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八下2.6表示物质的符号同步练习(优生加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 八下2.6表示物质的符号同步练习(优生加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1.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2-23 16:4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6表示物质的符号
一、单选题
1.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②2NH3③SO2④Cu(+2)O⑤Mg2+⑥2OHˉ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2.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排列的一组是()
A.NH3,NO,HNO3 B.N2O5,N2O4,NO2
C.HNO3NO2NH3 D.NO,NO2,N2O3
3.学习化学知识后,观察物质世界就要从化学视角看.下列对打火机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A.从组成上看: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从结构上看: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
C.从变化上看:丁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
D.从性质上看:丁烷具有可燃性
4.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物 B.相对分子质量282
C.一个分子含有44个原子 D.由三种元素组成
5.2011年9月29日,我国用运载火箭将“天宫一号”发射升空.火箭所使用的主要燃料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偏二甲肼中含有氮分子
B.每个偏二甲肼分子由12个原子构成
C.偏二甲肼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偏二甲肼中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4:1
6.元素R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下列化学式有一个是错误的,它是()
A.R(OH)2 B.RCl3 C.R2(SO4)3 D.R2O3
7.将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9a B.1-8a C.12a D.8a
8.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无机材料,如植入生物体内的生物陶瓷材料HAP[化学式为Cam(PO4)nOH],已被医疗上用于修补人的骨骼和牙组织.HAP的化学式中n等于(  )
A. B. C. D.m+1
二、填空题
9.用适当的语言、数字或符号填空,说明下列化学式子中,数字“3”的含意:3H2O   ;Fe3+   ;3H   ;Al(+3)   ;3S2-   ;NH3   。
10.描述下列符号的意义:2Al3+   ;2Fe   ;3H2SO4   ; Mg(+2)   .
11.用化学符号填空:2个氮原子   ;n个钠离子   ; 3个硫酸根离子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表示氢原子,“O”表示氧原子) 表示   ;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    .
12.以下内容请你用最合适的化学符号填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3个亚铁离子   ;能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微粒   ;调味品食盐的阳离子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温度计中填充的液态金属   ;-2价的硫元素    ; 3个二氧化碳分子    .
三、实验探究题
13.隔夜菜是否能吃,主要在于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蔬菜中的硝酸盐来自生长过程中所施氮肥,空气中微生物(如硝酸盐还原菌)进入到蔬菜中,会产生一种还原酶,使蔬菜中的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烧熟后的菜在食用和保存阶段都会有一些细菌进入:做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
某研究小组对烧熟的菜中亚硫酸盐含量做了测试,数据如下表:盖有保鲜膜的菜肴在4℃的冰箱中放置不同时间的亚硝酸盐含量(单位:
)
菜肴 半小时 6小时 18小时 24小时
炒青菜 0.6861 0.7982 4.3333 5.3624
韭菜炒蛋 1.8153 1.9249 2.8390 5.6306
红烧肉 2.4956 4.2558 4.0668 5.5188
红烧鲫鱼 / 2.0948 3.2300 7.2397
将一份红烧鲫鱼样本(不盖保鲜膜)在常温下放置4小时,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为8.9483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硝酸盐中含有亚硝酸根离子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2)根据表中的数据,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共同规律是:   。
(3)要使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尽可能低,保存的条件应该是   。
(4)用多种菜做实验的目的是   。
14.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查司机是否酒后开车,因为酒中的乙醇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Cr2(SO4)3]。
(1)重铬酸钾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重铬酸钾中铬的化合价是   价。
(2)硫酸铬是由   和   (写离子符号)构成的,硫酸铬中铬的化合价是   价。
15.甲烷(CH4)是一种重要的燃料,它是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无色,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容易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O2)和水(H2O),与空气混合形成的混合物遇明火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1)请根据甲烷的化学式,写出其表示的意义(写出2点即可)。
①   
②   
(2)根据甲烷的化学性质,在生产、运输、贮存甲烷时应注意   。
(3)甲烷爆炸是由于甲烷和氧气(O2)发生反应引起的。反应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比反应前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了。
四、解答题
16.如下图,向A.B 两个体积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等分子数的无色硫化氢(H2S)气体
和二氧化硫气体。抽开毛玻璃片,瓶口对紧,颠倒几次,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一会儿, 两瓶内壁可见附着淡黄色固体颗粒。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硫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1)硫化氢、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2)反应完毕,瓶内壁上的淡黄色固体颗粒是    (填化学式)
(3)如果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将会观察到塑料瓶    ,原因是   。
