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八下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同步练习(能力提升)(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 八下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同步练习(能力提升)(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2-23 14:1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密封容器中储存有一定量的氧气。当活塞慢慢下压后,下列关于容器内分子模型的建构合理的是(  )
A. B.
C. D.
2.下列属于符号的是(  )
A. B.C+O2CO2
C. D.
3.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属于模型的是(  )
A.奥斯特实验 B.注意行人
C.表示壤土类土壤的组成 D.探究土壤中有水吗
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大,原子小
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5.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大圓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6.小明在家里做了一个小实验。他把一只装满氧气的矿泉水瓶盖紧盖子放人冰箱里一段时间后,瓶子变瘪。下列对这个现象解释的模型正确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关于某物质的三态变化模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再变成气态的过程中,分子间的空隙在不断地变大
B.物质的三态变化过程中出现的三种分子,分别是固态分子、液态分子、气态分子
C.物质的三态变化过程中,分子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但分子本身并没有变成其他分子
D.物质在三态变化过程中,分子间的空隙大小分别是气态大于液态,液态大于固态
8.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在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时往往引入模型。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型,有关该模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
C. 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
D. 和 化学性质相似
9.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家创造性地引入了一系列科学概念,譬如:
①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光线”; ②在研究物质结构时引入了“原子”; ③在研究物质导电性时引入了“绝缘体”;④在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 ⑤在研究人类听觉范围时引入了“超声”。其中属于科学模型而实际并不存在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⑤
10.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助于了解物质组成及变化的本质。如图所示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D.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11.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据图得出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这一变化是化学变化
B.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
C.汞是由汞分子构成的
D.这一变化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二、填空题
12.已知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模型来表示这一反应过程:☆☆+☆☆+◆◆ → ☆◆☆+☆◆☆。请你指出该同学用来表示氢分子的符号是   ;用来表示水分子的符号是   。
13.请你认真观察、分析对比下面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水分解是   变化,水汽化是   变化。
(2)从微观角度分析,上述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
(3)由此分析,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是   。
14.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物质,但我们却无法看到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因而人们就用二氧化碳的分子模型来表示二氧化碳的结构。如图是二氧化碳的分子模型,其中○-●-○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而“●”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
(1)根据图中的结构模型,能看出二氧化碳气体其实是由许许多多个   构成的,而每个二氧化碳分子又是由   构成的。
(2)如果用大写字母“C”表示碳原子,用“O”表示氧原子,原子的个数表示在字母的右下角,则表示二氧化碳的符号为   。
(3)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也可以压缩成液态的二氧化碳。液态的二氧化碳和气态的二氧化碳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它们的不同在于分子之间的空隙不同,气态二氧化碳分子间的空隙比液态二氧化碳分子间的空隙大。根据以上信息,参照如图的模型,在下列方框中画出液态二氧化碳的模型。
15.下列两幅图表示的是液态水和气态水的状态模型, 表示水分子。
(1)图中表示气态水的是   。
(2)液态水温度降低时变成   态的冰,温度升高时变成   态的水蒸气。
(3)水在状态变化中,   (填“有”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请你概括出物理变化的实质:   。
(4)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水在状态变化中,是   发生了变化。
16.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请回答:
(1)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分子变小了
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2)变化Ⅰ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17.下列是小科在生活中看到的情景,请回答:
(1)如图甲所示的招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2)如图乙所示,把一个喇叭装在硬纸盒里,做成一“舞台”。台上布娃娃在喇叭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   。布娃娃跳离纸盒时忽高忽低,这是因为喇叭音乐中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在变化引起。
(3)如图丙所示是气象站用来测量大气状况   的工具。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根据加压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分子不变,所以气体的体积变小进行解答。
【解答】由题意, 当活塞慢慢下压后 ,分子大小和形状都没有变,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是物理变化。A分子变小,错误;CD分子变为原子错误;只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A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 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而符号是代表事物的标记。
【解答】A. 是电流表的符号,故A符合题意;
B. C+O2 CO2 反应碳和氧气的反应过程,为模型,故B不合题意;
C. 是反应条形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分布规律,为模型,故C不合题意;
D. 反应光合作用的过程,为模型,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解答】A:奥斯特实验 ,属于实验。
B:注意行人 ,属于符号。
C:表示壤土类土壤的组成 ,属于模型。
D:探究土壤中有水吗 ,属于实验。
故选C。
4.【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A、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B、根据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但与别的原子无法比较大小分析;
C、根据原子的定义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实质分析。
【解答】A、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B、对于不同种物质的分子不一定比原子,但对于同一物质来说,其分子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符合题意;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只是重新组合,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根据氧化汞分解反应的微观图示及反应实质分析,结合原子定义及物质的粒子构成种类解答。
【解答】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为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和氧气 ,不符合题意;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不能再分,只能生新组合 ,不符合题意;
