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学习准备:
1.读准字音,准确诵读:
歇(xiē) 颓(tuí) 沉鳞(lín) 能与其奇者(yù)
2.作者链接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山中宰相”的来历: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像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程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3.背景链接
谢中书即谢征,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一、重点词语
1.古今异义
(1)晓雾将歇
古义: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
(2)夕日欲颓
古义: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
2.其他重点词语
(1)四时俱备 四时:_________________
(2)沉鳞竞跃 沉鳞:_________________
(3)实是欲界之仙都 欲界:________
仙都:__________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_________________
3.虚词意义及用法
(1)之:山川之美 ______________
(2)以:自康乐以来 _________________
(3)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_______________
二、重点句子翻译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章中心
本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之情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感。
四、文意理解与探究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乱鸣”在整个描写场景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是怎样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链接材料
冷泉亭山树为盖①,岩石为屏,云从栋②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
(选自白居易《冷泉亭记》,有删改)
【注】 ①盖:伞。②栋:指亭梁。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卧而狎之者: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作者和链接材料的作者有怎样相似的生活态度?请结合内容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承天寺夜游
学习准备: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的生字词。
解衣(jiě) 遂至(suì) 未寝(qǐn) 荇(xìng)
2.作者链接
苏轼(1037-1101),北宋(朝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3.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苏轼被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苏轼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苏轼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一、重点词语
1.古今异义
(1)念无与为乐者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古义: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
闲人:古义: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2.其他重点词语
(1)怀民亦未寝 寝:_________________
(2)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____________
中庭:_________________
(3)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_________________
3.虚词意义及用法
(1)于: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
(2)盖:盖竹柏影也 ________
二、特殊句式
1.念无与为乐者。( )
2.相与步于中庭。( )
三、重点句子翻译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章中心
本文对月夜景色做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表达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五、文意理解与探究
1.细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意,请简要分析作者夜游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古诗词中的月亮?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答谢中书书
一、1.(1)消散 (2)坠落
2.(1)四季 (2)水中潜游的鱼
(3)文中指人间 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4)参与。文中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3.(1)结构助词,的 (2)和时间名词连用,表时间
(3)代词,……的人
二、1.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三、沉醉山水的愉悦 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
四、1.晨雾将要消散,猿、鸟的鸣叫声此起彼伏。“乱鸣”渲染了欢欣热闹的气氛,给整个场景增添了勃勃的生机。
2.结尾一句,含有三层言外之意: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其二,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其三,“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3.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写“晨昏”,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
五、1.亲昵,亲近
2.你看到的听到的邪恶门道,你想着的要说的肮脏念头,不待那清泉洗涤,一见冷泉就能除去尘垢。
3.在美丽的山水中陶冶情操,保持高洁的品性,洁身自好。
记承天寺夜游
一、1.(1)考虑,想到 (2)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2.(1)睡觉 (2)共同,一起 院子里 (3)形容水的澄澈
3.(1)介词,在 (2)大概是
二、1.省略句(省略主语“吾”)
2.省略句(省略主语“吾与怀民”);倒装句(状语“于中庭”后置)
三、1.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2.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四、深厚友谊 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 旷达乐观
五、1.作者的心境是复杂而微妙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又颇有自许的意味,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
2.作者虽遭贬谪,内心悲凉,但面对如此月色,醉在其中,乐从心生。更有友人相伴,在漫步的悠闲中,孤寂之情顿消,喜从心来。如此“闲人”,尚能乐以忘忧,以豁达乐观的心胸来欣赏月下美景,更能突出其情趣的高雅。
3.【交流点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句中无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写皎洁的月光。作者用“积水空明”四字,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
用“藻、荇交横”四字,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积水空明”描写月光本身,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
“藻、荇交横”是以竹柏倒影来烘托月光,给人以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这个意境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品质。
4.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
5.【交流】(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6).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8).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