17.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物质种类繁多,烷烃就是其中一类重要的物质,下表中列出了烷烃的一些信息。
名称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十一烷 十六烷
化学式 CH4 C2H6 C3H8 C5H12 C11H24 C16H34
沸点/℃ -164 -88.6 -42.1 -0.5 36.1 194.5 287.5
相对密度 0.466 0.572 0.585 0.579 0.626 0.741 0.774
分析上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表中丁烷的化学式:   。
(2)烷烃的命名与分子中   原子个数有关。
(3)总结一条有关烷烃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①2H表示2个氢原子; ②2NH3表示2个氨分子;③SO2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④Cu(+2)O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⑤Mg2+表示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⑥2OHˉ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 ⑦H2O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⑥,故A错误;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故B错误;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故C正确;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为:右上角数字表示一个离子中所带的电荷数;数字后面是化学式表示分子个数,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的是该元素所显的化合价,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离子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的这种元素的原子个数;
2.【答案】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解答】A、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NH3、NO、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2、+5,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N2O5、N2O4、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5、+4、+4,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HNO3、NO2、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5、+4、-3,故选项符合题意.D、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NO、NO2、N2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4、+3,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3.【答案】C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 A、由化学式可知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故A说法正确;B、元素右下角数字就是该元素的原子个数,所以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故B说法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丁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C说法错误;D、打火机主要燃料是丁烷(C4H10),所以丁烷具有可燃性,故D说法正确.故选C.
【分析】A、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考虑;B、根据分子的原子构成考虑;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考虑;D、根据丁烷的用途考虑.
4.【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由化学式可知其组成元素为 C、H、O,是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化学式中各元素右下角数字表示构成一个分子的各个数,所以一个分子由15+22+5=42个原子构成;由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求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22+16×5=282。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及基本计算。由化学式就可看出物质的组成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的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则是各原子的相对质量之和。
5.【答案】B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偏二甲肼属于物质要用元素解释,即偏二甲肼中含有氮元素,故A错;B、每个偏二甲肼分子中原子个数是:2+8+2=12,故B正确;C、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必须在几万或几十万、几百万,但偏二甲肼不符合,故C错;D、偏二甲肼中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1×8:14×2=2:7,故D错.
故选B.
【分析】化学式有以下意义:物质的元素组成;B、分子的原子构成;C、相对分子质量;D、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
6.【答案】A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解答】设R在A中的化合价为x.
x+(-1)×2=0
解得x=+2
设R在B中的化合价为y.
y+(-1)×3=0
解得y=+3
设R在C中的化合价为z.
z×2+(-2)×3=0
解得z=+3
设R在D中的化合价为w.
w×2+(-2)×3=0
解得w=+3
通过比较知只有A中R的化合价与其它选项中的不同,因此选项A错误.
【分析】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根据四个选项中的氢氧根、氯、硫酸根、氧的化合价分别为-1、-1、-2和-2,根据上述原则可以计算出R在四个选项中的化合价,然后比较化合价不一样为正确答案。
7.【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乙酸、葡萄糖、水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均为2:1,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乙酸和葡萄糖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水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也为2:1,所以形成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8,氢元素质量分数为a,则氧元素质量分数为8a,所以碳元素质量分数为1-9a;
故答案为:A。
8.【答案】A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在化学式 Cam(PO4)nOH 中,Ca的化合价为+2,磷酸根的化合价为-3,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那么得到:(+2)m+(-3)n+(-1)=0,解得:n=。
故选A.
