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八下2.3原子结构的模型同步练习(基础巩固)(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 八下2.3原子结构的模型同步练习(基础巩固)(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2-23 15:0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原子结构的模型
一、单选题
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是(  )
A. B.
C. D.
2.原子结构模型是经过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的过程。下列有关图①②③④所示的四种原子结构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汤姆生认为图①模型中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面包内,电子像葡萄干镶嵌其中
B.如图②模型波尔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绕核运动
C.卢瑟福在实验基础上提出带负电的电子绕带正电且体积很小的原子核运动的图④模型
D.依据提出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①②④③
3. 1854年法国化学家德维尔在实验室中意外地发现一种新元素。已知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中含有40个微粒,其中14个微粒不带电,则该原子的质子数是(  )
A.27 B.26 C.54 D.13
4.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考古学家对有关遗址出土文物的碳-14含量进行测定,推测其年代距今约4700-5300年。碳-14原子与碳-12原子互为同位素的原因是(  )
A.质子数相同 B.电子数相同
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D.核电荷数和电子数均相同
5.碳一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一16和氧一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相同 B.质量相同
C.电子数不相同 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
6.1934年,卢瑟福等科学家通过核反应发现氢的同位素原子——氚,可用“13H”表示(其中“1”表示核电荷数),氚原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的粒子是(  )
A.原子核 B.质子 C.中子 D.核外电子
7.二氧化硫、氧化汞、氧气中都含有(  )
A.氧气 B.氧原子
C.氧分子 D.氧元素
8.动物的肝脏和坚果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和“锌”是指(  )
A.分子 B.元素 C.原子 D.单质
9.日本福岛核泄漏成分中有碘-131和铯-137等。碘与铯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
10.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测,放射出来的粒子可能是 (  )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
11.最接近原子实际结构的模型是 (  )
A.分层模型 B.电子云模型 C.汤姆生模型 D.卢瑟福模型
12.下列粒子:夸克、原子、质子、原子核,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 B.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C.原子、质子、原子核、夸克 D.质子、夸克、原子、原子核
二、填空题
13.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微粒中: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有   。
(2)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   。
(3)质量最小的微粒是   。
(4)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   。
14.2021年江西省自主设计的“人造太阳”首次成功放电。“人造太阳”合理利用了可控核聚变,氘、氟是核聚变的热核材料。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氘 1 1 1
氘 1 2 x
(1)氘和氘属于   (选填“同种”或“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上表中x=    
(2)贮存氘气的钢瓶禁止靠近明火,据此推测氘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15.右表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互为同位素原子的是   。
组别 质子 中子 电子
A 14 14 14
B 17 18 17
C 17 20 17
D 17 18 18
16.有水(H2O)、双氧水(H2O2)、重水(D2O,“D”表示原子核中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氢原子)三种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这三种物质所含的元素共有   种,从化学性质的角度看,   与水的化学性质有较大的差异。
17.如图所示,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原子,“”“”“”表示原子中的不同微粒。
②原子中质子数为   ;①②③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
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中重要的实验——α粒子散射实验。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几乎沿原方向前进,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体积是空心的;
第二,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结构;
第三,极少数α粒子击中金箔后几乎沿原方向返回,说明原子中心的结构体积很小,质量很大。
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论是帮助科学家否定了长期以来的“枣糕状”原子模型,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即:原子中心有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内,带负电的电子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解答】
卢瑟福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不是实心的,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质量很大、体积很小】和核外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A、A是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不符合题意;
B、B是汤姆森的枣糕模型(西瓜模型),不符合题意;
C、C是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符合题意;
D、D是玻尔的分层模型(行星绕太阳模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答案】D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的过程: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模型,卢瑟福的行星模型,波尔的分层模型,现代电子云模型。
【解答】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葡萄干模型,他认为图①模型中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面包内,电子像葡萄干镶嵌其中,A正确;
B.波尔改进了卢瑟福的行星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绕核运动,B正确;
C.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在实验基础上提出带负电的电子绕带正电且体积很小的原子核运动的图④模型,C正确;
D.依据提出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①④②③,D错误;
故答案为:D
3.【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根据原子的结构和组成的知识分析。
【解答】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根据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40,即质子数×2+14=40,那么质子数为13。
故选D。
4.【答案】C
【知识点】同位素
【解析】【分析】根据同位素的定义判断。
【解答】如果两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那么它们就是同位素,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5.【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同位素
【解析】【分析】根据氧-16和氧-18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分析。
【解答】A、氧-16和氧-18质子数都是8,都属于氧元素,质子数相同,符合题意;
B、两种氧原子中子数不同,则质量不同,不符合题意;
C、两种氧原子质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不符合题意;
D、16和18表示相对原子质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答案】B
【知识点】同位素
【解析】【分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原子不带电.
