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列夫·托尔斯泰》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列夫·托尔斯泰》课件(3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3 09:39:5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0张PPT)
导入新课
他在民众心中是一座丰碑,但在统治者眼中却是一颗定时炸弹,是一把锋利的匕首。
列宁曾评价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他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列宁
他是十九世纪俄国的巨人。——鲁迅
——他是谁?
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
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
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他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深刻反映他的思想,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奋斗与彷徨中寻求新生活。
托尔斯泰名言
了解一切,就会原谅一切。
——《战争与和平》
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安娜·卡列尼娜》
人并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安娜·卡列尼娜》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擅长写小说和人物传记。他为著名文学和历史人物所作的评论和传记,使他享有很高的声誉。
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最初的经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传记《三大师》等。
作者简介
人物传记,即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的一种文学体裁。
人物传记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的特点。
文体常识
1928年茨威格在列夫·托尔斯泰100周年诞辰之际访问俄国。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领会到托尔斯泰的伟大。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三作家》,其一即为《列夫·托尔斯泰》。
写作背景
1.学习运用比喻、夸张修辞和铺陈、白描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重点)。
2.学习细节描写和先抑后扬的写法(难点)。
3.学习托尔斯泰热爱人民、执着、博爱的精神品质。
学习目标
qlh283628
1.给红色字注音
胡髭( ) 鬈发( ) 长髯( )
两颊( ) 黝黑( ) 锃亮( )
酒肆( ) 纳垢( ) 可憎( )
正襟危坐( ) 颔首低眉( )
粲然笑意( ) 直戳要害( )
字词清单
zī quán rán
jiá yǒu zèng
sì gòu zēng
jīn hàn
càn chuō
qlh283628
2.根据拼音写汉字
粗cāo( ) 崎qū( ) 平yōng( )
粗bǐ( ) 这fù( ) zhì留( ) 愚dùn( ) 禁gù( ) 蒙mèi( )
器yǔ( ) 轩áng( ) 胆qiè( )
jí将( ) 诚huáng诚恐( )
gān gà( ) 甲zhòu( )
广mào( )无yín( )
糙 岖 庸
鄙 副 滞
钝 锢 昧
宇 昂 怯
即 惶
尴尬 胄
袤 垠
外貌特征
用上学期学过的略读方法再次阅读课文(包括旁批及“阅读提示”),在横线上填写体现其特征的词语(尽量用原文词语)。
脸膛——黝黑
皮肤——
鬈发——
眉毛——
狮子鼻——塌塌
招风耳——很难看
嘴唇——
粗糙
灰白
杂乱
厚厚
乱蓬蓬
总印象是平庸,粗鄙
眼光:
犀利(敏锐)
眼睛
蕴含丰富情感
先抑后扬
知识卡片
先抑后扬,也叫欲扬先抑,是一种为肯定某人、事、景、物,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构思方法。通俗地讲,就是先写坏的,后写好的,前后形成鲜明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长相 仰慕者:
平庸
大失所望


“天才灵魂”的深邃伟大
作者:
仰慕
比喻和夸张
1.默读课文,根据要求填写下表,体会作者大量运用比喻手法的妙处。
能表现人物形象粗鄙的本体和喻体 能表现人物形象伟大的
本体和喻体
脸膛——树皮
目光——钢刀
作者这样运用比喻手法的妙处
鬈发——泡沫
额头——木柴
皮肤——村舍外墙
目光——手术刀、X射线
目光——闪光的珠宝
目光——匕首
形成强烈对比,真实细致地刻画了托尔斯泰外貌的粗鄙平庸,而眼睛有磁性、有魔力,洞察世事,突出他思想的深邃、人格的伟大
2.学习课本第42页关于“夸张”的知识,再参照示例,从课文中摘录两个运用夸张手法的句子,并选择其中一句进行赏析。
示例:要是你看到一张他赶着马车外出的照片,还有个白胡子随从与他并排坐着,你也许要动脑筋想上好一阵,才能判断手握缰绳的是马车夫,坐在一旁的是伯爵。
赏析:
运用夸张手法,写托尔斯泰虽身为伯爵却与马车夫难以区别,突出了他长相普通、平庸的特点。
摘录: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
赏析:
运用比喻、夸张手法,表现了托尔斯泰目光的犀利,能穿透人的灵魂,与其外表的平庸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崇敬之情。
眼睛犀利,
蕴含丰富情感
外貌平庸,粗鄙丑陋
反衬
先抑后扬


崇敬赞美
板书设计
比喻、夸张的效果
比喻效果:
形象鲜明,特征突出,印象深刻。
夸张效果:
特征突出,印象深刻。
课堂小结
铺陈和白描
1.结合知识卡片,从课文中摘录两处运用铺陈手法的句子,并仿照示例,用波浪线画出句中有关的词语,再读一读,体会其表达效果。