9.【答案】3个水分子;每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3个氢原子;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3个硫离子;每个氨分子中含3个氢原子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分子式前面加数字表示分子个数; (2)右上角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3)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4)正上方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5)离子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离子个数;(6)右下角数字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
【分析】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个数,右上角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正上方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右下角数字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
10.【答案】2个铝离子;2个铁原子;3个硫酸分子;+2价的镁元素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在离子符号前加上数字表示几个离子;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几个原子;化学式前加上数字表示几个分子。
【分析】在正确书写分子、原子、离子符号的基础上,再在相应的位置写上数字。
11.【答案】2N;nNa+;3SO42-;Al2O3;2H2O;Fe(+2)Cl2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氮原子为2N.2、3.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n个钠离子可表示为:nNa+, 3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3SO42-;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元素)与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氧元素),根据各元素的化合价,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5.由图示可知,一个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即该物质的化学式为H2O,图中有两个该物质的分子,故其符号为:2H2O;6.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表示为:Fe(+2)Cl2。
【分析】本题考查了各种符号的书写及微观图的意义,要做到图、式、数的完美组合。
12.【答案】Al;3Fe2+;SO2;Na+;H2O;Hg; ;3CO2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符号为Al;(2)在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亚铁离子为+2价时的铁离子; (3)根据能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微粒为二氧化硫分子,表示为:SO2; (4)调味品食盐的阳离子为钠离子,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钠离子表示为:Na+;(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为水,其化学式表示为:H2O; (6)温度计中填充的液态金属 水银;表示为:Hg; (7)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8)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分析】本题考查了原子、离子、化学式等各种符号的书写及各种数字的意义,正确区分各符号的写法及数字的位置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13.【答案】(1)+3
(2)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高随不密封菜中的亚硝酸盐含
(3)低温、密封,尽量缩短储存时间
(4)使得出的结论更客观,更具有普遍意义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1)原子团的化合价等于各组成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温度和是否密封等因素的变化规律;
(3)根据前面得到的结论分析解答;
(4)在科学探究中,使用不同的器材多次完成实验,可以收集到多组数据,从而使得出的结论更客观,具有普遍意义。
【解答】(1)亚硝酸盐中含有亚硝酸根离子
,其中O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根据“原子团的化合价等于各组成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得到:x+(-2)×2=-1,解得:x=+3价。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高,不密封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明显偏高。
(3)要使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尽可能低,保存的条件应该是:低温、密封,尽量缩短储存时间。
(4)用多种菜做实验的目的是:使得出的结论更客观,更具有普遍意义。
14.【答案】(1)三;+6
(2)Cr3+;SO42-;+3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一种字母代表一种元素。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计算铬的化合价;
(2)根据硫酸铬的组成解答。根据化学式中元素化合价的规律解答。
【解答】(1)根据化学式 K2Cr2O7 可知,重铬酸钾由K、Cr、O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K的化合价为+1,O的化合价为-2,那么得到:(+1)×2+2x+(-2)×7=0,解得:x=+6;
(2)根据化学式 Cr2(SO4)3 可知,硫酸铬由Cr3+和SO42-组成。其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15.【答案】(1)表示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表示一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2)密封、严禁烟火
(3)降低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1)通过物质的化学式,既可以知道该种物质的元素组成,也可以知道该分子的结构组成。
(2)根据“ 与空气混合形成的混合物遇明火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分析;
(3)比较氧元素在反应前后化合价的高低即可。
【解答】(1)根据甲烷的化学式 CH4 可知:
①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
②一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
(2)根据“ 与空气混合形成的混合物遇明火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可知, 在生产、运输、贮存甲烷时应注意密封、严禁烟火 ;
(3)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而反应后在H2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因此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
16.【答案】(1)-2;+4
(2)S
(3)变瘪(凹进去);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大气压把瓶子压瘪了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1)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2)根据硫颗粒的颜色解答;
(3)根据题意可知,硫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水,据此分析瓶内的气压变化,然后与外界大气压强比较,从而确定瓶子形状的变化即可。
【解答】(1)在H2S中,H的化合价为+1,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2+x=0,解得:x=-2;
在SO2中,O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y+(-2)×2=0,解得:y=+4;
(2)反应完毕,瓶内壁上的淡黄色固体颗粒是S;
(3)如果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凹进去),原因是: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大气压把瓶子压瘪了。
17.【答案】(1)C4H10
(2)碳
(3)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目增加,沸点越来越高(合理即可)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比较相邻的化学式,弄清分子式相差的原子团,最后推断丁烷的化学式;
(2)根据表格中烷烃的化学式分析解答;
(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烷烃的沸点与分子中碳原子个数变化的规律。
【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相邻烷烃分子相差CH2,则丁烷的化学式比丙烷的化学式多CH2,写作: C4H10 。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为11个时,称为十一烷;当碳原子为16时,称为16烷,那么得到:烷烃的命名与分子中碳原子个数有关。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目增加,沸点越来越高。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84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36.0(42.9%)
主观题(占比) 48.0(57.1%)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10(58.8%)
主观题(占比) 7(41.2%)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填空题 4(23.5%) 48.0(57.1%)
解答题 2(11.8%) 7.0(8.3%)
实验探究题 3(17.6%) 13.0(15.5%)
单选题 8(47.1%) 16.0(19.0%)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29.4%)
2 困难 (70.6%)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4.0(4.8%) 13
2 大气压强的存在 4.0(4.8%) 16
3 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23.0(27.4%) 2,6,8,13,14,15,16
4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52.0(61.9%) 3,5,9,10,11,12
5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18.0(21.4%) 1,4,7,14,15,17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