【解答】13H(其中“1”表示核电荷数),由于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因此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由此可知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
故答案为:B。
7.【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的定义分析判断。
【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核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二氧化硫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氧化汞由氧元素和汞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因此它们都含有氧元素。
故选D。
8.【答案】B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的定义判断。
【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则动物肝脏和坚果中的“铁”和“锌”应该为元素,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9.【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的定义分析判断。
【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而质子数=核电荷数,因此相同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元素,具有不同的质子数,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0.【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解答】根据元素的定义可知,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说明质子数发生了改变,即放射出来的粒子可能是质子。
故选C。
11.【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根据原子结构以及人们对原子结构发现的过程来分析。【解答】汤姆生建立的“葡萄干面包模型”正电荷是面包,电子是葡萄干;
卢瑟福建立的“核式模型”是发现原子核,原子大部分体积是空的,电子围绕带正电的原子核随意动转;
波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
现代科学家根据微观世界的波粒二象性规律,提出用量子力学的方法描述核外电子运动,即用电子云模型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
那么最接近原子实际的原子模型是电子云模型;
故选B。
12.【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根据对原子结构和组成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而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而质子由夸克构成,那么按照空间尺度由小到大排列为: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3.【答案】(1)分子、原子
(2)分子、原子、中子
(3)电子
(4)质子与电子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解答】
(1)原子、分子、离子是三种构成物质的微粒。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分子保持其化学性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由原子保持其化学性质;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由离子保持其化学性质;故答案为“分子、原子”。
(2)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在原子中,带负电的电子数和带正电的质子数相等,在原子中,正负电荷相互抵消,故原子呈电中性。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也呈电中性。故答案为“分子、原子、中子”。
(3)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体积很小,但几乎原子的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中,所以在上述粒子中电子是质量最小的微粒。
(4)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而在原子显电中性,所以在同一原子中电子数等于质子数。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由构成该物质的微粒保持,所以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和离子。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正负电荷相互抵消,故原子呈电中性。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也呈电中性。
一个电子的质量约为,一个质子的质量约为,一个中子的质量约为。
14.【答案】(1)同种;1
(2)可燃性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1)元素的本质区别为质子数不同。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2)可燃气体遇到明火会剧烈燃烧,可能会发生爆炸,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氘和氘的质子数相等,都是1,则二者为同种元素的原子。氘的质子数为1,根据“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可知,表格中的x=1。
(2)贮存氘气的钢瓶禁止靠近明火,据此推测氘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可燃性。
15.【答案】BCD;BC
【知识点】同位素;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叫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叫同位素原子。
【解答】根据表格可知,B、C、D三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因此为同种元素;而B、C两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为同位素原子。
16.【答案】2;H2O2
【知识点】同位素
【解析】【分析】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同位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个位置;
【解答】“H”和“D”是同种元素;都属于氢元素,H2O和D2O都表示水,而H2O2是过氧化氢,分子种类不同,化学性质差异性最大。
故答案为:2;H2O2。
17.【答案】1;①②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②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它的质子数为1;
(2)根据图片可知,①原子的质子数为1,②的质子数为1,③的质子数为2,则①②的质子数相同,那么为同种元素。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43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24.0(55.8%)
主观题(占比) 19.0(44.2%)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12(70.6%)
主观题(占比) 5(29.4%)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填空题 5(29.4%) 19.0(44.2%)
单选题 12(70.6%) 24.0(55.8%)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容易 (100.0%)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元素的概念 10.0(23.3%) 7,8,9,15
2 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2.0(4.7%) 2
3 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25.0(58.1%) 1,2,3,5,10,11,12,13,14,17
4 同位素 14.0(32.6%) 4,5,6,15,16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