知识卡片
铺陈是一种写作手法,也称铺叙、陈述,即对某一事物详细地、反复地描写叙述。它的好处是能淋漓尽致地描绘事物,丰富细腻地表达感情,为文章蓄势。
示例: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摘录:
赏析:
乱蓬蓬的头发,怎么也遮不住两只难看的招风耳。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展现了托尔斯泰的外貌平庸甚至粗鄙。
摘录: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
2.许多作家在描写人物时会运用白描手法。参照示例,在横线上补充一个运用白描手法的句子,然后比较铺陈和白描手法的特点,探究作者为什么要花费大量的笔墨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
补充:
探究结果: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白描手法文字简练朴素,不过多渲染;铺陈手法详细反复地描写事物,情感表达丰富细腻。作者前半部分极力表现其外表平庸,是为了与后文表现托尔斯泰灵魂的伟大形成强烈对比,给读者以情感的冲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细看眼睛
1.精读课文中描写列夫·托尔斯泰眼睛的语句。参照示例,摘录两处描写或评论托尔斯泰眼睛的语句,并选择一句进行品析。
示例: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品析:
运用夸张,生动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眼睛里蕴藏着丰富的情感以及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摘录: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品析:
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深刻准确的。
摘录: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品析:
运用比喻和夸张,生动形象地写出作为思想家、艺术家的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的过程,他敏锐地洞察所处时代的社会丑恶与黑暗,所以以笔为武器来揭露和批判现实。
2.像列夫·托尔斯泰这样的人,不幸福的原因有哪些?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并结合课文及下面的材料简要说明理由。
我选 。
A、C、D 课文和材料分别说到他“目光犀利”“不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洞察一切”,说明他能看透事物的本质,会看到一般人看不见的东西,但他凭一己之力难以改变他看不惯的一切,这必然会带来痛苦。材料中说“托尔斯泰对自己灵魂的观察与审判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敏锐地审视自己的不足,也是痛苦的根源之一;他“没有一天不在用道德的鞭子抽打自己的灵魂”,充满了对自我的过激指责与失之公允的评判,说明他对自己过于苛求,因对自己感到不满而痛苦。
外貌特征
(平庸甚至粗鄙)
多毛、须发浓密
面部:平庸粗鄙
表情:忧郁消沉
长相:普通
眼睛
犀利、敏锐、深刻
蕴含丰富感情
威力巨大:批判现实
列夫·托尔斯泰
崇敬赞美
铺陈
板书设计
让人失望
(抑)
不同寻常(扬)
外表平庸,灵魂伟大,思想直指人心
坟墓素朴,精神高贵,人格流芳百世
本文作者运用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极力铺陈,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外貌平庸甚至粗鄙,又揭示了他深邃的精神世界,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
主旨小结
qlh283628
篇目 选材角度 表现手法 突出主题
《藤野先生》
《回忆我的母亲》
《列夫·托尔斯泰》
典型事例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单元小结
正面刻画
先抑后扬、对比、侧面烘托
生活琐事
外貌特征
对老师的怀念
对母亲的怀念
展示人物深邃的内心世界
1.刻画人物肖像的方法
抓住人物外貌典型特征,多层次、
多角度描写
方法一
方法二
侧面烘托写周围人的想象、感受
方法三
先抑后扬,
多种修辞手法
延伸拓展
2.模仿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描写贝多芬的外貌。
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
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
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
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
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
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
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
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
比的生的意志。
3.模仿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描写鲁迅的眼睛。
先生的眼睛,是深邃的,如一潭深水,深不见
底。从他的眼睛里,你能看见
他人所难有的苦痛。为何苦
痛呢,因为他爱着自己的同胞,
要找到治国救民的药。曾经
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情,
在这双眼里可以找到一点影
子。然而这如烈火的豪情化
为深水之后,却显得忧伤而苦痛。却不失力量,因为黑暗,必将是光明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