C、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分成原子,然后原子发生重新组合 ,不符合题意;
D、不是所有物质都由分子构成,如汞是汞原子构成的,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常常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解答】瓶子里的 氧气 遇到冷空气后收缩了,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大小不变,体积变小了,对瓶子内的大气压力减小了,由于矿泉水瓶子是柔软的塑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就被"压"进去了,变瘪 的。
故选D。
7.【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物质的一般情况下,物质都有三态,如水的三态为冰、水、水蒸气,分别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解答】A: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再变成气态的过程中,分子间的空隙在不断地变大,正确。
B: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出现的是同一种分子,不是三种分子,错误。
C:物质的三态变化过程中,分子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但分子本身并没有变成其他分子,正确。
D:物质在三态变化过程中,分子间的空隙大小分别是气态大于液态,液态大于固态,正确。
故选B。
8.【答案】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分子相同则性质相同分子不同则性质不同分析。
【解答】A、该反应为化学变化,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正确;
B、该反应为化学变化,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正确;
C、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为氧分子,正确;
D、 为CO分子, 为二氧化碳分子,二者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不正确;
故答案为:D。
9.【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根据光线,磁感线是模型进行回答。
【解答】 五个选项中的“原子”、“绝缘体”、“超声”都是真实存在的物质,只有①“光线”和④“磁感线”是利用建模法,物理学家创造性地引入的一系列科学概念 。
故答案为:B
10.【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根据不同种物质的构成情况分析,由图示中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的微观情况进行判断。
【解答】A、从图中可以获取构成物质的粒子间有间隔的信息,不符合题意;
B、图中只能获取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的情况,而无法得到原子的内部构成信息,符合题意;
C、由图示可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不符合题意;
D、由图示可知,受热时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定义分析;
B、根据氧化汞构成粒子分析;
C、根据金属都由原子直接构成分析;
D、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分析。
【解答】A、该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 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 ,不符合题意;
C、 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 ,符合题意;
D、 这一变化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答案】☆☆;☆◆☆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 ☆☆表示氢分子,◆◆表示氧分子,☆◆☆ 表示水分子;
【解答】 用来表示氢分子的符号是☆☆ ; 用来表示水分子的符号☆◆☆
故答案为:☆☆、☆◆☆
13.【答案】(1)化学;物理
(2)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二者的微观区别是分子是否发生改变及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分析。
【解答】(1)水分解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汽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从微观角度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
(3)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故答案为:(1)化学;物理;(2)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3)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14.【答案】(1)二氧化碳分子;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
(2)CO2
(3)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结构模型及简写符号。结合本节所学相关知识,分析题意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1)由如图所示的二氧化碳分子结构模型,我们可以知道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是由许许多多个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2)如果用“C”表示碳原子,用“O”表示氧原子,且原子的个数表示在字母的右下角,二氧化碳的符号可以表示为CO2。
(3)根据以上信息,参照如图的模型,液态二氧化碳的模型为:
15.【答案】(1)乙
(2)固;气
(3)没有;没有新物质生成,分子没发生变化,只是分子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
(4)水分子之间的空隙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1)根据水分子的间隔的大小分析水的状态;
(2)根据水在不同温度下状态不同进行分析;
(3)根据分子变化的特征分析回答。
【解答】(1)由液态水与气态水的状态模型可知,甲图示分子的间隔较小,是液态的水,乙图示分子的间隔较大,是气态的水;
(2)液态水温度降低时变成固态的冰,温度升高时变成气态的水蒸气。
(3)水在状态变化中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物理变化的实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分子没发生变化,只是分子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
(4)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水在状态变化中,是水分子之间的空隙。
16.【答案】(1)C
(2)化学变化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1)根据变化Ⅱ中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的变化;
(2)据变化Ⅰ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
【解答】(1)由变化Ⅱ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的间隔变小了,分子的数目、体积、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故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故选C。
(2)变化Ⅰ有新的物质产生,故变化Ⅰ属于化学变化。
17.【答案】(1)禁止鸣笛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响度
(3)雨量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模型与符号;降水
【解析】【分析】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介质传播形成的运动。
【解答】(1)甲图的指示牌的意思禁止鸣笛;
(2) 把一个喇叭装在硬纸盒里,做成一“舞台”。台上布娃娃在喇叭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布娃娃跳离纸盒时忽高忽低,这是因为喇叭音乐中的响度在变化引起的;
(3)由图丙可知,是收集雨水的工具,量筒是测量水的体积,所以丙是气象站用来测量雨量的工具;
故答案为:(1)禁止鸣笛;(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响度;(3)雨量。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51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22.0(43.1%)
主观题(占比) 29.0(56.9%)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11(64.7%)
主观题(占比) 6(35.3%)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填空题 6(35.3%) 29.0(56.9%)
单选题 11(64.7%) 22.0(43.1%)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100.0%)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4.0(7.8%) 13
2 降水 4.0(7.8%) 17
3 声音的特性 4.0(7.8%) 17
4 模型与符号 51.0(100.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5 声音的产生 4.0(7.8%) 17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