论。
(1)提出问题:实施采访前,访谈者可能收集了人物的哪些信息?
(2)还原采访:记录提问,结合人物回答总结访谈涉及了哪些方面?访谈的焦点和目的是什么?
参考示例:
(1)示例:了解背景(主持东方红一号二号三号和“神龙号”飞船的研制工作)等。
(2)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航天精神;航天人才;未来空间技术事业的发展。
访谈的焦点: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访谈的目的:让观众了解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重点和方向。
(3)逆向推导:总结问题记录,提炼撰写访谈提纲的逻辑过程。
参考示例:聚焦中国航天的过去,访谈是什么力量让一代代航天人不畏艰辛、勇毅前行;聚焦中国航天的现在,访谈航天精神在航天征程中的引领作用;聚焦中国航天的未来,访谈遨游星际的逐梦之旅,新一代航天人如何创造更多奇迹。
(4)布置任务:依据撰写采访提纲的思路,2~3人一小组体验采访过程,反思提问的问题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小组成员根据情况调整本小组的方案和提纲。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采访对象
采访目的
采访方式
采访用具
采访问题
资料卡:
拓展采访的技巧:一是营造采访氛围,拉拉家常,尊重采访对象,平视采访对象;二是采访对象不配合时,建立朋友关系,不问尴尬问题,用行话提问,提问戳中对方兴趣点;三是获取采访对象信任,真诚热情,客观公正;四是提问方式包括正问、侧问、反问、设问、追问、故问、借问、激问,提问要具体,把大问题分成多个小问题,提问语简明扼要、易听易懂,多用短句;五是话题深入,抓住细节,巧妙切入,抓住要点,层层追问,迂回提问,侧面探入。
采访提纲(初稿) 时间、地点
采访对象
采访目的
采访方式
采访用具
采访问题
参考示例:
2023年9月27日 某市某中学初二(1)班教室
400米初中组冠军张茗同学
了解备赛过程和获奖感受
深度访谈,照片拍摄
摄像机、话筒、手机、纸、笔、录音笔
1.请问你获得冠军最大的动力是什么?
2.夺冠后,你最想感谢谁?
3.备战时是不是很辛苦,你觉的值得吗?
活动二: 整理、分析采访素材。
(1)阅读丛书P137《戚发轫院士专访:从“神舟”到“天宫”专访(节选)》,仿照完成采访资料的整理。
【采访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访背景】见丛书P137
【人 物】见丛书P137
【对 话】
①在主持人提问“无人航天和载人航天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时,戚发轫回答的主要内容有三点:载人航天必须把安全和质量放第一位;为了确保人的安全,必须制定出一切可靠性措施;载人和不载人航天最主要的不同就是确保人的安全。
参考示例:
②在主持人提问“中国载人航天为何选择飞船的技术路线,而不是类似美国的航天飞机?”时,戚发轫回答的主要内容有三点:中国不具备搞航天飞机的条件,不符合当时的财力和人才所具备的经验;航天飞机所用经费高、安全性差,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建造飞船已经有了一些技术储备,突破了一些技术关键,飞船方案更适合中国。
采访时的资料大多比较零散,比较粗糙,必须通过整理才能理清各种素材之间的关系,搞清楚材料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对写作才会有所帮助。
首先,需要核实内容的准确性。请依据以下核查表,小组内部核查,完善资料。
(2)梳理探究采访资料。
核查内容 核查结果(是/否)
被采访者提到的有关的人名、故事、背景资料等,进一步核实,确保其准确性。
被采访者前后的表述,如果有出现矛盾的地 方,进一步核实清楚。
被采访者提到的相关资料,进一步检查了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采访过程中出现的素材交叉、资料前后重复等,进一步整理和核实,确保资料的全面、准确和完整。
……
小贴士
如何整合新闻素材:
选用典型材料。不要贪多,要选精品素材,对于不合适的素材,断舍离,果断挥刀。
有时,同一素材可以印证几个主题,这时候既要考虑素材体现哪一个主题最有说服力。也要考虑文章整体结构均衡,要避免某一个主题过长或过短的情况出现。
选取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独特的视角,选取新颖的材料,捕捉材料中的“闪光点”,“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
参考示例:
如八(3)班选择“体育精神”主题的组员在运动会结束后,共搜集素材内容有:女子50米、100米、800米冠军的采访文字实录、男子100米、800米冠军的采访文字实录、未取得奖项的运动员采访文字实录、志愿者的采访文字实录、体育教师采访文字实录、裁判教师采访文字实录、观赛学生采访文字实录、40张运动会图片(比赛过程、人物特写等多种照片)。
首先,需要核实内容的准确性。对照表格,核查素材,确保资料的全面、准确和完整。
其次,需要整理素材。(1)本组成员依据所给的思维导图示例,整理每位被采访者的发言内容,将每位同学采访中对“体育精神”的理解提炼出关键词,找出他们的共同特征。以下图某位同学的作品为例,该同学提炼出的关键词出现次数较多的共同特征为“乐观”“坚持”“方法”,因此本组成员可以将这三个关键词作为新闻写作的主要内容,将同一个特征的素材进行归纳、综合,提炼出观点,同时突出特点。
(2)在整理素材时可能会出现如对“体育精神”的理解相同,但是阐述的内容不同这样的情况。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将素材进行比较,找到它们的差异,选择、归纳其中一个描述与主题相关的典型特征。
小贴士
如何整合新闻素材:
选用典型材料。不要贪多,要选精品素材,对于不合适的素材,断舍离,果断挥刀。
有时,同一素材可以印证几个主题,这时候既要考虑素材体现哪一个主题最有说服力。也要考虑文章整体结构均衡,要避免某一个主题过长或过短的情况出现。
选取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独特的视角,选取新颖的材料,捕捉材料中的“闪光点”,“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
记者问:通过运动会,请问你如何理解“体育精神”?
学生A:我认为“体育精神”就是坚持不懈。就是指在比赛的过程中定下目标,去追逐,去奔跑,去落实,去坚持,而且要坚持到最后,不放弃不松懈,这样才能取得自己想要的成绩。
学生B: 我认为“体育精神”就是坚持到底。这种坚持是指哪怕你觉得自己赢不了,仍然不放弃。在这次比赛过程中,其实我是险胜的,800米跑到一半的时候,我的腿突然像抽筋一样,一直在拖着我的速度,这个时候我特别担心会发生意外,因为我的腿之前因为打篮球受过伤。我头上开始冒汗,心里很紧张,我觉得我可能要输了。这个时候我想到我一直崇拜的运动员梅西,想到他为克服自身条件劣势所做的各种努力,他的形象一直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激励着我。当我跑过学生观看台的时候,看到同班同学为我加油助威,我咬紧牙关坚持,最后才取得了好成绩。
参考示例:
比较两个素材回答我们会发现,学生A对“体育精神”的理解比较宽泛,可以选择删除或者综合到其她他的写作中;学生B的理解更加细致,阐述了自己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坚持完成比赛并在他人鼓励下胜利的真实经历,这样的素材更能够激励读者,使新闻增色。
请同学们比较这两份采访实录,同样是表达对“坚持”的理解,说一说你会选用哪一个素材,并说明理由。
布置作业:
1.必做:围绕主题,按照提供的学习指导,整理、分析本组的素材,制成素材库。
2.选做:上网查阅更多关于如何整理碎片化素材的信息,总结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